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指出:“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疫情的发生,给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性风险,可以说,此次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世界此时此刻共同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和危机,人类的共同行动愈发彰显出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此次疫情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普遍的联系中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构成了命运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世界历史时代。在这一时代,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代替了,全球范围的交往更深入、更广泛、更频繁、更紧密。然而,在世界历史时代,人类也遭遇了全球性问题。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在征服自然的主体性扩张和无节制索取中,日益逼近自然的极限,损害并破坏着自然内在秩序的平衡,从而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带来了未曾预期的全球性风险。“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曾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中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世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人类共同利益,关乎世界前途命运。“我们能够携手并肩对付一个共同且危险的敌人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值得全人类深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人类命运愈发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全球抗疫中,各国日益意识到面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需要凝聚世界共识和人类力量。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代人类必须从时代背景出发,获得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时代性的意识,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提升人类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全球重大议题,体现人类共同关切,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重大课题的回应。世界历史时代人类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存在状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根基。超越狭隘的“个体主体”意识,确立起“人类共同体”的理念,是人的主体形态发展和生存方式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过程。时至今日,这一大势愈发凸显。
从抗疫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合作抗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再次展现了作为与担当。中国所采取的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出的杰出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在眼下全球面临严峻疫情的艰难时刻,中国又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抗疫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正展现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应有担当。
当今世界是一个大变革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世界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当代世界文明需要更高的生存智慧、精神原则和文明理念。在此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地体现着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反映着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脉动,表现着当今世界时代精神的基本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仅是一个把握时代必然性的现实性理念,更体现为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富有未来性的思想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植根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明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内涵日益丰富,内容日趋完善,意义愈发彰显。“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探索,以及新的国际组织、机制等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创新实践,也意味着这一理念日趋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启示人们,人类需要从这场疫情所带来的灾难以及全球抗疫的共同行动中有所自觉、有所反思,进一步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相信,世界各国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迎接光明的未来。
(摘自5月7日《光明日报》。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教授)
全球疫情凸显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此次疫情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普遍的联系中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构成了命运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世界历史时代。在这一时代,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代替了,全球范围的交往更深入、更广泛、更频繁、更紧密。然而,在世界历史时代,人类也遭遇了全球性问题。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在征服自然的主体性扩张和无节制索取中,日益逼近自然的极限,损害并破坏着自然内在秩序的平衡,从而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带来了未曾预期的全球性风险。“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曾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中的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世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人类共同利益,关乎世界前途命运。“我们能够携手并肩对付一个共同且危险的敌人吗?”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值得全人类深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人类命运愈发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愈发凸显出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全球抗疫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愈发彰显
在全球抗疫中,各国日益意识到面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需要凝聚世界共识和人类力量。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代人类必须从时代背景出发,获得一种世界性的视野和时代性的意识,从而在更高的水平上提升人类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全球重大议题,体现人类共同关切,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重大课题的回应。世界历史时代人类相互依存、普遍联系、休戚与共的存在状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实根基。超越狭隘的“个体主体”意识,确立起“人类共同体”的理念,是人的主体形态发展和生存方式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必然过程。时至今日,这一大势愈发凸显。
从抗疫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合作抗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再次展现了作为与担当。中国所采取的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出的杰出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在眼下全球面临严峻疫情的艰难时刻,中国又毫不犹豫投入抗疫国际合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抗疫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正展现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应有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人类文明进步
当今世界是一个大变革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世界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当代世界文明需要更高的生存智慧、精神原则和文明理念。在此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地体现着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反映着文明形态变革的时代脉动,表现着当今世界时代精神的基本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仅是一个把握时代必然性的现实性理念,更体现为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富有未来性的思想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植根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基于对中华传统文明理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发展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内涵日益丰富,内容日趋完善,意义愈发彰显。“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双边命运共同体探索,以及新的国际组织、机制等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等,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创新实践,也意味着这一理念日趋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启示人们,人类需要从这场疫情所带来的灾难以及全球抗疫的共同行动中有所自觉、有所反思,进一步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相信,世界各国只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共同迎接光明的未来。
(摘自5月7日《光明日报》。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