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素养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今年来,随文练笔这一训练方式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的青睐。这是在结合教材展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某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凭借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思辨、模仿的语言表达训练,以读的高潮来激发写的欲望,借写的内容加深读的感悟,既可深化对教材内容和关键词句的理解,又能更加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提升表达能力。
一、随文练笔存在的问题
翻翻语文课本,不管哪种类型的文章,无论布局谋篇,还是选材立意,都堪称典范,值得让我们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课改形势推动下,随文练笔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原本简洁清晰的训练却变得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1、目标含糊,内容空洞
学好语文,积累是基础,要引导孩子主动积累好词好句、文学常识 、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生活素材、布局谋篇的相关技巧。课堂上的随文练笔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文范例,帮助学生将课内外的积累运用在一次次的习作表达中。学用结合,才能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笔时,一定要注意紧扣文本,切忌训练漫无目的,要求含糊不清。
2、落点不准,切入偏离
有时候,教师备课文本研读不够深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会导致仿写练笔切入点偏离。要想充分发挥文本的引领优势,练笔就不能过于随意,必须要准确把握文段的表达特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举一反三,提升写作能力。
3、错失时机,情感缺失
课堂上的随文练笔,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时机。俗话说“言为心声”,教师要在课堂上设法使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当孩子有话想说,有情可诉时,才是随文练笔的最佳时机。
4、引导不够,浅尝辄止
对于课堂练笔的切入点和训练时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引导练笔才能更加优化高效,更是值得大家深思。如果点拨、启发不够到位,学生写出来的片段会缺乏新意,过于雷同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二、拨云见日、去伪存真
随文练笔形式多样,可以结合文章布局、选材,在写法迁移上进行拓展训练,也能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锦上添花,或在诵读感悟情感升华后推波助澜让孩子倾诉感悟,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听、说、读、思、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達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
(一)情动而辞发——找准切入的“温度”
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传递着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教师要善于发现能触动孩子内心的文本因素,借助精美的图片、生动的音效、动画、表演等创设情境,激起孩子们内心的情感体验,借助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畅快表达,推动情感交融,观点碰撞,在激荡中触发思维的火花,这样积极参与,尽情表达的意识才会逐步深入孩子的内心。观看《只有一个地球》的课例,教师从文本关键词句入手,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地球环境现状,了解人类对地球母亲的种种伤害。各种图片的视觉冲击让人非常震撼,静静倾听一曲深情的《懂你》,孩子们的情绪很快推到高潮,内心涌动着万语千言。此时老师深情提问:“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你会如何作答呢?”原本活跃的课堂变得无比肃穆,每一个孩子都变得那么严肃、庄重,他们开始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去描述地球母亲的恩典,斥责人类无知的暴行,深感悲悯。
(二)有的而放矢——把握选材的“角度”
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挖掘,还要适当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
1.模仿借鉴。“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中的那些精美片段,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在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发现表达方法的小技巧,进行模仿练笔。由句到段,再到完整的篇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对景物的观察特别细致准确,描写中用到了多种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是生动有趣。可以尝试进行阶梯式的仿写训练:(1)学习段的写法。认真观察一处地方在某个季节的景色,找出这里最鲜明的景物,刻画出它的季节特点。(2)训练篇章组合的技巧。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观察它四季景物的变化,再像课文那样,按时间顺序写完整。
2.情境再现。有些课文语言精炼,寥寥数语,却描绘出回味悠长的意境,内容深刻、隽永,如果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让文段中的意境重现,平实的文字就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内涵。
3.填补空白。留白是书画和文章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通常能给人们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诵读中去体会文中描述的情景,用想象填补空白,把含蓄变得直白,将简练描绘具体,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内心情感得到更好的宣泄。
4.评头论足。关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可以评论的点很多。可以对人物本身的个性特点、行为处事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事情经过的是非公道加以点评,还可以是对文中蕴涵的道理简明剖析。
(三)乐写而不疲——调整练笔的“密度”
文本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并不是每一篇教材都适合设计随文练笔,关键在于结合单元重点和文本特点精心筛选,巧妙设计,合理调整练笔的次数。特别对于中低段孩子来说,不要盲目拔高习作要求,训练适宜少而精,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借助有趣的情境,在读写之间搭建桥梁,努力点燃孩子们创作的激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读、仿、说、练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提升表达能力。
