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 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钻研地质,到开展地下核试验的艰苦工作,到与月球结缘,再到走向深空,正是拥有一个又一个梦想,欧阳自远院士的人生总是充实而精彩……
  静谧的夜空,群星闪烁。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西昌,承载着国人千年追月梦的嫦娥三号,开始了“她”的奔月和落月之旅。这将是中国航天器的首次登月,意味着我们离月球又近了一步。国人为此而振奋。在北京北四环外的国家天文台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先生,无疑是数亿国人中最为此刻骄傲的人之一。欧阳院士连续七年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现任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被尊称为“嫦娥之父”。从钻研地质,到开展地下核试验的艰苦工作,到与月球结缘,再到走向深空,正是拥有一个又一个梦想,他的人生总是充实而精彩……
  砥砺成才,悠悠报国心
  欧阳自远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西吉安市。父亲欧阳志云是吉安市一家药房的店员,也做郎中。母亲张冬英也是学医的,她会接生。“自远”,这个名字很特别。原来,母亲生他时,出现了难产症状,两天两夜之后,婴儿终于降临人间。当洪亮的啼哭声闯入正在隔壁屋里读书的舅舅耳朵时,舅舅正念道“有朋自远方来”,他脱口而出,说道:“这么艰难才生产出来,这个孩子一定是来自远方吧!就叫他自远吧……”也许,这个名字注定与他的事业有缘,因为他后来研究的陨石、宇宙尘、月球岩石均来自遥远的“太空”。
  童年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度过的孩子,往往会成长为坚强、勇敢、善良的人。欧阳自远也不例外。
  4岁起,欧阳自远便和家人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抗战时期,我父亲辞掉了药房的工作。那时跟随父母经常去逃难。记得有一次逃难已经是第7天了,我们搭上了一辆闷罐车,车内又热又颠簸,行进中还要躲避日机的轰炸,等我们赶到舅舅家时,我的头上身上已长满了痱子。后来父亲创建了自己的九州大药房,卖中药,也卖西药。药房创建之初非常艰难,为了最大化节省成本,母亲也得去药房上班,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给予了我万般的呵护和关爱,我从来没感到过孤独。我叔叔欧阳景云是我启蒙老师,他深受庐陵文化的熏陶,许多典章名篇烂熟于心,尤其能写得一手好字。他对我要求很严,每天规定我在20个纸片上练字,睡觉前还得背千字文,叔叔也教我数学计算等。入学前,叔叔为我铺垫的知识基础以及我对知识的渴望与刻苦吸取,使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上学那年,我4岁的妹妹患天花走了,我很伤心,也曾发誓长大后去学医。读高一时,永新县解放了。我考上了省重点中学永新中学(后改为任弼时中学)。学校要求所有的学生住校,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记得我们那时没有电灯,晚自习靠点菜油灯照明读书,为了节省一点菜油,大家总是将火苗调到最小。教我地理的袁家瑞老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世界地图描绘出来,而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的故事总能脱口而出,令我惊讶不已。老师启发我:‘当你不只是学习,而是热爱时,你便可以距离完美更近,热爱是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够培养起热爱的兴趣呢?老师说,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悠久的文明,当你怀着强盛国家的心去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就会悄然转向热爱……”这次谈话,使原本就异常刻苦的欧阳自远,对学习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原来的读书改变命运,转化为学习报效祖国。明白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大道理。“如今老师已90多岁高龄了,但当年老师对我说的话至今铭刻于心。”“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戚继光的这句话,就成了此后欧阳自远的人生座右铭。
  “17岁那年,我高中毕业,正赶上大学入学考试的全国第一次统考。像一名古代书生,我挑着行李走了几十公里的路赶到市里去参加考试,考试发挥得特别好,交了两次头卷。北京地质学院是我的第一志愿,就被录取了。当时国家号召年轻人报考地质找矿产专业,‘唤醒沉睡的高山,为祖国献出宝藏’,我觉得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应该去学什么。我离开家乡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到了北京。当时我们大学的宿舍是借用西城区端王府夹道7号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校区。我学的是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专业,这为我后来研究陨石、宇宙尘、月岩和小天体撞击地球,打好了地球科学的基础。”欧阳院士谈起大学期间的生活,心情非常愉快。
  “你觉得自己最为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呢?”我问。欧阳院士想了想说:“当年我们有一门课叫测量学,学习测绘地形图。学这门课时要用到一个工具——计算尺,可能你们现在是见不到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计算尺只能够进行一般的运算,做测绘运算不够方便和实用,所以大二的时候我就编了一把更加简易便捷的用于测绘的计算尺。这应该算是我的第一次成功吧!”
