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也加快了推进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就是其中之一。为加紧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正凭借层出不穷的花样夺人眼球,营造出文化市场一片繁荣的光景。伴随这种变化的,市场的自发性,传媒的商业性也导致了文化市场中的不和谐因素出现,本文通过浅析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从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TH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279-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一片大好,中国传媒的娱乐功能得以日益彰显,泛娱乐化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席卷全国。大众传媒原有的教育功能渐渐被娱乐性所掩盖,能否博得大众一笑似乎成为评判大众传媒的优劣标准。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包括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内的大众群体无一不受其影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堪忧,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传媒业的发展,并积极应对泛娱乐化这一社会现象以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一、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表现
“泛娱乐化”是指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令收视率增高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此可见泛娱乐化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侧面表现,诚然,这与盛行全球的消费主义是分不开的。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娱乐节目的数量激增,节目形式趋向丰富多样化。中國娱乐节目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尤其2015年更是被称为井喷之年,不仅数量众多,类型多元,而且亮点颇多,老牌节目的改造升级与新生节目的引进开发并重。2017年更是如此,据数据显示,每一周就有四台综艺节目推出,节目推出的同时融入了互联网因素,掀起了收视热潮。
除此之外,泛娱乐化还表现在硬新闻的软化。作为西方媒体所说的大众新闻,更多的进入人们的视线。暴力事件,灾难新闻比例的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明星趣事,花边新闻夺得头条。例如川普上台一事,媒介关注的不是其推出的战略政策的合理性,而是关注川普总统的穿着,举止。相比其的政治会面,更着力与其日常生活的挖掘与窥探。如此的泛娱乐化也在不觉间背离了新闻应有的政治严肃性。
大众传媒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助推器,无论在教化和培育人民方面,还是在塑造社会形态,引领社会的思想方向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然,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社会化进程,消融了其引导和创造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二、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在21世纪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近年来,人数激增的青少年人群也正是大众传媒的主要消费群体,青少年的喜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假新闻”等类似事件的出现表明了部分媒体甚至刻意制造不实新闻博人眼球。青少年作为娱乐新闻观看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进程主要依靠媒体完成。节目中的偶像行为、时尚元素迎合其口味,但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果长期观看形式雷同,内容低俗不雅的娱乐节目,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限制个人成长发展,不利于充分发挥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后备军作用。
(1)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难免通过娱乐的方式缓解压力。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成为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因而大众传媒充斥着其生活,得以改变其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其一,明星生活成为青少年日常谈论的话题,衣着时尚、模仿痕迹严重,甚至出现名牌效应带来的攀比行为,以名牌为傲,这不仅使青少年改变了审美标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盲目的攀比中迷失了自己,造成奢靡的校园风气,也严重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其二,长时间接触暴力情节会淡化青少年的是非观念,扭曲拟态中的社会环境,大幅度社会黑暗面的展现,使抽烟、打架等错误的生活行为灌输进青少年的脑海中,歧化个人成长历程。
(2)不利于正确三观的养成,恶化叛逆心态
三观的树立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内容。而泛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成长进程中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使青少年不自觉地模仿影视行为,渐渐和家长对立,从而加重本就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如青少年中普遍的早恋行为,不得不承认的是,大众传媒对早恋现象的扩散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传媒大手笔渲染恋爱的浪漫氛围,耳濡目染的青少年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趋向于对影视剧中恋爱情节的模仿,酿下早恋的苦果。二会淡化青少年人生责任感,使其人生理想模糊
(3)扭曲青少年人格,滋生心理疾病
相比于文字,图像和声音更为理性直观地多方面向大众体现信息。而大众传媒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成为了色情淫秽信息的推动力之一,个别媒体为博人一笑不惜放弃职业道德传播低俗信息。这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审美品位,一会使得青少年渐渐接受通俗易懂的三俗文化而抵制高雅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二,部分青少年对不良信息采取包容的态度,可能会在不自觉间成为低俗淫秽信息的传播者,扩大不良信息的涉及范围。其三,影视剧中的暴力镜头会给思想较为青涩的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导致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自杀率急剧提高。
三、合理的娱乐化:传媒文化生存策略的博弈选择
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但合理的娱乐化又該使传媒产业何去何从
(1)大众传媒树立责任意识,弘扬主旋律
调控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不仅需要硬性法律法规的制约,也离不开社会舆论道德的约束。胡锦涛也在世界媒体峰会特意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他在会上指出大众媒体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促进新闻全面、准确的传播。另一方面要弘扬主旋律,在立足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提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高雅健康的文化。
(2)学校开展媒介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媒介观
引导正确媒介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青少年提供辨别不同性质传媒信息的能力,强化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同时,青少年要加强自控能力,及时抵制传媒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合理利用媒介发展自己,
(3)加强管理和引导,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如果一味的以市场取向为主导,就会抑制教化、培育功能的发挥。但大众传媒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净化传媒体的源头,过滤传播的内容,增强大众传媒环境的可控性,并引导传媒与青少年发展方向相协调,从而助力青少年的成长。
结语
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是大势所趋,对青少年难免会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现象越发突出,大众传媒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加复杂。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大众传媒将以更先进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传媒产业工作也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调控更要加快步伐,从而使大众传媒助推青少年成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福芹.大众传媒娱乐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3).
[2] 陈慧.从电视节目同质化看传媒娱乐化[J].安徽文学,2011,(10).
