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狂野的人们

来源 :Q娱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Suede开启了Britpop运动,但他们考究的华丽独立摇滚很快就被更有阳刚之气的Oasis和Blur取代了。今天,主唱Brett Anderson将带领我们细细回顾乐队令人头晕目眩的早期时光,纷繁复杂的队内关系,以及他是如何与前吉他手Bernard Butler重修旧好的。
  二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整个英国音乐工业移师亚历山大宫—这是一座奢华繁饰的古老大厅,在远离市区的位置俯瞰着北伦敦。
  这个场地诡异地与Suede十分合拍。“我们觉得自己像《指环王》里的角色远征去摩多似的。”回忆起1993年的那次全英音乐颁奖礼,贝斯手Mat Osman这样说道,“乘着小面包车一路颠簸穿过伦敦,来到一个满是音乐界黑暗势力的地方。听起来很刺激,也让人产生征服这一切的冲动。”
  主唱Brett Anderson那晚身穿一件纽扣解开到腰部的女式透视上衣,留着阴柔的波波头;20年后,他的感觉仍然不变。“我们从最疯狂、最歇斯底里的小场地演出,空降到这样的大舞台,面对台下一群西装革履、吃着鲜虾沙律、被我们搞糊涂的人……”他笑着说,“我觉得这太美好了。”
  这不是什么顶顶精彩的演出—Bernard Butler的吉他走了调,Anderson用话筒敲臀部发出的声音嘈杂刺耳—但这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1993年Suede以如此古怪、激动人心且具破坏性的姿态登上了主流电视节目。这支乐队糅合了David Bowie、The Smiths的时髦傲娇和一丝Sex Pistols气息,他们表演了“Animal Nitrate”—副歌部分的大合唱讲的是对同性恋的认可,歌名则与毒品一语双关。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十分有英国特色,它提到了“廉租屋”还有某人的“老爹”,这些比喻都在后来成了Britpop的重要意象。
  “当时我觉得,流行明星该唱唱他们周围的世界了。”Anderson说,“而不是搞什么老掉牙的60年代摇滚,或是说一口美国口音。我们几乎认定自己正孤独地披荆斩棘。”全英音乐奖也是很具有象征性的,他补充道:“这是我们的Sex Pistols时刻。”更令人震惊的是,“Animal Nitrate”进入了排行榜第七名,对独立厂牌Nude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成绩。一夜之间,一直格格不入的乐队成为了每个人渴望的对象。
  接下来的18个月写就了一段流行音乐史上最富戏剧性的跌宕起伏。这个故事充满了各种好料。歌手与吉他手彻底决裂?打勾。与另两支著名Britpop乐队—Blur的Damon Albarn与Elastica的Justine Fischmann—三角恋?没错。两张充斥着性、暴力、毒品滥用和绝望的专辑,记录下乐队如何从音乐救世主变成边缘人?是的,一样都不少。
  尽管内容如此精彩,Suede的故事一开头可远远没那么重口,总的说来就是Anderson和Osman这两个童年好友从西苏克塞斯的“破败小镇”Haywards Heath搬来了伦敦。Anderson解释说,他们是工薪阶层出身,“但不是那种舒舒服服看看媒体灌输的卡通片过日子的”。“我们不是体面的矿工或钢铁工人的儿子,而是来自几乎入不敷出、只得节衣缩食的那种家庭。我的歌里写的正是这种人。”
  “我们也让人们困惑。”Anderson补充道,“我们很有抱负,想发出智慧的声音,但却不想成为中产阶级。”他笑了,“而且我们也不是北方人。”当你意识到Oasis就是在Suede全英演出后三个月被Alan McGee发现的,就会明白这句话蕴含的冲击力。另一股势力正在别处开始酝酿。
  Suede听起来已有模有样—作为一支当时成军四年的乐队,他们理应如此。Osman回忆说:“拖着设备坐地铁,给每一个求暖场的乐队寄样带,这是多么让人沮丧啊。”
  最初他们是一支五人组。Anderson大学时期的女友Justine Frischmann担任第二吉他手,Bernard Butler是通过《Melody Maker》上登的广告招来的。鼓手Simon Gilbert 1990年加入后并没能开出好头—其中一晚The Smiths的Mike Joyce还来了,他本以为Suede是一支更厉害的乐队。
