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买书比选对象还难
如今的书店闹哄哄的成了大卖场,难有翻书、选书、读书的气氛。选书,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书的琳琅满目,其实是在花哨之中暗藏着浮躁,便越发地让人乱花迷眼。
好多朋友都问我,如此乱象,进书店该如何选书?说实在的,我已多日不去书店,选书,只在网上或图书馆,或听孩子的推荐。因此,面对那么多其实大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我只能说,首先不选的是什么样的书(仅限于文学和社科类)。然后,淘汰下来的,范围缩小,可选的书容易水落石出。
一不选太老的书。太老的书,尽管花样翻新,包装翻新,内容大致相同,如果不是为了专业研究,尽可以不看。其中包括对那些老书的新解新讲和新的点评本,不如选旧本更可信,比如讲杜甫,不如看清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比如看《红楼梦》,不如看脂评本,或者,索性就看原著。
一不选太新的书。太新的书,尽管经过媒体的宣传炒作,往往容易是雷声大雨点小,可捞出的实在干货不多。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考验,很容易名实不符,货不对版。因此,除了自己信任的作家和研究者的书,再卖力地吆喝声盈于耳,一般我不会为之而动心。
一不选各种年选本和丛书套书。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今的年选本编的并不尽心,不少根本谈不上编和选,而是剜在篮子就是菜,不大负责。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等人编选的小说小品文选集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不如六十年代周立波编选的散文年选本,起码还有一个对各篇文章认真的点评,让读者明白为什么选了这篇文章。丛书和套书,更是容易茄子搭着葫芦卖,质量参差不齐。与其不留神咬一嘴沙子,不如另辟蹊径。
一不选腰封上写一串名家名字联袂推荐的书。这类书有明显的商业操作色彩,拉大旗作虎皮,拉一串名人唬人,往往这些名人碍于情面,根本没有看过书,却一起加入叫卖的大合唱。这类套数,让我看到那灿烂的腰封,总会想起选美比赛那些缠裹在美女身上的缎带,随猫步一起性感地忸怩摆动,有些不伦不类。
一不选报告文学和新写的名人传记。如今的报告文学,好的越发显得凤毛麟角,而让人分外觉得物以稀为贵,总体而言,已经失去改革开放伊始时的风骨和品质。不是什么瑕不掩瑜,而是瑜难掩瑕。大量的,名为报告文学,不仅没有了什么文学性,更缺少了对现实真诚的介入,仅仅沦为为资本或权势打躬唱喏之作。至于名人传记,不论是自己写的,还是他人撰写,更多可疑,极容易沦为表扬与自我表扬,成为妆后的彩照。
这样五类书不选,或慎选,删繁就简之后,再来选书,似乎会好一些,心也容易清爽,眼也会明朗一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孔之见,不足为训。
不过,读书,其实应该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人这一辈子,读书读到最后,书架上剩下的可读的书,就是那几本,那几位作家或学者的著作而已。选书选到最后,只剩下最简单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选作者。因为作者是书之本,是书之魂,会对他自己的书负责。因此,我只选那些我信任的作家和学者的书,我会尽可能地买全他们过去出版的旧书和新近出版的新书。对于陌生名字的作者的书,我会先了解一下,觉得可以信任,并确定自己确实有兴趣,才会对他们下笊篱。
如今的图书市场混乱而浮躁,选书真有点儿比选对象还难。确实要切记:买书有风险,选书须谨慎。
02 书的实验
站在书店童书柜台前,真有些“雪暗梨千树,烟迷柳一川”的感觉。选书,有 点儿难度。
最后,我选了这样三本书:一本英国珍妮·威利斯文、托尼·罗斯图的《鼠老大》(湖南少儿出版社),一本美国安妮·曼甘文、凯瑟琳·沃特斯图的《想要月亮的猴子》(江苏少儿出版社),一本英国朱蒂·维特文、尼尔·瑞德图的《暴风雨后的小海豹》(江苏少儿出版社)。虽说是选,却有些盲人摸象,心里一点儿底没有,权且当作一次实验,看看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
孩子不到四岁,还不认字,我将这三本书放在他面前,让他选择先讲哪一本,他先选了《想要月亮的猴子》,猜想他以前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是想看看两者的不同。读完之后,他选择的是《鼠老大》。最后,选择的是《暴风雨后的小海豹》。三本书都读完了,不用再问便知道他喜欢哪一本,因为他磨着我还要再讲一遍《暴风雨后的小海豹》。孩子的选择,不带一点儿功利色彩或其他外在因素,删繁就简地淘汰,全凭直觉,就是喜欢不喜欢。
为什么孩子的选择和大人的选择会有这样大的区别?主要还是內容。
就内容而言,三本书都是传统的童书写法,不过,前两本是属于童话,而后一本《暴风雨后的小海豹》则是写实的生活散文。按理说,孩子应该更喜欢童话才对,为什么这一次却偏偏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散文?
