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是一位享有国际盛名的作家,还曾是博尔赫斯的讲书人。他怀着对书籍和阅读的深厚情感,花费七年时间完成了《阅读史》的写作,从一个读者的阅读历史,跨步到阅读活动的历史,以散文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部西方世界的阅读发展史。
作者及其作品
作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1948年出生于阿根廷,曾经旅居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大溪地,1985年以后成为加拿大公民,曾经获得法国文化部的艺术及文学军官勋章、古根海姆学者奖等奖项,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翻译家、藏书家、编辑。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著作在我国已经翻译出版了多部,按照时间顺序有:《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意像地图》(薛绚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杨莉馨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恋爱中的博尔赫斯》(王海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夜晚的书斋》(杨传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想象地名私人词典(上下册)》(赵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语词之邦》(丁林棚、朱红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根据作者在《阅读史》中的自述所说,他4岁开始学习阅读,7岁会写字。因为父亲是外交官,所以他经常跟着父亲到处旅行。1955年返回阿根廷以后,他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是一直由保姆照顾,到了晚上,他就自己读书。
1964年,16岁的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书店找到了一份课后工作,这家书店是当地有名的“皮格马利翁”书店,当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三家英文和德文书店之一。他在书店的工作是打扫卫生,清理图书表面的灰尘。他在自述中提到,在打工期间读了很多书,还偷过书。老板也知道他偷书的事情,但是并没有揭穿他,甚至还允许他把一些书带回家去看。作者后来对书的热爱以及他的成长,与老板对他的宽容和鼓励是有关系的。
在书店工作期间,作者结识了来书店看书的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博尔赫斯,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到博尔赫斯家里去给他读书。因为博尔赫斯这个时候已经几乎全盲了,所以曼古埃尔既是一个读者,也是一个讲书人。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也是阿根廷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他有英国血统,曾在剑桥大学读书,掌握英文、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作品涵盖多个领域。曼谷埃尔在给博尔赫斯读书的两年中,跟他学习了很多内容,也是在这期间,曼谷埃尔开始关注到阅读史。
《阅读史》一书是吴昌杰依据佛拉明各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版本翻译的,于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曼谷埃尔在我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22章。
什么是阅读
关于“什么是阅读”,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作者认为,阅读是人们认识、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就像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每个人生下来就已经会阅读,或者说就已经开始阅读了。其实这是一种泛阅读的表述。
作者讲到阅读有许多种方式,“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诸多面向之一”。也就是说,读书只是阅读的方式之一,或者说读书只是阅读的内容之一。除了讀书以外,作者还举了很多阅读的例子。
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日本的建筑师阅读准备盖房子的土地,以保护它免受邪恶势力侵袭;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玩纸牌者阅读伙伴的手势,以打出获胜之牌;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织者阅读一张待编织的地毯的错综复杂的设计图;弹奏管风琴的乐手阅读谱上编成管弦乐的各种同时性的串串音符;双亲阅读婴孩的表情,以察觉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者阅读古代龟壳上的标记;精神科医生帮助病人阅读他们自己饱受困扰的梦;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民阅读天空的空气……
按照这样的表述,只要是有眼睛、有感知力的人,都有阅读能力,或者都无时无刻在阅读,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宽泛的表述。
记忆之书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的效能。作者列举了一些方法:比如背诵,有整篇背诵和分段背诵;摘录一些重要的内容;在书上的重点内容下做一些标记等。
我们经常讲“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说读书的时候要用笔写下来,这样会记得更牢。过去如果想写一篇论文,就要找资料,做成卡片。现在有了智能搜索,这类功能几乎不用了。互联网发达以后,人们的大脑在萎缩,很多人已经不习惯于背诵,我们把记忆功能让位给了电脑,因为网上查找太方便了。
在《阅读史》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1658年,18岁的法国戏剧诗人拉辛在修道院求学时,发现了一本早期的希腊小说《泰奥格尼斯和夏里克莉丝之爱》,并狼吞虎咽地读了起来。他在阅读时,被教堂的司事发现了,司事没收了这本书,并且扔到了火堆里。不久拉辛想办法又弄到了这本书,结果也被司事发现给烧毁了。
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买了第三本,并将整本小说默记在心。然后,他把它交给气咻咻的教堂司事,说:“现在你也可以把这本烧掉,就跟烧前两本一样。”
图像的阅读
图像的阅读,也就是读图。图像阅读相比文字阅读,具有表达更直观的特点。按照作者的说法,图像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它可以打破国界,对一幅图画,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或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够理解,而且不识字的读者也能读懂图。
