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这块园地里,我已辛勤耕耘30来年,专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也有20多年。我原先只是个小学教师,现在任教于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还有幸忝列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教育名师。回顾我30年来的教书生涯,如果多少还算有点儿进步有点儿成绩,那么,我要说,这首先要归功于一个“勤”字。因此,我深信:天道酬勤!
我出生于偏僻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文革”中煎熬度过。小学三年级就遭遇“文革”,几乎无书可读,成天只背“红宝书”和“老三篇”,“毕业”后还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在“戴帽”初中混了两年,同样没有课本,同样无书可读,“毕业”后也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初中生。“戴帽”初中毕业,回家务农6年,家里除了生产队发的四卷“毛选”,再也没什么书可读,于是只好将“毛选”较为浅显的篇目翻了一遍又一遍,哪怕似懂非懂。那时,饥渴的心灵犹如枯焦的禾苗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多想得到雨露的滋润啊,多想能够上学读书啊!然而,这无疑是异想天开!恢复招生考试,急忙借来初中教材苦苦钻研:哪边比哪边叫正弦,哪边比哪边叫余弦……凭着这份执著与勤奋,我终于考上了中师。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中师同样没有课本,我们所学的一点儿语基知识和几篇古文都靠老师抄在黑板上讲解,所学并不系统,并不扎实。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偏僻的小学教初中(那时小学有“戴帽”初中班)。就这样,我这个经过短期“速成”而算不得合格的中师生,走上了“戴帽”初中的讲台。
饱受过冬天的严寒,更珍惜春天的温暖。特殊的遭遇与经历,使我对这份得之不易的教师职业倍加热爱与珍惜,因而时时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然而,光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并不能搞好工作。“教然后知困”,先天不足常常使我在教育教学中捉襟见肘,穷于应付,从而时时促使我勤奋学习,弥补不足。中师毕业几年后,我的中师同学中有人考上了西南师大,在高等学府深造,这令我好生羡慕!同时也让我对那些科班出身的天之骄子好生羡慕!当时,我多想有朝一日也能走入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啊!
后来黔南教育学院招收小学教师进修,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考试。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是4月15日报名,6月1日考试,复习时间就一个半月。而对我来说,这一个半月不是复习而是学习,因为要考的高中知识我基本上没学过,特别是数学。于是,我借来高中课本,边教书边学习,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数学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以还算不错的分数(特别是数学)考上了黔南教育学院,走进了进修中文大专的课堂。当时的黔南教育学院刚刚创办,条件十分简陋;然而即便如此,我走进学院的图书馆也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面对见所未见的壁壁图书,深感自己犹如文盲!深切的不足感使我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学习,最终以还算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一所乡镇中学教语文,仍然深感知识功底欠缺。于是,在年近不惑之时,已经具备初中教师合格学历的我,又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凭着一如既往的执著与勤奋,我平时教书,周末及寒暑假自学,两年后取得了本科毕业文凭;而此时,我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难免会碰上问题与疑难。碰上问题、疑难怎么办?一种态度是绕开它,不管它;一种态度是研究它,攻克它。“勤”字使我对待疑难采取第二种态度。
有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法教学,而当时正值“提要”取代“暂拟”,教师及教研人员对“提要”都不很熟悉,因而语法教学内容十分混乱;这不仅表现在教学资料的说法上,而且表现在语法内容的考试上。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此深有感受,并经常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面对“混乱”怎么办?各种说法孰是孰非?如何对学生自圆其说?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写了篇《应该消除中学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的论文,以黔南州学期统考语文试卷中的两道语法题为引子,列举了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分析了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混乱导致的负面影响,呼吁消除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当时,除了《中学语文教学》,我手里没有其他语文教学刊物,只好将写好的稿件投寄《中学语文教学》。非常幸运,不久就接到用稿通知,而后又接到稿件清样,文章终于在1995年第2期刊出,后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收录标题作要目索引。第一篇论文就被顺利刊出,我喜出望外,很受鼓舞,兴趣大增!于是我将“提要”与“暂拟”的异同进行梳理,写了篇《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的长稿件(初稿约12000字)投寄《中学语文教学》,不久收到编辑部退回的稿件及编辑老师用语客气具体、字迹工整美观的修改意见;编辑老师说栏目空间有限,要我压缩内容。我将过于浅显的例子和针对性较差的内容删掉,稿件仍有约10000字,在1996年8、9两期刊出,之后又被《中学语文教与学》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由于……使”及其类似句式,几乎每天见诸各种媒体。1995年,这类句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类使用频率极高的句式误用介词缺少主语(也可看作句式杂糅),应该加以规范。经过长时间思考和搜集用例,1997年,我写了篇《我看“由于……使”》的文章,投寄《中学语文教学》。该文在1998年第3期刊出。该文刊出后,引出了山东宁阳一中程贯珠老师的一篇商榷文章《约定俗成 承认现实》(《中学语文教学》1999.2)以及我针对程老师文章的另一篇商榷文章《再谈“由于……使”及相关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99.12)。然而,也许是我人微言轻,也许是人们习惯成自然,也许是有人对这类句式有不同看法,这类句式至今依旧高频使用,畅行无阻。当然,在高考试卷中,这类句式绝对被认定为病句!
