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助于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推动特殊教育更加现代化,有利于解决特殊教育中的各种难题。信息化技术与特殊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突破师资匮乏、教学资源稀缺等诸多难题,本文也具体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特殊教育发展新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特殊教育;数字化
21世纪到来之后,人们迎来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离开了信息化,处理事情的效率会下降很多。在人人平等理念的指导下,残疾人能否与普通人一样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特殊教育面临的种种困难,在信息时代中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也是技术革命对教育做出的贡献。因此应当以信息化来促进特殊教育更加现代化,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更多的残疾人士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一、信息化技术为特殊教育提供的便利
相比于许多的西方国家,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程度也不是很高,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中都可以找到突破的途径。
(一)特殊教育更加普及
从特殊教育学校分布现状来看,呈现出了零散的趋势,这也使很多残疾学生无法接受到特殊教育,因此对于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应当进一步地普及。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未接受到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省份,他们未接受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家境困难、交通不便利、寻找不到特殊学校等。的确相比于西部省份,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比较多。在大力推行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国家除了新建更多的特殊学校,还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已有特殊学校的吸纳能力,尤其是许多偏远地区的儿童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接受远程教育,这使得特殊教育普及率增高。
(二)提高培训教师质量
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将来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士主动报名接受特殊教育,甚至许多重度残疾的儿童也将有机会接收到教育,这也意味着特殊学校将面临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学生,这也对学校教师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国家除了健全现有的特殊教育师资体系之外,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教师汇聚在一起,开展集中培训,这是当下最可行、效率最高的培训方式。
二、特殊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界将信息化技术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发展时间比较短,教育工作仍然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政府学校重视不够
无论是国家还是特殊教育的学校,对信息化教育之于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关注程度偏低,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教育方针或者制度,这也就暴露出了这样的问题:有部分学校希望开展信息化教育,但是却不知道遵循何种程序开展,因为资金上缺乏国家的扶持,导致信息化教育的质量整体偏低。
(二)缺乏专业培训教师
信息化时代特殊教育的教师也应当了解信息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该项技术来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但是从师资素质现状来看,虽然有许多老师了解信息化技术,但是在提及如何充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时,很多老师却表示不知。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特殊教育的教师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教师之间又缺乏交流,造成信息沟通出现阻碍。
(三)缺乏数字化资源
信息化教育离不开数字化资源的支撑,部分特殊学校也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开发资源,造成在教学中只能单纯地采用国家教育部门统一提供的资源;二是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的资源购买渠道,很多老师虽然希望获得教育资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购买;三是对数字资源没有统一的规格要求,造成资源之间相互不兼容,利用率偏低。
三、特殊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基于以上对特殊教育的分析,我们应正视在教育道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抓住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良好机遇,突破教育的瓶颈,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力量。
(一)积极打造数字化学校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承担着课堂知识的教育任务,还肩负着帮助学生康复训练的艰巨使命,因此特殊学校应充分发挥出自己作为教育核心的作用,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服务内容包括教学、信息咨询、康复服务等。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在校园自身建设中,将学校建设为信息的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特殊教育之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化校园是个全新的概念,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集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应用于一体的校园管理模式,校园工作主要包括数字化教学、办公、管理等各个方面。与普通校园建设模式相比,数字化校园具有更广的覆盖性,贴合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化校园所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本校学生及家长,还包括所在地区的特殊儿童,学校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他们远程提供学习资源。
(二)打造网络化师资团队
我国特殊学校分布比较零散,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分布在我国的各个角落,因此特殊教育的师资建设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日常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因为师资分布比较零散,共同开展教研工作的难度比较大,此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共同科研工作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8所特殊学校开展了教師联盟,利用网络开展科研讨论。而在2012年的时候,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政策,明确提出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这也为信息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三)发展远程特殊教育服务
远程教育一方面可以便利残疾人士需求,在足不出户的基础上,这些人员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远程教育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目前远程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送教上门。这种远程教育模式服务对象是身体有残疾出行不便,或者因特殊情况休学但是仍有能力接受教育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料、在线授课视频传输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到教师面对面的教学,还可以紧跟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是巡回指导。巡回指导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发挥了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巡回指导的频率应当在每周一次左右,这样可以提高指导的频率,同时可以在线解决学生许多问题,节省的教育资源和时间。
(四)强化数字化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材标准不统一是阻碍我国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美国政府为了普及特殊教育,推行了“教育无障碍”的理念,即统一了数字化教材的标准,只有在教育机构授权之下下载该资料,都可以轻松学习,避免了教材不兼容的问题。
四、结束语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有接受校园教育的义务和权利。而因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想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需要校园、国家、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妥善运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权.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5):30.