  “大学期间,我是三好学生。大二时,暑假时陪同学校的6位苏联专家去南京地质考察,苏联专家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使我深受教育和敬佩。”
  “从大三开始,我们就开始实践找矿勘探:操作钻探机、在坑道里凿炮眼、填炸药-一毕业分配,大家都愿意到野外队去找矿,学校说根据你的情况,留下在学校做研究生。为了继续深造,后来分配我做苏联专家拉蒂斯的研究生,学习地球化学。我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培训俄语。我学俄语时,竟学唱了一二百首俄语歌,会唱的俄语歌越多,单词量也越多,唱得越熟,用起来也越熟。记得有次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我用苏联歌曲中的歌词回答,引得老师同学乐呵。俄语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如今仍然是我的保留曲目。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活动中,我的即兴演唱还获得了满堂彩……”
  谈起这个,欧阳院士还说起了自己学外语的好些趣事。因为工作关系,欧阳院士曾需要掌握好几种语言。后来他去德国马普核物理所做客座研究员,德语是个门槛。学德语,他完全是零起步,一个德语字母不认识,单位派他到歌德学院学了一段的基础发音,仍感力不从心。欧阳自远想到了一个方法:“德国人喜欢喝啤酒,我就买了几大箱啤酒,叫来一个喜欢喝啤酒的德国小伙,每天晚上免费请他喝啤酒。当然,前提是,边喝酒边陪我聊天。”三个月后,欧阳自远能用流利的德语和他的研究所同事讨论科学问题,甚至讨论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如今,要和欧美的同行交流学习,查阅前沿课题资料,没有英语基础,同样寸步难行,好在欧阳自远从来不畏难,学语言也如此,学习起来怪招频出,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那时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搞地下原子弹爆炸和搞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半年后,我的苏联专家因事回国,学校说既然你的研究生导师走了,刚好国家第一次全国统一招考副博士研究生,你去报考研究生吧。我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被录取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长江中下游铜矿和铁矿的分布与成因研究。这期间,我也始终关注着卫星探测。1958年至1960年间我开始了陨石的收集与系统研究。那时,我总希望未来有一天,中国也有能力发射卫星,探测月球和行星……”
  何不“跳”出地球研究地球,去搞“天上”的地质学?欧阳院士把自己的想法跟时任地质研究所所长的侯德封先生说了,侯先生听完,高兴地说:“行,那很好呀。”侯德封先生由此将欧阳自远调到所里做自己的学术秘书。侯先生对欧阳自远说,你到中国科技大学去听核物理系的课,尽快学完。原来导师是想要他去搞核子地质。于是,欧阳自远用一年的时间,打好了核物理理论与实验技术的扎实基础。
  那段时间,最让欧阳院士难忘的是中国仅有的两次地下核试验,欧阳院士都参加了。“虽然好几个春节我们都在那里度过,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现在回想起来,感到非常欣慰。”他回忆说,1964年年初的一天,侯德封院士去国防科委开会回来,把他叫到了办公室。一向严肃的侯德封院士看上去更加严肃了。侯先生对他说,国防科委找他谈过多次,要组织地下核试验场地的选择与论证,研究地下核试验场地的地质、岩体结构与性质、地下水的运动、污染防治和地下核试验的相关效应,地下核试验以后要对各项指标验证,以利再战。你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你来领导一个小组,承担起这个任务。长期的科学储备就是要为国家效力,国家的需要就是方向!就是命令!要全力以赴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任务。
  很快,欧阳自远就被通知到国防科委去接受新任务。中科院地质所的几个年轻人组成了一个代号为“219”的小组,欧阳自远任组长,专门为地下核试验选址。他们每天勘探测量,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满身满脸都是黄沙……
  1964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一架苏制伊尔-14飞机从马兰基地飞往地下核试验场区。飞机上,核试验的总指挥张爱萍上将和其他十几位将军都神色庄重。飞机上还有一个人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不穿军服的人,这个人就是欧阳自远。当飞机飞临选定的地下核试验场区的山体上空盘旋时,欧阳自远在飞机上向张爱萍上将汇报了小组通过已经完成的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的各项模拟试验,初步认定这个山体是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最佳位置。听取了欧阳自远的汇报后,张爱萍上将表示将来成功了,充分利用山体争取多做几次“地下核试验”。随后,飞机转向飞往罗布泊,从空中他们看到了沙漠中的一座铁塔。这是欧阳自远第一次看到的也是最后一次看到的这座铁塔,他却并不知道,这座铁塔上将安放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几天后,这座铁塔在巨响中熔化倒塌…那炫目的一刻,欧阳自远也亲历到了。
