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学硬件基础相对较差,缺少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教具。而初中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的学科。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自制教具。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自制教具”作为切入点,对自制教学制的自作原则和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物理;自制教具;自作原则 ;实践应用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自己进行设计、制作、应用的简易教学工具。教师与学生操作演示自制教具,既可以还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解释现象原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可以达到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目的。
一、农村初中物理课堂自制教具的自作原则
每一位教师的自制教具都不尽相同,它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传达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拥有自身的特点,但所有的自制教具都必须要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因此,在制作教具时,要考虑到以下原则原则:首先,针对性原则。自制教具并不是教学中的工艺品摆设,它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演示实验,教学是其制作的唯一出发点。其次,常规性原则。新奇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但自制教育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要具有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要考虑它的实用性,教具设计要大众化,普遍的常规教具。再次,参与性,新课改推崇以认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具的制作当中,让学生善于思考物理知识的原理,勤于动手操作,以此来促进自身创新精神的养成。最后,经济性原则。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此自制教具的成本要放在首要位置,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塑料瓶、废纸板、废纸杯等。
二、农村初中物理课堂自制教具的实践应用
(一)教师课堂应用教具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物理课堂应用自制教具,不仅可以弥补农村学校缺少必要硬件教学设施的缺点,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演示物理实验,还原神奇的物理现象,激发了学生对现象原理的探索,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大气压强》一课,教师通过自制教具,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教师把硬纸板盖在一个装满水的平口玻璃杯上,当把玻璃杯倒置过来的时候,玻璃杯内的水和硬纸板都没有掉下来。学生被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都紧盯着教师手中的水杯,想要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通过演示自制教具,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目的。
(二)学生课堂应用教具操作实验,加深知识理解
要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光凭教师的演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多次操作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思考现象原因、探究现象的物理原理,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弹力》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橡皮筋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弹力,学生一只手按住橡皮筋,另一只手用力拉,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橡皮筋对两只手都有一个向回拉的弹力,并且力的方向相反,越用力去拉橡皮筋,橡皮筋长度越长,弹力也越大。学生感觉橡皮筋两端的弹力相反,但力的大小应该相同。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把橡皮筋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采用双手对拉、一端固定,一端用力拉的方式发现,两个弹簧秤的刻度相同,这也验证的学生的想法,也让学生加深了对“弹力”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生课后自制教具探究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课堂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全面的施展,这对于学生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课后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浮力》一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了浮力的计算公式:,教师让学生再课后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自制教具“如何让乒乓球深入水底”。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两个公式,开始思考,若让乒乓球深入水底,可以加大乒乓球的质量,于是学生提出把乒乓球与重物相连,实现了乒乓球深入水底的现象。同时,也有学生根据,把乒乓球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的下端開一个口,让乒乓球可以随着水流向下的力深入水底。学生通过课后创新自制教具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原理,进而促进了自身创新精神的养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是教师不可能改变的因素。但,初中物理教学不能离开实验操作,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具的演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秉持着自制教具的原则进行教具自作。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制教具,还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又能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龚彩琴.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2015(6):64-64.
[2] 向功正. 农村初级中学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时代教育, 2014, 000(010):240-240.
潘玉虹 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楼下中学
【关键词】农村教学;初中物理;自制教具;自作原则 ;实践应用
自制教具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自己进行设计、制作、应用的简易教学工具。教师与学生操作演示自制教具,既可以还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解释现象原理,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可以达到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目的。
一、农村初中物理课堂自制教具的自作原则
每一位教师的自制教具都不尽相同,它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传达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拥有自身的特点,但所有的自制教具都必须要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因此,在制作教具时,要考虑到以下原则原则:首先,针对性原则。自制教具并不是教学中的工艺品摆设,它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演示实验,教学是其制作的唯一出发点。其次,常规性原则。新奇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但自制教育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要具有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要考虑它的实用性,教具设计要大众化,普遍的常规教具。再次,参与性,新课改推崇以认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具的制作当中,让学生善于思考物理知识的原理,勤于动手操作,以此来促进自身创新精神的养成。最后,经济性原则。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因此自制教具的成本要放在首要位置,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塑料瓶、废纸板、废纸杯等。
二、农村初中物理课堂自制教具的实践应用
(一)教师课堂应用教具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物理课堂应用自制教具,不仅可以弥补农村学校缺少必要硬件教学设施的缺点,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演示物理实验,还原神奇的物理现象,激发了学生对现象原理的探索,进而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大气压强》一课,教师通过自制教具,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教师把硬纸板盖在一个装满水的平口玻璃杯上,当把玻璃杯倒置过来的时候,玻璃杯内的水和硬纸板都没有掉下来。学生被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都紧盯着教师手中的水杯,想要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通过演示自制教具,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目的。
(二)学生课堂应用教具操作实验,加深知识理解
要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光凭教师的演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多次操作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思考现象原因、探究现象的物理原理,进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弹力》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橡皮筋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弹力,学生一只手按住橡皮筋,另一只手用力拉,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橡皮筋对两只手都有一个向回拉的弹力,并且力的方向相反,越用力去拉橡皮筋,橡皮筋长度越长,弹力也越大。学生感觉橡皮筋两端的弹力相反,但力的大小应该相同。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把橡皮筋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采用双手对拉、一端固定,一端用力拉的方式发现,两个弹簧秤的刻度相同,这也验证的学生的想法,也让学生加深了对“弹力”知识点的理解。
(三)学生课后自制教具探究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课堂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全面的施展,这对于学生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在课后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浮力》一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了浮力的计算公式:,教师让学生再课后进行探究活动,通过自制教具“如何让乒乓球深入水底”。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两个公式,开始思考,若让乒乓球深入水底,可以加大乒乓球的质量,于是学生提出把乒乓球与重物相连,实现了乒乓球深入水底的现象。同时,也有学生根据,把乒乓球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的下端開一个口,让乒乓球可以随着水流向下的力深入水底。学生通过课后创新自制教具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原理,进而促进了自身创新精神的养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教学条件简陋,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是教师不可能改变的因素。但,初中物理教学不能离开实验操作,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教具的演示。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秉持着自制教具的原则进行教具自作。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制教具,还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又能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龚彩琴.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2015(6):64-64.
[2] 向功正. 农村初级中学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时代教育, 2014, 000(010):240-240.
潘玉虹 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楼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