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之浅见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包括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新教材特别重视情境问题的创设,把它作为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下面笔者就数学问题情境的常见创设方式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及做法。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和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我先讲解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笛卡尔恍然大悟:“啊!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求和过程中,先讲国际象棋发明的故事:国际象棋的棋盘上共有8行8列,构成64个格子。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关于国际象棋有这样一个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上述要求吗?
  二、创设数学应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数学命题
  数学应用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当学生感到他学的东西能够应用时,其兴奋与喜悦无可比拟。借助数学应用问题,可引导学生追溯问题的背景和原型,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张扬,从而达到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公理时,教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过马路到对面不走人行横道呢?
  三、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做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和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比较线段中,可以创设:你能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吗?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数学活动。又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准备“L”形纸片若干张,红和绿纸片各一张,以及剪刀、直尺等,教师先从借助题引入:由两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连在一起的“L”形纸片,现在请你剪两刀,再将所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几分钟后学生剪纸失败,停了下来,急于得到教师的帮助,借助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疑惑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境之一。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趣味悬念,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强烈兴趣。
  悬念设之于课头,其目的是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曾设置了这样的导言:计算“S100=1 2 3 … 49 50 … 99 100”(板书)并对学生提出“你能在几秒钟内算出结果吗?”一句开场白,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见到学生们惊奇而又为难的表情,当即宣布:著名数学家高斯9岁就能在几秒钟内准确说出结果,并说,“你听完这节课后,也能像他一样很快说出正确结果的。”学生迫不及待想学到老师要讲的内容,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意思”的想法、求知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课堂教学使教者娓娓而谈,听者如坐春风。
  悬念设之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疑惑是触发求知激情,形成良好心境的情境之一。设计疑惑是分散难点,防止疏忽的方式,有一举两得之功。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觉引导法是设计疑惑的极好方式,同时剖析错例也不乏设计疑惑的作用。
  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问题情境只是一个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个“问题”意识,要有创设问题的机智,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可以这样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好学生,不会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师不是真正的好教师。”
  
  (连云港海州中等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笔者认为应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讲主要采取情境感染、实践竞争、榜样示范三种方法。    一、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
曲阜市抓住四个环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曲阜市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通过农药经营“两项”制度,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假冒伪
1 资料和方法选择作者医院2001-01-2002-09住院且资料完整的脑出血患者238例,其中男128例、女110例,平均(65.8±11.6)岁.全部病例住院日均≥3 d,病前无肝、肾异常及糖尿
山东省近日印发的《关于贯彻国办发[2012]22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严格按规定收取,严禁向农民“搭车”收费或摊派各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总方针,积极筹措资金,全面推动全省农业保险工作,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县翻番,保险覆盖
美国某大学的一位教授临时被通知,必须参加校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但是这位教授又不愿耽误研究生的课业,所以他就在上课前,把上课时所要教授的课程用录音机先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