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29日清晨,皮爾·卡丹在巴黎讷伊医院去世,享年98岁。他毕生热爱工作,历经几个审美时代的变迁,却始终保持本色,并且把他的“名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有很多计划:上演戏剧、设计家具、开饭店、盖房子(他差点儿在威尼斯盖起一座像高塔一样的房子)……他的钱并非源于服装设计(近些年人们已经不再像先前那样只盯着他的服装了),而是经营许可证。时装上、家具上、饭店里,他的名字无处不在。有人问他要这么多许可证干吗?他笑着说:“为了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
1922年7月2日,皮尔·卡丹出生于意大利小镇圣比亚焦—迪卡拉尔塔的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他两岁时全家搬到了法国。他的父亲曾是一名雇佣军人,后来开始酿葡萄酒。父母预言他将来也得干酿酒这一行,但皮尔·卡丹从6岁时就梦想着做时髦的衣服。他对戏剧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演员的漂亮戏服,总想给洋娃娃做衣服。儿时的梦想一直激励他长大后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14岁时,皮尔·卡丹当了一名缝纫学徒。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面料的特点和服装制作技巧。3年后,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这一年他来到维希市,正式成为一家男士服装店的裁缝。
6年后,23岁的皮尔·卡丹已经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服装专家了,于是他来到时尚之都巴黎,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在巴黎,他从一家裁缝店辗转到另一家裁缝店,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也认识了很多业界名人,包括著名时装设计师珍娜·帕康和伊尔莎·斯奇培尔莉。这些人际关系资源最终给他带来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订单:为导演兼剧作家让·科克托拍摄的电影《美女与野兽》制作服装。年轻设计师的伟大事业从此拉开序幕。
1947年,皮尔·卡丹成为“克里斯汀·迪奥时装店”的首席设计师,并在这个光荣的职位上干了3年。在此期间,他表现出大胆前卫的新潮思想和漠视传统的设计理念,他从不惧怕大胆尝试。
偏爱不规则设计是皮尔·卡丹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他常说,他最先想到的是服装本身的外观样式,然后再尝试将身体装进去,“就像把鲜花装进花瓶里一样”。在这位大师看来,能在街上或商店里见到的服装不值得在T型台上展示。现如今我们都认同这种时装与便装的差异,但在当时却是对传统成规的巨大挑战。
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贝隆、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以及电影明星丽塔·海华丝、伊丽莎白·泰勒、碧姬·芭铎、让娜·莫罗、米娅·法罗等很多名流都穿过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
皮尔·卡丹的第一家时装屋创办于1950年,至此他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1951年他推出第一批“高级时装”系列。当时他的资金不多,因此该系列只有50款,不过这已足以让他引人注目了。渐渐地,他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深谙经营之道,并擅长合理定价。
他是时装界最早进军欧洲市场并打入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设计师。他不在乎“冷战”的影响,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很快Pierre Cardin的字样就开始出现在各国的服装、饰物和精致香水的外包装上,也出现在打火机、闹钟甚至平底锅上。他的时尚帝国遍布天下,就连那些不追时髦的人,都认识皮尔·卡丹的LOGO。