  “很多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想法,但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而夭折了。所以,我经常说,我很幸运,上帝特别关照我。”欧阳自远说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他说,像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政策老在变化,一会儿以基础研究为主,一会儿强调应用研究,对很多科研人员无法适应。而他自己却既在做基础研究(天体化学、陨石学、月球科学),也在做应用研究(地下核试验)。“在那个时期,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地下原子弹爆炸,一个是搞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陨石。是欧阳自远院士触摸星外的“钥匙”
  欧阳自远第一次触摸陨石是在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洪流中,地质队员翻山越岭寻找着铁矿山。广西南丹修了很多小高炉,把山上的铁矿石堆在炉子里面熔掉变成铁水,奇怪的是那些铁矿石怎么烧都不熔化。这些不能熔化的铁矿石后来就送到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他切开里面的结构、做细致的成分分析,断定是一种八面体的铁陨石,是在小天体的核部极缓慢冷却的特种合金钢。他非常兴奋,在他的眼里,这些天外落下的石头,就是从天而降的“礼物”,因为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科学信息。
  1976年3月8日下午3点左右,天空出现了三个大火球,随即从天而降下一阵陨石雨。陨石散落在吉林市北部500平方千米的面积内。这一堆陨石加起来竟有7吨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坠落事件——吉林陨石雨。欧阳院士说,庆幸当地的老乡们的房子没被砸到,也没有伤着一个人。7月中旬,吉林省又降下了一场规模较小的陨石雨。
  “9月12日,天空中忽然出现几条非常巨大的火龙,从云南开始,经贵州,入四川,直到重庆一带才消失。同样是轰隆巨响,雷鸣闪电。我一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组织了13支队伍赶赴现场,去追寻陨石,最后我们在贵州附近的清镇县找到了两块世界上极其稀有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要知道,几十年来,地球化学所对这两块陨石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
  为此,欧阳自远等科学家提出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陨石形成与演化模式,开创了我国陨石学与天体化学研究的新阶段。而美国人送给中国的一粒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标本,算是欧阳自远第一次和月球的“亲密接触”。
  “那是1978年,美国安全事务顾问代表美国总统卡特赠送给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华国锋主席两件礼物:一面中国国旗,曾由‘阿波罗号’带上过月球;另一件是看起来只有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本。阿波罗号飞船曾6次载人成功登月,取回岩石样本。美国方面没有说,这块作为礼物的石头采自哪次登月,在月球的哪一个具体位置采集的。无异,美国给中国出了个哑谜。事后,华国锋将月岩样品交给国务院办公厅。有谁能搞清楚这块石头的来历?中科院马上有人想到了我。当时我还在贵州……”他说。
  样品从有机玻璃中取出,只有1克重。欧阳自远把自己变身为抠门的“葛朗台”,样本一分为二,半克用来做研究,留下半克赠送给北京天文馆让公众参观。欧阳自远组织了全国相关研究所的三四十位研究人员,对这半克的样本做无情的盘剥压榨: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组成和月岩的历史等等,凡是能做的研究都做了,不仅确定了采集地点,还确定样本是由“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登月时采集70017-291号样品。美国人大为惊诧。尽管这次他实际接触到的只是月球上的1克岩石,但对于他来说,震动却非常大。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及算是刚刚起步的中国空间探测与月球研究,必须走出去了。   步入人生中的“探月轨道”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那么,中国有可能开展月球探测,探月就不再会是空想梦想。1993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所长的欧阳自远,争取到863项目的支持,开展了写下了近两万字的学术报告《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飞天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埋藏了多年,为了这个梦想,他也努力了多年。在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的支持下,相继完成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卫星研制总要求》等课题。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组织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正式开展中国月球探测的立项报告编写。
