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新视域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创新的各种应用成果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工科领域的技术创新需要大量人才,艺术设计领域同样需要,这对国内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新的挑战。现阶段,国内艺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沿用传统模式,与最新的技术应用相脱节,难以满足新技术支撑下的大规模创新需求,也使艺术人才就业面临困境。本文基于互联网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针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国内艺术高等教育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学创新方法之中,对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随着信息化不断發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这要求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时,不仅着眼于培养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求培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专业人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规范的职业素养以及突出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国内主流的艺术类专业或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旧沿用传统教育模式,不仅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方式枯燥、陈旧,创新精神的导向和激励也相对不足,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及其艺术创造理念的变革存在脱节问题,尚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目前,中国艺术设计人才总体创新水平同未来将肩负的助推中国艺术和设计引领世界潮流的时代使命还有较大差距,亟待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进行顶层设计的改革。因此,笔者拟从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角度切入,查找当下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分析,继而提出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和建设策略。
  一、创新能力的溯源与内涵辨析
  (一)创新能力思想渊源
  创新能力培养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发展史中,有着较多的教育手段及其思想。早在两千多年,老子就曾提出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思想,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思想未曾离开中国教育培养体系的中心。在1919年,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将创新引入教育目标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之一,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旧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能力基本内涵
  关于创新能力内涵国内学者对其未曾明确相关定义,每一个学者对创新能力定义都不相同,但根据相关调查能够发现,大部分学者对于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有三种观点,首先,一些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学生或者个体运用自身的经验以及已知信息产生一种独特的能力,其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技术以及创新思维;其次,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有两个相关部分,第一部分为对已知知识的获取从而进行重新组装进行运用,另一部分为对新思想的研发;最后,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其中应该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工具知识,最终将其进行整合为全新知识,从而形成创新能力。以上三种观点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内涵相似。
  二、创新能力对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从而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支撑。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在艺术创作中展现人格魅力和时代风貌,既具有社会责任感,又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极强的实践运用能力,从而适应艺术设计产业日益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趋势。
  (二)艺术创作从业者日趋重视终身学习
  目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加速到来,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率不断提升,陈旧知识淘汰周期不断缩短,艺术创作思维和创新理念要跟上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知识选择获取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知识整合转换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始向终身学习方向转化,持续不间断的职业生涯学习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才能保证艺术创作成果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时代所淘汰。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使命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智慧的源泉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能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际间、城市间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围绕人才创新能力的较量。因为它是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对高校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来说,创新能力水平是评价该类院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核心指标,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应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三、目前国内艺术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创新激励不足
  艺术教育本身是一项较为抽象并相对难以理解的教育科目,应运用更加先进的教育方式促进艺术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从而能够获得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但目前,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教师在培养艺术类人才时依旧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将原本具象的艺术教育变得抽象化、教条化。空洞的创新口号、直接的理论灌输依然居于主流,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艺术理论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难以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创新观念和动力不强
  现阶段的国内艺术教育观念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学生开放性思维训练、创新思维训练方面自由度不够,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惯性使学生失去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下,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效果上不甚理想。所以针对此种教育现状,应全面提升教育评价体系中创新创业导向的权重,克服教师、学生的惰性心理,将倡导“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线。   (三)启发人才创新能力手段单一
  艺术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主要原因是艺术类学生只有具有一定创新思维才能够不断制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而能够在艺术事业中进行长远发展。但目前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未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是将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进一步拓展深化延伸还做得远远不够,因此国内大部分艺术学生难以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未来的艺术事业发展形式不容乐观。
  四、改革方略: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以互联网技术创新为抓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指引下的艺术人才价值观导向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攻坚阶段,而当代创新人才以青年为主体,他们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价值观往往有一定程度的追随与盲目推崇,因此有必要在创新创业课题体系中融入提倡“敢于首创、坚持奋斗”的红船精神思想导向,塑造创新人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从本校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思政育人,尤其是课程思政工作来看,对艺术、文化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主要由艺术与传播学院来承担。学院高度重视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校在红船精神研究上的优势与传统,围绕提升计量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创业的奮斗意识等课题展开调研与实践。尤其是在易于失去革命思想阵地的当代艺术文化教育领域,通过建设《动漫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思政项目,将红船精神教育植入课程内容,引领创新育人工作体系,还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题材内容,进一步提升艺术创新育人效果。
