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也应该意识到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手段的重要性,应该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而经济危机为中小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一种契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而具有相应的内容。
[关键词]经济危机;知识产权;战略
一、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中小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
其实,从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发展的历史看,知识产权本质上确实是国家赋予给知识财产权权利人的一种对创造性知识的垄断权。“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完全的或有一定限制的垄断的创造物。”[1]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即智力成果中,固然包含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国家赋予权利人对智力成果的垄断权也正是以这种智力成果中所包含的劳动的创造性为判断依据,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创造性的劳动却并不是知识产权的本质所在。国家之所以对发明知识的人授予知识产权,目的是为了奖励知识的发明者与创造者,从而激励他们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发明创造知识,使得社会总的知识体系不断扩大。因为如果发明者得不到这样的奖励,就可能使他们失去发明创造知识的积极性。波斯纳认为,假设厂商预见到无法补偿其发明成本,他开始就不会去从事发明。如果他不能收获,他就不会播种。[2]但这里国家用来奖励的手段,恰恰是赋予发明知识的人对知识拥有一种垄断权。这种垄断权的存在,是知识的发明创造者向其他使用这些知识的人收取费用获得回报的前提。
作为一种合法垄断权的知识产权,自然成为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最佳手段,知识产权也就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主要方式。企业为了长期占领市场以最大限度争取竞争优势而将自己的专利、商标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置于在法律的保护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最大程度地阻止竞争者的市场进入,营造成一个合法的垄断环境,获取高增值的超额垄断利润。实际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来,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正是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形成对我国民族企业的知识产权围剿,同时对使用知识产权的普通大众形成了知识产权压榨。高额的专利商标转让费,不公平的技术贸易条件,虚高的软件与图书定价,无不显示出掌握知识产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咄咄逼人的竞争优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己经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企业是否拥有知识产权以及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市场层面,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在国际上一直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在企业开拓市场和保护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政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选择公共政策来解决知识资源配置与知识财富增长的问题,较之于市场自发解决问题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更低而带来的收益更高。”[3]在所有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又以专利权的竞争对企业而言最为重要。因为专利权涉及到核心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上,中小企业并非知识产权尤其是其中的专利权的的竞争主体。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既没有庞大的研发队伍,也没有雄厚的财力,无法支撑起其知识产权竞争战略。但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小企业质量不提高,中国经济难以完成转型升级。同时,科学技术进步本身也迫使中小企业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该也面临着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
二、经济危机是中小企业构建并强化知识产权战略的契机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既带来了资产价格的膨胀和外需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面临着货币超发所以引发的高通胀、人工成本升高以及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产业升级阵痛等问题。在此宏观背景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十分艰辛的生存环境,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信贷支持不足、转型乏力、经营亏损等恶劣局面。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虽然面临诸多经营困境,但这更是一个中小企业构建并强化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良机。
首先,经济危机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门槛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经济危机背景下,持有大量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面对经济低迷的现实,对其知识产权的价值所抱有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烈,市场上,其知识产权价格往往大幅走低,知识产权价值大幅缩水。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一般企业减少了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不敢轻易扩充产能。这就进一步使得知识产权价格进一步缩水,知识产权渐渐成为买方市场。而作为有形资产的企业厂房、设备等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价格维持刚性甚至价格走高。经济危机背景下这种企业有形资产与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价格一高一低的形态,正是企业逢低买入知识产权的良机。一方面中小企业此时可以考虑直接从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以较优惠的价格直接购买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以较低的成本从人才济济的大企业引进核心技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直接以自身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增加企业的知识产权积累。“知识产权对于现代经济体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4]同时,中小企业甚至可以考虑适当抛出部分短期内不使用或者可以通过租赁来使用的企业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等。这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积累无形资产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泡沫化时抛出部分短期不用的有形资产,可以在泡沫破灭后资产价格下降时买回。