  2004年大年初二,温家宝总理批准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总经费14亿。“14个亿,恰好是北京修建两公里地铁的钱。”给国家尽量节约的欧阳院士谈到这一点,很是自豪。这一天,距离欧阳院士向“863”提出申请月球研究经费已经10年了,而距离他开始对月球的研究已经整整过去了40年。在月球探测工程两总领导下,经历了2004启动年,2005攻关年,2006决战年和2007决胜年。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精确入轨。嫦娥l号月球探测卫星经历了调相轨道、奔月轨道、月球捕俘和绕月飞行,历时13天19小时,行程209万千米,进行了历时16个月的科学探测,取得了海量的科学数据。2009年3月1日,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发射圆满成功,党中央、国务院都召开了庆功大会。在嫦娥二号之后的探月行动中,欧阳院士就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同时,他还在思考我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乃至更长远的深空探测……他希望中国能够在太空探测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作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成员的欧阳院士在科研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坚持传播科普知识。近10多年来,欧阳院士还把很多的精力放在“科普”上,主题无外乎一人类空间探测的进展,中国的探月工程,中国的深空探测,中国人的探月梦想,太阳系探测等科学问题。做科普报告,听众有10万余人次。他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处处表现出一位大科学家的责任感。
  两人历经万千离别和思念,终成眷属
  对梦想的追逐并没有影响欧阳自远对爱情的向往。他心有所属的女孩子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邓筱兰。他们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年幼时,他们虽然听各自的父母说起过他们之间的“娃娃亲”,但毕竟年龄太小,还都情窦未开。到了上高中时,他们才将藏在心中的爱的火花点燃了。快到高中毕业时,由于邓筱兰的父亲患病,懂事的女儿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毅然做出决定:参军。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向全国招生。或许因为年龄不够,邓筱兰设有能够上抗美援朝前线,而是分配到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学护理。到西安后,她一直和欧阳自远保持通信。一年后,欧阳自远考取了北京地质大学,两个人从此天各一方。
  1956年,邓筱兰毕业分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后来,她去了宁夏银川成了一名眼科医生。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9周年,在北京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成就奖。长相俊美的邓筱兰被选到宁夏展厅当讲解员。邓筱兰来到北京,此次带着母亲的一个期望:结婚。这年的11月,寒冬即将来临,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历经了万千离别和思念之后,终于在北京登记结婚。
  欧阳院士回忆,“我们的婚礼十分简朴。夫人当时从她的单位抱来了两床被子,我和她一起去买了一对枕头,几斤糖果……新婚的房子只是一间借来的十几平方米的宿舍,屋子里还有一棵大树穿顶而出。想起来,真是太委屈她了。可我们却觉得很幸福。一个星期后,展览结束了,她不得不回宁夏的医院上班。我送她到火车站……”谈起这些,欧阳院士眼里满是柔情。
  一小碗大米饭,却透露着无限的真情和爱
  1959年,大女儿出生了。邓筱兰只能利用产假,在母亲的陪伴下再次来到北京。总算是一家人团聚了。但是,那时因为只有两个月的产假,就又带着女儿回了宁夏。
  也许是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天地。地质所的领导竟说服了一个小伙子“自我放逐”北京,邓筱兰通过换调才领着女儿调到了北京,总算是一家人团聚了。不久,又添了第二个孩子。儿子的到来给他们一家人带来了更大的幸福感。他和夫人一起孝敬父母,生活虽然艰苦却过得甜甜蜜蜜。困难时期,他们一家子曾以苞米面度日。但邓筱兰为了让丈夫能有好的身体投入工作,她会悄悄地做成一小碗米饭让丈夫一个人吃。起初,欧阳自远总要拒绝,但夫人哄骗他说每个人都会有。后来,当他清楚大米饭只有他一个人能吃到时就再也不肯吃了。夫人说,不行,你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你如果倒下去了,这一家子怎么办,你赶紧吃!困难时期,爱情没有鲜花,但有时简单到只是一小大碗米饭,却透露着无限的真情和爱……
