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断地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所学知识点没有真正掌握。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教育课题。为寻求符合高考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综合学习能力,强调培养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不局限于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地理教学创新主要源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着眼。总结教育中的经验教训,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由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今后的教学将是学生带着问题和教材走向教师,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注重自主学习,强调改变教师直接、即时管理下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学生不在教师直接、即时管理下学习,学习的场所、时间不再是固定的,学生在一个开放式的环境下主动学习。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现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涉及教师如何教,其本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创造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整个地理课堂焕发生命力。例如在讲《大气环境保护》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防治时,可利用一组漫画导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析这几种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室内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开展实践式教学,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拓宽知识面,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重组信息,生成师生的课堂对话,关注地理学习的个体差异
地理课堂中,学生真正活跃起来时,就会生成大量信息。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时,要始终明确预定目标,重组课堂信息,以便正确把握教学方向。例如在《季风环流》这一课的教学中,当教师讲到季风成因时,学生会提出以下的疑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为什么会是重要的形成原因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季风的概念,并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分解出几个小问题:风向为何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气压中心为何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海陆的热力性质是什么?如何影响气压中心的变化?并以这几个知识点为切入点,讲解季风环流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停留在表面,更加深入。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老师、同学充分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互相碰撞,才会有所收获。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优化地理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为指导。应创新教学方法,开拓思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新课程改革焕发新的生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地理学科中很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模拟展示这些地理现象和出现过程,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具体,再配上精当的讲解,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新做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李琦,柳玉山.高中地理学习“三部曲”[J].地理教育,2010(03).
[3]江焕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新感悟[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1).
[4]李会新.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J].吉林教育,2011(07).
[5]桂建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主发展和专业对话[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综合学习能力,强调培养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不局限于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地理教学创新主要源于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着眼。总结教育中的经验教训,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由封闭式学习向开放式学习转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今后的教学将是学生带着问题和教材走向教师,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注重自主学习,强调改变教师直接、即时管理下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学生不在教师直接、即时管理下学习,学习的场所、时间不再是固定的,学生在一个开放式的环境下主动学习。开放式自主学习模式的实现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涉及教师如何教,其本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创造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整个地理课堂焕发生命力。例如在讲《大气环境保护》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防治时,可利用一组漫画导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析这几种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室内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开展实践式教学,创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客观真实的环境中,拓宽知识面,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重组信息,生成师生的课堂对话,关注地理学习的个体差异
地理课堂中,学生真正活跃起来时,就会生成大量信息。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时,要始终明确预定目标,重组课堂信息,以便正确把握教学方向。例如在《季风环流》这一课的教学中,当教师讲到季风成因时,学生会提出以下的疑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为什么会是重要的形成原因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季风的概念,并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分解出几个小问题:风向为何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气压中心为何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海陆的热力性质是什么?如何影响气压中心的变化?并以这几个知识点为切入点,讲解季风环流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停留在表面,更加深入。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老师、同学充分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互相碰撞,才会有所收获。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优化地理教学课堂,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并以此为指导。应创新教学方法,开拓思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新课程改革焕发新的生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多媒体技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地理学科中很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都是较为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模拟展示这些地理现象和出现过程,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具体,再配上精当的讲解,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新做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李琦,柳玉山.高中地理学习“三部曲”[J].地理教育,2010(03).
[3]江焕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新感悟[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01).
[4]李会新.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J].吉林教育,2011(07).
[5]桂建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主发展和专业对话[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