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贵州省遵毕高速公路第十七合同段百纳隧道施工中的测量放线作以说明。隧道施工的测量与放线包括控制测量、中线测量、排水构造物放线等,介绍隧道施工测量放线和尺寸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隧道施工; 测量要求 ; 测量放线; 尺寸控制
The; This paper as Picasso in guizhou province highway 17 contract s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baina lates measuring unreeling in the show. Tunnel construc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drawing line measurement, drainage structures such as drawing, introduc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measuring unreeling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Measuring unreeling; Siz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隧道的进出口一般都不能相互通视, 两端进洞的贯通接头必须要精确闭合, 又因为隧道的横向是一个封闭式的曲线墙体结构的特点, 在具体的尺寸控制上较为烦琐, 要保证工程平面位置和断面曲线的精确结合, 运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并且精度和效果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花几十万买一台隧道断面仪, 仅能用于隧道断面测量,投资太大, 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果运用AutoCAD电脑辅助设计软件, 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很方便地解决, 并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隧道工程测量要求
为保证隧道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及相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位置正确,从而要求:
1.1规划阶段,提供隧道选线用的地形图和地质填图所需的测绘资料。
1.2勘测设计阶段,在隧道沿线布测测图控制网,测绘带状地形图,实地进行隧道的洞口点、中线控制桩和中线转折点的测设,绘制隧道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洞身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正洞口和辅助洞口的纵断面图等工程设计图;
1.3施工建造阶段,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没及施测,再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随隧道向前延伸而阶段性地将洞内基本控制网向前延伸,并不断进行施工控制导线的布测和中线的施工放样,指导并保证不同工作面之间以预定的精度贯通,贯通后进行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和线路中线的调整,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和相关建筑物的放样,以及进行竣工测量;
1.4在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地表、隧道洞身各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2隧道控制测量及平面控制测量
首先, 在开工之前必须建立隧道进口和出口相连的高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测量等级及精度应该与建设项目控制测量等级相同或更高, 且必须满足5工程测量规范6和5隧道施工规范6的有关要求。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 复测闭
合达到精度要求即可。
控制测量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其他各项测量工作继续开展的前提,所谓施工控制测量就是为了指导施工而专门建立的控制网,它可以是国家控制网也可以是小区域控制网。对于我们进行的施工大部分都是在小区域内进行的,也可以使用三角锁及导线测量来控制整个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下面我详细总结一下隧道、桥梁的控制测量工作。为了给出隧道正确的掘进方向,并保证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由于隧道洞内场地狭窄,故洞内平面控制常采用中线或导线两种形式。
1.1隧道控制测量主要分为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洞外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整个隧道沿线建立一条或多条精密导线或导线环,来控制每个开挖面;洞内控制测量的只要目的是为了施工放样。洞外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锁网法、GPS测量。中线法比较直观但精度不高不宜采用;三角锁工序比较繁多;SGP仪器较少,不能经常测量。
1.2中线形式;中线形式 是指洞内不设导线,用中线控制点直接进行施工放样。一般以定测精度测设出新点,测设中线点的距离和角度数据由理论坐标值反算,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较短的隧道。若将上述测设的新点,再以高精度测角、量距,算出实际的新点精确点位,再和理论坐标相比较,若有差异,应将新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曲线隧道500m、直线隧道1000m以上的较长隧道。
1.3 导线形式;导线形式 是指洞内控制依靠导线进行,施工放样用的正式中线点由导线测设,中线点的精度能满足局部地段施工要求即可。导线控制的方法较中线形式灵活,点位易于选择,测量工作也较简单,而且具有多种检核方法;当组成导线闭合环时,角度经过平差,还可提高点位的横向精度。导线控制方法适用于长隧道。洞内导线与洞外导线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洞内导线是随着隧道的开挖逐渐向前延伸,故只能敷设支导线或狭长形导线环,而不可能将全部导线一次测完;导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坑道的形状;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中遭受破坏。
3公路桥梁隧道中线法
