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化学新课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为例,提出教学目标由“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教学过程由“知识为本”向“素养为先”转变、作业设计由“知识识记”向“知识获取”转变的三种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优化策略;二氧化硅;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2-006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2.022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颁布了各学科修订版的课程标准,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化学新课标介绍了化学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提出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并提出课程学业质量内涵及其评价实施建议。依据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优化,对深化课程改革、提升高中化学教育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为例,拟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三个角度对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教学目标优化——由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的转变
  新课标与原课标(实验稿)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目标由“教书”走向“育人”的转变。“三维目标”体现学科的内在价值,而“核心素养”则强调知识技能的正确获取方式,“核心素养”既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又是“三维目标”的提升和发展。核心素养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同时,核心素養比三维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设计 [2]为例,常见三维目标设计为:
  (1)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知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
  (3)了解硅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学会硅酸的制备方法。
  该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如Si的存在形式、SiO2的物理性质以及某些反应(化学性质)。这样的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知识的识记而忽略了知识的获取过程,难以通过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发掘其育人价值。因此,有必要通过“核心素养目标”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补充,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功能进行细化,并提出具体素养培育目标。
  2.教学过程优化——由知识的识记到知识的获取方法的转变
  元素化合物知识常按照“结构-性质-用途”模式展开教学,如SiO2的常见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该思路有助于学生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对该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然而,在该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本身,缺乏拓展延伸和迁移应用,难以应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应在原有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强调知识的获取方法。例如设计“SiO2性质的预测与验证”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证据推理,并用于类推SO2、SO3等物质的性质,该学习方法甚至可以推广应用到大学元素化学的学习。
  3.作业设计优化——由解题技巧向知识应用转化
  现行化学教学模式下,多数化学作业以巩固知识为目的,仅仅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上。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多教师搜集或编制与高考有关的化学作业题目,让学生机械地完成作业训练。这样的作业会让学生只会做题却不会应用知识,丧失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很明显是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
其他文献
摘要: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为例设计了系列创新实验,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化学课堂;创新实验设计;深度学习;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3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11  一、问题提出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
摘要:微纳米机器人具备转化周围能量为自主运动能力的特性,可能会为药物递送、生物微手术、环境修复和微,纳米工程等的应用领域带来全新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对微纳米机器人(微型医生)在生物医学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为青少年提供微纳米科学与技术的科普教育。  关键词:微纳米机器人;微型医生;科普教育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1-0096-02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中学化学界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十年,但对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应用的研究较少。教师可以把思维导图作为引领课堂进程的教学工具,在新授课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建构思维导图,达成三维目标。以苏教版《化学2》“化学反应速率”一课为例,谈教学设计和应用体会。  关键词:思维导图;新授课;化学反应速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3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摘要:化学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总观性的认识。文章以“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为例,对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运用“四重表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在教学完成之后通过纸笔测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四重表征;化学观念;溶解平衡;微粒观;平衡观;转化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2-0009-06 中
摘要:以“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探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激活学生思维为主线,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用问题来推动教学,用探究活动来提升思维品质,实现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究、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创造,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盐类水解;探究活动;创新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以此为依据确定及建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文章以苏教版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文章编号:1008-05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是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以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创新为例,详细阐述了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用品及实验装置这两个视角进行探索,优化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视角;实验用品;实验装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5-0093-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数字化实验对于化学教与学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借由一次市公开课的机会,作者开设了以电影《流浪地球》为素材的主题式复习课,其中设计了一个特色环节:给集气瓶“穿上毛衣”,然后巧用Vernier传感器创设问题情景,先以宇航服材料的选择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羊毛和化纤的隔热及保温效果,最终引导出“虽然性质决定用途,但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思想。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质
摘要: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和知识教学的中介。对学科知识的再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长期核心素养培养的积累,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核心素养内容分解细化,以“物质的量浓度”教学为载体,在情境设计、过程引导和结果应用三阶段,分别探寻出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溶液配制;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4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
摘要:化学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情境素材,将化学计算融入真实情境,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化学计算的积极学业情绪。以“氧气的获得”为情境脉络复习初中化学计算,将学习难点(化学计算)融入简易情境(氧气的获得)中,既复习了获得氧气的多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又复习了不同类型的化学计算方法,使学生将学习化学计算的畏难情绪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情绪。  关键词:积极学业情绪;情境教学;化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