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选美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竟然会去北京做一场选美比赛的评委。
  十几年前,中学刚刚毕业,我和几个好朋友带了一大沓自制的批判选美的传单跑到一个选美现场,打算一边散发一边抗议。结果当然是被人赶了出来,只好在门外傻傻地把传单塞给路人。
  至于会场里那些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理都不理我们,照样美美地谈笑风生。
  为什么要抗议?
  当然是因为选美侮辱女性。
  只要读过一点女性主义著作的人都知道,“女人并非生为女人,而是被造成女人的”(西蒙·波伏娃语)。而这塑造女人的主要力量,就是男人的目光。选美正是依男性目光打造样板女人的经典示范。一个个女孩想尽办法,刻苦训练,好把自己装进男人设计的一套套格子里,再拼个你死我活,最后产生一位所谓“智慧与美丽并重”的佳人。
  十几年后,我了解到即使一些被认为很激进的女性主义者,也不再坚持单调的反选美立场,反而把选美当作有待剖析的现象,而非一个只能否定的对象。
  但是我仍然厌恶、躲避选美,躲避不了的时候,就视而不见。
  所以,那天当我因为公司的关系必须去做选美比赛的评委时,我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视而不见,我不存在。
  那天早上10点15分,在酒店,我接到一个叫作“小马”的女孩的电话,说原定11点的集合时间必须提前半小时。
  我很不满,觉得一个令人不愉快的选美日子居然要以这样的方式开始。
  到了大堂,小马不住地道歉,还跑去替我取咖啡。
  我对同事们嘀咕:“最讨厌选美了!你们不觉得选美比赛中的每一个女孩子长得都差不多吗?”
  同事们猛使眼色,小声地说:“小马就是去年选美的第三名。”小马肯定是听到了,但还是笑容满面,十分诚恳。
  真是漫长的一天,我们的工作竟然拖到深夜两点才结束,小馬一直忙前忙后。
  然后,似乎不经意地,小马轻声说:“其实选美在中国当下,也是普通女孩子难得的机会。”
  于是我看这批女孩的眼光有点不一样了。
  在经过编排的舞步底下,我看到每一个人原有的走路姿态;在标准化的对话格式之中,我试着去听每一种声音的来历。
  我怎能对她们视而不见?怎么可以装作看不到?
  比赛,必然是残酷的。然而选美最残酷的地方,还不在结果,而在大家等着看好戏的心态。
  例如香港小姐大赛,每年总有几个新闻不断的人物到了最后倒灶。
  人们会说:“活该,这娘们儿心机太重,还总以为自己必胜。”
  人们还说:“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博出位。”
  这就是残酷,我们设计了一个竞争的环境,将她们去比较,然后看看里面会不会闹出些钩心斗角的不和传闻,好证实人性的丑恶;我们还希望在这场名和利的游戏中看看谁最想“出位”,好证明人的不择手段;我们喜欢耻笑她们回答问题时犯错呆傻的样子,好证明漂亮的女子果然都蠢。
  回酒店的路上,我们谈起小马去年参赛的情况。当时评委问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冠军,你愿意放弃现在的男朋友吗?”
  小马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和男友从四川来到北京辛苦赚钱生活的经历,她怎么可能放弃?
  同事大赞,大家都觉得这真是个不错的小孩。
  是呀,只不过是个小孩,为什么要问她这样的问题呢?
  这个问题问的难道不正是我们所有选美比赛观众心中的预设?
  选美获胜之后是无比璀璨的明星生活,你要独享这所有美好,还是回到原来小两口的日子?
  来,告诉我们,你就是那种我们早就料到的拜金少女,你就是那种梦想要攀上枝头做凤凰的物质女人!
  要不然你干吗来选美?