很长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很重视语法及语言知识教学,长期开设“语言知识与教学”栏目刊登相关稿件。从1999年第11期起,《中学语文教学》开辟专栏讨论语法教学,一直到2000年第12期。2000年,我开始教高中语文,这才深深地感受到初高中语法内容不衔接给教学带来的不方便及对学生所造成的知识缺陷的严重危害。我根据教学的切身感受,写了篇《从教学衔接看中学语法教学》的文章参加讨论。编辑老师比较重视这篇稿件,将其作为压轴卷安排在讨论结束的2000年第12期刊出,还加了3段含义深刻、针对性强的500多字的编后语。2002年,《中学语文教学》又开辟“问题之鉴”“特别关注”等栏目讨论语法教学,我写了《对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及《语法教学与阅读写作及相关问题》参加讨论。前一篇是长稿件,谈了四点“思考”,其中第三、第四两点在2000年第6期的“问题之鉴”刊出,并被《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12期全文(约3500字)转载。
勤于思考的习惯使我正视了问题与疑难,使我写出了我的一些思考。我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十余篇文章,大多谈的是我对语法教学及语言规范方面的思考。
到2005年,我教了两届高三毕业班;而短短的两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已经使我对高考语文的僵化题型及高三语文(事实上不仅仅是高三语文)的应试教学深感忧虑。经过深入思考,我撰写了《新课改呼唤高考语文题型创新》一文,列举了考点琐细、题型僵化给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呼吁取消琐细考点,变换考试题型。文章刊发于《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5期,并被《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此外,我对作文教学、作文评价、教材规范及新课改中的一些时髦观点如“淡化知识”“用教材教”等都有所关注与思考,撰写了相关论文,分别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之友》等核心期刊或重要期刊。
面对问题与疑难,如果绕开它,不管它,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这妨碍认识深化,妨碍能力提高,妨碍人的进步,故应当带着思考教书。这是我的深切感受。
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新课改理论,都认为教教书、读读书、写写文章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对此,我深以为然。因此,在教学之余,除了钻研教材及教参,我还会阅读一些业务书刊,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语文月刊》《语文世界》等几种重要的业务期刊每期必看,对感兴趣的内容还会搞点儿摘抄;也会经常写写我在钻研教材、阅读书刊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并投寄相关刊物,哪怕大多不能发表。如果说,这样做最初多少有些出于为评职称的功利,那么,现在纯粹是习惯使然,兴趣使然。自觉这些做法使我有所获益;如果不是这样,我今天肯定还在“原地踏步”。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一个“勤”字支撑。因此,我由衷深信:天道酬勤!当然,人的成长并不仅仅靠一个“勤”字,还需天资聪颖。我天资平平甚至笨拙,虽然还算勤勉勤奋却所获甚微羞于言说。对此,我有自知之明。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故始终愿以“勤”字为引领,在漫长修远的语文之路上苦苦求索。
我出生于偏僻乡村的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光在“文革”中煎熬度过。小学三年级就遭遇“文革”,几乎无书可读,成天只背“红宝书”和“老三篇”,“毕业”后还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在“戴帽”初中混了两年,同样没有课本,同样无书可读,“毕业”后也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初中生。“戴帽”初中毕业,回家务农6年,家里除了生产队发的四卷“毛选”,再也没什么书可读,于是只好将“毛选”较为浅显的篇目翻了一遍又一遍,哪怕似懂非懂。那时,饥渴的心灵犹如枯焦的禾苗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多想得到雨露的滋润啊,多想能够上学读书啊!然而,这无疑是异想天开!恢复招生考试,急忙借来初中教材苦苦钻研:哪边比哪边叫正弦,哪边比哪边叫余弦……凭着这份执著与勤奋,我终于考上了中师。当时,国家百废待兴,中师同样没有课本,我们所学的一点儿语基知识和几篇古文都靠老师抄在黑板上讲解,所学并不系统,并不扎实。中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偏僻的小学教初中(那时小学有“戴帽”初中班)。就这样,我这个经过短期“速成”而算不得合格的中师生,走上了“戴帽”初中的讲台。
