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场所精神的缺失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而任何的场所都有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肌理、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人文结构,这些特质共同决定了场所的“灵魂”,而场所的灵魂便是“场所精神”,“场所精神”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上潜在的“精神世界”,对应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直指人类情感部分,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媒介,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被人感知到,能激起人类的心灵的共鸣。它反应的是场所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气氛、特质与差异。本文便从场所、场所精神等多方面来探讨场所精神之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场所精神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四大意义。
  【关键词】:场所;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
  一、关于场所精神之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讨论
  物质世界发展到今天,生产技术水平已经变得相当成熟,城市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人们渴望快速、高效、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新社会背景之下,无数追求短期利益和普遍适应性的景观设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们拥有普适的功能和看似美好的形式,然而就在这样的设计之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的体验中缺少了什么?他们有些不满意了,人们的直接体验是各个城市也越来越像了,没有特色,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好像缺少了个性。于是无数设计师开始反思,仅满足于功能和视觉冲击的设计能够满足当下公众吗?
  实际上,人们的生活除了依附于物质世界,更受着精神世界的影响,精神的富足才能最终满足当下。
  而现在很多景观设计正是缺少一种能够与人类世界产生反应,直指人类情感的元素,这种元素便是浸润在环境景观中的“灵魂”,而诺曼·舒兹称这种景观的“灵魂”为“场所精神”。它反应的是场所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气氛、特质与差异,更注重人情感的归属及认同感,一个城市的场所精神便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质的所在。
  任何场所都有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肌理、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人文结构,这些特质共同决定了场所的“灵魂”,而场所的灵魂便是“场所精神”,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被人感知到,同时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能激起人类的心灵的共鸣。随着历史的脚步,空间形态、社会经济形态、人文结构等会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场所精神也是在社会的变迁中的不断地演变着,同时它还受着相邻场所的影响,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反过来,场所精神成为了景观变迁的重要依据,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指导。也就是说场所精神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也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场所精神的发展是具有可变性的。它会伴随社会的变迁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取决于这个场所里面加入的内容,如新思想,新文化、新概念等的加入,场所的变化更像是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今天之所以呈现这样的摸样,并非是人类一开始出现便有的,而是人类在应对后续的地球自然环境演变之下做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更有利于人类适应这个世界,也就是说场所精神的形成也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变迁之下做出的有利选择,这样的选择更有利于场所的
  存在。
  如果人精神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人的精神=自身条件+后天教育+社会影响,那么场所精神的发展也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场所精神=自然物质条件+人的改造+社会发展影响+相邻场所影响。首先场所精神受着场所本身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些限制来自地形地貌、气候、阳光等物理方面的限制,这是场所精神的首要限制。场所精神也接受着人的改造,人们需要这片场所能承载他们的不同的生活意义、期盼及需求,而人的改造和场所呈现什么样的特质有着直接联系。然后场所精神受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场所精神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条件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最后它还受着相邻场所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时间”上的影响,那么自然条件、人的改造和相邻场所的影响便是“空间”的限制,而“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便形成了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场所精神的根源所在,场所精神与地域特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承。
  在场所中具体的能够体现场所精神的景观要素便是设计师的具体营造方式,如建筑物的设计、水的应用、植物的搭配、光线的调整等一切的“物”承载了场所精神,又体现着场所精神。
  二、如何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景观:
  1.承载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每个城市的不可复制的名片,是时间流过城市留下的记忆,是这个城市场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能够联系不同时间段上的城市,使不同时间段上的城市拥有相同的文化“源”,这个文化“源”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使其不偏向。我们的设计应该尊敬历史文化,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场所精神,应该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延续文脉、展望未来。
  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不是对历史的一味照搬,现在很多商业区修建了很多仿古建筑,设计师更多的是照抄了古代建筑的形式外在,只有古建筑的外衣,而缺少对古代建筑的消化理解,这些理解包括对古代建筑的营造方式、建筑材料的应用、古建筑说蕴藏的文化等因素的理解。历史不是刻在石板上的用于介绍的文字,也不仅仅是一座雕塑,它更多的是通过设计师打造的场所的整体氛围让人间接感受历史的,如具有历史感的符号、材料、色彩的应用以及光线的调整,这些手段足以让人心灵上回到过去。
  2.彰显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场所精神的根源所在, 而对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正是寻求一座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元素,包括城市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定位,从风格、造型等方面入手,充分展现城市的地
  域性。
  3.体现民俗文化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有其公众性,场所精神只有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才能让公众自发参与,才能更好的使公众产生认同感,从而产生归宿感。
  4.体现民族特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的凝聚力、价值观、信仰等,具有向心性,是一个民族意志的集中体现。场所精神正是包含了民族精神,而饱含场所精神的城市公共空间更能够使民族精神深深的扎根于族人的日常生活中。
  三、结束语
  而今天有很多景观设计不重视场地本身的自然条件,不关注场地背后的历史人文特色、社会形态等,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而这样的设计正在磨灭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使人对场所的认同感、归属感日益减退。所以当前景观设计在功能满足公共需求,并且有相应的技术支撑的前提下,景观设计中应该尊重场所精神,城市公共空间才会长久地不失其存在的意义,从而协调好自然与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
  [2] [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伊培桐)中国建筑出版社1985.
