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澳門的友誼廣場圓形地,有一座大型雕塑——“東方明珠”。這座雕塑象徵著中葡文化在澳門的交融。澳門,一座饒有魅力的東方小城,彙聚了葡國與中國的文化特色。在澳門最能體現這一特色的,當屬“土生葡人”這一族群。“土生葡人”,他們在澳門出生,有著葡國和華人血統,更是精通葡語和粵語。
姍桃絲,作為澳門1萬多土生葡人的一員,更是作為50萬澳門居民的一員,與大家一同為澳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她作為現任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兼輔助辦公室主任,一直以來以她自身土生葡人的優勢,推動著兩國經濟文化的持續交流。而在她的身上發生的故事,正是澳門發展的縮影。
逆境中成才
與很多人不一樣,作為澳門社會公眾人物的姍桃絲女士,一點都不避諱談及自己的成長故事,即使成長條件非同尋常的艱苦,都是對記者直言不諱。
姍桃絲女士出生在澳門一個家境非常清貧的葡裔家庭,在十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在那個澳門尚非常難苦的社會時期,而一個十二口之家僅由當普通警察的父親每月微薄的薪水支撐,真是苦不堪言。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姍桃絲小學時已開始去做零工來幫補家用,在鞭炮廠、火柴廠、玩具廠都做過零工。姍桃絲說:“小時候我們家很窮,但是過得非常的快樂。我們十個兄弟姐妹的感情也相當的好。”姍桃絲女士回憶起跟自己家人在一起發生的事:因為冬天天冷,她賴床讓姐姐去領取母親會派發的食物;她的皮鞋總是姐姐穿不下的,但是她穿起來卻很大,媽媽就塞報紙在皮鞋裡撐著……回憶起這些事的時候,仿佛就發生在前不久,姍桃絲女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幸福的笑容。
姍桃絲的父親只能送她到不用交學費的葡文學校去念書,因為家裡窮,每天上學只能走路,很遠的距離也沒磨去姍桃絲對學習的熱忱,姍桃絲在學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越是窮,越是要念書,讀書是為你們自己讀。”姍桃絲的父親是這樣教育她的。
轉眼到了升大學的時候,姍桃絲想去葡萄牙念大學,但是因為沒有錢,憑藉葡文的優勢,她節假日當兼職的葡文老師攢學費。經過風雨才能見彩虹。就這樣,加上在兄弟姐妹們的幫助下,姍桃絲終於完成了在葡萄牙的學位課程回到澳門。從此,也開啟了她長達28年多的服務市民的公職之路。
感恩於家庭、服務於社會
當與記者談到父母時,姍桃絲女士眼角泛出淚光。“我一點都不避諱談我們小時候家庭的狀況,我們家條件並不好,父母都是省吃儉用供我們十個兄弟姐妹生活。但是,在那種環境下,父母都沒有讓我們放棄過讀書,更是希望我能多讀點書……”關於她們十個兄弟姐妹,姍桃絲女士也是充滿了感激之情,不止一次對記者說,“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姍桃絲女士說,“當時我從葡萄牙讀書回家,為了歡迎我的回家,兄弟姐妹們將家裏的窗簾全部換成新的,然後還要把家裡脫漆的門框和窗框都漆上新的顏色。我至今都記得當時看到新窗戶窗簾的圖案的情景。我覺得我回澳門,她們比我還要激動。”姍桃絲女士接著說,“當時才到葡萄牙的時候,因為房東漲房租,我不得不要搬離原來租的房子,我被迫搬了7次家。後來還是在兄弟姐妹們共同的資助下我才最終找到一個地方落腳。”
當與記者談到姍桃絲的家庭時,有一句話印象最深,“我整年都在忙,忙著各種的會議和去葡語國家出差,最重要的是要籌備今年下半年部長級會議,還有我兒子下半年的婚禮。”記者在姍桃絲女士的臉上看到作為母親的幸福笑容。記者問姍桃絲女士:“現在您的工作這麼忙,怎麼兼顧你現在的家庭呢?”她說,“當時我在葡萄牙跟我老公結的婚,為了節約錢就簡單地請了幾桌親友就算結婚了。我老公現在在電視臺工作,因為工作原因我可能會出現在新聞上,老公在工作的時候看到我,肯定也是替我感到開心。兒子,並沒選擇我走的道路,而是選擇了經商。他自己現在有了自己的事業。”
“澳門就是我的家。”姍桃絲女士在訪問中這樣形容到澳門。她也同樣為這個家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姍桃絲女士從1987年開始為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服務,一做就是26年。1987年,就擔任公職人員協會監事會主席,到1998年開始擔任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理事會主席,再到2000年開始擔任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會員大會主席。在服務於公職人員協會的26年中,姍桃絲女士都是以一顆熱忱、不求回報的心去服務大眾。訪談過程中,記者瞭解到,姍桃絲女士每年都會為母親會做很多事,雖然都是很零零碎碎的事,但是她也堅持做得很好。記者問及為何現在這麼忙也要照顧到母親會的事時。她的回答很簡單,“人要懂得感恩。我小時候也受過母親會很大的幫助,我希望我也能幫助到一些人。”
簡單的回答,卻看出不簡單的領悟。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很容易,但是堅持做好這些瑣碎的助人之事卻是相當的難。可見姍桃絲女士的感恩之心!
