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梳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程里教学观念对待文化遗产传承形式所产生的分歧,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进行利弊分析,提出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因素,论述教育导向的市场性需求,捕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希望能通过这一研究,形成更为系统的教学思想,启发学生在各设计领域利用文化遗产精神为创作依托,创新视觉形象,达到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权重演变概述
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形态与所占权重比值,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的问题。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195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作为起点,60年间的发展演变体现在设计教学教育中主要分为“作坊之路”“设计之路”“装饰之路”三种观念,展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因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内反复调整的权重以及不断转换角色的完善过程。
(一)作坊式
“作坊式”存在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早期的教育改革思潮中,该观念以“作坊式”的形态作为教学的思路,终极追求为“器物之美”。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对于手工艺技术尤为关注,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传播地位,强调对手工艺行业产销现实的适配,现代化的课题几乎单纯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价值规范、技艺经验、产品形态的改造、发展和提高[1]。忽视手工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形态差异,忽略工艺美术教育现代化进程,甚至影响教育价值的实现,最终背离社会需要。因此,这种重视手工艺技术,具有理想性质的传统师徒相承的作坊制教学方式未被广泛采纳,仅以“泥人张”和“面人汤”两个工作室形式在局部实施[2]。
(二)装饰风
“装饰风”是基于“作坊式”的教学观念所做出的理性反思,从而重新审视其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探索出以感性、历史性、艺术性、绘画性价值为重点支点的“装饰风”教学观念。
早期的“装饰风”在理解上肢解文化遗产,着重选择民族民间美术这个侧面。力图从学习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人手,阐发新的装饰艺术观,创造富有“装饰性”的工艺美术新形象,建构工艺美术的现代形态。无论学术或策略上,这种选择性都显出一定的片面性。后期的“装饰风”把价值依据很大程度地转移到了文化学。从文化意义上切入文化遗产,研究装饰的新式,同时对艺术教育与“社会和生产发展”需求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意识,在教学和理论上更强化日用品设计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三)设计风
“设计风”的提出应运于对工业化时代普遍技术理性精神的感悟。在这一期间,文化遗产不再是强调的对象,教学上,倡导概念设计,侧重从需要角度审视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以及使用方式和流通方式的综合设计精神。涵盖浓厚的“哲学”和“科学”气息,希望为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以至整个事业寻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逻辑的新秩序[3]。
课程体系上,借鉴包豪斯教学体系,引荐“三大构成”。重视设计基础教育中创造性的启发和培养、造型能力的重要性,不再强调文化遗产在设计中的作用。引进如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學、材料工艺学、设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完善理性体系。
该体系过于倚重理性,执行这种观念的教学体系造成学生的理性素养很高,非理性素养相对薄弱,注重功能地位,忽略形式变化,丧失了对人类非理性因素、个性满足等精神需求的关注。不重视个体审美文化差异、个性差异、感性的需求。
二、中国文化遗产介入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一)市场形势导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社会需求指向调整培养方向。因此思考教育观念的动向必须结合市场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当代,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似乎已经成为一股全世界的潮流渗透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中[4],伴随着国力提升,中国的世界地位都盛于从前,相对应的文化遗产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唤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得到各方位的重释与解读。在艺术设计领域体现为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设计应用相结合的关注度提高,在设计实践中介入文化遗产,创作了很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如:贝聿铭融合传统苏式建筑的风格、结合传统造园思想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靳埭强利用水墨为表现形式的系列招贴作品成功展示中国风的独特魅力; 德国dedon公司以太极八卦中的“阴阳”为穿着灵感生产的太极八卦椅;万物众生LG以盛唐纹为设计元素推出新款冰箱;阿莱西以中国宫廷为设计元素推出了中国宫廷调味系列餐具;NIKE以中国龙为理念,发布的詹姆斯第五代跑鞋;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注重材料再生,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促使其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奖,这证明着中国的设计理想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艺术设计的教学导向怎么可以与市场背离?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制上为何不向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有效的渗透?