不仅如此,他同时也是战后巴黎第一个将时尚之风惠及大众的设计师,他的衣服迎合各阶层人士的口味,既舒适又不昂贵。1959年,皮尔·卡丹首次在巴黎春天商场展出大众成衣系列(各阶层居民都可以在商店买到,无需订制)——这大概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了。然而,这一行为却令时装界大为震惊:怎么能将高级艺术降低到大众水准呢?随后他被逐出法国高级时装协会——该协会是当时操控法国高级时装领域的权威机构。可笑的是,不久之后很多高级时装设计师出于占有市场和营利的考虑也纷纷推出成衣系列。5年后,时装协会重新接纳了皮尔·卡丹,并让他担任主席职务。
1960年,他成为全球首推男性时装的设计师,并以此证明男人也追求时髦。他先后开办了一家男性成衣店和一家女性成衣店,1966年又首推童装系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皮尔·卡丹的鼎盛时期。他依然我行我素,设计了很多外形奇特、色彩斑斓的服装。不过渐渐地,他减少了城市时装元素中“激情澎湃”的部分,因为他发现并非每个人上班时都需要穿得花枝招展。1961年,皮尔·卡丹对传统成规做出让步,开办了一家按照传统裁剪理念经营的服装店。1966年,皮尔·卡丹首次在纽约举办时装秀。这些先锋派服装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很快他又在纽约开了一家品牌商店。同年他在德国荣获“金纺车”奖。
1960年代的时装界被一股强大的“宇宙热”包围着。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这一切激发了皮尔·卡丹的创作灵感,促使他设计了颜色亮丽、外形奇特、用合成纤维和塑料等材质制成的“未来主义”服装系列。1971年,他试穿了阿姆斯特朗两年前登月时穿过的那套宇航服——他是非军职人员中唯一试穿过这套宇航服的人,还不失时机地说了一句:“这套衣服要是由我来做,肯定更舒服!”2019年,人类首次登月后50年,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卡丹作品大型回顾展。“2069年人们都会穿上我的Cosmocorps系列服装登上月球或火星。女人戴塑料帽、穿紧身衣,男人穿椭圆形衣服和能量裤。”皮尔·卡丹预言道。
到了1970年代,作为品牌推广领域的先行者,皮尔·卡丹几乎把所有商品都冠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有500多项专利,包括彩色长筒袜、高筒靴、迷你裙、花点领带、无领夹克,以及最初给“披头士乐队”设计的系扣紧腿裤。他生产香水、钢笔、香烟甚至沙丁鱼,他在140个国家有900多个许可证。“我无所不做!我用印有自己名字的香皂洗手,睡在印有自己名字的床单上,喝着我自己的水!我做香水也做沙丁鱼。为什么不呢?即使有人让我把名字印在手纸上,我也愿意。”2002年这位“品牌先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
1980年代开始,他靠陆续出售自己的经营许可证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他买下了巴黎城市剧院、贾科莫·卡萨诺瓦宫、拉科斯特城堡以及著名的岩石泡泡屋。如果皮尔·卡丹是一名雇佣艺术家,那他早就被辞退了,Pierre Cardin公司也会另找一位新潮设计师代替他。但他是自己的主人,这一点从未改变。“我始终是我自己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如果我不出售经营许可证的话,早就被碾压了,就像我那些同行一样。”
1997年,皮尔·卡丹生产了一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限量版丰田Rav4汽车。2008年,他开了一家拍卖行。2014年,开办了私人博物馆“过去——现在——将来”,该博物馆共3层楼,占地1000平方米。
皮尔·卡丹热衷于几何图形,喜欢在设计中使用菱形、圆形或长方形。“时尚和设计不是一回事。时尚是可以穿在身上的东西,而设计则有可能不被人接受、无法广泛流行,但它富于创意,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隱藏于设计之中。”
“为了推陈出新,应该跳出对人体及其固定线条的思维局限。要将人体当成骷髅,当成做出服装的雕塑骨架,用另外创造出来的东西将人体包裹起来。有了布料的帮助,人体就可以成为雕塑。”