《鼠老大》讲的是一只老鼠总到一家人那里偷吃东西,这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捉住这只聪明的老鼠,最后把老鼠请到家中当作朋友一样,倒相处得非常愉快。不料,这只老鼠死掉了,全家人很怀念和它一起相处的日子。这是一个化敌为友向孩子讲善的故事。
《想要月亮的猴子》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什么都想要据为己有,屡屡难以得逞,得到惩罚却依然一意孤行。最后,它想要天上的月亮,妈妈告诉它:有些东西比如月亮是属于大家的,你要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不一定非要拥有每一样东西。这是一个讲孩子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故事。
《暴风雨后的小海豹》讲的是一只暴风雨后受伤的小海豹,被一位老爷爷抱回家,帮它养好伤后,村子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它,和它一起尽情玩耍。老爷爷最终将它又送回大海,和它的伙伴一起生活。这是一个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故事。
三本书讲述的道理都很好,对于孩子都很需要。只是,第一本书讲述的道理,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显得深了一些。而且,这只老鼠的形象,和有趣可爱的米老鼠相去甚远。孩子不喜欢,是必然的,说明我当初选择的错误。第二本书,妈妈最后讲述的道理过于直白,小猴子一次次犯错而一次次受到惩罚,听故事的孩子和小猴子一样始终处于耳提面命的被动地位。这种受教育的方式,尤其让孩子难以接受。
第三本书,讲的也是道理,但书中没有一句这样道理的话出现,道理在故事结束后自然地流露和蕴含。更重要的,吸引孩子的不是道理而是故事中浓郁的感情色彩。在读到小海豹被破渔网的线缠住动弹不得,又冷又饿,奄奄一息的时候,孩子对它充满担心,对比自己还弱小的小动物的怜悯和关心,是所有孩子的天然之情。当读到老爷爷把小海豹抱回家喂它鱼汤它不喝,老爷爷就一边抚摩着它一边为它唱歌,一直到傍晚它才喝下第一口鱼汤,然后全部喝完,开始咂这老爷爷的手和老爷爷玩。如此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自然而亲切,让孩子的心和小海豹也和老爷爷一起起伏。最后,读到老爷爷送它回大海,对它说你该回家了,它找到了另一只小海豹成为了朋友后,两只小海豹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和老爷爷告别的情景,让孩子感动,既为小海豹回家感到高兴,又为小海豹离去感到伤感。
一连两天,孩子磨着我让我讲了六遍《暴风雨后的小海豹》,而将另外两本书毫不留情地丢在一边。每逢讲到这里的时候,孩子都一言不发,望着书的最后一页画面,沉默了好久的时间。
(源自《肖复兴散文新作》)
责编:马京京
如今的书店闹哄哄的成了大卖场,难有翻书、选书、读书的气氛。选书,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书的琳琅满目,其实是在花哨之中暗藏着浮躁,便越发地让人乱花迷眼。
好多朋友都问我,如此乱象,进书店该如何选书?说实在的,我已多日不去书店,选书,只在网上或图书馆,或听孩子的推荐。因此,面对那么多其实大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我只能说,首先不选的是什么样的书(仅限于文学和社科类)。然后,淘汰下来的,范围缩小,可选的书容易水落石出。
一不选太老的书。太老的书,尽管花样翻新,包装翻新,内容大致相同,如果不是为了专业研究,尽可以不看。其中包括对那些老书的新解新讲和新的点评本,不如选旧本更可信,比如讲杜甫,不如看清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比如看《红楼梦》,不如看脂评本,或者,索性就看原著。
一不选太新的书。太新的书,尽管经过媒体的宣传炒作,往往容易是雷声大雨点小,可捞出的实在干货不多。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筛选和考验,很容易名实不符,货不对版。因此,除了自己信任的作家和研究者的书,再卖力地吆喝声盈于耳,一般我不会为之而动心。
一不选各种年选本和丛书套书。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今的年选本编的并不尽心,不少根本谈不上编和选,而是剜在篮子就是菜,不大负责。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等人编选的小说小品文选集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不如六十年代周立波编选的散文年选本,起码还有一个对各篇文章认真的点评,让读者明白为什么选了这篇文章。丛书和套书,更是容易茄子搭着葫芦卖,质量参差不齐。与其不留神咬一嘴沙子,不如另辟蹊径。
一不选腰封上写一串名家名字联袂推荐的书。这类书有明显的商业操作色彩,拉大旗作虎皮,拉一串名人唬人,往往这些名人碍于情面,根本没有看过书,却一起加入叫卖的大合唱。这类套数,让我看到那灿烂的腰封,总会想起选美比赛那些缠裹在美女身上的缎带,随猫步一起性感地忸怩摆动,有些不伦不类。
一不选报告文学和新写的名人传记。如今的报告文学,好的越发显得凤毛麟角,而让人分外觉得物以稀为贵,总体而言,已经失去改革开放伊始时的风骨和品质。不是什么瑕不掩瑜,而是瑜难掩瑕。大量的,名为报告文学,不仅没有了什么文学性,更缺少了对现实真诚的介入,仅仅沦为为资本或权势打躬唱喏之作。至于名人传记,不论是自己写的,还是他人撰写,更多可疑,极容易沦为表扬与自我表扬,成为妆后的彩照。