及时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施工桩号的隧道中心线,并放出横向法线方向以确保尺寸量测的方向。全站仪测量应设置第二后视作为复核, 以防止导线点有挠动时造成错误。隧道施工中各种工序衔接紧凑, 洞内作业面狭小,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工程很多, 洞内阴暗视线不佳,
如排风不畅, 空气质量差, 红外线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太弱, 往往无法进行测量工作, 所以随着施工开展及进度情况应及时设置临时导线点推进, 临时导线点应求稳固和便于测量, 洞内机械往来很多, 应频繁检查复核。隧道中线在两头掘进时要设置贯通段, 贯通段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在贯通段内将贯通误差顺接, 使横向位置及高程顺利对接。
(1)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无团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当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或曲线偏角法检测延伸的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
(2 ) 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
(3 )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5M。用串线法标定开挖面中线时,基距离可用皮尺丈量。
(4 )开挖前应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并绘出断面图。
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引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
(5 )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6)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
(7 ) 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情况,测点间距以200~500M为宜。
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
4 隧道其他構造物的测量放线
隧道内排水设施较为复杂和集中, 包括纵向、横向、竖向排水以及防寒泄水洞等, 要保证立体的统一和流水坡度顺畅, 因此必须保证测量放线的精确度, 用CAD绘出在结构断面图上的详细位置, 测量时要用全站仪测量纵向里程和法线方向, 水准测量标高, 精确地放线施工, 才能保证最后各排水系统衔接畅通无阻。其他构造物可以同法测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隧道施工的测量与放线虽然与其他工程有着明显的不同运用先进的CAD 绘图技术就能够方便地解决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和放线的各种问题, 有利地配合隧道紧凑而紧张的施工。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建设中,实时精确的隧道测量不仅可以保证路线的精度,更是为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隧道施工; 测量要求 ; 测量放线; 尺寸控制
The; This paper as Picasso in guizhou province highway 17 contract s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baina lates measuring unreeling in the show. Tunnel construc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drawing line measurement, drainage structures such as drawing, introduces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measuring unreeling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Measuring unreeling; Siz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隧道的进出口一般都不能相互通视, 两端进洞的贯通接头必须要精确闭合, 又因为隧道的横向是一个封闭式的曲线墙体结构的特点, 在具体的尺寸控制上较为烦琐, 要保证工程平面位置和断面曲线的精确结合, 运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并且精度和效果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花几十万买一台隧道断面仪, 仅能用于隧道断面测量,投资太大, 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果运用AutoCAD电脑辅助设计软件, 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很方便地解决, 并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隧道工程测量要求
为保证隧道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及相关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位置正确,从而要求:
1.1规划阶段,提供隧道选线用的地形图和地质填图所需的测绘资料。
1.2勘测设计阶段,在隧道沿线布测测图控制网,测绘带状地形图,实地进行隧道的洞口点、中线控制桩和中线转折点的测设,绘制隧道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洞身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正洞口和辅助洞口的纵断面图等工程设计图;
1.3施工建造阶段,根据隧道施工要求的精度和施工顺序进行相应的测量,首先根据隧道线路的形状和主洞口、辅助洞口、转折点的位置进行洞外施工控制网和洞口控制网的布没及施测,再进行中线进洞关系的计算及测量,随隧道向前延伸而阶段性地将洞内基本控制网向前延伸,并不断进行施工控制导线的布测和中线的施工放样,指导并保证不同工作面之间以预定的精度贯通,贯通后进行实际贯通误差的测定和线路中线的调整,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和相关建筑物的放样,以及进行竣工测量;
1.4在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地表、隧道洞身各部位及其相关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2隧道控制测量及平面控制测量
