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坝上看发射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深秋的大凉山腹地,漫山遍野仍是赏心悦目的斑斓美景,被群山环抱着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似乎也多了几分妩媚。
  趁着中午休息,我跑到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采了一大把夹杂着红豆的各色野花,插在宿舍床头柜上的矿泉水瓶里——今晚火箭就要发射了,愿这些美丽的花儿给发射带来好运气。
  以往在电视上看火箭发射直播时,总会想,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去基地呀,亲眼看看火箭发射的壮观场面该多好!
  可是真的来了基地才知道,火箭发射时,不但不能近距离观看,为了保证安全,所有参试人员还要疏散到远离发射场的山背面去。在那里,别说看火箭点火起飞了,就连发射场都看不到。“就见火箭像支大铅笔似的,从那里升上去。”一位试验队员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头告诉我。想象着那根大铅笔,我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和遗憾。
  其实,就是那些被邀请来观看火箭发射的嘉宾们,也只是在发射前参观一下发射场,和竖到发射架上的火箭合个影,真到火箭发射时,他们也是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观看发射实况。
  下午,我偶然从一位同行的秘书那里得知,院影像室的人晚上可以去几公里外一个叫菠萝沟的地方,那里能看到发射场全貌和火箭起飞的全过程。当然,他们是被特批的。
  我立刻兴奋地去找影像室的人,要求晚上跟他们一起去菠萝沟——因为我是跟院长来的,到时院长就去指挥的地方了,已无需我再做什么,而我也不算试验队的人,他们点名时也不会点到我——经过一番请求,他们算是同意了,但要“后果自负啊”。我心里暗暗高兴:自负就自负,只要能去看发射就行。
作者和戚發轫(右)在卫星测试厅
发射架下(左四为时任院长、卫星总师“、神舟”飞船首任总师戚发轫)

  晚饭后,正心情激动地等着出发,忽听里屋那几个航天报社的记者嘀咕着要不要去青冈坝上拍发射。青冈坝?!我有些吃惊,那不是我中午采野花的地方吗?发射场就在青冈坝下,平时休息时,经常有人到那里以发射塔架为背景拍照留念。但执行发射任务时,那里可是绝对的禁区。但记者们说,要想拍出好片子,还真得冒点风险,再说来一趟基地,躲那么老远看发射,多没劲啊!
  听他们这样一说,我也动心了,向影像室的人打了招呼,跟着记者们去青冈坝。大凉山深秋的夜晚,寒意浓重。我们每人穿上一件御寒的军大衣,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当沿那条弯曲的小路爬到黑乎乎的坝上时,才发现有几位来基地采访的媒体记者已先于我们到达,并已各自抢占有利地形,支起了三脚架——看来想冒点风险拍出好片子的,还大有人在呢。
  我看看表,离发射还有一个多小时。报社的小Z找好位置后,就对我说:“走,我先带你勘察一下周围的地形。”我正纳闷勘察地形干吗,他又递给我一条事先准备好的用水打湿的毛巾,指着身后不远处那条黑咕隆咚的大沟说,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就用毛巾捂住鼻子,“以最快的速度滚到沟里去。”
  我听了不由一惊,但一想到捂着鼻子往沟里滚的情景,又忍不住笑起来。“你笑什么呀!”黑暗中就听他口气严肃地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有什么意外,可是性命攸关的事!”
  我赶紧闭嘴,将湿毛巾小心地装到大衣口袋里。他说得没错,航天本就是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当,火箭发射更是充满着危险和复杂因素。但我心里,就觉得那屡建战功的长征火箭会发射成功的。
  此时,青冈坝下一览无余的发射场上,灯火通明。那枚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大字的银白色火箭,就像个端庄修长的女神,静静矗立在高耸的发射架上。一些技术人员还在塔架平台上紧张地忙碌着,指挥中心发出的一道道指令,不时回荡在发射场的上空。
  这是个天朗气清的天气,从坝上吹过的凉飕飕的风里,夹带着淡淡的花草清香。就在我仰头看着暗蓝天幕上那些璀璨的星星时,一阵摄人心魄的警报声响彻整个山谷——火箭发射进入一小时准备了。
  随着警报声的落下和一小时准备的口令发出,发射场上的技术人员相继结束了最后的工作,撤离了阵地。顷刻间,整个发射场变得静悄悄的,只有液氢池里红色的火焰,在风中发出一阵阵“噗噗”的声响。
  青冈坝上的人们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有人一遍遍调试着镜头,有人不时变换着三脚架的角度,也有人和我一样,抓紧时间以火箭为背景照相——再过不久,它就要载着卫星上天啦!