  (二)丰富艺术在线教学资源,助推教学理念与培养方式现代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如微课教育、慕课教育、教师技能比赛以及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在线教育平台。艺术类人才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进行网上学习,能够与各艺术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进行深入交流,丰富自身的艺术见解,提升艺术修养,并同时形成自我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跨时空性,因此不受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并可以通过教师在线实时指导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同时,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的艺术教育资源,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随时获取新观点新理论,具备自我学习的便利性和主动性条件,能够不断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对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加速课堂教学方式的信息化改革
  通过互联网技术在课堂的全面运用,将智慧课堂引入艺术教育。如在课堂教育中运用视频互动教育方式,使教师通过网络信息中心的资源分发和视频化管理,加强艺术资源的分享,对艺术创作过程进行实时辅导,以增强艺术教育的课堂效果。在实践课程过程中,能够将艺术创作的操作过程、优秀创作成果通过网络化平台实时展示,并对作品创意进行现场评价,形成示范效应和良性竞争氛围,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艺术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艺术人才培养应以创新能力为第一导向,同时要结合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方法,树立艺术创作人才肩负起未来推动中国艺术文化引领世界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艺术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一就是真正培养具备全局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才。因此,需要加快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在线艺术教育资源的运用,培养艺术人才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网络化的互动分享中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002).
  [2]完善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无限可能[J].北京教育(高教),2018(04):63.
  [3]张斯莫.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8(01):188.
  [4]罗玥.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10-111.
  [5]杨丽敏.高职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山西农经,2017(19):148-149.
  作者简介:朱广伟,男,1984.11,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实验师,现就职于中国计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电子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手机技术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应运而生了互联网技术,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标志。QQ和微信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上的主要通讯软件;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成为现代人购物的主要方式;支付宝、易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对传统实体金融机构提出了挑战。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主流。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创业;研究  科技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如今的我们早已习惯了网络的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几年,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取得一些效果。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亲身教学实践,认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学生创业社团;公司模拟化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
期刊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教学方法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致使教学质量差强人意。优秀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激发高校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高校足球的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足球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对于学生正确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教育性。而实践教学作为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用和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下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中心,分析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
期刊
摘要: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先反映者,其中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渗透给当代大学生,受教育者在积极接受和吸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容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内涵,再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逐渐成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2方面价值以及3层次
期刊
摘要:在人们深思当代教育能否适合时代的发展,在教学模式引来诸多争议的背景下,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传统的教学法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在历史学科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是近几年被认定为高效的教学法。本文主要阐述问题式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目的是为了历史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扬长避短。  关键词: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历史教学;应用分析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蕴藏着革命先烈坚贞的革命精神、坚毅的意志品格、坚固的理想信念,无疑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精神历久弥新,红色文化经久不衰,在今天,红色文化仍发挥着它强大的精神向导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须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向纵深化发展。研究加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契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要:语料库对于大学本科日语写作教学有着辅助性的作用。但日本开发的大型语料库及国内现有的日语学习语料库对大学日语写作的教与学缺乏针对性和可用性。教师可利用学生写作素材及写作教材教辅自制小型写作语料库,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加以合理利用。实验证明,自制小型写作语料库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语言材料,能有效提高日语专业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词法能力、句法能力、篇章能力及自我修改能力。  关键词:自制
期刊
摘要: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工作,本文将从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详细阐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的设置,希望能为广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目前高性能的计算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实施高性能计算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高性能计算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提出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及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教学方法;并行平台;操作系统  国产CPU的应用预示着高性能计算机的成本将进一步的降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