首先, 在开工之前必须建立隧道进口和出口相连的高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测量等级及精度应该与建设项目控制测量等级相同或更高, 且必须满足5工程测量规范6和5隧道施工规范6的有关要求。一般的工程项目都有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网, 复测闭
合达到精度要求即可。
控制测量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其他各项测量工作继续开展的前提,所谓施工控制测量就是为了指导施工而专门建立的控制网,它可以是国家控制网也可以是小区域控制网。对于我们进行的施工大部分都是在小区域内进行的,也可以使用三角锁及导线测量来控制整个工程的测量放样工作。下面我详细总结一下隧道、桥梁的控制测量工作。为了给出隧道正确的掘进方向,并保证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由于隧道洞内场地狭窄,故洞内平面控制常采用中线或导线两种形式。
1.1隧道控制测量主要分为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洞外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整个隧道沿线建立一条或多条精密导线或导线环,来控制每个开挖面;洞内控制测量的只要目的是为了施工放样。洞外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锁网法、GPS测量。中线法比较直观但精度不高不宜采用;三角锁工序比较繁多;SGP仪器较少,不能经常测量。
1.2中线形式;中线形式 是指洞内不设导线,用中线控制点直接进行施工放样。一般以定测精度测设出新点,测设中线点的距离和角度数据由理论坐标值反算,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较短的隧道。若将上述测设的新点,再以高精度测角、量距,算出实际的新点精确点位,再和理论坐标相比较,若有差异,应将新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曲线隧道500m、直线隧道1000m以上的较长隧道。
1.3 导线形式;导线形式 是指洞内控制依靠导线进行,施工放样用的正式中线点由导线测设,中线点的精度能满足局部地段施工要求即可。导线控制的方法较中线形式灵活,点位易于选择,测量工作也较简单,而且具有多种检核方法;当组成导线闭合环时,角度经过平差,还可提高点位的横向精度。导线控制方法适用于长隧道。洞内导线与洞外导线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洞内导线是随着隧道的开挖逐渐向前延伸,故只能敷设支导线或狭长形导线环,而不可能将全部导线一次测完;导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坑道的形状;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施工中遭受破坏。
3公路桥梁隧道中线法
及时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施工桩号的隧道中心线,并放出横向法线方向以确保尺寸量测的方向。全站仪测量应设置第二后视作为复核, 以防止导线点有挠动时造成错误。隧道施工中各种工序衔接紧凑, 洞内作业面狭小,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工程很多, 洞内阴暗视线不佳,
如排风不畅, 空气质量差, 红外线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太弱, 往往无法进行测量工作, 所以随着施工开展及进度情况应及时设置临时导线点推进, 临时导线点应求稳固和便于测量, 洞内机械往来很多, 应频繁检查复核。隧道中线在两头掘进时要设置贯通段, 贯通段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在贯通段内将贯通误差顺接, 使横向位置及高程顺利对接。
(1)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无团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1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50M。当用正倒镜延长直线法或曲线偏角法检测延伸的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偏差不得大于5MM。
(2 ) 特长隧道、长隧道及采用大型掘进机械施工的隧道,宜用激光设备导向。
(3 )供导坑延伸和掘进用的临时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其延伸长度在直线部分不应大于30M;曲线部分不应大于20M。串线法的两吊线间距不宜小于5M。用串线法标定开挖面中线时,基距离可用皮尺丈量。
(4 )开挖前应开挖断面标出设计断面尺寸线,开挖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并绘出断面图。
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的隧道,上部导坑的中线每引伸一定距离后,应与下部导坑的中线联测一次,用以校核上部导坑的中线点或向上部导坑引点。
(5 )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用经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大于10M。
(6)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
(7 ) 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情况,测点间距以200~500M为宜。
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为使施工方便,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宜每100M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
4 隧道其他構造物的测量放线
隧道内排水设施较为复杂和集中, 包括纵向、横向、竖向排水以及防寒泄水洞等, 要保证立体的统一和流水坡度顺畅, 因此必须保证测量放线的精确度, 用CAD绘出在结构断面图上的详细位置, 测量时要用全站仪测量纵向里程和法线方向, 水准测量标高, 精确地放线施工, 才能保证最后各排水系统衔接畅通无阻。其他构造物可以同法测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隧道施工的测量与放线虽然与其他工程有着明显的不同运用先进的CAD 绘图技术就能够方便地解决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和放线的各种问题, 有利地配合隧道紧凑而紧张的施工。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建设中,实时精确的隧道测量不仅可以保证路线的精度,更是为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