中葡經濟文化交流的大使
似乎姍桃絲從出生開始就註定與葡語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她從小成長在一個中葡混血之家,因為家庭的原因,她精通葡語、粵語。因為家裡的貧窮選擇了一所不需要學費的葡語教學學校上學,跟著又去了葡萄牙攻讀了學位。現在又在致力於推廣中葡兩國的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姍桃絲女士從一個財政司(現財政局)的核數師開始,開啟了她的從政之路。幾年下來,正是因為當年核數師的工作曆練,使她從一個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學生成為掌握一手經濟資料的核數師。這對於她以後從政,甚至後來推動和發展中葡論壇都大有裨益。
2003年3月起姍桃絲女士被委任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主任。同年的10月首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今天漸入佳境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當時可是從零開始。姍桃絲女士與她最初的五名同事一起,籌辦了首次的論壇。大到整個論壇的運作,小到會場座位的佈置。她都是親力親為,全程參與其中。
在姍桃絲主任的領導下,輔助辦公室順利協助論壇於2006年成功舉辦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又於2010年11月又成功舉辦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多年以來,論壇加強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簽署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等成果,發揮了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企業家的商務配對、合作洽談,為各國企業家創造了商機的橋樑作用。
為了表彰姍桃絲女士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和她對推動中葡經濟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貢獻。2010年的9月,葡萄牙總統授予了姍桃絲女士“葡萄牙國家功績司令級勳章”。
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設立作為國家行為,平臺效果顯著,經貿成果更是頗豐,把澳門中葡文化交匯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更是讓以珊桃絲女士為代表的土生葡人們有了另一種的凝聚力,以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上的優勢促進著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交流。
其實在最開始,姍桃絲女士被任命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主任時,她並不知道這個工作多重要,也不知道這份工作發揮的影響力有多大。但自投入到這份工作中,她逐步明白安排她到這個國家層面的論壇服務是多麼的榮幸。“我為中葡論壇服務有10年的時間了,我現在覺得我精力和時間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姍桃絲女士說。
姍桃絲的兒子也從事著有關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工作。姍桃絲說:“我兒子應該也是在我的影響下,對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以他自己的方式做出一點貢獻。”
稱姍桃絲女士為中葡經濟文化交流的大使,可謂當之無愧!
姍桃絲,作為澳門1萬多土生葡人的一員,更是作為50萬澳門居民的一員,與大家一同為澳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她作為現任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兼輔助辦公室主任,一直以來以她自身土生葡人的優勢,推動著兩國經濟文化的持續交流。而在她的身上發生的故事,正是澳門發展的縮影。
逆境中成才
與很多人不一樣,作為澳門社會公眾人物的姍桃絲女士,一點都不避諱談及自己的成長故事,即使成長條件非同尋常的艱苦,都是對記者直言不諱。
姍桃絲女士出生在澳門一個家境非常清貧的葡裔家庭,在十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在那個澳門尚非常難苦的社會時期,而一個十二口之家僅由當普通警察的父親每月微薄的薪水支撐,真是苦不堪言。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姍桃絲小學時已開始去做零工來幫補家用,在鞭炮廠、火柴廠、玩具廠都做過零工。姍桃絲說:“小時候我們家很窮,但是過得非常的快樂。我們十個兄弟姐妹的感情也相當的好。”姍桃絲女士回憶起跟自己家人在一起發生的事:因為冬天天冷,她賴床讓姐姐去領取母親會派發的食物;她的皮鞋總是姐姐穿不下的,但是她穿起來卻很大,媽媽就塞報紙在皮鞋裡撐著……回憶起這些事的時候,仿佛就發生在前不久,姍桃絲女士嘴角微微上揚,露出幸福的笑容。
姍桃絲的父親只能送她到不用交學費的葡文學校去念書,因為家裡窮,每天上學只能走路,很遠的距離也沒磨去姍桃絲對學習的熱忱,姍桃絲在學校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越是窮,越是要念書,讀書是為你們自己讀。”姍桃絲的父親是這樣教育她的。
轉眼到了升大學的時候,姍桃絲想去葡萄牙念大學,但是因為沒有錢,憑藉葡文的優勢,她節假日當兼職的葡文老師攢學費。經過風雨才能見彩虹。就這樣,加上在兄弟姐妹們的幫助下,姍桃絲終於完成了在葡萄牙的學位課程回到澳門。從此,也開啟了她長達28年多的服務市民的公職之路。
感恩於家庭、服務於社會