  Fischmann和Anderson于1991年春天分手,她与新男友Damon Albarn开始黏糊起来,于是立马被开除出了乐队。这一举动在Anderson和Albarn之间诱发了一场激烈竞争。其时,Blur已经拥有了第一首打入排行榜前十的单曲“There’s No Other Way”。但在那个夏天,奇迹在Suede身上发生了。
  “我和Bernard突然就燃了起来。”Anderson回想当年,“其实也有点可悲,因为你以为这种势头会永远持续下去。”之后的12个月里,两人在Butler位于东伦敦Leyton地区的斗室里写出了Suede第一张专辑的大多数歌曲。他们的现场功力也大大提高了。“星探再次听说我们的名字时,估计都会说:‘哎呦这个乐队我看过,很屎啊。’”Anderson大笑着补充道,“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变了,而且世界也变了。”
  很快,在1992年5月发行的第一支单曲“The Drowners”的助推之下,Suede首次获得了登上杂志封面的机会。7月,Morrissey在美国的演出中现场翻唱了Suede众多出色B面歌曲之一“My Insatiable One”。到了10月,他们带着第二支单曲“Metal Mickey”上了热门电视音乐节目《Top Of The Pops》。4个月后,“Animal Nitrate”被放在一块豪华的紫色垫子上由专人骑自行车送到了《NME》杂志社。
  1993年3月29日,Suede的首张同名专辑成为继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1984年作品《Welcome To The Pleasuredome》以来销售最快的大碟。如同“Animal Nitrate”的B面曲“The Big Time”预示的那样,Suede的“大时代”到来了。   但在Osman看来,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被人忽视的那段日子:“我们曾很当真地想,一旦成功就要报一箭之仇。不是通过恶意,而是要做和其他乐队不同的事。”他们回避喧闹的派对,更喜欢去队友家转悠。“喝醉,嗑飞,听音乐。”Osman说,“这是没有俱乐部的后俱乐部文化,而Suede则是不用刷夜就能造就的黑夜传说。”
  到了真要接受采访的时候,年轻的Suede总是表现得十分古怪。Anderson的公关经理Phill Savidge来自Britpop时期的主要公关公司Savage & Best,他记得有一次催还穿着睡袍的Anderson去《NME》介绍新歌。结果Anderson却去了一家中餐厅,点了三道汤。Savidge的公司也代理Anderson前女友的新乐队Elastica,而她的新男友对Suede近来获得的成功心怀不满。“Damon十分嫉妒Brett的人气。”Savidge透露,“我觉得无论Damon多努力,Brett似乎都可以花更少的功夫吸引更多听众。”媒体不出意料地对这场奇怪的三角恋趋之若鹜,Savidge 后来还玩笑地列了个假的采访价格表,以示自己的乐队多么受欢迎。
  “Butler从一开始就讨厌这种胡扯。”Osman说(我们联系了Butler,但他拒绝接受采访)。Suede内部迅速出现了裂痕。1993年5月噩耗传来,Butler的父亲被查出侵略性癌症晚期。“这事我们不是没处理好,是根本就没去处理。”Osman说,“我只能说,当时我们都非常非常年轻,反应也非常非常英国。这在有人遭遇不幸时是个非常糟糕的组合。”
  Butler的父亲9月去世,距Suede赢得当年的水星奖仅过去三天。乐队不明智地于一周后便前往美国进行首次大规模巡演。原定暖场的The Cranberries到了10月的亚特兰大场时也被更换了,进一步恶化了坏气氛。
  同样加剧的还有乐队的吸毒陋习。在David Barnett撰写的Suede传记《Love And Poison》中,有一段乐队经理Charlie Charlton的叙述,说的是Anderson在洛杉矶的一间酒吧吸了“冰毒还不知是可卡因”,然后蹿上一张桌子,把一个纸袋套在自己头上,嬉笑着大喊:“给我带个九岁的孩子来。”Anderson不想再谈论这些:“我不是要显得脾气很差……但这问题真的都快被问烂了。”
  至于后来的事情,他确实有话要说。“《Dog Man Star》不该在这时出现。一支首张专辑大卖的乐队不允许这么做。” 对Suede来说,长期与同一支团队合作的好处就是无须对工作人员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于是Bernard和我就开始分开掌舵了。”他们谁都没想到好好看看天气。