[2].刘惠苑,廖慧.信息无障碍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及前景研究[J].社会福利,2012(2):22.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特殊教育;数字化
21世纪到来之后,人们迎来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离开了信息化,处理事情的效率会下降很多。在人人平等理念的指导下,残疾人能否与普通人一样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特殊教育面临的种种困难,在信息时代中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也是技术革命对教育做出的贡献。因此应当以信息化来促进特殊教育更加现代化,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更多的残疾人士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一、信息化技术为特殊教育提供的便利
相比于许多的西方国家,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程度也不是很高,存在着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缺乏保障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信息化时代中都可以找到突破的途径。
(一)特殊教育更加普及
从特殊教育学校分布现状来看,呈现出了零散的趋势,这也使很多残疾学生无法接受到特殊教育,因此对于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应当进一步地普及。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未接受到特殊教育的残疾学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省份,他们未接受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家境困难、交通不便利、寻找不到特殊学校等。的确相比于西部省份,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比较多。在大力推行信息化技术的背景下,国家除了新建更多的特殊学校,还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已有特殊学校的吸纳能力,尤其是许多偏远地区的儿童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接受远程教育,这使得特殊教育普及率增高。
(二)提高培训教师质量
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背景下,将来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士主动报名接受特殊教育,甚至许多重度残疾的儿童也将有机会接收到教育,这也意味着特殊学校将面临更多数量、更多类型的学生,这也对学校教师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国家除了健全现有的特殊教育师资体系之外,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教师汇聚在一起,开展集中培训,这是当下最可行、效率最高的培训方式。
二、特殊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界将信息化技术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发展时间比较短,教育工作仍然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政府学校重视不够
无论是国家还是特殊教育的学校,对信息化教育之于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关注程度偏低,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的教育方针或者制度,这也就暴露出了这样的问题:有部分学校希望开展信息化教育,但是却不知道遵循何种程序开展,因为资金上缺乏国家的扶持,导致信息化教育的质量整体偏低。
(二)缺乏专业培训教师
信息化时代特殊教育的教师也应当了解信息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该项技术来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但是从师资素质现状来看,虽然有许多老师了解信息化技术,但是在提及如何充分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时,很多老师却表示不知。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特殊教育的教师接受技术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教师之间又缺乏交流,造成信息沟通出现阻碍。
(三)缺乏数字化资源
信息化教育离不开数字化资源的支撑,部分特殊学校也存在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开发资源,造成在教学中只能单纯地采用国家教育部门统一提供的资源;二是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的资源购买渠道,很多老师虽然希望获得教育资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购买;三是对数字资源没有统一的规格要求,造成资源之间相互不兼容,利用率偏低。
三、特殊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基于以上对特殊教育的分析,我们应正视在教育道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抓住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良好机遇,突破教育的瓶颈,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力量。
(一)积极打造数字化学校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承担着课堂知识的教育任务,还肩负着帮助学生康复训练的艰巨使命,因此特殊学校应充分发挥出自己作为教育核心的作用,从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服务内容包括教学、信息咨询、康复服务等。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在校园自身建设中,将学校建设为信息的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特殊教育之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化校园是个全新的概念,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集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应用于一体的校园管理模式,校园工作主要包括数字化教学、办公、管理等各个方面。与普通校园建设模式相比,数字化校园具有更广的覆盖性,贴合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化校园所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本校学生及家长,还包括所在地区的特殊儿童,学校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他们远程提供学习资源。
(二)打造网络化师资团队
我国特殊学校分布比较零散,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分布在我国的各个角落,因此特殊教育的师资建设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日常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但是因为师资分布比较零散,共同开展教研工作的难度比较大,此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共同科研工作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8所特殊学校开展了教師联盟,利用网络开展科研讨论。而在2012年的时候,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政策,明确提出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这也为信息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三)发展远程特殊教育服务
远程教育一方面可以便利残疾人士需求,在足不出户的基础上,这些人员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远程教育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目前远程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送教上门。这种远程教育模式服务对象是身体有残疾出行不便,或者因特殊情况休学但是仍有能力接受教育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料、在线授课视频传输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到教师面对面的教学,还可以紧跟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是巡回指导。巡回指导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发挥了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巡回指导的频率应当在每周一次左右,这样可以提高指导的频率,同时可以在线解决学生许多问题,节省的教育资源和时间。
(四)强化数字化资源建设
数字化教材标准不统一是阻碍我国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美国政府为了普及特殊教育,推行了“教育无障碍”的理念,即统一了数字化教材的标准,只有在教育机构授权之下下载该资料,都可以轻松学习,避免了教材不兼容的问题。
四、结束语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有接受校园教育的义务和权利。而因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想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需要校园、国家、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妥善运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权.特殊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5):30.
[2].刘惠苑,廖慧.信息无障碍技术在残疾人教育中的应用及前景研究[J].社会福利,20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