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史教学中不可避免涉及到经济数据的运用。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收集数据固然繁琐,追根溯源、单位换算、甄别比对更是艰难,而最考验师生功夫者,则是“让数据说话”,也就是根据教学整理、简化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并加以合理的解读。本文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探讨在经济史教学中如何搜集、整理和解读数据,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巧用数据图表,培养实证意识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借助数据图表,可以帮助重现历史真实,培养实证精神。
材料一 :1912-1918年中国进出口净值(单位:百万关两)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原文注:“数据系据中国海关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而得”)[2]
材料二:外国在华投资的扩张(单位:百万美元)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3]
史料甄别是史料实证的重要内容,而史料来源则是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的重要线索。以材料一为例,所引材料来自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貿易与工业发展》。郑友揆1932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到北平社会调查所当研究生,负责整理军机处保存的海关资料。他历尽艰辛,几经辗转,整理让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六大箱资料,这些海关统计报告册“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4]郑友揆所编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数据系据中国海关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因此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史料来源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追踪史料来源对史料实证的意义,更为历史学者孜孜追求历史之真的执着精神所折服。
郑友揆所述原数据详实丰富,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直接引用则有堆砌材料之嫌,经简化加工,处理为图表后,则直观清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重现一战期间列强侵华的历史真实:
一战初期,中国进口额下降接近20%,出口则上涨了18%;考虑到金贵银贱带来的物价贬值,从物量指数来看,从1913年到1915年,进口货物量减少了30%左右。而资本输出方面,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增长态势,且各国增长情况各异。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日本、美国,则趁欧战时机,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把一战称作“大正新时代之天佑”,提出借“欧洲大战德国落伍、英国不遑他顾之际,立即于中国建筑不可拔之根抵”,[5]在此背景下,寺内内阁提出以资本输出、经济渗透为主体“菊分根”政策,妄图独霸中国市场。由此可见,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艰难困境并没有根本上改善。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是辛亥革命和“国货运动”带来的有利的国内环境以及民族资本家改善经营管理带来的。
二、整合数据材料,助力历史解释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教学界中引起广泛讨论。在教学中,引入这一学术争论和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首先要明确评价指标。从发展速度来看,企业数、资本额是重要指标;而衡量盈利水平,则要考虑原料价格、工人工资、产品价格,乃至金融货币环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要理清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需要列举大量的数据。但在教学中,这种做法显然超出课堂容量和学生认知水平,因此,数据整合和简化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材料三: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生产指数(1914=100)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6]
一系列繁复的数据表格经过简化处理,并从中提取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的数据,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评判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从发展速度看,以机纱为例,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但建厂高峰却出现在战后的1920-1922年。从盈利水平看,一战期间,受进口减少、金贵银贱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而农产品(包括原料)和工人工资上涨幅度远低于工业品,由此带来工厂利润的大幅攀升。一战后,受生产过剩和进口增加等影响,民族工业高盈利的“短暂春天”结束。由此可见,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主要是指利润丰厚,而非专指生产规模的扩张。
三、运用数据统计,体验家国情怀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近代民族资本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推知历史事件的活动轨迹。在教学中,展示《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让学生对其中涉及的地点、人物、事件等进行分类统计,可以从侧面展现在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期,民族企业家顺应时代,心系家国的情怀。
材料四:张謇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
——据祁龙威《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所录张謇日记统计(统计含“笺注”中相关电文)[7]
从统计数据可知,1911辛亥年,张謇往返于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会见袁世凯、孙中山、溥仪等政要人物,其中其最关注者,“自乙未以后,经始实业,辛丑以后,经始教育,丁未以后,乃措意于慈善”。[8]在张謇故乡南通,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大生集团,“370所学校、500多里马路、300万元个人善款(含其弟兄所助)、近代中国第一家地方图书馆、第一家地方博物苑、第一家地方师范学校、第一个地方气象台等等”。 [9]张謇打造“父教育,母实业”的中国地方发展的典范——“南通模式”。
张謇关注慈善、回馈乡梓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从推动立宪运动,到电请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后,又先后担任实业部总长和农商总长,颁布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张謇所代表的民族资本家反专制、求民主、促发展的“初心”始终未变。
数据是枯燥的,它是历史事件最真实的反映;数据也是鲜活的,它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挖掘数据背后的历史,有助于重现历史的真实,理解历史背后的鲜活,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释】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2]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34-336页。
[3]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2-53页。
[4]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1840-1848》,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8页。
[5]长野朗著,丁振一译:《中国领土内帝国主义者资本战》,上海:上海联合书局,1928年,第158页。
[6]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51、852、853、867页。