[3] 张田田.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4] 郝迎斌.浅谈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作者简介
冯姿祎(2000.6.2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学生;郑州十一中。
[关键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TH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279-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一片大好,中国传媒的娱乐功能得以日益彰显,泛娱乐化浪潮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席卷全国。大众传媒原有的教育功能渐渐被娱乐性所掩盖,能否博得大众一笑似乎成为评判大众传媒的优劣标准。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包括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内的大众群体无一不受其影响。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堪忧,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传媒业的发展,并积极应对泛娱乐化这一社会现象以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一、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表现
“泛娱乐化”是指电视、网络等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令收视率增高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此可见泛娱乐化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侧面表现,诚然,这与盛行全球的消费主义是分不开的。
大众传媒泛娱乐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娱乐节目的数量激增,节目形式趋向丰富多样化。中國娱乐节目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尤其2015年更是被称为井喷之年,不仅数量众多,类型多元,而且亮点颇多,老牌节目的改造升级与新生节目的引进开发并重。2017年更是如此,据数据显示,每一周就有四台综艺节目推出,节目推出的同时融入了互联网因素,掀起了收视热潮。
除此之外,泛娱乐化还表现在硬新闻的软化。作为西方媒体所说的大众新闻,更多的进入人们的视线。暴力事件,灾难新闻比例的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明星趣事,花边新闻夺得头条。例如川普上台一事,媒介关注的不是其推出的战略政策的合理性,而是关注川普总统的穿着,举止。相比其的政治会面,更着力与其日常生活的挖掘与窥探。如此的泛娱乐化也在不觉间背离了新闻应有的政治严肃性。
大众传媒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助推器,无论在教化和培育人民方面,还是在塑造社会形态,引领社会的思想方向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然,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民的社会化进程,消融了其引导和创造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二、大众传媒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
在21世纪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近年来,人数激增的青少年人群也正是大众传媒的主要消费群体,青少年的喜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假新闻”等类似事件的出现表明了部分媒体甚至刻意制造不实新闻博人眼球。青少年作为娱乐新闻观看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进程主要依靠媒体完成。节目中的偶像行为、时尚元素迎合其口味,但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如果长期观看形式雷同,内容低俗不雅的娱乐节目,不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其辨别是非的能力,限制个人成长发展,不利于充分发挥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后备军作用。
(1)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学习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难免通过娱乐的方式缓解压力。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成为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因而大众传媒充斥着其生活,得以改变其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其一,明星生活成为青少年日常谈论的话题,衣着时尚、模仿痕迹严重,甚至出现名牌效应带来的攀比行为,以名牌为傲,这不仅使青少年改变了审美标准,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在盲目的攀比中迷失了自己,造成奢靡的校园风气,也严重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其二,长时间接触暴力情节会淡化青少年的是非观念,扭曲拟态中的社会环境,大幅度社会黑暗面的展现,使抽烟、打架等错误的生活行为灌输进青少年的脑海中,歧化个人成长历程。
(2)不利于正确三观的养成,恶化叛逆心态
三观的树立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内容。而泛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成长进程中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使青少年不自觉地模仿影视行为,渐渐和家长对立,从而加重本就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如青少年中普遍的早恋行为,不得不承认的是,大众传媒对早恋现象的扩散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传媒大手笔渲染恋爱的浪漫氛围,耳濡目染的青少年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趋向于对影视剧中恋爱情节的模仿,酿下早恋的苦果。二会淡化青少年人生责任感,使其人生理想模糊
(3)扭曲青少年人格,滋生心理疾病
相比于文字,图像和声音更为理性直观地多方面向大众体现信息。而大众传媒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成为了色情淫秽信息的推动力之一,个别媒体为博人一笑不惜放弃职业道德传播低俗信息。这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审美品位,一会使得青少年渐渐接受通俗易懂的三俗文化而抵制高雅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二,部分青少年对不良信息采取包容的态度,可能会在不自觉间成为低俗淫秽信息的传播者,扩大不良信息的涉及范围。其三,影视剧中的暴力镜头会给思想较为青涩的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导致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自杀率急剧提高。
三、合理的娱乐化:传媒文化生存策略的博弈选择
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但合理的娱乐化又該使传媒产业何去何从
(1)大众传媒树立责任意识,弘扬主旋律
调控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不仅需要硬性法律法规的制约,也离不开社会舆论道德的约束。胡锦涛也在世界媒体峰会特意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他在会上指出大众媒体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促进新闻全面、准确的传播。另一方面要弘扬主旋律,在立足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提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高雅健康的文化。
(2)学校开展媒介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媒介观
引导正确媒介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青少年提供辨别不同性质传媒信息的能力,强化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同时,青少年要加强自控能力,及时抵制传媒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合理利用媒介发展自己,
(3)加强管理和引导,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如果一味的以市场取向为主导,就会抑制教化、培育功能的发挥。但大众传媒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净化传媒体的源头,过滤传播的内容,增强大众传媒环境的可控性,并引导传媒与青少年发展方向相协调,从而助力青少年的成长。
结语
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是大势所趋,对青少年难免会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现象越发突出,大众传媒使得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环境更加复杂。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大众传媒将以更先进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传媒产业工作也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的调控更要加快步伐,从而使大众传媒助推青少年成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福芹.大众传媒娱乐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3).
[2] 陈慧.从电视节目同质化看传媒娱乐化[J].安徽文学,2011,(10).
[3] 张田田.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4] 郝迎斌.浅谈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作者简介
冯姿祎(2000.6.2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学生;郑州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