  如今,他们的三个子女都事业有成了,孙辈亦健康成长,真是一个美满的幸福之家。这对欧阳自远夫妇来说很是欣慰。欧阳院士告诉我,“我们全家13口人哪,还是1993年大团圆了一次。”说着,他还把他们一家子团聚的相片翻出来给我们观赏,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2008年,来自海内外的50对金婚夫妇参加了宜春市举行的“情暖秋月”金婚庆典活动。欧阳自远夫妇作为50对金婚夫妇中的一对,引起现场观众的极大关注。欧阳院士的发言非常感人,他称自己一直都在“做月亮”,并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当记者问及金婚秘诀时,欧阳院士笑着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除了生活,欧阳院士的全部重心都在工作上。忙碌成为这位首席科学家的最大特点。“其实,忙碌也可以看作一种松弛。”欧阳院士解释,他每天早晨6点起,晚上11点睡,其余时间都在思考、阅读和计算。“幸亏睡眠质量出奇的好,每天都是囫囵觉,保证了一天的充沛精力。”   欧阳院士感叹:多少科学家苦了一辈子,自己的科学理想都未必能实现,而他终于在耄耋之年,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一直干下去,争分夺秒,因为“能干活,一说明健康,二说明被需要,三自己感觉充实快乐,没时间想自己是个老人”!多么让人感动的科学家。《人物》周刊在此衷心祝福欧阳自远院士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欧阳院士提供图片
  采访手记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七楼尽头的一间办公室,门牌上写着“欧阳自远院士”。办公室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他只要抬头就能看见。”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幅全月图,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的全月图!”越过了地球与月球间38万公里的漫漫长路,他已将明月揽入怀中。“我是做月球的。”欧阳自远院士侃侃而谈,讲月球的来历、中国为什么要探测月球、中国探测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贡献。在欧阳院士的心中,“嫦娥”系列如同他的孩子。他亲手将嫦娥号送入月球轨道,完成任务后撞月,目送嫦娥二号紧随其后。至今在太空翱翔,这一次,嫦娥三号再次出发,并肩负开拓全新领域的任务: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从青涩少年到揽月大师,从地球到月宫的探索跋涉,他的每个脚印中都凝聚着同个词——报国心。在欧阳院士的生命里,“月球”是比吃饭睡觉重要得多的事情。他说,“月地球是我们的摇篮,我们人类就是地球的守护神
  探月也是从另一视觉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支撑地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访中,欧阳院士多次说起这个。
  当记者问起很多媒体评价他是“嫦娥之父”、“科学明星”时,欧阳院士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评价自己,只知道好好干活。说我是“嫦娥之父”,既不符合事实,也有害我们队伍的团结。‘嫦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里面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他们都是奉献者,我只是把这个工作推动起来……”
  “心都是悬着的”,在嫦娥三号发射的这些日子里,就像上两次发射一样,欧阳院士格外忙碌和倍感压力
  欧阳院士介绍,按计划,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虹湾区着陆。嫦娥三号是包括两个探测器的总称,即着陆器与月球车。嫦娥三号的任务是两个探测器对虹湾着陆区开展精细的联合探测,着陆器在月面开展就位探测1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历史上已有的着陆器或月球车探测月球,都是单独开展探测,还没有组织着陆器与月球车联合探测,这是嫦娥三号的重要特色。嫦娥三号的科学探测中最具特色与创新之处是“观天、看地、测月”,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欧阳院士此次最期待得到的科研成果。
  人物名片
  欧阳自远,1935年10月出生于江西吉安,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200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其他文献
年过7旬的伊增朴老人多次被评为石景山区金顶街的优秀党员、公益标兵、身边榜样、社区文明之星……如今,他依然身体力行,写相声、小品、快板笔耕不辍。可他身世却很特殊,有为周总理和外宾讲解过“大寨”,他的声音被收音机电波带到全国各地;有和剧作家老舍多次的畅谈,有得到全国作协老前辈批改过的手稿……记者采访时,听他说起年轻时在全国农展馆做宣讲员的故事。  伊老给我翻出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是1965年春他
期刊
“文革”时学校停课了,我们那会几十五岁。1966年的国庆节过后,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都要组织学生下乡劳动,但是学校一点复课的动静都没有,我跟几个同学商量,咱们能不能去农村劳动,这样可以聚合人心,也是社会实践锻炼意志的机会。我把我的想法一说,他们都同意这种做法。说干就干,我找二班同学荆惠君,他家是农村的,哥哥还是生产队长,到他家一说,他哥哥说非常欢迎,正直秋收队里正缺劳动力。第二天我带着20多人的队伍