  [4] [英]卡莫纳等编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冯江等)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11.
  [5] [法]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姚孟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名作,作品中的故事和场景很有特色,正如她的其他几部作品一样,不同程度描写了牧师生活,但是,展示国教牧师任命问题并非她的主要意图,本文将从爱情与婚姻、人身权利两个角度,探索其中表现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妇女地位问题。  【关键词】:妇女地位;爱情;婚姻;平等;真实性   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丁在1813年1月29日致姐姐卡珊德拉·奥斯丁的信
期刊
【摘要】:《理发师陶德》是蒂姆·波顿哥特风格尤为突出的电影之一。通过对电影中光影,色彩等影响造型元素的分析研究,来展现电影中荒诞的黑色幽默和对人性真善美的思考。  【关键词】:《理发师陶德》;哥特;影响造型  哥特电影受哥特文化中黑暗,野蛮,恐怖等意境的影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电影风格,加之丰富的影响造型元素,将黑色幽默,死亡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鬼才导演蒂姆·波顿却将这种风格游刃有余的运用在各种题
期刊
【摘要】: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保护村落的实质就是保护其传统文化。近年来,村落迅速消亡,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本次规划通过调查城北村传统资源,对各类传统资源进行特征分析,根据不同传统资源的保护需求,对保护主体进行分析评价,确立发展方向及要素,提出保护要求、制定保护传承措施,明确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机制。本次规划本着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保护优先,民生为本;精工细作,民主决策的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
期刊
重庆公租房主观满意度调查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虽然在挑战男性话语霸权和争取女性意识进步方面做了一定努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女性世界的过分“私人化”建构,面对男性时矛盾甚至逃离的复杂态度,使得这一时期的女性写作难以在两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导致要求解放的女性自身和女性主义文学创作陷入了不同于五四时期“娜拉”们的新的困境。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私人化;困境;平衡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
期刊
【摘要】:儿童文学因其读者特殊,在翻译儿童文学时需采用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翻译策略。本文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中译本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其两个中译本中译者所采用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讨论其选择的合理性。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一、引言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教育和培养儿童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五四”过后,大量的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引进中国,然
期刊
【摘要】:《客窗闲话》是一部偏向人事之怪的志异小说,也是一部劝善惩恶、讽俗救世的著作。《假和尚》是《客窗闲话》中一篇构思新奇的故事,主角金生由一个败家、纨绔的形象最终转变成一位知民间疾苦、清勤自持的贤良太守。金生形象的转变离不开他所经历世事的粤东古大寺。寺庙在故事中所承担的角色,远远超出了一座建筑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进而成为了人们由旧识走向新生、转恶为善的“轮回之所”。  【关键字】:金生;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叶限》故事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以来,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其口头故事文本70余篇,现今仍在20多个民族之中流传。学界更多关注故事类型和口头文本内容,一般进行传播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叶限》故事文本释读,对文本中一些关键词进行考释,推论出其应产生于岭南地区,更好印证了《叶限》故事本土说。  【关键词】:叶限;淘(钩)金;陀汗国;翠纺衣  段成式撰写的《酉阳杂俎》是唐后期的
期刊
【摘要】:“归化”与“异化”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关于该选择哪种翻译策略的争端由来已久。“归化”是一种“读者向的”翻译,将原语中的异国情调变成读者喜闻乐见的本国风味;“异化”则是一种“作者向的”翻译,将译入语的读者引向作者及文本。在实际翻译中,需灵活运用“异化”或“归化”策略,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译出既保持异国情调,又为读者所接受的、最自然、最接近原文的译文。  【关键词】:归化;异化辩证统一
期刊
【摘要】:动作设计是指对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动作设计必须根据不同角色的运动过程,进行最具特征的格式设定,以使每一角色的性格得以充分与合理地体现。  【关键词】:动作设计;格式;风格  动画动作设计有常态动作、特殊动作、表情动作与性格化动作。 常规运动状态,以人物为例,一般正常的行走动作被称为常规动作,其他形状、体量的生命体或非生命体正常移动的动作也属此范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