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阳节那天,朋友圈里有不少家乡的动态,最触动我的是那条“打麻糍”的视频。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家的老人只剩下外婆了,本想打个电话给她,但一拿起手机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想想又放下了手机。想起自己平时和同学朋友谈笑风生的画面,我突然有些鄙视自己。
七年了,我没有再吃过一次麻糍。因为那位麻糍的敲打者,我的奶奶,就是在七年前的深秋永远地离开了。
七年前的重阳节奶奶异常兴奋,早早准备好了糯米和新收的芝麻,要为我们打麻糍。虽然每年的重阳节她都会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重阳节总感觉她和往年不一样。都说即将离开人世的人都能预知到自己离死亡的距离,我不知道是否有科学依据,但在那时我那看起来会长命百岁的老奶奶,总是把害怕来年没有机会打麻糍的话挂在嘴边。我当然是选择性忽略她这些胡话。过完节我便带着麻糍回学校继续备战中考,那时候我在寄宿学校一周回家一次。
有次周末回家,听说奶奶病倒了。她生病是常事,爸爸在医院里陪护,想来会和以前一样出院就好了,我并没有在意。她是个看重自己身体的老人,一生病就让爸爸和伯伯们带她去住院,出院回家就“生龙活虎”。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好起来,回到了家里。“你奶奶这次出院了还不见好,估计是不长久了。”爸爸面色凝重。那时我还小,对于死亡以及鬼神之说有种本能的恐惧。妈妈让我端水给奶奶洗脸,那一刻我内心是拒绝的。但想到奶奶平时对我的疼爱,我又鼓起了勇气。
奶奶躺在床上,看到我来了她很开心。我发现她瘦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精神。我把她扶起来,触摸到了她的手,是冰凉的。我有些害怕,甚至不敢再看她一眼。帮奶奶洗完脸我赶紧跑出了房间。
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进过她的房间。一方面因为内心的恐惧,另外一方面妈妈说怕过了病气给了我最合理的借口,每次来看奶奶也只是在客厅里略坐坐就走了。二伯有次还夸我,说奶奶说我帮她洗脸,我听完脸有些发烫,只是略带尴尬地笑笑。
那时候我没有意料到那次洗脸是我和奶奶见的最后一面。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告诉我奶奶已经不能进食了,还总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胡话。我和奶奶的关系算不上多好,小时候脾气大,总是会跟她顶嘴数落她。嫌弃老人好像是每个小孩都有的脾气。但她也带过我几年,爸妈外出务工的日子里,是她陪着孤单的我,给我洗衣做饭,还时不时给我买零食。学了历史我就找她聊那些战争年代的事,她惊喜的望着我问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我也从她的口述中了解了我们小镇上的一些故事,比课本更加生动有趣。
后来有一天,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他告诉我奶奶去世了。那一刻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平时干起农活来不知疲倦,信佛吃素的奶奶也会死去?我只觉得有些眩晕,请了假就往家赶。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爸爸没有在奶奶去世当晚告诉我,我回家的时候就是葬礼。在奶奶的墓前我哭了,不知道哭了多久。那个深秋的枫叶红透了,可是也凉透了。我为自己的冷漠和胆怯而后悔。
爸爸的眼睛布满红血丝,他掏出他的日记本给我看,里面清晰的记录着奶奶每天的状况,吃了多少东西,上了几次厕所,睡了多长时间,每个动作对应的意思.....我从没看过爸爸哭,但是那天我看到了他的泪水。他在那个萧瑟的秋天里陪奶奶走完了最后一程,他在日记里写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我体会到了爸爸的悔恨,比我更加深刻的悔恨。
天彻底黑了下来,我也跑完了步,坐在宿舍楼下的台阶上,拨通了外婆的电话。像平时一样问她的身体状况,最近看了什么黄梅戏,晚上吃了什么。但我始终没有说出重阳节快乐,因为对于长辈而言我总是羞于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害怕她听不懂反而会让我尴尬。外婆告诉我她家里的板栗成熟了,收了很多,留着等我放假去吃。