“时尚易逝,艺术永恒。如果你的创作不仅体现时代精神,还能展示某一时代的生活特色、思维特点和理解方式,那它就不会泯灭。博物馆里那些琳琅满目的肖像,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借助服饰的力量传达时代的精神。因此,时尚是人类长河中的永恒元素,我们通过服装、发型、妆容等来辨识一个时代。这些都是历史词典的组成部分。”
除了时装之外,皮尔·卡丹对其他艺术形式也很感兴趣,比如建筑和戏剧。1970年这位大师买下了巴黎一座剧院,取名“卡丹艺术中心”,并开始制作舞台剧。不少西方国家和苏联的明星都在这家剧院演出过。皮尔·卡丹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从小就想当一名演员,还拍过不少电影,当然啦,演的都是配角。
著名歌手玛琳·黛德丽是卡丹艺术中心众多耀眼的明星之一。当初皮尔·卡丹为了把她挖到剧院来,与她谈判了两年之久,原因在于这个德国女人非常固执,坚持要求为她和她的乐师支付高额报酬。皮尔·卡丹答应了所有条件,只要她能让他的舞台大放异彩。这次合作对他来说是艰难的,但回报是丰厚的——演唱会非常成功。其中一个有趣的花絮是:根据皮尔·卡丹的指示,每场演出后观众都得朝黛德丽抛出300支红玫瑰。合同到期后,这位任性的女演员给皮尔·卡丹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出色的组织工作。而此时已经对这位“金发维纳斯”的挑剔性格感到厌倦的皮尔·卡丹竟撕毁了她的信。
另一位在卡丹艺术中心登台的是苏联芭蕾舞演员玛伊雅·普莉谢茨卡娅。皮尔·卡丹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芭蕾舞剧《卡门》中,当时莫斯科大剧院正在巴黎巡演。普莉谢茨卡娅以其优雅、完美的形象征服了皮尔·卡丹,从此成了他“永远”的女神。普莉谢茨卡娅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扮演女主角时,皮尔·卡丹为她设计了10套服装,他的任务很艰巨——既要保留19世纪贵族女性的服装风格,又得让普莉谢茨卡娅穿着戏服跳舞时活动自如。此外,皮尔·卡丹还送给他的女神好几套日装和晚装。1998年,普莉谢茨卡娅借皮尔·卡丹到访俄罗斯的机会,为他举办了“时尚与舞蹈”表演秀,让观众见识了这位大师为舞台设计的各种服饰。2015年普莉谢茨卡娅去世时,皮尔·卡丹伤心欲绝。
皮尔·卡丹对苏联怀有特殊的感情。1991年7月,他在红场举办了一场时装表演,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我带来了100名年轻模特。我带来了全世界的时装。我向俄罗斯展示了青春和美。此前红场上只出现过坦克和士兵,而我却在这里举办时装表演。太棒了!”
1991年皮尔·卡丹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2009年成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亲善大使。他倡导了一系列人文项目,跟不少著名政治家见过面,包括菲德尔·卡斯特罗和纳尔逊·曼德拉。他还多次组织社会活动,帮助在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中的受害者。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皮尔·卡丹仍然时刻关注名下的事业。Pierre Cardin官网的服装系列和产品名录持续补充并更新着,他本人则不断在寻找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会。
他一直想出售自己的公司,原因是他没有继承人,而且公司应该交给靠谱的人。可这个伟大的帝国始终没有找到买主,也许是他的要价太高了。他承认自己是个固执的人,不肯降价:“您要是没钱就别买。我死之后公司没卖出去也没关系。”
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并且不运动——皮尔·卡丹一直在工作,还经常向年轻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们伸出援手。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此生有没有遗憾,他说:“遗憾的是我没有孩子。但我的帝国就是我的孩子,我将全部精力、健康和生活都献给了它。”
皮尔·卡丹的私生活跟他的服装一样不落俗套。他从不掩饰自己对男人的偏爱,不过也在心里给女人保留了一席之地。大家都认为法国女演员让娜·莫罗是他的妻子,而在他看来,她是女神,是他热爱和崇拜的对象。“我是同性恋,但我崇拜这个女人,我觉得自己到达了幸福的顶点。她好像是专为我而生似的。她完全征服了我的心。如果让娜能生孩子,我们肯定会结婚的!”皮尔·卡丹后来说道。