在经济危机时期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积累足够的企业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在经济危机后大展宏图,扩大生产,占领市场,抢占企业竞争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加大企业的知识产权投入,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也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能够获得政策扶持。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央明确提出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要求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依靠资金、能源、资源的高投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知识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在吸收引进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5年内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该纲要共分序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战略措施五个部分。它指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纲要共分序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战略措施五个部分。提出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快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等九大战略。 三、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在于以商品模式经营知识产权资产,以许可、出售、合资等方式实现多次获利。这个知识产权经营模式表现为:企业获取知识产权的客体(专利、商标及商业秘密等)——生产商品——出售商品获利——知识产权的经营(许可、出售、合资)——再次获利。企业在知识产权经营所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的刺激下,会努力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优势权,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在企业储备的各种资源和积累的能力基础上,整合经营管理知识,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知识产权竞争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经营主要涉及到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权等。商标战略的事实,一般而言需要雄厚的财力作为基础,中小企业除了适时进行商标注册捍卫自身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之外,一般而言,在商标战略方面很难有较大的作为。而专有技术在整个知识产权战略中本来就不占据重要位置,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专利因为涉及到核心技术而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部分。因此,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是专利战略,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强化研发,即时申请专利。中小企业应该围绕核心专利技术,开发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作为核心专利拥有人的中小企业应尽快开发外围专利,以在核心技术领域筑起牢固的专利池;应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阻止在核心技术周围残留未开发的领域被他人获得专利;为长期占据垄断优势,应当对产生核心专利的技术作一定技术储备,以便在核心专利期限届满时,通过取得改进专利仍能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适时转让企业专利或者购买他人专利。中小企业企业研究开发出来的技术、产品除了自己实施、生产外,在专利价格富有吸引力时,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方式,获得更大利益。但需要主要的是,转让企业专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失去对核心专利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因为面临经济危机而经营受挫的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专利或者发明时,中小企业应考虑购买这种专利或者发明,购买发明后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第三,善用专利回输模式赚取利润。所谓的专利回输模式,是指企业在引进原输出国专利技术后,对其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将改进、创新了技术再以专利的形式卖给原输出国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使引进技术方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又能够使自己摆脱专利输出方的控制,对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在从国外引进专利技术后,也可以经消化吸收,研究改进,对研究改进的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回输给当初的专利技术出让方,获取利润。
第四,善用专利的交叉许可。所谓专利的交叉许可,是指企业以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输出换取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使用,即企业间以专利技术作为合同标的进行对等交换。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专利储备相对较低,不存在可以和竞争对手互换的核心专利技术,但在经济危机条件下,中小企业可能经由购买或者加大研发而掌握一项或者几项核心专利技术,这也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实施专利交叉许可战略的基础。
第五,合理利用失效专利。刚刚失效的专利技术,某种程度上是中小企业的免费大餐。刚失效的专利技术,本身还存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而且因为失效时间不长,很多这类技术的适用企业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小企业如果从失效专利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将是一种成本小而收益可较高的一种经营行为。中小企业可以以到期或快到期基本专利为继续研究开发、创新的起点,重新组织专利申请,也可以对失效专利技术的实施使用。
第六,适当实施专利诉讼战略。随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执法力度的加大,有时利用法律赋予的专利保护权限,收集竞争对手专利侵权的可靠证据,及时向竞争对手提出侵权警告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迫使对方停止侵权、支付侵权赔偿费,既可以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力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还可能获得高额赔偿,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为自己的专利技术作了免费的广告宣传。
[参考文献]
[1]Tina Hart and Linda Fazzani,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 1997,at p.197.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7.
[3]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仁[J].法商研究,2006,(5).
[4]廖少宏.知识产权、创新与激励[J].法制与社会,2009,(2).
[5]十七大报告(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7,(11).