(二)教学观念存在的弊端
纵观中国设计发展的历程,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的教学形式也进行过多形态结合的尝试,例如创建民间工艺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以工作室制演绎现代版的“师徒传授制”,强调了创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但无论是从重视“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传承”,还是重视“民间美术元素的装饰设计”,又或者“重视设计的理性与哲学”,都对文化遗产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在思想意识上把“内容与形式”“技术与美术”“实用与美化”对立起来的认识。因此重提文化遗产介入艺术教学的必要,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反思,促使形成“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开拓”互为因果关系的、主观培养与客观需要相适应的艺术教学与研究体系。
三、文化遗产介入设计的思考与教学形式展望
设计中,如何做才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呢?在《艺术与视知觉》中阿恩海姆提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对于弘扬文化遗产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可见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浮于皮表的或者是简单机械的解构都是不深刻不彻底的。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儒道佛文化熏染和封建统治,形成了特有的气韵风骨和人文精神,受此影响,国人在鉴赏设计作品时往往更注重于品读表象之下的内涵、寓意,而非表象形式的审美习惯。改革开放后,异域文化源源流入我国市场,在一定时期给民众带来了新奇的审美体验,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主义设计,以德国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设计,以日本为代表的节能主义设计,盲目的崇外使得中国设计师迷失在浩瀚海洋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甚至摈弃中国传统的寓意文化,盲目推崇国外的设计形式。反思中国外国审美习惯上有这样的不同:用同一时期作品相比较,外国的设计注重视效,而中国注重寓意。比如:在家具的设计中,明清时期的中国家具上常以蝙蝠、寿桃等作为装饰,并拼凑成吉祥语,以表达一种对未来美好期待的意愿需要。而在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家具设计中,运用贝壳作为装饰仅仅是处于一种视觉上的审美需要。因此重视对象的含义和品德可以说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引用日本学者岩山三郎的话来说,就是:“西方看重美,中国看重品”[5]。
(一)注重形式与内涵的契合
因此要清醒地了解,传统的元素和造型只是文化遗产中的一种衍生物,设计师更重要的是透彻了解其内涵,从而避免出现民族文化元素堆砌的闹剧,设计出真正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的作品。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设计的形式,忽略内涵与形式的统一,就容易使形式与内涵脱离,从而演变成为形式主义。这就让该设计中表象的装饰意味和形式感增强了,而主体精神减弱了,徒增了一件虚有华丽外表内涵却很空洞的作品[6]。
(二)重视优化教学体系
除此以外,传承文化遗产必须重视学校教育[7]。作为设计师的摇篮,设计高等教育院校中课程体系的设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方面的培养,因为我们培养的任务,不仅仅只是在于教会学生或者说是未来的设计师如何去利用美学原理和规律,通过可视化的视觉符号语言,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的设计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借助有形的对象去表达民族的识别要求和寻找民族的认同感。靳埭強说:“每一个设计师都应用本土的文化作设计,以自己的文化为本”。
为了让中国的设计更具长久的生命力并为后世传颂为经典,教育者们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有必要在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引导设计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底蕴,这才是中国设计教育者的社会使命,中国未来设计发展的长远方向。
如果对中国设计发展60年间设计教育状态进行宏观与微观对比,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上客观看待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会发现设计中理性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但是过于理性而忽略情感上的差异性需求,从而抛弃传统民族文化,形成设计大同的局面不是促进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变化,看到传统在眼前消失,大家失去了自己文化的自信的判断,不知道自己是谁……”文化是所有形态的根源,脱离了文化谈形式、谈审美,会显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遗产类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强调了创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对于培养具有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设计师,推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事业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2] [3]吕品田.设计与装饰:必要的张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办学思想寻绎[J].装饰,1996,(10).
[4]张弘,吴晨晖.当代西方设计中中国元素运用的动因初探[J].大舞台,2012,(12).
[5]孙许方,付小莉.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J].包装工程,2007,(12).
[6]彭辉华.论纯粹的形式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消极因素[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5).
[7]肖振萍.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因素与传承对策研究——以大理中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3,(02).