早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教会就开始利用图像传播圣经。到了14世纪,有的教会专门印刷面向穷人的“穷人圣经”,用每日一图的方式来给信众介绍圣经的有关知识,让信众能够从图中理解圣经。14世纪时,图像书在欧洲已经广泛流行,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后期。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图像的出现早于文字很久,在漫长的“前文字”时期,各种类型的图像就大量出现在先民的社会当中,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陶器、青铜器等各种文物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内容非常丰富的图像。据考古学家李学勤的研究,早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刻画符号,这是从河南裴李岗出土的龟甲上发现的,在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等出土的陶器中都有许多带有图案的文物。而我国成熟文字——甲骨文,出现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所以图像比文字要早很久,人类阅读图像的历史比阅读文字的历史也更长久。
阅读的隐喻
作者主要讲的是既要阅读有形之书,也要阅读作者、阅读世界,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有很多作家、哲人都讲过“社会是一本更大的书”,我们既要读有形的图书,更要读社会这一本无形的大书。
“我们的任务就是阅读这个世界,因为这一本巨大的书是我们尘世之人唯一的知识来源。”“世界这部大书”是我们唯一的知识来源,所以书本上的知识其实是死的,而现实的知识是活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有局限的,现实的知识更丰富多彩。
在墙内阅读
作者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阅读是存在着无形的围墙的,或者说是有门槛的。虽然前面讲了每个人都是读者,但是每个人能读的书是不一样的,有些书可能只适合儿童读,有些书可能适合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读,还有一些书可能适合文化水平高的人读。所以在书店的分类中,会针对一些不喜欢读文字的读者陈列漫画书,针对儿童读者陈列童书,当然还会再细分。有一些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类图书的阅读中,这种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常见,大数据通过算法对每个人的阅读偏好进行解析,然后推送大量同类的内容,形成阅读的“信息茧房”。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去翻越阅读的围墙。实际上,我们自己的阅读面、知识面要更加广泛一点,要跳出围墙来看一看外面的风景。
对该书的评价
对于这本书的评价,笔者分为四点:第一,这本书为我们认识阅读史、理解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方法和视点;第二,书中提供了大量有关阅读的绘画、雕塑、照片,包括在中国不容易看到的、号称是16世纪制作的秦始皇焚书的木板版画照片;第三,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与阅读有关的人和事,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第四,这本书主要是以西方阅读史为重点,关于东方和中国的内容并不多。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作者及其作品
作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1948年出生于阿根廷,曾经旅居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大溪地,1985年以后成为加拿大公民,曾经获得法国文化部的艺术及文学军官勋章、古根海姆学者奖等奖项,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翻译家、藏书家、编辑。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著作在我国已经翻译出版了多部,按照时间顺序有:《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意像地图》(薛绚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杨莉馨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恋爱中的博尔赫斯》(王海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夜晚的书斋》(杨传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想象地名私人词典(上下册)》(赵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语词之邦》(丁林棚、朱红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版)。根据作者在《阅读史》中的自述所说,他4岁开始学习阅读,7岁会写字。因为父亲是外交官,所以他经常跟着父亲到处旅行。1955年返回阿根廷以后,他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而是一直由保姆照顾,到了晚上,他就自己读书。
1964年,16岁的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书店找到了一份课后工作,这家书店是当地有名的“皮格马利翁”书店,当时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三家英文和德文书店之一。他在书店的工作是打扫卫生,清理图书表面的灰尘。他在自述中提到,在打工期间读了很多书,还偷过书。老板也知道他偷书的事情,但是并没有揭穿他,甚至还允许他把一些书带回家去看。作者后来对书的热爱以及他的成长,与老板对他的宽容和鼓励是有关系的。
在书店工作期间,作者结识了来书店看书的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博尔赫斯,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到博尔赫斯家里去给他读书。因为博尔赫斯这个时候已经几乎全盲了,所以曼古埃尔既是一个读者,也是一个讲书人。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也是阿根廷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他有英国血统,曾在剑桥大学读书,掌握英文、法文、德文等多国文字,作品涵盖多个领域。曼谷埃尔在给博尔赫斯读书的两年中,跟他学习了很多内容,也是在这期间,曼谷埃尔开始关注到阅读史。