當與記者談到父母時,姍桃絲女士眼角泛出淚光。“我一點都不避諱談我們小時候家庭的狀況,我們家條件並不好,父母都是省吃儉用供我們十個兄弟姐妹生活。但是,在那種環境下,父母都沒有讓我們放棄過讀書,更是希望我能多讀點書……”關於她們十個兄弟姐妹,姍桃絲女士也是充滿了感激之情,不止一次對記者說,“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姍桃絲女士說,“當時我從葡萄牙讀書回家,為了歡迎我的回家,兄弟姐妹們將家裏的窗簾全部換成新的,然後還要把家裡脫漆的門框和窗框都漆上新的顏色。我至今都記得當時看到新窗戶窗簾的圖案的情景。我覺得我回澳門,她們比我還要激動。”姍桃絲女士接著說,“當時才到葡萄牙的時候,因為房東漲房租,我不得不要搬離原來租的房子,我被迫搬了7次家。後來還是在兄弟姐妹們共同的資助下我才最終找到一個地方落腳。”
當與記者談到姍桃絲的家庭時,有一句話印象最深,“我整年都在忙,忙著各種的會議和去葡語國家出差,最重要的是要籌備今年下半年部長級會議,還有我兒子下半年的婚禮。”記者在姍桃絲女士的臉上看到作為母親的幸福笑容。記者問姍桃絲女士:“現在您的工作這麼忙,怎麼兼顧你現在的家庭呢?”她說,“當時我在葡萄牙跟我老公結的婚,為了節約錢就簡單地請了幾桌親友就算結婚了。我老公現在在電視臺工作,因為工作原因我可能會出現在新聞上,老公在工作的時候看到我,肯定也是替我感到開心。兒子,並沒選擇我走的道路,而是選擇了經商。他自己現在有了自己的事業。”
“澳門就是我的家。”姍桃絲女士在訪問中這樣形容到澳門。她也同樣為這個家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姍桃絲女士從1987年開始為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服務,一做就是26年。1987年,就擔任公職人員協會監事會主席,到1998年開始擔任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理事會主席,再到2000年開始擔任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會員大會主席。在服務於公職人員協會的26年中,姍桃絲女士都是以一顆熱忱、不求回報的心去服務大眾。訪談過程中,記者瞭解到,姍桃絲女士每年都會為母親會做很多事,雖然都是很零零碎碎的事,但是她也堅持做得很好。記者問及為何現在這麼忙也要照顧到母親會的事時。她的回答很簡單,“人要懂得感恩。我小時候也受過母親會很大的幫助,我希望我也能幫助到一些人。”
簡單的回答,卻看出不簡單的領悟。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很容易,但是堅持做好這些瑣碎的助人之事卻是相當的難。可見姍桃絲女士的感恩之心!
中葡經濟文化交流的大使
似乎姍桃絲從出生開始就註定與葡語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
她從小成長在一個中葡混血之家,因為家庭的原因,她精通葡語、粵語。因為家裡的貧窮選擇了一所不需要學費的葡語教學學校上學,跟著又去了葡萄牙攻讀了學位。現在又在致力於推廣中葡兩國的經貿、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姍桃絲女士從一個財政司(現財政局)的核數師開始,開啟了她的從政之路。幾年下來,正是因為當年核數師的工作曆練,使她從一個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的學生成為掌握一手經濟資料的核數師。這對於她以後從政,甚至後來推動和發展中葡論壇都大有裨益。
2003年3月起姍桃絲女士被委任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主任。同年的10月首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在澳門成功舉辦。今天漸入佳境的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當時可是從零開始。姍桃絲女士與她最初的五名同事一起,籌辦了首次的論壇。大到整個論壇的運作,小到會場座位的佈置。她都是親力親為,全程參與其中。
在姍桃絲主任的領導下,輔助辦公室順利協助論壇於2006年成功舉辦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又於2010年11月又成功舉辦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多年以來,論壇加強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簽署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等成果,發揮了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企業家的商務配對、合作洽談,為各國企業家創造了商機的橋樑作用。
為了表彰姍桃絲女士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和她對推動中葡經濟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貢獻。2010年的9月,葡萄牙總統授予了姍桃絲女士“葡萄牙國家功績司令級勳章”。
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設立作為國家行為,平臺效果顯著,經貿成果更是頗豐,把澳門中葡文化交匯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更是讓以珊桃絲女士為代表的土生葡人們有了另一種的凝聚力,以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上的優勢促進著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交流。
其實在最開始,姍桃絲女士被任命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主任時,她並不知道這個工作多重要,也不知道這份工作發揮的影響力有多大。但自投入到這份工作中,她逐步明白安排她到這個國家層面的論壇服務是多麼的榮幸。“我為中葡論壇服務有10年的時間了,我現在覺得我精力和時間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姍桃絲女士說。
姍桃絲的兒子也從事著有關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工作。姍桃絲說:“我兒子應該也是在我的影響下,對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以他自己的方式做出一點貢獻。”
稱姍桃絲女士為中葡經濟文化交流的大使,可謂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