作者单位: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统文化;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权重演变概述
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形态与所占权重比值,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反思的问题。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195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作为起点,60年间的发展演变体现在设计教学教育中主要分为“作坊之路”“设计之路”“装饰之路”三种观念,展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因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内反复调整的权重以及不断转换角色的完善过程。
(一)作坊式
“作坊式”存在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早期的教育改革思潮中,该观念以“作坊式”的形态作为教学的思路,终极追求为“器物之美”。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对于手工艺技术尤为关注,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传播地位,强调对手工艺行业产销现实的适配,现代化的课题几乎单纯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价值规范、技艺经验、产品形态的改造、发展和提高[1]。忽视手工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形态差异,忽略工艺美术教育现代化进程,甚至影响教育价值的实现,最终背离社会需要。因此,这种重视手工艺技术,具有理想性质的传统师徒相承的作坊制教学方式未被广泛采纳,仅以“泥人张”和“面人汤”两个工作室形式在局部实施[2]。
(二)装饰风
“装饰风”是基于“作坊式”的教学观念所做出的理性反思,从而重新审视其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探索出以感性、历史性、艺术性、绘画性价值为重点支点的“装饰风”教学观念。
早期的“装饰风”在理解上肢解文化遗产,着重选择民族民间美术这个侧面。力图从学习和发扬民间优秀传统人手,阐发新的装饰艺术观,创造富有“装饰性”的工艺美术新形象,建构工艺美术的现代形态。无论学术或策略上,这种选择性都显出一定的片面性。后期的“装饰风”把价值依据很大程度地转移到了文化学。从文化意义上切入文化遗产,研究装饰的新式,同时对艺术教育与“社会和生产发展”需求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意识,在教学和理论上更强化日用品设计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三)设计风
“设计风”的提出应运于对工业化时代普遍技术理性精神的感悟。在这一期间,文化遗产不再是强调的对象,教学上,倡导概念设计,侧重从需要角度审视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以及使用方式和流通方式的综合设计精神。涵盖浓厚的“哲学”和“科学”气息,希望为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以至整个事业寻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逻辑的新秩序[3]。
课程体系上,借鉴包豪斯教学体系,引荐“三大构成”。重视设计基础教育中创造性的启发和培养、造型能力的重要性,不再强调文化遗产在设计中的作用。引进如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學、材料工艺学、设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完善理性体系。
该体系过于倚重理性,执行这种观念的教学体系造成学生的理性素养很高,非理性素养相对薄弱,注重功能地位,忽略形式变化,丧失了对人类非理性因素、个性满足等精神需求的关注。不重视个体审美文化差异、个性差异、感性的需求。
二、中国文化遗产介入设计教学的必要性
(一)市场形势导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社会需求指向调整培养方向。因此思考教育观念的动向必须结合市场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当代,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似乎已经成为一股全世界的潮流渗透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中[4],伴随着国力提升,中国的世界地位都盛于从前,相对应的文化遗产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唤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得到各方位的重释与解读。在艺术设计领域体现为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设计应用相结合的关注度提高,在设计实践中介入文化遗产,创作了很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如:贝聿铭融合传统苏式建筑的风格、结合传统造园思想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靳埭强利用水墨为表现形式的系列招贴作品成功展示中国风的独特魅力; 德国dedon公司以太极八卦中的“阴阳”为穿着灵感生产的太极八卦椅;万物众生LG以盛唐纹为设计元素推出新款冰箱;阿莱西以中国宫廷为设计元素推出了中国宫廷调味系列餐具;NIKE以中国龙为理念,发布的詹姆斯第五代跑鞋;中国美术学院王澍教授注重材料再生,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促使其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奖,这证明着中国的设计理想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艺术设计的教学导向怎么可以与市场背离?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制上为何不向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有效的渗透?