[作者简介]金云(1977—),女,河南固始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关键词]经济危机;知识产权;战略
一、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中小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
其实,从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发展的历史看,知识产权本质上确实是国家赋予给知识财产权权利人的一种对创造性知识的垄断权。“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完全的或有一定限制的垄断的创造物。”[1]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对象即智力成果中,固然包含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国家赋予权利人对智力成果的垄断权也正是以这种智力成果中所包含的劳动的创造性为判断依据,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创造性的劳动却并不是知识产权的本质所在。国家之所以对发明知识的人授予知识产权,目的是为了奖励知识的发明者与创造者,从而激励他们更多更好地为社会发明创造知识,使得社会总的知识体系不断扩大。因为如果发明者得不到这样的奖励,就可能使他们失去发明创造知识的积极性。波斯纳认为,假设厂商预见到无法补偿其发明成本,他开始就不会去从事发明。如果他不能收获,他就不会播种。[2]但这里国家用来奖励的手段,恰恰是赋予发明知识的人对知识拥有一种垄断权。这种垄断权的存在,是知识的发明创造者向其他使用这些知识的人收取费用获得回报的前提。
作为一种合法垄断权的知识产权,自然成为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最佳手段,知识产权也就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主要方式。企业为了长期占领市场以最大限度争取竞争优势而将自己的专利、商标及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置于在法律的保护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最大程度地阻止竞争者的市场进入,营造成一个合法的垄断环境,获取高增值的超额垄断利润。实际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多年来,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正是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形成对我国民族企业的知识产权围剿,同时对使用知识产权的普通大众形成了知识产权压榨。高额的专利商标转让费,不公平的技术贸易条件,虚高的软件与图书定价,无不显示出掌握知识产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咄咄逼人的竞争优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己经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企业是否拥有知识产权以及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市场层面,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在国际上一直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在企业开拓市场和保护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政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选择公共政策来解决知识资源配置与知识财富增长的问题,较之于市场自发解决问题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更低而带来的收益更高。”[3]在所有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又以专利权的竞争对企业而言最为重要。因为专利权涉及到核心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上,中小企业并非知识产权尤其是其中的专利权的的竞争主体。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既没有庞大的研发队伍,也没有雄厚的财力,无法支撑起其知识产权竞争战略。但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我国经济构成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小企业质量不提高,中国经济难以完成转型升级。同时,科学技术进步本身也迫使中小企业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大量的中小企业应该也面临着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
二、经济危机是中小企业构建并强化知识产权战略的契机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既带来了资产价格的膨胀和外需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面临着货币超发所以引发的高通胀、人工成本升高以及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产业升级阵痛等问题。在此宏观背景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十分艰辛的生存环境,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信贷支持不足、转型乏力、经营亏损等恶劣局面。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虽然面临诸多经营困境,但这更是一个中小企业构建并强化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良机。
首先,经济危机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门槛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经济危机背景下,持有大量知识产权的大企业面对经济低迷的现实,对其知识产权的价值所抱有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烈,市场上,其知识产权价格往往大幅走低,知识产权价值大幅缩水。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一般企业减少了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不敢轻易扩充产能。这就进一步使得知识产权价格进一步缩水,知识产权渐渐成为买方市场。而作为有形资产的企业厂房、设备等由于通货膨胀因素价格维持刚性甚至价格走高。经济危机背景下这种企业有形资产与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价格一高一低的形态,正是企业逢低买入知识产权的良机。一方面中小企业此时可以考虑直接从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以较优惠的价格直接购买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以较低的成本从人才济济的大企业引进核心技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直接以自身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增加企业的知识产权积累。“知识产权对于现代经济体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于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4]同时,中小企业甚至可以考虑适当抛出部分短期内不使用或者可以通过租赁来使用的企业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等。这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积累无形资产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泡沫化时抛出部分短期不用的有形资产,可以在泡沫破灭后资产价格下降时买回。