《阅读史》一书是吴昌杰依据佛拉明各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版本翻译的,于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曼谷埃尔在我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22章。
什么是阅读
关于“什么是阅读”,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作者认为,阅读是人们认识、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就像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每个人生下来就已经会阅读,或者说就已经开始阅读了。其实这是一种泛阅读的表述。
作者讲到阅读有许多种方式,“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诸多面向之一”。也就是说,读书只是阅读的方式之一,或者说读书只是阅读的内容之一。除了讀书以外,作者还举了很多阅读的例子。
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日本的建筑师阅读准备盖房子的土地,以保护它免受邪恶势力侵袭;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玩纸牌者阅读伙伴的手势,以打出获胜之牌;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织者阅读一张待编织的地毯的错综复杂的设计图;弹奏管风琴的乐手阅读谱上编成管弦乐的各种同时性的串串音符;双亲阅读婴孩的表情,以察觉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者阅读古代龟壳上的标记;精神科医生帮助病人阅读他们自己饱受困扰的梦;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民阅读天空的空气……
按照这样的表述,只要是有眼睛、有感知力的人,都有阅读能力,或者都无时无刻在阅读,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宽泛的表述。
记忆之书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的效能。作者列举了一些方法:比如背诵,有整篇背诵和分段背诵;摘录一些重要的内容;在书上的重点内容下做一些标记等。
我们经常讲“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说读书的时候要用笔写下来,这样会记得更牢。过去如果想写一篇论文,就要找资料,做成卡片。现在有了智能搜索,这类功能几乎不用了。互联网发达以后,人们的大脑在萎缩,很多人已经不习惯于背诵,我们把记忆功能让位给了电脑,因为网上查找太方便了。
在《阅读史》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1658年,18岁的法国戏剧诗人拉辛在修道院求学时,发现了一本早期的希腊小说《泰奥格尼斯和夏里克莉丝之爱》,并狼吞虎咽地读了起来。他在阅读时,被教堂的司事发现了,司事没收了这本书,并且扔到了火堆里。不久拉辛想办法又弄到了这本书,结果也被司事发现给烧毁了。
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去买了第三本,并将整本小说默记在心。然后,他把它交给气咻咻的教堂司事,说:“现在你也可以把这本烧掉,就跟烧前两本一样。”
图像的阅读
图像的阅读,也就是读图。图像阅读相比文字阅读,具有表达更直观的特点。按照作者的说法,图像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它可以打破国界,对一幅图画,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或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够理解,而且不识字的读者也能读懂图。
早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教会就开始利用图像传播圣经。到了14世纪,有的教会专门印刷面向穷人的“穷人圣经”,用每日一图的方式来给信众介绍圣经的有关知识,让信众能够从图中理解圣经。14世纪时,图像书在欧洲已经广泛流行,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后期。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图像的出现早于文字很久,在漫长的“前文字”时期,各种类型的图像就大量出现在先民的社会当中,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陶器、青铜器等各种文物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内容非常丰富的图像。据考古学家李学勤的研究,早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刻画符号,这是从河南裴李岗出土的龟甲上发现的,在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等出土的陶器中都有许多带有图案的文物。而我国成熟文字——甲骨文,出现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所以图像比文字要早很久,人类阅读图像的历史比阅读文字的历史也更长久。
阅读的隐喻
作者主要讲的是既要阅读有形之书,也要阅读作者、阅读世界,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有很多作家、哲人都讲过“社会是一本更大的书”,我们既要读有形的图书,更要读社会这一本无形的大书。
“我们的任务就是阅读这个世界,因为这一本巨大的书是我们尘世之人唯一的知识来源。”“世界这部大书”是我们唯一的知识来源,所以书本上的知识其实是死的,而现实的知识是活的,书本上的知识是有局限的,现实的知识更丰富多彩。
在墙内阅读
作者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阅读是存在着无形的围墙的,或者说是有门槛的。虽然前面讲了每个人都是读者,但是每个人能读的书是不一样的,有些书可能只适合儿童读,有些书可能适合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读,还有一些书可能适合文化水平高的人读。所以在书店的分类中,会针对一些不喜欢读文字的读者陈列漫画书,针对儿童读者陈列童书,当然还会再细分。有一些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限定在某一类图书的阅读中,这种现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常见,大数据通过算法对每个人的阅读偏好进行解析,然后推送大量同类的内容,形成阅读的“信息茧房”。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去翻越阅读的围墙。实际上,我们自己的阅读面、知识面要更加广泛一点,要跳出围墙来看一看外面的风景。
对该书的评价
对于这本书的评价,笔者分为四点:第一,这本书为我们认识阅读史、理解阅读史提供了一个方法和视点;第二,书中提供了大量有关阅读的绘画、雕塑、照片,包括在中国不容易看到的、号称是16世纪制作的秦始皇焚书的木板版画照片;第三,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与阅读有关的人和事,有比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第四,这本书主要是以西方阅读史为重点,关于东方和中国的内容并不多。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