这样五类书不选,或慎选,删繁就简之后,再来选书,似乎会好一些,心也容易清爽,眼也会明朗一些。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孔之见,不足为训。
不过,读书,其实应该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人这一辈子,读书读到最后,书架上剩下的可读的书,就是那几本,那几位作家或学者的著作而已。选书选到最后,只剩下最简单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选作者。因为作者是书之本,是书之魂,会对他自己的书负责。因此,我只选那些我信任的作家和学者的书,我会尽可能地买全他们过去出版的旧书和新近出版的新书。对于陌生名字的作者的书,我会先了解一下,觉得可以信任,并确定自己确实有兴趣,才会对他们下笊篱。
如今的图书市场混乱而浮躁,选书真有点儿比选对象还难。确实要切记:买书有风险,选书须谨慎。
02 书的实验
站在书店童书柜台前,真有些“雪暗梨千树,烟迷柳一川”的感觉。选书,有 点儿难度。
最后,我选了这样三本书:一本英国珍妮·威利斯文、托尼·罗斯图的《鼠老大》(湖南少儿出版社),一本美国安妮·曼甘文、凯瑟琳·沃特斯图的《想要月亮的猴子》(江苏少儿出版社),一本英国朱蒂·维特文、尼尔·瑞德图的《暴风雨后的小海豹》(江苏少儿出版社)。虽说是选,却有些盲人摸象,心里一点儿底没有,权且当作一次实验,看看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
孩子不到四岁,还不认字,我将这三本书放在他面前,让他选择先讲哪一本,他先选了《想要月亮的猴子》,猜想他以前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是想看看两者的不同。读完之后,他选择的是《鼠老大》。最后,选择的是《暴风雨后的小海豹》。三本书都读完了,不用再问便知道他喜欢哪一本,因为他磨着我还要再讲一遍《暴风雨后的小海豹》。孩子的选择,不带一点儿功利色彩或其他外在因素,删繁就简地淘汰,全凭直觉,就是喜欢不喜欢。
为什么孩子的选择和大人的选择会有这样大的区别?主要还是內容。
就内容而言,三本书都是传统的童书写法,不过,前两本是属于童话,而后一本《暴风雨后的小海豹》则是写实的生活散文。按理说,孩子应该更喜欢童话才对,为什么这一次却偏偏选择了平铺直叙的散文?
《鼠老大》讲的是一只老鼠总到一家人那里偷吃东西,这家人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捉住这只聪明的老鼠,最后把老鼠请到家中当作朋友一样,倒相处得非常愉快。不料,这只老鼠死掉了,全家人很怀念和它一起相处的日子。这是一个化敌为友向孩子讲善的故事。
《想要月亮的猴子》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什么都想要据为己有,屡屡难以得逞,得到惩罚却依然一意孤行。最后,它想要天上的月亮,妈妈告诉它:有些东西比如月亮是属于大家的,你要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不一定非要拥有每一样东西。这是一个讲孩子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故事。
《暴风雨后的小海豹》讲的是一只暴风雨后受伤的小海豹,被一位老爷爷抱回家,帮它养好伤后,村子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它,和它一起尽情玩耍。老爷爷最终将它又送回大海,和它的伙伴一起生活。这是一个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故事。
三本书讲述的道理都很好,对于孩子都很需要。只是,第一本书讲述的道理,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显得深了一些。而且,这只老鼠的形象,和有趣可爱的米老鼠相去甚远。孩子不喜欢,是必然的,说明我当初选择的错误。第二本书,妈妈最后讲述的道理过于直白,小猴子一次次犯错而一次次受到惩罚,听故事的孩子和小猴子一样始终处于耳提面命的被动地位。这种受教育的方式,尤其让孩子难以接受。
第三本书,讲的也是道理,但书中没有一句这样道理的话出现,道理在故事结束后自然地流露和蕴含。更重要的,吸引孩子的不是道理而是故事中浓郁的感情色彩。在读到小海豹被破渔网的线缠住动弹不得,又冷又饿,奄奄一息的时候,孩子对它充满担心,对比自己还弱小的小动物的怜悯和关心,是所有孩子的天然之情。当读到老爷爷把小海豹抱回家喂它鱼汤它不喝,老爷爷就一边抚摩着它一边为它唱歌,一直到傍晚它才喝下第一口鱼汤,然后全部喝完,开始咂这老爷爷的手和老爷爷玩。如此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自然而亲切,让孩子的心和小海豹也和老爷爷一起起伏。最后,读到老爷爷送它回大海,对它说你该回家了,它找到了另一只小海豹成为了朋友后,两只小海豹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和老爷爷告别的情景,让孩子感动,既为小海豹回家感到高兴,又为小海豹离去感到伤感。
一连两天,孩子磨着我让我讲了六遍《暴风雨后的小海豹》,而将另外两本书毫不留情地丢在一边。每逢讲到这里的时候,孩子都一言不发,望着书的最后一页画面,沉默了好久的时间。
(源自《肖复兴散文新作》)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