[7]祁龙威:《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8]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06页。
[9]周秋光、李华文:《达则兼济天下:试论张謇慈善公益事业》,《史学月刊》2016年第11期。
一、巧用数据图表,培养实证意识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借助数据图表,可以帮助重现历史真实,培养实证精神。
材料一 :1912-1918年中国进出口净值(单位:百万关两)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原文注:“数据系据中国海关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而得”)[2]
材料二:外国在华投资的扩张(单位:百万美元)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3]
史料甄别是史料实证的重要内容,而史料来源则是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的重要线索。以材料一为例,所引材料来自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貿易与工业发展》。郑友揆1932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到北平社会调查所当研究生,负责整理军机处保存的海关资料。他历尽艰辛,几经辗转,整理让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六大箱资料,这些海关统计报告册“因其内容精确,所占地域广大,已成为研究我国经济之唯一可靠而系统的资料”。[4]郑友揆所编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数据系据中国海关贸易统计数据计算而得”,因此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史料来源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追踪史料来源对史料实证的意义,更为历史学者孜孜追求历史之真的执着精神所折服。
郑友揆所述原数据详实丰富,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直接引用则有堆砌材料之嫌,经简化加工,处理为图表后,则直观清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重现一战期间列强侵华的历史真实:
一战初期,中国进口额下降接近20%,出口则上涨了18%;考虑到金贵银贱带来的物价贬值,从物量指数来看,从1913年到1915年,进口货物量减少了30%左右。而资本输出方面,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仍保持增长态势,且各国增长情况各异。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日本、美国,则趁欧战时机,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把一战称作“大正新时代之天佑”,提出借“欧洲大战德国落伍、英国不遑他顾之际,立即于中国建筑不可拔之根抵”,[5]在此背景下,寺内内阁提出以资本输出、经济渗透为主体“菊分根”政策,妄图独霸中国市场。由此可见,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艰难困境并没有根本上改善。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是辛亥革命和“国货运动”带来的有利的国内环境以及民族资本家改善经营管理带来的。
二、整合数据材料,助力历史解释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教学界中引起广泛讨论。在教学中,引入这一学术争论和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意识和能力。
评价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首先要明确评价指标。从发展速度来看,企业数、资本额是重要指标;而衡量盈利水平,则要考虑原料价格、工人工资、产品价格,乃至金融货币环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要理清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需要列举大量的数据。但在教学中,这种做法显然超出课堂容量和学生认知水平,因此,数据整合和简化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材料三: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生产指数(1914=100)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6]
一系列繁复的数据表格经过简化处理,并从中提取与本课教学密切相关的数据,以帮助学生分析和评判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从发展速度看,以机纱为例,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但建厂高峰却出现在战后的1920-1922年。从盈利水平看,一战期间,受进口减少、金贵银贱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而农产品(包括原料)和工人工资上涨幅度远低于工业品,由此带来工厂利润的大幅攀升。一战后,受生产过剩和进口增加等影响,民族工业高盈利的“短暂春天”结束。由此可见,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主要是指利润丰厚,而非专指生产规模的扩张。
三、运用数据统计,体验家国情怀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近代民族资本家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推知历史事件的活动轨迹。在教学中,展示《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让学生对其中涉及的地点、人物、事件等进行分类统计,可以从侧面展现在中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期,民族企业家顺应时代,心系家国的情怀。
材料四:张謇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
——据祁龙威《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所录张謇日记统计(统计含“笺注”中相关电文)[7]
从统计数据可知,1911辛亥年,张謇往返于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会见袁世凯、孙中山、溥仪等政要人物,其中其最关注者,“自乙未以后,经始实业,辛丑以后,经始教育,丁未以后,乃措意于慈善”。[8]在张謇故乡南通,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大生集团,“370所学校、500多里马路、300万元个人善款(含其弟兄所助)、近代中国第一家地方图书馆、第一家地方博物苑、第一家地方师范学校、第一个地方气象台等等”。 [9]张謇打造“父教育,母实业”的中国地方发展的典范——“南通模式”。
张謇关注慈善、回馈乡梓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从推动立宪运动,到电请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后,又先后担任实业部总长和农商总长,颁布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张謇所代表的民族资本家反专制、求民主、促发展的“初心”始终未变。
数据是枯燥的,它是历史事件最真实的反映;数据也是鲜活的,它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事件。挖掘数据背后的历史,有助于重现历史的真实,理解历史背后的鲜活,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释】
[1]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2]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34-336页。
[3]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52-53页。
[4]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1840-1848》,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8页。
[5]长野朗著,丁振一译:《中国领土内帝国主义者资本战》,上海:上海联合书局,1928年,第158页。
[6]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51、852、853、867页。
[7]祁龙威:《张謇辛亥日记(节录)笺注》,《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8]曹从坡、杨桐主编:《张謇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06页。
[9]周秋光、李华文:《达则兼济天下:试论张謇慈善公益事业》,《史学月刊》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