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县级党校是县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县委的重要部门,肩负者培训、轮训全县党政干部的历史重任。自办校以来,在培训、轮训县域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党校的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县级党校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县级党校发展的历史及困境
1.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各级党校纷纷兴起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干部。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各级纷纷建设党校。1948年中央党校(这时校名是马列学院)开办招生,同时期各中央分局,各省、地、市及部分县,相继创办了党校,各级党校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各地干部严重缺乏的局面,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及建设,作了重要的干部准备。
2.改革开放到中国入世,各级党校充分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整个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各项事业百事待兴,各级党校适时复校招生,大力培训各类干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得以确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县(市)级党校举步维艰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及交通的高速度行进,一体化的的蔓延,中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期,于是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具体化,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干部培训也就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各类高校及各种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市场机制和师资优势,纷纷抢占着不同的培训资源,就连主体班的培训也纷纷倾往省市党校,市场机制和师资不居优势的县级党校逐步被迫边缘。随之而来的经费紧张、师资滞后、撤并合校,使得一些县级党校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条例》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合并后的县级党校,既不由县委直接领导,也不是县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培训对象也由各級领导干部转成了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结果必然导致党校的性质和体制改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县级党校(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县级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县级党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轮训培训、下基层巡回宣讲等形式加强了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等,巩固了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使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保证了基层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发挥了基层思想理论教育阵地的作用。县级党校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只能抓紧,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
2.县域基层领导干部培训常态化的要求
基层领导干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基层领导干部是关键,同时他们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县级党校肩负着培训本区域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村干部的任务,是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事实上,县级党校已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3.省直管县改革后的必然性决策参谋
科研是县级党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县级党校充分利用自己密切联系基层、联系广泛的优势,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组织专题调研,取得了不少调研、科研成果。县级党校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宣讲、阐释党的理论政策,为县乡党委政府正确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建言献策,保证了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党校教师对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典型事件,进行总结提炼,在党校讲台上宣讲交流,对基层领导学习和决策也具有借鉴意义。基层党校通过安排参训学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并把学员调研成果报上报作为决策参考,发挥了基层党校的参谋作用。
(三)县级党校发展的趋势及路径
根据世界部分地区经济一体化及中国高校跨校聘任教授的成功经验,可对地、县级党校进行一些教学工作的整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要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县级党校(行政学院)可作为市(地)级党校(行政学院)分校,由市(地)级党校(行政学院)统筹教学工作。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
1.加强(市)地级党校对县(市)级党校的教学统筹
加强(市)地级党校对县(市)级党校的培训业务的整合,市(地)级党校和县(市)党校的关系由原来的指导关系进一步加强到业务的统筹安排上。将师资进行整合,统一安排业务。县级党校相当于是市(地)级党校的分校(指业务上),只负责培训(外包培训)后勤等日常工作,县级党校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实(市)地级党校的师资队伍(业务上)。从而保证整个在党校师资得以更好地将教学、科研、实践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2.党校实现统筹教学,有利干部教育的专业化、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求,需要精选和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按照“要求学什么就讲什么、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努力使党校教学贴近县域实情,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员需求。
整合大党校的教学革局后,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干部培训要求,培训师资能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创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内容,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发挥好实效性。
3.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要保障培训经费,只有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才能使干部培训工作不打折扣;其次要保障培训学习时间,学员所在单位在学员受训期间不得安排其工作,以保证学习时间;其三要加强各类班次的日常管理,完善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用制度进行管理,严肃校规校纪,提高学员的组织纪律性;其四要坚持训用结合制度。把干部培训学习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员参加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与干部的评优选优、晋职晋级结合起来,以提高干部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08年9月3日
2.王仲清:《党校教育的历史沿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3期
3. 庞本康:《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党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贵州省县级党校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4( 总 116 期)
4. 陈文勇:《县级党校的困境及发展思路》,中国教师
5. 唐炳军:《县级党校发展刍议》,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6. 路妹酌:《县级党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华章,2010年第12期
7.朱宏康、李国芬等:《县级党校建设与发展探析》,达州新论,2006年第4期