  结果她不是。
  于是大家又反过来歌颂她的品格、她的情深义重。
  只是,我們为什么把一个人投进这样的处境呢?我们想证明人性的什么?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晚见过的女孩子,忘不了她们紧张的神态、哭泣时的样子。
  我也永远不会再做选美比赛的评委了。
  不是因为一种社会主张,而是我不忍再次经历这一切。
  但是我会看选美比赛,我要好好看清楚那些小孩的脸,看清楚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听风赏雨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执》一书)
其他文献
到底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在拍照之前跟他的模特儿说了些什么?他是如何说服这些人以同样的姿势来面对镜头的?他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曾借助历史来说服他们,使他们抛开虚荣心,不再害羞,能毫不做作地注视着镜头,并以一种历史性的方式来告诉自己“我那时看起来就是这个模样”?事实上,我们都不可能知道。我们只需要认识他作品的独特性。  我想分析一张桑德著名的作品。在这张作品中,有三个年轻的农夫,傍晚时分走在去参加舞会的路
期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而按照美國媒体的说法,他同时改变了北京烤鸭的世界地位。  尼克松访华是一件跨越太平洋的重要外交活动,他也依例带着自己的保镖团队。这批保镖,在“大王”(当时人民大会堂的王牌服务员)等服务员看来,装扮十分特别。  “他们戴着墨镜,还别着耳麦——那时候我们哪知道什么是耳麦啊,看他们就跟看外星人一样。”  這批人十分尽职,只要尼克松出现,他们便一律全神
期刊
如果那時年輕
期刊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吕正献素性寡言,而器识深远。他任宰相时,有一回和门客们在一起闲聊,一位门客说:“吕嘉问败坏家法,真是可惜。”吕公不应,门客觉得失言,慚愧而退。另一位门客就说:“吕公尚能宽容吕惠卿,何况同宗同族的吕嘉问。此人妄意迎合,可恶得很。”吕公还是不说话。  回到家中,子弟们请教两位门客的话孰优孰劣,吕公依然沉默,不发一语。  吕公可谓不愧“晦叔”之号也。荀子有云:“言而当,知也;默而
期刊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凝结着乡愁符号的古镇和古村落的建筑与文化风貌或多或少地遭到破坏,有些“乡愁”不明不白地就被拆掉了,导致人们越来越难找到对故土的认知和精神归属。旧城换新貌,但是这新貌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加入到保护家园的行列中来。那些保存完好的古镇和古村落,可以存放人们内心深處对家园的依恋,
期刊
喚醒心靈
期刊
从目不识丁的沂蒙山农妇,到累计发表和出版上百万字作品的作家,42岁才开始学认字的王秀云,无疑在中国文坛创造了一个奇迹。  谁能想到,这位普通农妇的成就,竟源于与叛逆儿子的一个赌约:“如果你小子能考上清华,那我就能放下锄头去当作家!”  当年听了这话,儿子差点笑喷。岂料数年后,赌约竟成就了母子二人。  无意中的赌约  逃课、去河里洗澡、偷人家地里的红薯、与人打架斗殴,15岁的刘桦楠令母亲王秀云头疼不
期刊
美国一些城市常受暴雪袭击,很多电缆被积雪压断。电力公司请专家研究清雪问题。一个清洁员说,如果能让直升机去扫雪就好了。没想到这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竟被付諸实施,人们通过直升机螺旋桨带来的巨大风力解决了积雪问题。  人类发展至今,想象力贡献巨大。  (韓玉乐摘自《今晚报》2017年2月11日)
期刊
总有些事情荒诞得超出人的想象。比如,站在马丁·路德·金的故居里,我们4个刚从中国来的学生凑在一块儿,讨论的内容实际得吓人:马丁·路德·金从小就能住这么好的房子?  这是一栋1895年建造的木屋,光“厅”就分客厅、餐厅、游戏室等。1929年,马丁·路德·金在这栋木屋里出生,一直居住到12岁。导游指着墙上的照片告诉大家“这是金博士的外公家”。我以去年在国内跟装修队大战的经验,一眼看到当初自己舍不得用的
期刊
人们选择巴黎,是因为巴黎适合生活——生活,而不是权宜之计,是巴黎最深刻的传统。  有一天,我的朋友F带我去她的同事雅克琳夫人家拜访,那时她正在与F一道翻译我的《尚义街6号》。“你写了生活,我喜欢。”她家住弗兰索瓦·米隆大街,这条街是林荫大道,街道上没有铺面,安静,森严。大门上镀金的扶手闪闪发光,门面泛黄,多年来被小心翼翼、暗怀敬畏地使用着,没有划痕,包浆深厚,显得贵重、豪华。这个街区住的都是富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