让我们洗去“随文练笔”的铅华,不再把它作为一种课堂的装饰,合理把握训练的温度、角度、密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的表达智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随文练笔焕发生命力,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随文练笔存在的问题
翻翻语文课本,不管哪种类型的文章,无论布局谋篇,还是选材立意,都堪称典范,值得让我们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课改形势推动下,随文练笔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原本简洁清晰的训练却变得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1、目标含糊,内容空洞
学好语文,积累是基础,要引导孩子主动积累好词好句、文学常识 、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生活素材、布局谋篇的相关技巧。课堂上的随文练笔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文范例,帮助学生将课内外的积累运用在一次次的习作表达中。学用结合,才能逐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笔时,一定要注意紧扣文本,切忌训练漫无目的,要求含糊不清。
2、落点不准,切入偏离
有时候,教师备课文本研读不够深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会导致仿写练笔切入点偏离。要想充分发挥文本的引领优势,练笔就不能过于随意,必须要准确把握文段的表达特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举一反三,提升写作能力。
3、错失时机,情感缺失
课堂上的随文练笔,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时机。俗话说“言为心声”,教师要在课堂上设法使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当孩子有话想说,有情可诉时,才是随文练笔的最佳时机。
4、引导不够,浅尝辄止
对于课堂练笔的切入点和训练时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引导练笔才能更加优化高效,更是值得大家深思。如果点拨、启发不够到位,学生写出来的片段会缺乏新意,过于雷同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二、拨云见日、去伪存真
随文练笔形式多样,可以结合文章布局、选材,在写法迁移上进行拓展训练,也能根据课文内容在空白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锦上添花,或在诵读感悟情感升华后推波助澜让孩子倾诉感悟,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听、说、读、思、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達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
(一)情动而辞发——找准切入的“温度”
无论是何种表达方式,都传递着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教师要善于发现能触动孩子内心的文本因素,借助精美的图片、生动的音效、动画、表演等创设情境,激起孩子们内心的情感体验,借助师生、生生等多边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畅快表达,推动情感交融,观点碰撞,在激荡中触发思维的火花,这样积极参与,尽情表达的意识才会逐步深入孩子的内心。观看《只有一个地球》的课例,教师从文本关键词句入手,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地球环境现状,了解人类对地球母亲的种种伤害。各种图片的视觉冲击让人非常震撼,静静倾听一曲深情的《懂你》,孩子们的情绪很快推到高潮,内心涌动着万语千言。此时老师深情提问:“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你会如何作答呢?”原本活跃的课堂变得无比肃穆,每一个孩子都变得那么严肃、庄重,他们开始用自己稚嫩的语言去描述地球母亲的恩典,斥责人类无知的暴行,深感悲悯。
(二)有的而放矢——把握选材的“角度”
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挖掘,还要适当渗透一些写法的指导:
1.模仿借鉴。“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中的那些精美片段,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在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发现表达方法的小技巧,进行模仿练笔。由句到段,再到完整的篇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对景物的观察特别细致准确,描写中用到了多种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很是生动有趣。可以尝试进行阶梯式的仿写训练:(1)学习段的写法。认真观察一处地方在某个季节的景色,找出这里最鲜明的景物,刻画出它的季节特点。(2)训练篇章组合的技巧。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观察它四季景物的变化,再像课文那样,按时间顺序写完整。
2.情境再现。有些课文语言精炼,寥寥数语,却描绘出回味悠长的意境,内容深刻、隽永,如果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让文段中的意境重现,平实的文字就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内涵。
3.填补空白。留白是书画和文章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通常能给人们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地诵读中去体会文中描述的情景,用想象填补空白,把含蓄变得直白,将简练描绘具体,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内心情感得到更好的宣泄。
4.评头论足。关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可以评论的点很多。可以对人物本身的个性特点、行为处事方式进行评价,也可以对事情经过的是非公道加以点评,还可以是对文中蕴涵的道理简明剖析。
(三)乐写而不疲——调整练笔的“密度”
文本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并不是每一篇教材都适合设计随文练笔,关键在于结合单元重点和文本特点精心筛选,巧妙设计,合理调整练笔的次数。特别对于中低段孩子来说,不要盲目拔高习作要求,训练适宜少而精,重点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借助有趣的情境,在读写之间搭建桥梁,努力点燃孩子们创作的激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读、仿、说、练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提升表达能力。
让我们洗去“随文练笔”的铅华,不再把它作为一种课堂的装饰,合理把握训练的温度、角度、密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的表达智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随文练笔焕发生命力,体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