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前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中学语文课堂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中学语文课堂的课前准备活动存在时间过长、活动重结果而忽视本身导致流于形式及活动内容与新授课内容极少有联系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6-02
关于“语文課前准备活动”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笔者在广泛采纳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定为“上课铃响后,新授课导入前的八分钟以内,在与该语文课堂中教材课文相关的主题下,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所进行的组合词句章篇的语言操作,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与评价的活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口语表达”。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已经为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所重视,相关论述也并不少见,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课前准备活动的有效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Y市M中学为例进行了调研,并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进一步提出建议。
一、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活动时间缺乏科学统一调配
表格分析:该学校中学阶段七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7到15分钟,八年级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10到20分钟,九年级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5到8分钟。不同年级的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也不相同,七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听写生字、字词,以听和写为主;八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快乐写作和阅读分享,练笔和交流分享居多,以写和说为主;九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背诵积累,积累居多,以说为主。从表格中不难看出,该学校中学阶段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占用课堂时间居多,新授课的时间明显不足。
(二)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脱离新授课教材文本内容
从观察统计表中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与新授课内容的分析,2017年11月15日在八年级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八(1)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阅读分享内容是《昆虫记》,而新授课的内容是《散文二篇》。2017年11月16日,八(8)班教师新授课的内容是《昆明的雨》,但是学生的阅读分享为《世说新语》的一则。2017年11月22日,教师新授课的内容是《苏州园林》,但是学生的快乐写作内容为《曾经在我身旁的你》,阅读分享为《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的片段。这些语文的课前准备活动与语文新授课的内容丝毫没有联系,只是单纯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评价过于集中
在观察统计表中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但是笔者发现,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中,以八(8)班为例,在五次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参与中,W同学参与评价5次,G同学参与评价4次。换言之,该班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W和G同学积极参与其中,评价来自于这两名学生,其他同学很难参与其中,使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丧失完整性。不客气地说,就是教师与几个固定学生的交流活动。
二、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语文教师把课程目标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混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能力”。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义。而实际中,中学语文教师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作为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目标,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作为教学中的一类环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二级延伸。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来看,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从属于情感学习领域目标的“反应”。在语文教学目标中从属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进行说与写的组合词句章篇的外显语言操作。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则是听、说、读、写中必不可少的想象、思维等内隐的心智操作活动。而语文教师对两种不同目标的混淆,导致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内容脱离语文教学中教材文本的内容,脱离教学本身而服务于课程。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与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不符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认知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此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常常拒绝规则。从观察统计表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多以快乐写作和阅读分享为主,内容乏善可陈,形成固定的模式规则。让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和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陷入边际递减效应。
(三)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有限且受个人动机的制约
课前准备活动作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需要学生自觉,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主动完成作业任务,掺杂很多学生的主观因素。赫尔的“行为动机”理论中认为“行为的强度是先天的刺激—反应间的连接—后天习得的习惯来共同决定的”。笔者根据赫尔的“行为动机”理论,教师布置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和学生内心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先天的刺激,但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为反应间的连接,最后通过一次一次的课堂发言形式思维定式的习惯强化学习动机,这也是为什么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评价中总会有G和W同学的参与,而赫尔动机理论中还提到“条件抑制”可以抵消驱力兴奋的作用。同理,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其他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其中,学习动机受到外部环境的“条件抑制”从而慢慢丧失对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确立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
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应该将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定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内,不得超出时间,同时每个年级的督导员随机在语文课堂班级里进行抽查,严格督促好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
(二)明确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主题,与语文教材文本内容相契合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应该服务于语文的课堂内容,教师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给学生分配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任务。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可以在快乐写作中写一写关于生活中的桥,或者自己找一篇说明文分享一下说明方法。这样让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与语文课本教材相契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三层评价”激发学生需求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在开展时,可采用“三层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需求。第一层是演讲者自评。由演讲者自己评价所述内容。第二层是师友互助评价的“双向评价”。在演讲者“说”之后,还要师友“听”后进行适当点评,给出意见。第三层是其他参与者的第三方评价。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其次,教师采取轮流评价制度,即将班级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编排序号,每一次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按序号顺序由学生进行评价,避免评价过于集中的情况出现。
四、结束语
开展语文课前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新疆中学语文课堂中课前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将其与新疆地域的教育文化特点相结合,合理开展相应的对策,对提高语文课前活动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质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初衷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虎.读懂学生心理需求激活潜在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5):79-80.
[2]黄群芳.关于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思考[J].文学教育,2008(10).
[3]童粉英.语文课堂上学生口语竞争力的养成[J].语文学刊,2012(6):165.
[4]郭效航.高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实践与意义[M].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0-122.