他的另一位密友是安德烈·奥利弗——他的忠实盟友和生意伙伴,据说也是他的情人。皮尔·卡丹在谈到自己的私生活时说:“我跟女人睡过,也跟男人睡过。我是一个自由人。”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有很多计划:上演戏剧、设计家具、开饭店、盖房子(他差点儿在威尼斯盖起一座像高塔一样的房子)……他的钱并非源于服装设计(近些年人们已经不再像先前那样只盯着他的服装了),而是经营许可证。时装上、家具上、饭店里,他的名字无处不在。有人问他要这么多许可证干吗?他笑着说:“为了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
成功之路
1922年7月2日,皮尔·卡丹出生于意大利小镇圣比亚焦—迪卡拉尔塔的一个子女众多的家庭,他两岁时全家搬到了法国。他的父亲曾是一名雇佣军人,后来开始酿葡萄酒。父母预言他将来也得干酿酒这一行,但皮尔·卡丹从6岁时就梦想着做时髦的衣服。他对戏剧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演员的漂亮戏服,总想给洋娃娃做衣服。儿时的梦想一直激励他长大后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14岁时,皮尔·卡丹当了一名缝纫学徒。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各种面料的特点和服装制作技巧。3年后,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这一年他来到维希市,正式成为一家男士服装店的裁缝。
6年后,23岁的皮尔·卡丹已经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服装专家了,于是他来到时尚之都巴黎,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在巴黎,他从一家裁缝店辗转到另一家裁缝店,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也认识了很多业界名人,包括著名时装设计师珍娜·帕康和伊尔莎·斯奇培尔莉。这些人际关系资源最终给他带来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订单:为导演兼剧作家让·科克托拍摄的电影《美女与野兽》制作服装。年轻设计师的伟大事业从此拉开序幕。
1947年,皮尔·卡丹成为“克里斯汀·迪奥时装店”的首席设计师,并在这个光荣的职位上干了3年。在此期间,他表现出大胆前卫的新潮思想和漠视传统的设计理念,他从不惧怕大胆尝试。
偏爱不规则设计是皮尔·卡丹的又一个突出特点。他常说,他最先想到的是服装本身的外观样式,然后再尝试将身体装进去,“就像把鲜花装进花瓶里一样”。在这位大师看来,能在街上或商店里见到的服装不值得在T型台上展示。现如今我们都认同这种时装与便装的差异,但在当时却是对传统成规的巨大挑战。
阿根廷第一夫人伊娃·贝隆、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以及电影明星丽塔·海华丝、伊丽莎白·泰勒、碧姬·芭铎、让娜·莫罗、米娅·法罗等很多名流都穿过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
經营之道
皮尔·卡丹的第一家时装屋创办于1950年,至此他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1951年他推出第一批“高级时装”系列。当时他的资金不多,因此该系列只有50款,不过这已足以让他引人注目了。渐渐地,他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深谙经营之道,并擅长合理定价。
他是时装界最早进军欧洲市场并打入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设计师。他不在乎“冷战”的影响,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很快Pierre Cardin的字样就开始出现在各国的服装、饰物和精致香水的外包装上,也出现在打火机、闹钟甚至平底锅上。他的时尚帝国遍布天下,就连那些不追时髦的人,都认识皮尔·卡丹的LOGO。