在经济危机时期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积累足够的企业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在经济危机后大展宏图,扩大生产,占领市场,抢占企业竞争高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加大企业的知识产权投入,构建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也符合国家经济转型的战略,能够获得政策扶持。在党的十七大上,中央明确提出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要求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依靠资金、能源、资源的高投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知识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在吸收引进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力争在若干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5年内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该纲要共分序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战略措施五个部分。它指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纲要共分序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战略措施五个部分。提出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快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等九大战略。 三、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在于以商品模式经营知识产权资产,以许可、出售、合资等方式实现多次获利。这个知识产权经营模式表现为:企业获取知识产权的客体(专利、商标及商业秘密等)——生产商品——出售商品获利——知识产权的经营(许可、出售、合资)——再次获利。企业在知识产权经营所获得的超额垄断利润的刺激下,会努力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优势权,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在企业储备的各种资源和积累的能力基础上,整合经营管理知识,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知识产权竞争力。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经营主要涉及到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权等。商标战略的事实,一般而言需要雄厚的财力作为基础,中小企业除了适时进行商标注册捍卫自身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之外,一般而言,在商标战略方面很难有较大的作为。而专有技术在整个知识产权战略中本来就不占据重要位置,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专利因为涉及到核心技术而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部分。因此,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是专利战略,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强化研发,即时申请专利。中小企业应该围绕核心专利技术,开发与之配套的外围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权。作为核心专利拥有人的中小企业应尽快开发外围专利,以在核心技术领域筑起牢固的专利池;应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阻止在核心技术周围残留未开发的领域被他人获得专利;为长期占据垄断优势,应当对产生核心专利的技术作一定技术储备,以便在核心专利期限届满时,通过取得改进专利仍能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适时转让企业专利或者购买他人专利。中小企业企业研究开发出来的技术、产品除了自己实施、生产外,在专利价格富有吸引力时,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方式,获得更大利益。但需要主要的是,转让企业专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失去对核心专利的控制。另一方面,在因为面临经济危机而经营受挫的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专利或者发明时,中小企业应考虑购买这种专利或者发明,购买发明后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第三,善用专利回输模式赚取利润。所谓的专利回输模式,是指企业在引进原输出国专利技术后,对其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将改进、创新了技术再以专利的形式卖给原输出国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使引进技术方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又能够使自己摆脱专利输出方的控制,对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在从国外引进专利技术后,也可以经消化吸收,研究改进,对研究改进的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回输给当初的专利技术出让方,获取利润。
第四,善用专利的交叉许可。所谓专利的交叉许可,是指企业以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输出换取对另一个企业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使用,即企业间以专利技术作为合同标的进行对等交换。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专利储备相对较低,不存在可以和竞争对手互换的核心专利技术,但在经济危机条件下,中小企业可能经由购买或者加大研发而掌握一项或者几项核心专利技术,这也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实施专利交叉许可战略的基础。
第五,合理利用失效专利。刚刚失效的专利技术,某种程度上是中小企业的免费大餐。刚失效的专利技术,本身还存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而且因为失效时间不长,很多这类技术的适用企业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中小企业如果从失效专利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将是一种成本小而收益可较高的一种经营行为。中小企业可以以到期或快到期基本专利为继续研究开发、创新的起点,重新组织专利申请,也可以对失效专利技术的实施使用。
第六,适当实施专利诉讼战略。随着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执法力度的加大,有时利用法律赋予的专利保护权限,收集竞争对手专利侵权的可靠证据,及时向竞争对手提出侵权警告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迫使对方停止侵权、支付侵权赔偿费,既可以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力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还可能获得高额赔偿,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为自己的专利技术作了免费的广告宣传。
[参考文献]
[1]Tina Hart and Linda Fazzani,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acmillan Press Ltd, London, 1997,at p.197.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47.
[3]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仁[J].法商研究,2006,(5).
[4]廖少宏.知识产权、创新与激励[J].法制与社会,2009,(2).
[5]十七大报告(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7,(11).
[作者简介]金云(1977—),女,河南固始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