[关 键 词] 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观察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6-02
关于“语文課前准备活动”的内涵界定,学术界尚存一定争议,笔者在广泛采纳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定为“上课铃响后,新授课导入前的八分钟以内,在与该语文课堂中教材课文相关的主题下,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所进行的组合词句章篇的语言操作,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讨论与评价的活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口语表达”。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已经为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所重视,相关论述也并不少见,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课前准备活动的有效性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Y市M中学为例进行了调研,并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进一步提出建议。
一、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活动时间缺乏科学统一调配
表格分析:该学校中学阶段七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7到15分钟,八年级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10到20分钟,九年级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大约在5到8分钟。不同年级的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也不相同,七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听写生字、字词,以听和写为主;八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快乐写作和阅读分享,练笔和交流分享居多,以写和说为主;九年级课前准备活动多为背诵积累,积累居多,以说为主。从表格中不难看出,该学校中学阶段课前准备活动时间占用课堂时间居多,新授课的时间明显不足。
(二)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脱离新授课教材文本内容
从观察统计表中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与新授课内容的分析,2017年11月15日在八年级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八(1)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阅读分享内容是《昆虫记》,而新授课的内容是《散文二篇》。2017年11月16日,八(8)班教师新授课的内容是《昆明的雨》,但是学生的阅读分享为《世说新语》的一则。2017年11月22日,教师新授课的内容是《苏州园林》,但是学生的快乐写作内容为《曾经在我身旁的你》,阅读分享为《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的片段。这些语文的课前准备活动与语文新授课的内容丝毫没有联系,只是单纯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评价过于集中
在观察统计表中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但是笔者发现,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中,以八(8)班为例,在五次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评价参与中,W同学参与评价5次,G同学参与评价4次。换言之,该班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W和G同学积极参与其中,评价来自于这两名学生,其他同学很难参与其中,使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丧失完整性。不客气地说,就是教师与几个固定学生的交流活动。
二、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语文教师把课程目标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混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能力”。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义。而实际中,中学语文教师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作为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目标,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作为教学中的一类环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二级延伸。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来看,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从属于情感学习领域目标的“反应”。在语文教学目标中从属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进行说与写的组合词句章篇的外显语言操作。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则是听、说、读、写中必不可少的想象、思维等内隐的心智操作活动。而语文教师对两种不同目标的混淆,导致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内容脱离语文教学中教材文本的内容,脱离教学本身而服务于课程。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与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不符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认知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此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常常拒绝规则。从观察统计表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多以快乐写作和阅读分享为主,内容乏善可陈,形成固定的模式规则。让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和学习的“逆反心理”,从而陷入边际递减效应。
(三)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有限且受个人动机的制约
课前准备活动作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任务,需要学生自觉,有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主动完成作业任务,掺杂很多学生的主观因素。赫尔的“行为动机”理论中认为“行为的强度是先天的刺激—反应间的连接—后天习得的习惯来共同决定的”。笔者根据赫尔的“行为动机”理论,教师布置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和学生内心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先天的刺激,但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为反应间的连接,最后通过一次一次的课堂发言形式思维定式的习惯强化学习动机,这也是为什么语文课前准备活动评价中总会有G和W同学的参与,而赫尔动机理论中还提到“条件抑制”可以抵消驱力兴奋的作用。同理,在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其他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其中,学习动机受到外部环境的“条件抑制”从而慢慢丧失对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中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确立中学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
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应该将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定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内,不得超出时间,同时每个年级的督导员随机在语文课堂班级里进行抽查,严格督促好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时间。
(二)明确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内容主题,与语文教材文本内容相契合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应该服务于语文的课堂内容,教师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给学生分配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任务。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一课,可以在快乐写作中写一写关于生活中的桥,或者自己找一篇说明文分享一下说明方法。这样让语文课前准备活动与语文课本教材相契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三层评价”激发学生需求
语文课前准备活动在开展时,可采用“三层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需求。第一层是演讲者自评。由演讲者自己评价所述内容。第二层是师友互助评价的“双向评价”。在演讲者“说”之后,还要师友“听”后进行适当点评,给出意见。第三层是其他参与者的第三方评价。其他学生可以对该学生演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其次,教师采取轮流评价制度,即将班级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编排序号,每一次的语文课前准备活动,按序号顺序由学生进行评价,避免评价过于集中的情况出现。
四、结束语
开展语文课前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新疆中学语文课堂中课前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将其与新疆地域的教育文化特点相结合,合理开展相应的对策,对提高语文课前活动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质量,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初衷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虎.读懂学生心理需求激活潜在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5):79-80.
[2]黄群芳.关于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的思考[J].文学教育,2008(10).
[3]童粉英.语文课堂上学生口语竞争力的养成[J].语文学刊,2012(6):165.
[4]郭效航.高中语文课前准备活动的实践与意义[M].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