县级党校是县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县委的重要部门,肩负者培训、轮训全县党政干部的历史重任。自办校以来,在培训、轮训县域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党校的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县级党校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县级党校发展的历史及困境
1.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各级党校纷纷兴起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干部。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各级纷纷建设党校。1948年中央党校(这时校名是马列学院)开办招生,同时期各中央分局,各省、地、市及部分县,相继创办了党校,各级党校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各地干部严重缺乏的局面,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及建设,作了重要的干部准备。
2.改革开放到中国入世,各级党校充分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整个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各项事业百事待兴,各级党校适时复校招生,大力培训各类干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中得以确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县(市)级党校举步维艰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及交通的高速度行进,一体化的的蔓延,中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期,于是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具体化,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干部培训也就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各类高校及各种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市场机制和师资优势,纷纷抢占着不同的培训资源,就连主体班的培训也纷纷倾往省市党校,市场机制和师资不居优势的县级党校逐步被迫边缘。随之而来的经费紧张、师资滞后、撤并合校,使得一些县级党校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条例》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合并后的县级党校,既不由县委直接领导,也不是县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培训对象也由各級领导干部转成了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结果必然导致党校的性质和体制改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县级党校(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县级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县级党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轮训培训、下基层巡回宣讲等形式加强了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等,巩固了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使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保证了基层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发挥了基层思想理论教育阵地的作用。县级党校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只能抓紧,不能放松,更不能放弃。
2.县域基层领导干部培训常态化的要求
基层领导干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基层领导干部是关键,同时他们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县级党校肩负着培训本区域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村干部的任务,是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事实上,县级党校已成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3.省直管县改革后的必然性决策参谋
科研是县级党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县级党校充分利用自己密切联系基层、联系广泛的优势,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组织专题调研,取得了不少调研、科研成果。县级党校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宣讲、阐释党的理论政策,为县乡党委政府正确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建言献策,保证了党的理论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党校教师对基层群众的创造和典型事件,进行总结提炼,在党校讲台上宣讲交流,对基层领导学习和决策也具有借鉴意义。基层党校通过安排参训学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并把学员调研成果报上报作为决策参考,发挥了基层党校的参谋作用。
(三)县级党校发展的趋势及路径
根据世界部分地区经济一体化及中国高校跨校聘任教授的成功经验,可对地、县级党校进行一些教学工作的整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要深化市(地)、县(市)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县级党校(行政学院)可作为市(地)级党校(行政学院)分校,由市(地)级党校(行政学院)统筹教学工作。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
1.加强(市)地级党校对县(市)级党校的教学统筹
加强(市)地级党校对县(市)级党校的培训业务的整合,市(地)级党校和县(市)党校的关系由原来的指导关系进一步加强到业务的统筹安排上。将师资进行整合,统一安排业务。县级党校相当于是市(地)级党校的分校(指业务上),只负责培训(外包培训)后勤等日常工作,县级党校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实(市)地级党校的师资队伍(业务上)。从而保证整个在党校师资得以更好地将教学、科研、实践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2.党校实现统筹教学,有利干部教育的专业化、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求,需要精选和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按照“要求学什么就讲什么、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努力使党校教学贴近县域实情,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员需求。
整合大党校的教学革局后,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干部培训要求,培训师资能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创新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内容,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发挥好实效性。
3.建立干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要保障培训经费,只有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才能使干部培训工作不打折扣;其次要保障培训学习时间,学员所在单位在学员受训期间不得安排其工作,以保证学习时间;其三要加强各类班次的日常管理,完善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用制度进行管理,严肃校规校纪,提高学员的组织纪律性;其四要坚持训用结合制度。把干部培训学习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员参加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并与干部的评优选优、晋职晋级结合起来,以提高干部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资料: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共中央,2008年9月3日
2.王仲清:《党校教育的历史沿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3期
3. 庞本康:《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党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贵州省县级党校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4( 总 116 期)
4. 陈文勇:《县级党校的困境及发展思路》,中国教师
5. 唐炳军:《县级党校发展刍议》,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6. 路妹酌:《县级党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华章,2010年第12期
7.朱宏康、李国芬等:《县级党校建设与发展探析》,达州新论,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