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辞书(上)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free9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先后出现四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即《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四部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形成最早、流传最悠久的著作,而且是我国早期传播学意义上的重要著作,为后世诠释学、字词典学、文字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奠基和开路的工作,影响十分深远。
  
  一、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尔雅》
  
  汉代崇尚经学,“训诂”由此兴起。“训诂”就是对前人传下来的经典文籍中的古词语进行训释。汉代确立学官,讲授经义,并对经文的词句进行解释。《汉书·艺文志》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读应尔雅”,就是在读古文时应该用当时的规范来解释。《尔雅》的书名正由此而来。但《尔雅》的作者,至今一直没有定论。
  (一)《尔雅》的内容
  《尔雅》按内容排列,共分19篇: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释天第八,释地第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释鱼第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所收词语和专用名词2091条,共4300多词语。其中《释诂》《释言》和《释训》三篇所收词语占了全书的一半。书中词语,除方言俗语词外,资料大多取自《易经》《诗经》《尚书》《国语》《论语》和“春秋三传”等。
  《释诂》列举古人所常用的同义词,最后用一个通语来概括解释。如: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释言》是用基本词解释常用词,一组收录几个词语。如:
  还、复,返也。
  告、谒,请也。
  格、怀,来也。
  贸、贾,市也。
  《释训》主要解释描摹事物情状的词语(相当于现代的形容词)。如:
  明明、斤斤,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
  穆穆、肃肃,敬也。
  诸诸、便便,辩也。
  《尔雅》充分体现了工具书的作用。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古今时变、地理差异,使一些出现在古代文献上的语词无法继续传播,这就需要有一个能适应时间变迁的词典。《尔雅》以今释古,使古代典籍延续了传播的生命力。所以,古代士人把《尔雅》也列入经典,称为“十三经”之一。
  (二)《尔雅》的贡献
  汉代曾把《尔雅》与《论语》《孟子》《孝经》等作为士人学习古代文献的基本书。郭璞在《尔雅序》中说:
  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吟,揔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攡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尔雅》。
  这里指出《尔雅》是了解古今词义的参考书,记录古代诗歌吟咏的词语,采集了失传的一些语词,辨别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确实是引导受传者研究百家学说和学习“六艺”的入门书,也是浏览古籍和整理文献的文化宝库。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博览万物时的困惑,增加人们辨认万物的知识。
  在汉文帝时候,设置有《尔雅》博士。《尔雅》是古人读经书时的主要参考书,或者说是“五经之故训”,或者说是“以释六艺之旨”,都说明它是传播经学的工具书。同时,《尔雅》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中国语文学的萌芽标志,它起着明确符号、阐释概念的作用。而且它实际实现着符号系统的语码转换,也对后世辞书的编纂起着启导作用。
  (三)《尔雅》的体例及其思想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分类综合词典,成书于战国时期,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可称是这类词典中最早的。古印度《长寿字库》类似我国的《尔雅》,它成书在公元2世纪,比《尔雅》晚了几百年。《尔雅》的收词,除了语文性的词语外,还有不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艺科学的词语,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尔雅》的体例及其传播思想,试看《释天》的内涵。
  《释天》以“天”为中心,共叙述了11个方面的内容,所用语词比较细致,所释词语的含义均交代得仔细清楚,后来由于时过境迁,这些词或存或废,有增有减,被淘汰或替换掉的也不少。
  1.释“天”
  “天”是《尔雅·释天》的中心。“穹、苍苍,天也。”在《尔雅》的时代,人们认为“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将“天”称为“穹隆”或者“苍苍”,显示了我们祖先对“天”的原始认识。
  2.释“四时”
  “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这是以天色的变化来命名四时。又“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这是以气候的变化来命名四时。“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这又是以作物的生长和农事来命名四时。说明古人早已注意到春夏秋冬的时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释“岁名”