  首张专辑问世后一年,Suede已经有名到在以木偶为主角的时事讽刺节目《Spitting Image》上被模仿的地步。非专辑单曲“Stay Together”升上了排行榜第三位,而这首歌现在已被乐队弃置。“我那时候整天都嗨得神志无知。”Anderson耸耸肩,“这是一首情感暧昧的曲子,至今我们都对它没什么感觉。”
  那时的Butler在接受MTV采访时说“那是首非常怪的情歌”,随后讥讽道:“但那是Anderson先生献给你们的情歌。”
  理论上来说,《Dog Man Star》的录制过程还算顺利。它的灵感来源包括Kate Bush的《Hounds Of Love》以及早期的Pink Floyd。“过去那是我们音乐的主流,”Osman这样评价道,“但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在第一张专辑所做的变成了一种很容易为他人吸收的东西,这种薯条店、米字旗的英国风格从我们开始席卷而来。”一个月后,Blur发行了《Parklife》。“因此我们开始另辟蹊径,我至今都觉得这个决定很棒。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伦敦人都买我们的账。”
  《Dog Man Star》在一种焦灼的气氛中诞生了。Osman还记得每每自己来到录音棚,就被要求弹奏从来没听到过的曲子。“完全都是凭感觉来的,而不是‘这歌我们已经练了500遍了,能请你按一下录音键吗’。”他对Anderson和Butler的不和非常介怀。“Bernard挺喜欢吵架的。”Osman笑言,“那是他内心深处爱尔兰的一面吧。但结果就是两人极尽能事地利用唱片中的每一寸空间,互不相让,在每一个缝隙里填塞进密集的人声和吉他。”
  Anderson对毒品的指涉也丝毫没有遮遮掩掩。“我想见我的女主角(heroine,与海洛因谐音),想得挖心钻骨”是震撼的华丽摇滚曲“Heroine”中的歌词。“Black Or Blue”中提到了吸毒过量的人。而9分钟长的“The Asphalt World”一开头Anderson就唱道:“我为她提供迷幻药。”录这首歌那天的早上,Anderson在《Vox》杂志上读到一篇Butler的采访,标题叫“Brett把我逼疯了”。这场矛盾就快走到头了。
  再也无法忍受《Dog Man Star》制作人Ed Buller的Butler在1994年7月给Anderson下了最后通牒:要么Buller要么我,只能选其一。最后Buller赢了,Butler在一片阴霾中离开了乐队。
  那年夏天的所有电台里都在播放Blur和Oasis的榜首专辑《Parklife》和《Definitely Maybe》。抽身而退的Butler和长期女友Elisa最终结婚,1995年复出时与歌手David McAlmont一同推出了热门单曲“Yes”。歌曲中的和声这么唱道:“是的,我真的觉得好多了。是的,我感觉不错。”
  《Dog Man Star》在1994年10月问世,在排行榜上创造了第三名的战绩,第一炮打得还算响亮,但在Oasis和仇家Blur面前就有点相形见绌了。尽管评论不乏溢美之词,专辑销量还是迅速滑落。作为Britpop最早的弄潮儿,Suede很快又被当成了落败者。
  首张专辑推出后的两年零两天,Suede又以第三代阵容回到了亚历山大宫:Butler仍然缺席,吉他手是Richard Oakes,键盘手则为Neil Codling。“我觉得这场演出表示我们是多么珍视过往、关注未来。”Anerson评价道。今年早些时候,乐队成功发行了第六张专辑《Bloodsports》。几年前他和Butler和解了,两人还合作再版了Suede最早的两张专辑。“我突然又重新爱上了那些已经遗忘的歌,比如(1991年的)‘To The Birds’,心想:‘靠,这首歌真好,怎么最后就成了B面呢,为什么我们从没在现场演过它呢?’”他也意识到,Suede的新歌如想超越,则必须做到多么出色。
  Butler通过推特向Q透露,今年夏天他将和Anderson重组,制作Suede头两张专辑的黑胶套装。Anderson确认了这个消息,并且计划在这次发行中将那些歌背后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讲出来:“这段时光时光太过美好。”性,暴力,毒品,以及多年后重拾的友谊……Suede精彩纷呈的Britpop故事还在继续。
其他文献
出演了《星际迷航》、《僵尸肖恩》及新片《世界尽头》的影星Simon Pegg透露他的人生配曲。警告:包含大量见不得人的舞蹈、哥特风,以及流行歌手Leo Sayer的惊鸿一瞥。  半熟少年之歌  “ACCEPT YOURSELF”,THE SMITHS(1983年)  “如果让我在十几岁的时候离开The Smiths,那简直不能活。我一直对‘Accept Yourself’这样的歌感同身受。我妈妈总