饱受过冬天的严寒,更珍惜春天的温暖。特殊的遭遇与经历,使我对这份得之不易的教师职业倍加热爱与珍惜,因而时时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然而,光有搞好工作的勤奋与热情并不能搞好工作。“教然后知困”,先天不足常常使我在教育教学中捉襟见肘,穷于应付,从而时时促使我勤奋学习,弥补不足。中师毕业几年后,我的中师同学中有人考上了西南师大,在高等学府深造,这令我好生羡慕!同时也让我对那些科班出身的天之骄子好生羡慕!当时,我多想有朝一日也能走入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啊!
后来黔南教育学院招收小学教师进修,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考试。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是4月15日报名,6月1日考试,复习时间就一个半月。而对我来说,这一个半月不是复习而是学习,因为要考的高中知识我基本上没学过,特别是数学。于是,我借来高中课本,边教书边学习,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数学学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以还算不错的分数(特别是数学)考上了黔南教育学院,走进了进修中文大专的课堂。当时的黔南教育学院刚刚创办,条件十分简陋;然而即便如此,我走进学院的图书馆也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面对见所未见的壁壁图书,深感自己犹如文盲!深切的不足感使我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学习,最终以还算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一所乡镇中学教语文,仍然深感知识功底欠缺。于是,在年近不惑之时,已经具备初中教师合格学历的我,又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凭着一如既往的执著与勤奋,我平时教书,周末及寒暑假自学,两年后取得了本科毕业文凭;而此时,我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难免会碰上问题与疑难。碰上问题、疑难怎么办?一种态度是绕开它,不管它;一种态度是研究它,攻克它。“勤”字使我对待疑难采取第二种态度。
有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语法教学,而当时正值“提要”取代“暂拟”,教师及教研人员对“提要”都不很熟悉,因而语法教学内容十分混乱;这不仅表现在教学资料的说法上,而且表现在语法内容的考试上。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此深有感受,并经常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面对“混乱”怎么办?各种说法孰是孰非?如何对学生自圆其说?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我写了篇《应该消除中学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的论文,以黔南州学期统考语文试卷中的两道语法题为引子,列举了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分析了造成混乱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混乱导致的负面影响,呼吁消除语法教学中的混乱现象。当时,除了《中学语文教学》,我手里没有其他语文教学刊物,只好将写好的稿件投寄《中学语文教学》。非常幸运,不久就接到用稿通知,而后又接到稿件清样,文章终于在1995年第2期刊出,后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收录标题作要目索引。第一篇论文就被顺利刊出,我喜出望外,很受鼓舞,兴趣大增!于是我将“提要”与“暂拟”的异同进行梳理,写了篇《新旧语法教学体系差异概述》的长稿件(初稿约12000字)投寄《中学语文教学》,不久收到编辑部退回的稿件及编辑老师用语客气具体、字迹工整美观的修改意见;编辑老师说栏目空间有限,要我压缩内容。我将过于浅显的例子和针对性较差的内容删掉,稿件仍有约10000字,在1996年8、9两期刊出,之后又被《中学语文教与学》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由于……使”及其类似句式,几乎每天见诸各种媒体。1995年,这类句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类使用频率极高的句式误用介词缺少主语(也可看作句式杂糅),应该加以规范。经过长时间思考和搜集用例,1997年,我写了篇《我看“由于……使”》的文章,投寄《中学语文教学》。该文在1998年第3期刊出。该文刊出后,引出了山东宁阳一中程贯珠老师的一篇商榷文章《约定俗成 承认现实》(《中学语文教学》1999.2)以及我针对程老师文章的另一篇商榷文章《再谈“由于……使”及相关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99.12)。然而,也许是我人微言轻,也许是人们习惯成自然,也许是有人对这类句式有不同看法,这类句式至今依旧高频使用,畅行无阻。当然,在高考试卷中,这类句式绝对被认定为病句!