期刊
不到20岁到市政单位工作,一直到60岁退休,40年来我目睹了首都同日新月异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是在郊区修一条山路、架一座简易的桥。民革开放以后,一条条宽畅的路、一座座雄伟的立交桥,在城区、郊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北京变得更美了。身为市政人的我,一年365天和我的同事们始终奋战在沸腾的工地上,尽管工作又艰苦又劳累,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为首都贡献,为百姓造福——值得!”。  当年,二、三环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张琳)日前,正在北京卫视红星剧场热播的41集温情励志大戏《老有所依》的主创人员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大红门街道,与这里的热心观众就“养老问题”展开一系列互动交流,同时也为社区老人送上血压仪、足浴盆、按摩仪等“贴心健康大礼”。  《老有所依》是赵宝刚导演走访四十多家养老院,并结合父母和岳父母的真实故事创作出的现实主义力作,该剧聚焦“晚年”话题,讲述了年轻一代在父母老去时,该如何平衡年迈
期刊
11月19日,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因肝癌去世,而与北京电视台有过过节的郭德纲随后发布一条微博:“一去残冬晓日红,三杯泪酒奠苍穹。鸡肠曲曲今何在在?始信人间报应灵。”并附一张红双喜配图,引起各界激烈的讨论,谴责他“太缺德、不厚道”。当天,郭德纲删除了此条微博。  对公序良俗的大不敬  鲁迅先生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笔者化用一句:活着的人倘连死者都不放过,那就真真是白活了。谁连死者
期刊
近日,丹东、铁岭曹操后裔见面,商议修缮家族大谱,把全国9支曹操后裔紧密联系在一起。东汉末年,硝烟弥漫,曹操以其过人的才智、胸怀,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日前,作为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后人的两个分支,丹东、铁岭曹操后裔在《辽沈晚报》见面,同宗血脉的亲人从此不再陌生。曹魏先祖、《红楼梦》、修缮家族大谱……两家人一见面便有聊不完的话题,由于地域、文化等不同,多数时候,两家人的观点存在着差异。“我们都
期刊
母亲经常和我们讲发生在她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她讲得头头是道,我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她讲的一个“老戏谜”的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母亲还小,村里有—个从外地逃荒来的人,我们这里管这种人叫“跑盲流”的。因为他是外地户,自然没有他的土地,他只好在村里的煤窑上出苦力。他每天吃的几乎都是窝头就成莱,再加一碗汤,一年到头不见细粮,就更别说荤腥了。他爱抽烟,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弄些劣质的旱烟卷着抽。赶
期刊
“坐骑”永存土耳其  从中国到土耳其,驾驶摩托车沿公路旅行30747公里,这是“90后”川妹子练明乔23岁时的一次壮举。今年7月3日从成都出发,青春的车轮一路碾过蒙古、俄罗斯、芬兰、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荷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希腊,最后到达土耳其——在这里,陪伴她跋涉艰辛旅程的那辆摩托车已被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拉赫米·库奇汽车博物馆永久收藏。“半年前说‘我要去’是承诺,半
期刊
作为清扬品牌主题曲《闪耀》的音乐监制,台湾金牌音乐人姚谦日前专程赶到上海为“清扬音乐纪元”的启动仪式助威。作为乐坛的资深制作人,姚谦对音乐一直都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在潮流多变、信息纷繁复杂的当下,音乐人更应该专注自我,勇敢表达自己的内心,这样才不会被他人的光芒所掩盖。他说:“就像是《闪耀》这首歌中所表达的含义,未来就。在眼前,我们要勇敢接受各种挑战,去赢得无懈可击的精彩。”  在《闪耀》之前,杨宗
期刊
韩秀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人生经历充满传奇性;她生于纽约,长于中国,“文革”期间被下放山西三年,流放新疆南部沙漠九年。她的父亲是美国外交官,母亲是中国人,1946年生于美国,两岁时被母亲送回中国,在中国经历了考大学“不宜录取”而到山西农村务农、后又转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岁月,直到1978年,才历尽艰辛回到美国。回美后,曾任教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姜霍普金斯国际关系研究院,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现代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