不仅如此,他同时也是战后巴黎第一个将时尚之风惠及大众的设计师,他的衣服迎合各阶层人士的口味,既舒适又不昂贵。1959年,皮尔·卡丹首次在巴黎春天商场展出大众成衣系列(各阶层居民都可以在商店买到,无需订制)——这大概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了。然而,这一行为却令时装界大为震惊:怎么能将高级艺术降低到大众水准呢?随后他被逐出法国高级时装协会——该协会是当时操控法国高级时装领域的权威机构。可笑的是,不久之后很多高级时装设计师出于占有市场和营利的考虑也纷纷推出成衣系列。5年后,时装协会重新接纳了皮尔·卡丹,并让他担任主席职务。
1960年,他成为全球首推男性时装的设计师,并以此证明男人也追求时髦。他先后开办了一家男性成衣店和一家女性成衣店,1966年又首推童装系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皮尔·卡丹的鼎盛时期。他依然我行我素,设计了很多外形奇特、色彩斑斓的服装。不过渐渐地,他减少了城市时装元素中“激情澎湃”的部分,因为他发现并非每个人上班时都需要穿得花枝招展。1961年,皮尔·卡丹对传统成规做出让步,开办了一家按照传统裁剪理念经营的服装店。1966年,皮尔·卡丹首次在纽约举办时装秀。这些先锋派服装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很快他又在纽约开了一家品牌商店。同年他在德国荣获“金纺车”奖。
1960年代的时装界被一股强大的“宇宙热”包围着。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这一切激发了皮尔·卡丹的创作灵感,促使他设计了颜色亮丽、外形奇特、用合成纤维和塑料等材质制成的“未来主义”服装系列。1971年,他试穿了阿姆斯特朗两年前登月时穿过的那套宇航服——他是非军职人员中唯一试穿过这套宇航服的人,还不失时机地说了一句:“这套衣服要是由我来做,肯定更舒服!”2019年,人类首次登月后50年,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卡丹作品大型回顾展。“2069年人们都会穿上我的Cosmocorps系列服装登上月球或火星。女人戴塑料帽、穿紧身衣,男人穿椭圆形衣服和能量裤。”皮尔·卡丹预言道。
到了1970年代,作为品牌推广领域的先行者,皮尔·卡丹几乎把所有商品都冠上了自己的名字。他有500多项专利,包括彩色长筒袜、高筒靴、迷你裙、花点领带、无领夹克,以及最初给“披头士乐队”设计的系扣紧腿裤。他生产香水、钢笔、香烟甚至沙丁鱼,他在140个国家有900多个许可证。“我无所不做!我用印有自己名字的香皂洗手,睡在印有自己名字的床单上,喝着我自己的水!我做香水也做沙丁鱼。为什么不呢?即使有人让我把名字印在手纸上,我也愿意。”2002年这位“品牌先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
1980年代开始,他靠陆续出售自己的经营许可证赚了不少钱,用这些钱他买下了巴黎城市剧院、贾科莫·卡萨诺瓦宫、拉科斯特城堡以及著名的岩石泡泡屋。如果皮尔·卡丹是一名雇佣艺术家,那他早就被辞退了,Pierre Cardin公司也会另找一位新潮设计师代替他。但他是自己的主人,这一点从未改变。“我始终是我自己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如果我不出售经营许可证的话,早就被碾压了,就像我那些同行一样。”
1997年,皮尔·卡丹生产了一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限量版丰田Rav4汽车。2008年,他开了一家拍卖行。2014年,开办了私人博物馆“过去——现在——将来”,该博物馆共3层楼,占地1000平方米。
艺术之思
皮尔·卡丹热衷于几何图形,喜欢在设计中使用菱形、圆形或长方形。“时尚和设计不是一回事。时尚是可以穿在身上的东西,而设计则有可能不被人接受、无法广泛流行,但它富于创意,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隱藏于设计之中。”
“为了推陈出新,应该跳出对人体及其固定线条的思维局限。要将人体当成骷髅,当成做出服装的雕塑骨架,用另外创造出来的东西将人体包裹起来。有了布料的帮助,人体就可以成为雕塑。”
“时尚易逝,艺术永恒。如果你的创作不仅体现时代精神,还能展示某一时代的生活特色、思维特点和理解方式,那它就不会泯灭。博物馆里那些琳琅满目的肖像,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借助服饰的力量传达时代的精神。因此,时尚是人类长河中的永恒元素,我们通过服装、发型、妆容等来辨识一个时代。这些都是历史词典的组成部分。”