(二)教学观念存在的弊端
纵观中国设计发展的历程,文化遗产介入艺术设计的教学形式也进行过多形态结合的尝试,例如创建民间工艺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以工作室制演绎现代版的“师徒传授制”,强调了创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但无论是从重视“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传承”,还是重视“民间美术元素的装饰设计”,又或者“重视设计的理性与哲学”,都对文化遗产内涵缺乏全面理解。
在思想意识上把“内容与形式”“技术与美术”“实用与美化”对立起来的认识。因此重提文化遗产介入艺术教学的必要,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反思,促使形成“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开拓”互为因果关系的、主观培养与客观需要相适应的艺术教学与研究体系。
三、文化遗产介入设计的思考与教学形式展望
设计中,如何做才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呢?在《艺术与视知觉》中阿恩海姆提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对于弘扬文化遗产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由此可见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浮于皮表的或者是简单机械的解构都是不深刻不彻底的。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儒道佛文化熏染和封建统治,形成了特有的气韵风骨和人文精神,受此影响,国人在鉴赏设计作品时往往更注重于品读表象之下的内涵、寓意,而非表象形式的审美习惯。改革开放后,异域文化源源流入我国市场,在一定时期给民众带来了新奇的审美体验,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主义设计,以德国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设计,以日本为代表的节能主义设计,盲目的崇外使得中国设计师迷失在浩瀚海洋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甚至摈弃中国传统的寓意文化,盲目推崇国外的设计形式。反思中国外国审美习惯上有这样的不同:用同一时期作品相比较,外国的设计注重视效,而中国注重寓意。比如:在家具的设计中,明清时期的中国家具上常以蝙蝠、寿桃等作为装饰,并拼凑成吉祥语,以表达一种对未来美好期待的意愿需要。而在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家具设计中,运用贝壳作为装饰仅仅是处于一种视觉上的审美需要。因此重视对象的含义和品德可以说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神价值的体现。引用日本学者岩山三郎的话来说,就是:“西方看重美,中国看重品”[5]。
(一)注重形式与内涵的契合
因此要清醒地了解,传统的元素和造型只是文化遗产中的一种衍生物,设计师更重要的是透彻了解其内涵,从而避免出现民族文化元素堆砌的闹剧,设计出真正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的作品。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设计的形式,忽略内涵与形式的统一,就容易使形式与内涵脱离,从而演变成为形式主义。这就让该设计中表象的装饰意味和形式感增强了,而主体精神减弱了,徒增了一件虚有华丽外表内涵却很空洞的作品[6]。
(二)重视优化教学体系
除此以外,传承文化遗产必须重视学校教育[7]。作为设计师的摇篮,设计高等教育院校中课程体系的设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这一方面的培养,因为我们培养的任务,不仅仅只是在于教会学生或者说是未来的设计师如何去利用美学原理和规律,通过可视化的视觉符号语言,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的设计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借助有形的对象去表达民族的识别要求和寻找民族的认同感。靳埭強说:“每一个设计师都应用本土的文化作设计,以自己的文化为本”。
为了让中国的设计更具长久的生命力并为后世传颂为经典,教育者们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有必要在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引导设计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底蕴,这才是中国设计教育者的社会使命,中国未来设计发展的长远方向。
如果对中国设计发展60年间设计教育状态进行宏观与微观对比,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上客观看待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会发现设计中理性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但是过于理性而忽略情感上的差异性需求,从而抛弃传统民族文化,形成设计大同的局面不是促进我国设计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个国家文化的变化,看到传统在眼前消失,大家失去了自己文化的自信的判断,不知道自己是谁……”文化是所有形态的根源,脱离了文化谈形式、谈审美,会显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遗产类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强调了创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对于培养具有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设计师,推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事业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2] [3]吕品田.设计与装饰:必要的张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办学思想寻绎[J].装饰,1996,(10).
[4]张弘,吴晨晖.当代西方设计中中国元素运用的动因初探[J].大舞台,2012,(12).
[5]孙许方,付小莉.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J].包装工程,2007,(12).
[6]彭辉华.论纯粹的形式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消极因素[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5).
[7]肖振萍.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因素与传承对策研究——以大理中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3,(02).
作者单位: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