  古代“载”或“岁”都表示“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时代变了,岁名也要改变,《白虎通》说:“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则化也。然则岁名变易,理亦同此。”说明了名随时移的语言规则。《尔雅》又记以“干”和“支”的符号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周而复始。至今我国的农历仍保留着这种记录农事的方法。
  4.释“风雨”
  各种自然现象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关照,被先人命以不同的名称。“风”竟有11种不同的称谓:“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焚轮谓之颓风。扶摇谓之飙。风与火为庉。迥风为飘。日出而风为暴。风而雨土为霾。阴而风为曀。”云、雨、雪、雷、雾、虹也都有特定的命名。现在虽然大多数都被废弃,但它们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5.释“祭名”
  祭祀对于先民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人神互动。《释天》中,“祭”分四时,在春夏秋冬各有其称,“祭”的内容包括天、地、山、川、星、风等自然物态,还有“师祭”“马祭”“大祭”“又祭”之分。不同的朝代对“祭”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周曰绎,商曰彤,夏曰复胙”。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感知,《尔雅》不仅仅是一部词典,它更蕴含着深厚广博的原始传统文化。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古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进入农业文明。岁时和自然现象命名之众多,证明农耕民族对自然的依赖和特殊的眷恋,“尊天亲地”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祭名”之多,分类之细,充分体现了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以及原始的观念。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天命可畏”的宗教观是如何交融在一起,“执天命而用之”的人生都隐伏于《释天》的名称之中。
  
  二、第一部地理语言学词典《方言》
  
  《方言》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汉扬雄著。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书·扬雄传》载: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净亡(无)为,少耆(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激名于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扬雄早年爱好辞赋,模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等赋,作《长杨赋》《甘泉赋》;后从儒学,以为“辞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在语言学方面,仿《尔雅》体例,而别开途径,创著《方言》。又继《仓颉篇》编成《训纂篇》。扬雄多才多艺,在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扬雄《方言》是我国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应劭《风俗通》序说,周秦时代有一种制度,每年秋收以后农闲季节,就派一些使者,乘着輶轩车,摇着木铎,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民谣和方言。采集来的资料,由乡送到邑,由邑送到国,最后送呈天子。统治者借此了解风俗民情,达到“不出户牖,尽知天下”的目的。但是秦灭时,这类藏于朝廷秘府的资料,几乎全部散失。至汉又重新开始创导方言的采集,当时蜀郡人严君平“财有千言”,扬雄的老师林闾翁孺也有了整理方言的“梗概之法”,扬雄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汉代方言的调查。《刘歆与扬雄书》中说:
  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绝代语、僮谣、歌戏,欲颇得其最目。……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而傜俗;适子云攘意之秋也。
  当时扬雄的《方言》尚未完稿,刘歆正在编纂《七略》,想一睹此书,但遭到了扬雄的拒绝。所以后来刘歆在依《七略》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和《扬雄传》中都没有提到《方言》这本书。
  扬雄坚持调查方言27年,终于编成《方言》,但他始终没有拿出来。他在《答刘歆书》中记载了采集方言的情况:
  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矣。而语言或交错相反,方覆论思,详悉集之,燕(安)其疑。
  扬雄还陈述了自己编著《方言》的目的,阐明了“语文功用”的传播思想:
  不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帷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诚雄心所绝极,至精之所想遘也。
  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长而不以功显于县官,著训于帝籍,但言辞博览,翰墨为事,诚欲崇而就之,不可以遗,不可以怠。