很长一段时间,《中学语文教学》很重视语法及语言知识教学,长期开设“语言知识与教学”栏目刊登相关稿件。从1999年第11期起,《中学语文教学》开辟专栏讨论语法教学,一直到2000年第12期。2000年,我开始教高中语文,这才深深地感受到初高中语法内容不衔接给教学带来的不方便及对学生所造成的知识缺陷的严重危害。我根据教学的切身感受,写了篇《从教学衔接看中学语法教学》的文章参加讨论。编辑老师比较重视这篇稿件,将其作为压轴卷安排在讨论结束的2000年第12期刊出,还加了3段含义深刻、针对性强的500多字的编后语。2002年,《中学语文教学》又开辟“问题之鉴”“特别关注”等栏目讨论语法教学,我写了《对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及《语法教学与阅读写作及相关问题》参加讨论。前一篇是长稿件,谈了四点“思考”,其中第三、第四两点在2000年第6期的“问题之鉴”刊出,并被《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12期全文(约3500字)转载。
勤于思考的习惯使我正视了问题与疑难,使我写出了我的一些思考。我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十余篇文章,大多谈的是我对语法教学及语言规范方面的思考。
到2005年,我教了两届高三毕业班;而短短的两届高三毕业班教学,已经使我对高考语文的僵化题型及高三语文(事实上不仅仅是高三语文)的应试教学深感忧虑。经过深入思考,我撰写了《新课改呼唤高考语文题型创新》一文,列举了考点琐细、题型僵化给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带来的种种弊端,呼吁取消琐细考点,变换考试题型。文章刊发于《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5期,并被《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此外,我对作文教学、作文评价、教材规范及新课改中的一些时髦观点如“淡化知识”“用教材教”等都有所关注与思考,撰写了相关论文,分别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之友》等核心期刊或重要期刊。
面对问题与疑难,如果绕开它,不管它,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这妨碍认识深化,妨碍能力提高,妨碍人的进步,故应当带着思考教书。这是我的深切感受。
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新课改理论,都认为教教书、读读书、写写文章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对此,我深以为然。因此,在教学之余,除了钻研教材及教参,我还会阅读一些业务书刊,并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语文月刊》《语文世界》等几种重要的业务期刊每期必看,对感兴趣的内容还会搞点儿摘抄;也会经常写写我在钻研教材、阅读书刊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并投寄相关刊物,哪怕大多不能发表。如果说,这样做最初多少有些出于为评职称的功利,那么,现在纯粹是习惯使然,兴趣使然。自觉这些做法使我有所获益;如果不是这样,我今天肯定还在“原地踏步”。而要做到这些,需要一个“勤”字支撑。因此,我由衷深信:天道酬勤!当然,人的成长并不仅仅靠一个“勤”字,还需天资聪颖。我天资平平甚至笨拙,虽然还算勤勉勤奋却所获甚微羞于言说。对此,我有自知之明。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故始终愿以“勤”字为引领,在漫长修远的语文之路上苦苦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