除了时装之外,皮尔·卡丹对其他艺术形式也很感兴趣,比如建筑和戏剧。1970年这位大师买下了巴黎一座剧院,取名“卡丹艺术中心”,并开始制作舞台剧。不少西方国家和苏联的明星都在这家剧院演出过。皮尔·卡丹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从小就想当一名演员,还拍过不少电影,当然啦,演的都是配角。
著名歌手玛琳·黛德丽是卡丹艺术中心众多耀眼的明星之一。当初皮尔·卡丹为了把她挖到剧院来,与她谈判了两年之久,原因在于这个德国女人非常固执,坚持要求为她和她的乐师支付高额报酬。皮尔·卡丹答应了所有条件,只要她能让他的舞台大放异彩。这次合作对他来说是艰难的,但回报是丰厚的——演唱会非常成功。其中一个有趣的花絮是:根据皮尔·卡丹的指示,每场演出后观众都得朝黛德丽抛出300支红玫瑰。合同到期后,这位任性的女演员给皮尔·卡丹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出色的组织工作。而此时已经对这位“金发维纳斯”的挑剔性格感到厌倦的皮尔·卡丹竟撕毁了她的信。
另一位在卡丹艺术中心登台的是苏联芭蕾舞演员玛伊雅·普莉谢茨卡娅。皮尔·卡丹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芭蕾舞剧《卡门》中,当时莫斯科大剧院正在巴黎巡演。普莉谢茨卡娅以其优雅、完美的形象征服了皮尔·卡丹,从此成了他“永远”的女神。普莉谢茨卡娅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扮演女主角时,皮尔·卡丹为她设计了10套服装,他的任务很艰巨——既要保留19世纪贵族女性的服装风格,又得让普莉谢茨卡娅穿着戏服跳舞时活动自如。此外,皮尔·卡丹还送给他的女神好几套日装和晚装。1998年,普莉谢茨卡娅借皮尔·卡丹到访俄罗斯的机会,为他举办了“时尚与舞蹈”表演秀,让观众见识了这位大师为舞台设计的各种服饰。2015年普莉谢茨卡娅去世时,皮尔·卡丹伤心欲绝。
皮尔·卡丹对苏联怀有特殊的感情。1991年7月,他在红场举办了一场时装表演,吸引了20多万名观众。“我带来了100名年轻模特。我带来了全世界的时装。我向俄罗斯展示了青春和美。此前红场上只出现过坦克和士兵,而我却在这里举办时装表演。太棒了!”
1991年皮尔·卡丹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2009年成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亲善大使。他倡导了一系列人文项目,跟不少著名政治家见过面,包括菲德尔·卡斯特罗和纳尔逊·曼德拉。他还多次组织社会活动,帮助在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中的受害者。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皮尔·卡丹仍然时刻关注名下的事业。Pierre Cardin官网的服装系列和产品名录持续补充并更新着,他本人则不断在寻找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会。
他一直想出售自己的公司,原因是他没有继承人,而且公司应该交给靠谱的人。可这个伟大的帝国始终没有找到买主,也许是他的要价太高了。他承认自己是个固执的人,不肯降价:“您要是没钱就别买。我死之后公司没卖出去也没关系。”
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并且不运动——皮尔·卡丹一直在工作,还经常向年轻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们伸出援手。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此生有没有遗憾,他说:“遗憾的是我没有孩子。但我的帝国就是我的孩子,我将全部精力、健康和生活都献给了它。”
皮尔·卡丹的私生活跟他的服装一样不落俗套。他从不掩饰自己对男人的偏爱,不过也在心里给女人保留了一席之地。大家都认为法国女演员让娜·莫罗是他的妻子,而在他看来,她是女神,是他热爱和崇拜的对象。“我是同性恋,但我崇拜这个女人,我觉得自己到达了幸福的顶点。她好像是专为我而生似的。她完全征服了我的心。如果让娜能生孩子,我们肯定会结婚的!”皮尔·卡丹后来说道。
他的另一位密友是安德烈·奥利弗——他的忠实盟友和生意伙伴,据说也是他的情人。皮尔·卡丹在谈到自己的私生活时说:“我跟女人睡过,也跟男人睡过。我是一个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