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抗震加固问题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kf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对当地和周边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当地,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当地的建筑在地震时如沙堆般应震而倒,充分的暴露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技术、施工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民用建筑如何加固,被提到了各个地区首要的日程上来,如何对这些建筑进行有效的加固改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关键字:民用建筑;抗震;探讨
  一、目前建筑抗震的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的提出规定,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和建筑的防震设计上规范化的进行设计。既然国家如此重视建筑物的抗震,为什么却总是在每一次的地震中,建筑设计师和建筑施工单位才开始强调抗震,才开始提出如何抗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6年云南丽江地震,1999年台湾地震,每一次的强震的出现,才会在建筑抗震史上成为一次抗震的里程碑。
  我国早在唐山大地震时就提出地震区划,但是由于经济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我国的地震设防水平偏低。建筑的抗震效果在地震时人员的伤亡有直接关系,例如汶川地震,汶川地区的房屋设防烈度为7度,而此次地震烈度为11度,建筑的設防烈度比实际地震烈度低了4度,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的地震烈度设防偏低。
  二、民用建筑震中倒塌的原因
  建筑物的倒塌无外乎几种因素:
  首当其冲的就是抗震构造的措施不合理,如某些建筑在设计梁柱时,梁柱的节点分配不足;承重墙的高宽比过大;底层建筑呈柔性;不规则的在建筑中开洞或者是预制楼板的混凝土结构等。在地震中,震害往往集中在这些薄弱的部位。
  其次便是建筑施工时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建筑在地震中倒塌或者遭受破坏,便会暴露出建筑在施工时的许多质量问题,比如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或是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相符合,在材料上偷工减料,忽视抗震设计也是建筑抗震差的重要因素。因施工质量而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各地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施工企业只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忽略人身安全所导致。
  三、民用建筑抗震加固的方法
  民用建筑的抗震加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来进行。
  首先,在进行抗震加固时,应进行抗震加固的验算,可使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进行验算,也可按照《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的方法进行验算。并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目前其抗震承载的能力和加固提出的方案的实施条件,来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
  其次,在民用建筑的抗震加固方法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采用多层砌体结构式的加固
  传统的抗震加固方法只是增设钢材料的拉杆,圈梁,夹板墙等,而夹板墙在唐山大地震之后,又出现对大量的砖混合结构进行的加固。然而随着建筑抗震加固技术的的改变,加上人们对建筑物美观的要求,传统建筑也会逐步被淘汰。使用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的方法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的加固,其方法可采用双面加固即夹板墙的加固,此类方法作用于抗震的能力相差不大时使用,其有点在于无需做基础,建筑层面也无需上下连续。第二种是钢筋混凝土制墙体的加固,可以使用单面或者双面的加固,此类方法适用于抗震能力相差较大时使用,但是钢筋混凝土墙面一般都是自下而上连续设置的,所以使用此方法需要做基础。此类方法还适用于高度或者层数超过鉴定标准的要求的砖混结构,原砖墙仅承受竖向的负荷,水平地震由新增进的混凝土墙面承受。第三种,采用增设抗震墙的加固,钢筋混凝土制围套的加固等。第四种,对于某些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可采用聚合物砂浆的方法进行加固。
  2.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结构的抗震加固
  框架结构的建筑抗震加固方法可以采用体系加固方法或者构件加固方法,并且在两种方法中,优先选用体系加固的方法。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常用的加固方法大致分为三种方法:第一,在建筑中增设钢筋混凝土制抗震墙,可以将原有的框架的结构进行改变,比如抗震墙结构和壁式框架结构,从而达到减少框架构件的受力,降低轴压比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建筑加固的工作量,一举三得。新增的抗震墙会承受较大的竖向压力的负荷和水平地震作用,若要减少基础尺寸或者为方便施工,可采用短桩配合承台托换技术;第二,可通过增设钢支撑和耗能支撑的加固方法达到防震效果,在框架的柱之间设置钢支撑,以达到增加结构抗震刚度和减少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结构变形的目的。若在建筑结构中放置耗能支撑,便可在地震时通过耗能原件的吸收地震能量而起到保护结构尽量不受影响的效果;第三,可在框架结构中采用钢构套或者加大承载面和使用碳纤维的方法进行加固。
  四、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民用建筑的防震现状和因素,也看到了其解决的方法。建筑的防震不仅仅需要在设计、材料上进行探讨,更应该唤醒施工单位的良知,不在设计上做手脚减少成本,不在材料的使用上为减少开支而选用劣质材料,不在施工时偷工减料,都可以极大的避免民用建筑在地震时被破坏,因为根据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来严格进行施工,建筑的抗震度会非常高,而且实际抗震效果也很好,所以要想建筑防震真正的做好,最好的方法就是施工单位认真负责的进行建筑的建设。
其他文献