  那颗让人魂牵梦绕的卫星,此刻就装在火箭顶端的卫星整流罩里。
  在卫星测试大厅里,我可是不止一次地见过它呢。当它展开那两个长长的蓝色太阳帆板时,就像大鹏展开了一对翱翔的翅膀。有一次,一位女工程师曾深情地指着它对我说:“你看,这是一颗造型多么漂亮的卫星啊!”当它即将从测试阵地转往发射阵地时,老院长——也是这颗卫星的总设计师戚发轫——也曾深情地凝视着它说:“每次送卫星上天,真像是送自己的女儿出嫁一样!”
  是的,我知道他们那深情里是怎样一种情怀,也知道这颗大容量通信卫星是怎样一个宝贝——它要是上了天,能为国家解决大问题呢!
  但也正是为了这迫在眉睫的急需,它打破了一般卫星的研制规律,用了超多的新技术,而且我们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高投入和高发射率来积累经验——我们这十几年的投资总和加起来,还不如人家一年的投资多呢!   可想而知,在这个即将远嫁的宝贝“女儿”身上,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又有着怎样的勇气和担当呵!
  “马上就要拉响半小时准备的警报了!”小Z提醒说。坝上的人们即刻停止了一切动作,转身看着下面的发射场,等着警报的再次响起。
  就在这时,一辆风驰电掣的吉普车突然出现在寂静的发射场上。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它已径直冲到发射架前,一声尖利刺耳的急刹车,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时的发射场,已是千钧一发箭在弦上,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车辆进入的,更别说靠近装满推进剂的火箭了。
  青冈坝上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大家全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辆冲入的吉普车。只见几个人从车上跳下来,迅速奔到发射架下,紧张地忙着什么。令人窒息的几分钟过去后,他们才又重新回到车上,像来时一样,快速离开了发射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今晚的发射还能如期进行吗?大家正忐忑不安地猜测着,就见小路上又气喘吁吁地上来一位不知是哪个报社的记者。他说刚在下边得到最新消息,发射还将如期进行,刚才是紧急更换一个箭上的设备。
  噢——大家不禁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那箭上数以万计的元器件和零部件,哪一个都是不能出一丁点问题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说着,半小时准备的警报拉响了。
  万籁俱寂。就连草丛中的小虫们也都停止了鸣叫,静静等着那惊天动地的一刻。
  环抱着火箭的塔臂,缓缓地打开了。与最后一遍警报响起的同时,两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发射场上空响起了震撼人心的口令声:“负一分钟准备!”“开拍!”“点火!”
  随着群山的阵阵回应,刹那间只觉得山摇地动,在震耳欲聋的轰响声中,只见火箭导流槽唰一下喷出一条巨大的火龙,紧接着,那銀白色的火箭就喷吐着红色的烈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架,它先是慢慢地向上升起,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转眼间已冲上浩瀚苍穹,从一个令人生畏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颗小小的银色的星星,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发出耀眼的一闪——将一级火箭脱落——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太空中。
  “成功啦!成功啦!”群山之间响起了阵阵欢呼。
  青冈坝上的我们,顾不得耳膜还在轰轰作响,也顾不得脚下坑坑洼洼,一个个孩子似的又笑又叫又跑又跳。直到有人喊:还不赶快下山去听火箭入轨的消息!于是这一行人又欢呼着往坝下雀跃而去。
  发射场上的烟雾还在慢慢地翻卷着,飘散着。夜色下的青冈坝,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谧……
  编辑 指孚
其他文献
徐世海  “看过心电图吧,人生就像那条线一样,起起伏伏才是生,一马平川就完了……”自从儿子自杀后,徐世海便潜伏在少年“约死群”,劝导有自杀倾向的孩子,试图挽救那些年轻生命。寻找儿子自杀原因  徐世海出生在河南南部的一个村庄,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了。后来,他逐渐在郑州站稳了脚跟。  “现在的孩子不必为一点想吃的零食绞尽脑汁,不必为一件新衣服辗转难眠,也不必为一点学费忐忑不安。”两个儿子
期刊
朱呈镕和战士们  从“销售大王”到下岗职工,从蹬三轮车到卖糖葫芦,从白手起家到拥有现代化企业,从普通军属到拥军模范,用沂蒙精神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朱呈镕被誉为沂蒙新红嫂。19年来,朱呈镕带着家人坚定地走在拥军路上,行程40万公里,送出8万双鞋垫、900吨水饺,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从“销售大王”到下岗创业  朱呈镕是山东省临沂市人,高中毕业后进入毛毯厂做纺纱工。由于毛毯积压,工厂连续四个月没有
