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学习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新《课标》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80-02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合作学习的原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1.正确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
(1)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
(2)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3)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2.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即各司其职。
三、合作学习的模式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现在合作学习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可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的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
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
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培养能力。
例如,重庆大学版 the power of the music 是一个介绍音乐的单元。在教学该单元时,先播放一些经典乐曲,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回答“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Where does it come from?”“What is it about?”等问题,然后将讨论的话题呈现在投影屏上:
(1)How many kinds of music can you name?
(2)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How does it make you feel?
各小组讨论之后,可以以个人自述、全组合作陈述,甚至是角色表演等方式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形式将各自讨论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上交。
3.组际交流与集体讲授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组内交流过渡到组际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点拨的作用。例如,Language study这一部分题目的完成可做如下安排:
(1)学生A、B两人为一小组,两个两人小组组成一个组。
(2)学生A解答并分析题目,解释所选答案。学生B则检查解题是否正确,并在必要时提供鼓励和帮助。
(3)两人交换角色。
(4)完成所有题目后,这个两人小组与另一个两人小组互相检查答案。如果另一组有不同的答案,他们四人则需重新作答,直到两组达到共识为止。
(5)教师任意抽查一组员回答,对回答不够准确或有质疑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体讲解、方法点拨。
4.小组评价与反馈补救
课堂小组活动结束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分为小组内和小组外的评价。评价的对象应以小组为单位,尽量不涉及个人评判。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效果(测验)等等。
四、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扮演以下角色:①决策者:教师决定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②指挥者:教师安排活动空间、分派职责、指挥组间合作。③解释者: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以及期望行为。④监督者: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并提供帮助。⑤评价者: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合作情况。
五、学习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育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刘春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评论,2001(02)
3 宋雪东.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
4 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3)
5 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新《课标》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80-02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合作学习的原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1.正确划分小组
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小组可进行如下划分:
(1)指令性划分。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
(2)随机性划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3)自由性划分。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2.合理分配角色
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即各司其职。
三、合作学习的模式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现在合作学习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可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的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
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
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培养能力。
例如,重庆大学版 the power of the music 是一个介绍音乐的单元。在教学该单元时,先播放一些经典乐曲,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回答“What’s the name of the music?”“Where does it come from?”“What is it about?”等问题,然后将讨论的话题呈现在投影屏上:
(1)How many kinds of music can you name?
(2)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How does it make you feel?
各小组讨论之后,可以以个人自述、全组合作陈述,甚至是角色表演等方式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形式将各自讨论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上交。
3.组际交流与集体讲授
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组内交流过渡到组际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点拨的作用。例如,Language study这一部分题目的完成可做如下安排:
(1)学生A、B两人为一小组,两个两人小组组成一个组。
(2)学生A解答并分析题目,解释所选答案。学生B则检查解题是否正确,并在必要时提供鼓励和帮助。
(3)两人交换角色。
(4)完成所有题目后,这个两人小组与另一个两人小组互相检查答案。如果另一组有不同的答案,他们四人则需重新作答,直到两组达到共识为止。
(5)教师任意抽查一组员回答,对回答不够准确或有质疑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体讲解、方法点拨。
4.小组评价与反馈补救
课堂小组活动结束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分为小组内和小组外的评价。评价的对象应以小组为单位,尽量不涉及个人评判。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效果(测验)等等。
四、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教师扮演以下角色:①决策者:教师决定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②指挥者:教师安排活动空间、分派职责、指挥组间合作。③解释者: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以及期望行为。④监督者: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并提供帮助。⑤评价者: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合作情况。
五、学习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在教育学中组建有效的团队)(刘春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J].教育评论,2001(02)
3 宋雪东.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
4 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3)
5 郑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