  这两段话,一方面肯定了编写《方言》的目的,使失传的民间俗语、方言得以保存,使统治者超越空间的阻隔了解民情民心。他坚持语言记录的真实性,表明自己不为功名的编写态度,但编写中决不能有遗漏,决不能松懈。扬雄认识到文字传播的力量,因此在语文传播上抱有非常严肃的态度,这一点在他的《法言》里也有所反映。例如他说:
  面相之,辞相适,捈中心之所欲,通诸人之嚍嚍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
  意思是说:表情相互交流,言辞相互对应,抒发心中的愿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阻隔,没有什么比得上言语。普遍了解世界上的事情,记载久远的过去,使古代不清楚的事明白起来,把遥远之处渺茫的东西传播过来,没有什么比得上文字。
  他已经看到了言语与文字的不同的传播功能。所以扬雄不愿意把自己尚未正式定稿的《方言》轻易示人,不肯给刘歆借阅,道理也在这里。直至汉末这本传世宏篇才流传起来;汉灵帝、汉献帝时,应劭在《汉书集解》里明白引用《方言》,并在《风俗通义》序里详细引用了扬雄《答刘歆书》的原文。
  (一)《方言》的内容和体例
  今本《方言》,凡13卷,其中卷四释服制,卷五释器物,卷八释兽,卷九释兵器,卷十一释虫,其他各卷为释语词。扬雄注释,重视活的方言口语为对象,在地域上展开比较,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著。如: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卷一)
  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曰橧。(卷八)
  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卷十)
  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或谓之培,或谓之堬,或谓之埰,或谓之埌,或谓之垄;自关而东谓之丘,小者谓之塿,大者谓之丘,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所以墓谓之墲。(卷十三)
  它不只是把同义词或近义词排列在一起,用通语注释方俗语,还进一步指出它们的区域变体,反映出语词在汉代发生的变化。有的它还特地注明是方言,或用“通语”“凡语”表明是共同语。如:
  胶、譎,诈也。凉州西南之间曰胶,自关而东西或曰譎,或曰胶。诈,通语也。(卷三)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一)
  注明的地区有时多处并举,说明了该词语的传播范围,在语言系统上存在某种共同点。《方言》中所列举的地名,以秦晋为最,可能“秦晋”方言是当时汉代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二)《方言》的传播意义
  《方言》在标注词语时,通常是只注重语音而不在于词形,所以它往往提示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语言信息:语言的本质属性是通过语音来传递意义,作为语言的书写载体——文字的根本性功能是记录语音。言语传播的内涵是意义和信息,但言语传播的形式却是声音。扬雄能摆脱当时儒家经学传播中过于注重文字训解的束缚,是十分难得的。例如:
  党,知也。(卷一)
  凡人之大者谓之奘。(卷一)
  ……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卷一)
  锤,重也。(卷六)
  “党”就是现代汉语的“懂”,“奘”就是南方北方话里形容人肥胖的“壮”;“鬼”不是一般字面上鬼的意义,而表示聪慧、机灵的意思,现代汉语北方方言里仍然在使用这个词语;“重”的古音同“秤”,现代汉语称“秤锤”。
  不从文字形式上去贴近语义,而注重用声音来记录语言,是语文传播上的一大进步。所以郭璞在《方言注序》里称赞说:
  盖闻方言之作,出乎輶轩之使,所以巡游万国,采览异言,车轨之所交,人迹之所蹈,靡不毕载,以为奏籍。周秦之季,其业堕废,莫有存者。暨乎扬生,沈淡其志,历载构缀,乃就斯文。是以三五之篇,著而独鉴之功显。故可不出户庭而坐照四表,不劳畴咨而物来能名。考九服之逸言,标六代之绝语;类离词之指韵,明乖途而同致。辨章风谣而区分,曲通万殊而不杂。真洽见之奇书,不刊之硕记也。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燕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光寤多闻尔。
  郭璞既指出扬雄采集方言的过程,说明《方言》是传播的产物;又指出《方言》一书可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名称认识事物,说明《方言》在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同时郭璞还强调《方言》所收录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古今词语,还有来自“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词语,能帮助人们辨别章句、民风、歌谣,即区分文语或者白话;能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方音中的词义,异中求同,同中辨异。
其他文献
一、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的一个宏大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对于基层学校来说,要做的是四件事情:学习新理念、形成新思想、实验新教材、实践新教法。想要做好这四件事,值得研究的具体问题实在太多了。经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大家有切身的体验,有各自的看法,有许多的困惑,也有说不尽的感慨。我们在改革的实践中有惊喜,有沮丧,走过弯路,也发现并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理
期刊
