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与校正血钙作为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标志物的意义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和校正后血清钙(cCa)作为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14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变量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划分为高LMR和低LMR(LMR≥3.35和LMR<3.35)两组,根据初诊及4个疗程治疗的LMR (LMR4)将患者分为A(LMR≥3.35,LMR4≥3.35)、B(LMR≥3.35,LMR4<3.35)、C(LMR<3.35,LMR4≥3.35)和D(LMR<3.35,LMR4<3.35)这4组.结合LMR和cCa制定简易预后模型,将患者划分为a(无危险因素)、b(1个危险因素)和c(2个危险因素)这3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各种参数的差异性,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3.05 (0.1-72.5)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初诊时较低的LMR能够预示更差的结局,其中低LMR组与高LMR组比较,总体生存时间(OS)明显缩短(17 vs 50.5个月,P=0.006).同样可以观察到A与D组之间OS的差异(56.5 vs 30.5个月,P=0.043),高cCa(≥2.75 mmol/L)组与正常组比较,OS也明显缩短(8.5 vs 34个月,P=0.006).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LMR<3.35 (P=0.028)和cCa≥2.75 mmol/L (P=0.036)是MM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危险因素分组比较显示,a、b及c组中位OS分别为50、20和8.5个月,无危险因素者预后均优于合并1-2个危险因素者(avs b组,P<0.0001;a vs c组,P=0.002).结论:对于初诊MM患者,LMR和cC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合两者制定简易预后系统能够快速判断初诊MM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原发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液淋巴肿瘤中心收治的2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1例患者均为初治原发骨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40岁,其中19例患者以疼痛起病,9例患者为单发骨病灶.全组有12例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余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6例)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部分患者联合放疗和/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8例临床缓解(CR 15例,PR 3例)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CD33和CD1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初诊的121例MM患者中CD33和CD13的表达情况及CD33和CD1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21例初诊MM患者中,CD33+组有30例(24.8%),CD13+组有12例(9.9%).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CD33-组比较,CD33+组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总体生存(OS)时间显著缩短(PFS 17.5 vs 23个月,P=0.000
目的:分析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常见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异常.方法:取208例NDMM患者的骨髓细胞,用DNA测序法检测6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及28种基因的突变状态.应用FISH法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结果:61例(29.33%) NDMM患者检测到基因突变,≥5例患者发生突变的基因包括NRAS、PRDM1、FAM46C、MYC、CCND1、LTB、DIS3、KRAS和CRBN.83例(39.90%)患者检测到6种基因的过表达,以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过表达为主,分别是CCND1、CCN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