期刊
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  他没有上过大学,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却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他设计了200多座建筑作品,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他通过一种极其细致丰富的美学表达,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之一。他就是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也被称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的安藤忠雄。“另类”男孩的生存之道  安藤忠雄和双胞胎弟弟北山孝雄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因为母亲是独生女,第一个
期刊
人类有两大情结,如同顽疾一样,不可医治:一个是故乡情结,另一个是童年情结。  近来有一种情绪,很强烈地在我心中缠绕和升腾,如熊熊的火苗,如茂盛的攀缘植物。我很想念儿时吃过的马齿苋,只要一想起来就口舌生津,喉咙里像是向上冒水一样,咕噜噜作响。  马齿苋在我们乡下随处可见。生长在菜园子里的马齿苋,常常挂着露珠,阳光一照,如同绿宝石一样闪闪发光。没有露珠的时候,阳光会化成发丝一样细小的颗粒物,渗透在马齿
期刊
彼得·海斯勒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他是《纽约客》第一位驻北京记者,以“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为自己在美國博得了有关中国题材的最佳作品的名声,被《华尔街日报》认为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结缘中国,寻找故事  何伟1969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中部,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创意写作,随后去了欧洲,在牛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写
期刊
柏剑(左)  他支起一口大锅,喂养一百余个孩子;他因材施教,让孩子拥有别样人生;他动员全家,给孩子带来温暖亲情……一座城市被他感动。他就是“中国好爸爸”——柏剑。重组破碎的人生  1973年出生的柏剑是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教学过程中,他注意到初二年级有一个叫庞浩的男生,品性顽劣,不服管教,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捣蛋鬼”,因为父母离异无家可归,衣食都没有着落。柏剑见不得孩子受罪,深思熟
期刊
应邀到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演讲,穿行南京城,走了13公里。先去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见院长罗周。她在复旦大学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后来到南京专职戏剧创作,十年写了70余部戏,两次获曹禺剧本奖。什么叫作文学的人生?她是最好的证明。在她的办公室聊了半天,知道了不少戏剧界的甘苦。江苏全省有百余个专业剧团,这几年又在推进小剧场建设,戏剧舞台越来越火热。但火热背后是说不完的艰辛,一部大戏,动辄投入四五百万元,光
期刊
和韩成全相识缘于那天,我被锁在办公室里,锁舌坏了,里外都打不开。二十分钟后,他就开了锁,站在我的面前。他50岁出头,戴着一个发亮的头盔,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背着双肩包,拎着一个锈迹斑斑的长方形铁皮工具箱。  一看名片,韩成全,是本家,立刻亲切起来,泡了一杯龙井,请他坐下聊聊。看我正在剪贴报纸,他很感兴趣:“你的文章?”我说:“你是不是也经常写文章投稿?”成全说:“我不会写文章,有时候写点小诗,还
期刊
去年,麦子在校友群里说,她组建了一个音乐群,诚邀感兴趣的校友加入。  我不认识生活中的麦子,但认识网络上的她。在校友群,她是一个活泼的发言者,而我常年不吭一声。唯有此次,当我看到“音乐”二字,忍不住加入,只因我喜欢音乐。  看得出来,麦子想将音乐群经营得风风火火。每天,她都会在群里自言自语,上传她喜欢的歌曲,分享她觉得好看的音乐片,有时也发些与音乐无关的美食、美景,甚至,她还发了一张抱着把吉他坐在
期刊
聊天中途我和老錢去洗手间,老张等人继续刚才的话题。回来时,我正欲大步跨进门,老钱拉住了我,高高地咳嗽两声,屋内喧哗暂歇,他这才随我一起进屋。  事后,我问老钱咳嗽的原因。老钱笑答:“理解和慈悲。”见我不解,他解释道:“都说背后不言人非,可是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呢?”  我设想这样的场景:我们推门直入,喧闹的屋内顿时寂静下来,大家的动作都仿佛瞬间速冻,唯有表情来得及变化,有人惊愕,有人慌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