王充(公元27~96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坚持批判神学,是一位唯物主义传播思想家。《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记载他的生平如下: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阔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诤不合去。充好论说,
期刊
在教育这块园地里,我已辛勤耕耘30来年,专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也有20多年。我原先只是个小学教师,现在任教于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还有幸忝列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教育名师。回顾我30年来的教书生涯,如果多少还算有点儿进步有点儿成绩,那么,我要说,这首先要归功于一个“勤”字。因此,我深信:天道酬勤!  我出生于偏僻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文革”中煎熬度过。小学三年级就遭遇“文革”
期刊
五、澄清疑点  很多文本常有一些疑点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澄清,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总结式语言能渐渐引导主体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深刻性和关联性。  譬如笔者教《一个文官的死》,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从一个喷嚏走向死亡,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都是什么惹的祸?  生①:唾沫星子!  师:很好!唾沫星子!切尔维亚科夫觉得自己的唾沫星子溅到了将军的身上,所以惶惶不可终日!但……他的唾沫真的溅
期刊
一个理性的人和一个良性的社会,会自动选择有价值的东西来尊重。但在偏激的斗争哲学笼盖下,中庸曾经成了贬义词。但它的原意却是“独立思考”“坚守价值”,而不是流于世俗。这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上等智慧。    最近两次遇到一群大学生,口头测试了同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他们的大哥哥韩寒同学。大表赞同的不少,不以为然的也很多。我特别注意后者的理由。有一名同学说,“他愤世嫉俗”,另一个说,“他偏激”。更普遍的说法是
期刊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阶段。语文教育的改革虽然步履维艰但也正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胡锦涛同志在七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五项要求时强调“必须重视教育质量”,“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毋庸置疑,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希望,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没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语文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是无源水之,无本之木。如
期刊
走过岁月村庄  走过岁月风霜  皱纹如犁铧刀走  皮肤如鳞片疤痕  为了炊烟写成诗行  你已经倾尽所有  别人不理解的时候   很多人反对的时候  身处逆境的时候  别人都放弃的时候   天寒地冻的时候  孤独无助的时候  绝望的时候  ……  走过岁月  走过沧桑  你把  泪种在泥土  已经长成青春芬芳  歌声种在日子里  已经结出城市阳光
期刊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播出了一个“家有神童”的节目。在屏幕上,看见了几个很可爱的小孩,别看他们不过三五岁年纪,却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或者识字,或者计算,或者念外语……的确不愧“神童”的称号。他们的父母也满心欢喜地出现在屏幕上,向观众介绍孩子的情形。我看了也是满心欢喜。这些神童成年之后的成就,一个八十老翁当然是不及亲见了,但是我愿意向他们表示我最良好的祝愿。  我在看着这个电视节目的时候,
期刊
先请看原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被选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时,文后有个注释:有人认为鸿雁本不在树枝上栖息,所以此句有语病。有人认为正因为鸿雁不栖于木,所以才说不肯栖;没有语病。有人认为苏轼并非不知道鸿雁不栖于树,偏说它不肯栖,是说良禽择木而栖,别有寄托。这样作注释,也许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
期刊
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1983年下半年,《中学生阅读》正密锣紧鼓地准备创刊。“我的读书生活”是刊物的一个重头栏目,刊发作家、艺术家关于读书的文字。我力主第一期上孙犁的文章。  我是仰慕孙犁的。最早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荷花淀》开始知道孙犁,到以后的《风云初记》《铁木前传》,我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孙犁作品清新纯净,写战争烽烟而重在人情与人性之美的开掘,“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茅盾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