工程概况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城市南-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全长约29.2km,全为地下线。线路沿线共跨越晋安、鼓楼、台江、苍山四个行政区。  影响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主要包括:局部区域存在较大的地面沉降,地下有害气体的局部富集,软土具有流变、触变特性,砂土、碎卵石层流砂、管涌和坑底突涌肯能,残积土及风化岩层局部分布的孤石及球状风化核,工程沿线存在规模不等的明浜及局部形成的暗浜等。  监测目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变成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而这把“双刃剑”也成为影响我国公共决策的重要力量。要客观地看待网络舆论对公共决策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扩大公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公共决策,并维持公共决策的相对自主性。  关键词:网络舆论 公共政策 制定 影
期刊
摘要:文章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对造价进行一个动态过程的控制,旨在对工程造价控制在早期,环环控制,节节管理,以防止工程造价与事实发生偏移。  关键词: 造价管理, 过程控制, 招标,编制    建筑市场作为一个买方市场,施工单位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加上之前对《招投标法》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存在误读,一味强调投标价格最低,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加剧,招标过程中买标、卖标、围标、串标、抢标等扰乱市场的行为时有发生
期刊
摘要:沉没成本是管理会计中一项重要的概念,有为投资决策提供真实信息,促进企业经营,合理沟通上下游产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沉没成本概念的定义、产生原因、认识的盲点和减轻的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达到更好的为财会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会计分析管理会计沉没成本  1.沉没成本的定义:  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过去的决策失误造成大量产品的库存、设备浪费和闲置等现象,这些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原则以及园林生态设计的目标和趋势,并探讨了如何达到园林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最后对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 生态设计  1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   生态园林应有三个方面内涵:一是具有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的环境;人类对外界的感觉中,视觉最为主要,占所有感官的87%,因
期刊
摘要:SATWE软件在结构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注意。本文对使用SATWE软件时应该注意的几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SATWE;结构设计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设计软件应用而生,特别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发的SATWE软件在空间结合结构有限元分析方面等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使用。下面就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
期刊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电气工程监理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监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是本人在多年的监理工作中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监理方面的一些理解与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電气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是越来越多,对建筑的舒适性及节能环保要求是越来越高,因而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上
期刊
摘要: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以美化建筑及建筑空间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形式多样, 有着极浓厚的民族性和艺术性, 极大增加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是世界建筑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在建筑设计如何很好地把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来,很好地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与现代的文化内涵,精神相结合,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默契,保持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 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
期刊
摘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地下商业建筑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规划,需要设计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以先探讨地下商业空间的相关概念,然后主要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为例来阐述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  关键词:地下建筑空间;体育中心;设计    1.地下建筑空间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扩张,
期刊
一、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概述  1、类型选择  从大量历史上存在的建筑形式中提取、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建筑模式。从大量同类建筑中提取类型模式的过程便是“元设计”的过程,即类型选择的过程,类型成为描述这类建筑的工具。而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则进入“对象设计”的层次,它们在类型概念指导下生成具体形态不同的建筑。  2、类型转换  转换的最常见方法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的形式变换。由于这种变换是在深层结构基本相似或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