掛了电话我觉得轻松了不少。生老病死没有多么可怕,可怕的是血缘的冷漠。那些家庭里日感孤寂的老人其实最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陪伴,不要等到他们真的离开了才去后悔没有多陪陪他们,没和他们多说几句话。
七年了,我没有再吃过一次麻糍。因为那位麻糍的敲打者,我的奶奶,就是在七年前的深秋永远地离开了。
七年前的重阳节奶奶异常兴奋,早早准备好了糯米和新收的芝麻,要为我们打麻糍。虽然每年的重阳节她都会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重阳节总感觉她和往年不一样。都说即将离开人世的人都能预知到自己离死亡的距离,我不知道是否有科学依据,但在那时我那看起来会长命百岁的老奶奶,总是把害怕来年没有机会打麻糍的话挂在嘴边。我当然是选择性忽略她这些胡话。过完节我便带着麻糍回学校继续备战中考,那时候我在寄宿学校一周回家一次。
有次周末回家,听说奶奶病倒了。她生病是常事,爸爸在医院里陪护,想来会和以前一样出院就好了,我并没有在意。她是个看重自己身体的老人,一生病就让爸爸和伯伯们带她去住院,出院回家就“生龙活虎”。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还没有好起来,回到了家里。“你奶奶这次出院了还不见好,估计是不长久了。”爸爸面色凝重。那时我还小,对于死亡以及鬼神之说有种本能的恐惧。妈妈让我端水给奶奶洗脸,那一刻我内心是拒绝的。但想到奶奶平时对我的疼爱,我又鼓起了勇气。
奶奶躺在床上,看到我来了她很开心。我发现她瘦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精神。我把她扶起来,触摸到了她的手,是冰凉的。我有些害怕,甚至不敢再看她一眼。帮奶奶洗完脸我赶紧跑出了房间。
那次之后我再也没有进过她的房间。一方面因为内心的恐惧,另外一方面妈妈说怕过了病气给了我最合理的借口,每次来看奶奶也只是在客厅里略坐坐就走了。二伯有次还夸我,说奶奶说我帮她洗脸,我听完脸有些发烫,只是略带尴尬地笑笑。
那时候我没有意料到那次洗脸是我和奶奶见的最后一面。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告诉我奶奶已经不能进食了,还总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胡话。我和奶奶的关系算不上多好,小时候脾气大,总是会跟她顶嘴数落她。嫌弃老人好像是每个小孩都有的脾气。但她也带过我几年,爸妈外出务工的日子里,是她陪着孤单的我,给我洗衣做饭,还时不时给我买零食。学了历史我就找她聊那些战争年代的事,她惊喜的望着我问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我也从她的口述中了解了我们小镇上的一些故事,比课本更加生动有趣。
后来有一天,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他告诉我奶奶去世了。那一刻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平时干起农活来不知疲倦,信佛吃素的奶奶也会死去?我只觉得有些眩晕,请了假就往家赶。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爸爸没有在奶奶去世当晚告诉我,我回家的时候就是葬礼。在奶奶的墓前我哭了,不知道哭了多久。那个深秋的枫叶红透了,可是也凉透了。我为自己的冷漠和胆怯而后悔。
爸爸的眼睛布满红血丝,他掏出他的日记本给我看,里面清晰的记录着奶奶每天的状况,吃了多少东西,上了几次厕所,睡了多长时间,每个动作对应的意思.....我从没看过爸爸哭,但是那天我看到了他的泪水。他在那个萧瑟的秋天里陪奶奶走完了最后一程,他在日记里写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时我体会到了爸爸的悔恨,比我更加深刻的悔恨。
天彻底黑了下来,我也跑完了步,坐在宿舍楼下的台阶上,拨通了外婆的电话。像平时一样问她的身体状况,最近看了什么黄梅戏,晚上吃了什么。但我始终没有说出重阳节快乐,因为对于长辈而言我总是羞于去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害怕她听不懂反而会让我尴尬。外婆告诉我她家里的板栗成熟了,收了很多,留着等我放假去吃。
掛了电话我觉得轻松了不少。生老病死没有多么可怕,可怕的是血缘的冷漠。那些家庭里日感孤寂的老人其实最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陪伴,不要等到他们真的离开了才去后悔没有多陪陪他们,没和他们多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