期刊
著名音乐记者Sylvia Patterson讲述公关公司Savage & Best的伦敦卡姆登办公室如何成为Britpop运动非官方指挥部。  总部位于伦敦卡姆登地区的小型独立公关公司Savage & Best在1993年这个Britpop元年成了风暴中心。当时,公司旗下的乐队包括Suede、Pulp、Elastica、The Auteurs,以及最初的The Verve,偏好indie的员工们与
期刊
挪威青年小欧已在北京留守7年。最早他的设想是:仅待半年,学学语言。可北京这牛逼地方让文艺青年小欧迅速找到了另一种好生活的可能性:跟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地的废柴哥们儿飙演出、讨论世界;吃涮羊肉、新疆拉条子、宫保鸡丁盖饭;啃大腰子和大棒骨;喝北冰洋、燕京,泡妞儿,在鼓楼胡同里串来串去,在北长街72号的老what酒吧门口台阶上喝酒到凌晨2点半……生活如此多娇,于是他义无反顾做了个“京漂”。主业曾就职在挪威大
期刊
《Random Access Memories》做到了真正顶级专辑的效果:爆炸式的毁誉参半。伴随着专辑的发行,狂喜的赞誉就开始称颂着它的突破性和绝妙性;与之相抵触的厌恶之声也驳斥着类似“这种无聊的助兴音乐与婚庆乐队并无差异”,许多评价的声音将其形容为“皇帝的新衣”。Liam Gallagher为此困惑不已,声称“Get Lucky”这种歌他“1个小时”就能写出来。与此同时,激动的Fatboy Sl
期刊
Razorlight仍在无限期隐退中,主唱Johnny Borrell已再次踏上单飞之路。与他一道的,还有一队荒唐的马戏团流浪艺人。但不再以自我为中心了……这个把个人专辑命名为《Borrell 1》的男人如是说。
期刊
神秘运作、惊喜元素和老式营销如何做到了巨额销量  2013年3月2日  美国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在一条为时15秒的广告中呈现了Daft Punk的动画logo和标志性的机器人头盔,背景音乐为上世纪70年代的吉他摇摆乐。随后播放的是一条15秒的预告片。  4月9日  Daft Punk的巨幅广告出现在日落大道(上图)、纽约包里街和伦敦老街。这个概念是受传统活动广告和音乐广告书《Rock ‘N’ R
期刊
人要自由心要野,做乐队要认真和“后海大鲨鱼”乐队的采访约在下班后的三里屯。夏夜的霓虹灯亮起,咖啡馆爵士乐声音下,乐队成员们逐个出现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里。  吉他手曹璞(乐队通称“曹儿”)已经开着电脑工作了很久。“水喝了好几轮了,”他说,“在做一个建筑设计的活儿,跟吊灯较劲呢。”不多时后,穿着T恤背着双肩背书包的贝斯手王静涵也来了。鼓手小武因为有事未能出席,所以主唱傅菡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一身好看的
期刊
他们的处女专辑也许被吹捧他们是“21世纪的和平与魔法大使”,但是从外表和音乐上来看,这对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双人组Foxygen更准确地讲是新世纪的60年代迷幻流行带路人。“我们的音乐还是有点儿傻,”主唱Sam France承认道,“我们已经模仿搞笑了60年代所有的酷音乐,我们知道这变成奇怪的大杂烩了。”其中有来自《Sgt Pepper》的众多元素。展望未来,Foxygen也计划在后续专辑中采用类似《
期刊
魔王Ozzy的回归和发现之旅  BLACK SABBATH  13  UNIVERSAL MUSIC,  6月10日  上一次John “Ozzy” Osbourne以主唱身份参与Black Sabbath乐队录音室唱片的制作已经是1978年的事儿了。在录制《Never Say Die!》专辑时,当年29岁的Osbourne不单吸毒成瘾而且深陷酒精;当时的种种,老Ozzy显然不愿旧事重提。随后,乐
期刊
瑕不掩瑜,Liam团伙新作取得新突破  BEADY EYE  BE  COLUMBIA,6月10日  当时可能没人觉察,但本可能在Liam Gallagher身上发生的最好的事情却被他的哥哥搅黄了。今年是Oasis在Creation公司发行首支单曲“Columbian”的20周年纪念日,可Gallagher兄弟却在“离婚持久战”中因“子女归属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那些买他们专辑的广大歌迷到底应该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