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情育情。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以境育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以知育情,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以情育情,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情感教育 以境育情 以知育情 以情育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也在不断成长,体验更充沛,感受更深刻。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情育情。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一、以境育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无生活,不教育。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上课,跟同学相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班主任应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利用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良好的道德情操。
首先要利用初中新生的新鲜感和积极性,营造一个勤奋、踏实的学风。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控制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悦纳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悦纳自己就是指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肯定的态度。它涉及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己,形成自卑。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的,良好的。人在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容易吸收新知识。而当他们的理想目标不能变成现实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不懈进取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勇气面对挫折和失败,克服惰性。
其次,道德中的真善美会表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意志的产生离不开情感的激励。高尚、稳定、强烈的情感,特别是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会对一个人的意志活动产生强大推动力。班主任的细心、细致,不仅表现在对学习的细节,对学生成长的动态,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波动。可利用课间观察学生之间放松状态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可利用个别谈话帮助学生剖析自己,更了解自己;可利用一些课后时间跟一部分学生闲聊,从而了解班级学生。了解这些细节,在学生遇到困难,碰到困惑,迷茫彷徨的时候就可以激励他们,并帮助他们自我教育,形成强大的意志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二、以知育情,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情感与认识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反作用于认识,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对课本中的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对学习起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班主任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如难理解的概念、抽象的符号及难懂的逻辑推理等,教师除了要通过实验使抽象变为具体,让学生容易理解;还需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最后,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著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做职业从事。在课上,学生成功的化学学习归功于内部因素,会使学生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做出更大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有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他们。
三、以情育情,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丰富的情感
情感成熟指人在个人需要无论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调节情感使之适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需要得到满足不狂喜,需要未满足不怒不卑等。情感成熟标志着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每个人要社会化就应该使自己“情有节”,陶冶情操,使自己的情感尽快成熟。
初中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早期,情感波动较大,情绪不够稳定。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压力,学校管理严格,父母或要求严格或过度溺爱,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成熟的情感,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以情育情,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丰富的情感。所谓人生的感情,无非亲情、友情、爱情。
到了中学阶段,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少年时候微妙了,因为这一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萌发的阶段。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不仅是为了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班主任也应该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调和者。让父母更了解家庭之外的孩子,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
而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对于友谊也更加渴望,但是又缺乏与同龄人友好相处的经验,不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班主任可以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小矛盾与小故事出发,利用班会课以一些正面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真谛。同时,不能对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而要积极引导,让他(或她)们把这种情感转化为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动力,学会爱自己,珍惜时间,做更完美的自己。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交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依恋的纽带。情感不仅是内在的心理,而且是能够让人意识到的意向和表达这种心理的外显。使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同时,为被别人所接受。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倾注多少情感决定师生的交往关系,也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建立民主型的师生交往关系,借助得到学生承认的个人权威管理班级,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鼓励多样性,培养创造性;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学会与人合作,善于人际沟通。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 情感教育 以境育情 以知育情 以情育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也在不断成长,体验更充沛,感受更深刻。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以情育情。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一、以境育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无生活,不教育。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上课,跟同学相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班主任应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利用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良好的道德情操。
首先要利用初中新生的新鲜感和积极性,营造一个勤奋、踏实的学风。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控制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悦纳自己,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悦纳自己就是指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肯定的态度。它涉及一个人是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形成自尊,还是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己,形成自卑。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的,良好的。人在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容易吸收新知识。而当他们的理想目标不能变成现实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班主任应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不懈进取的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勇气面对挫折和失败,克服惰性。
其次,道德中的真善美会表现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意志的产生离不开情感的激励。高尚、稳定、强烈的情感,特别是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会对一个人的意志活动产生强大推动力。班主任的细心、细致,不仅表现在对学习的细节,对学生成长的动态,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波动。可利用课间观察学生之间放松状态下的为人处世态度;可利用个别谈话帮助学生剖析自己,更了解自己;可利用一些课后时间跟一部分学生闲聊,从而了解班级学生。了解这些细节,在学生遇到困难,碰到困惑,迷茫彷徨的时候就可以激励他们,并帮助他们自我教育,形成强大的意志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二、以知育情,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情感与认识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反作用于认识,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对课本中的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对学习起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班主任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如难理解的概念、抽象的符号及难懂的逻辑推理等,教师除了要通过实验使抽象变为具体,让学生容易理解;还需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最后,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著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做职业从事。在课上,学生成功的化学学习归功于内部因素,会使学生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做出更大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有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他们。
三、以情育情,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丰富的情感
情感成熟指人在个人需要无论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调节情感使之适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需要得到满足不狂喜,需要未满足不怒不卑等。情感成熟标志着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每个人要社会化就应该使自己“情有节”,陶冶情操,使自己的情感尽快成熟。
初中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早期,情感波动较大,情绪不够稳定。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压力,学校管理严格,父母或要求严格或过度溺爱,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成熟的情感,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影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以情育情,帮助学生形成稳定、丰富的情感。所谓人生的感情,无非亲情、友情、爱情。
到了中学阶段,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比少年时候微妙了,因为这一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萌发的阶段。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不仅是为了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班主任也应该是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调和者。让父母更了解家庭之外的孩子,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
而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学生对于友谊也更加渴望,但是又缺乏与同龄人友好相处的经验,不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班主任可以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小矛盾与小故事出发,利用班会课以一些正面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真谛。同时,不能对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学生一棍子打死,而要积极引导,让他(或她)们把这种情感转化为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动力,学会爱自己,珍惜时间,做更完美的自己。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交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依恋的纽带。情感不仅是内在的心理,而且是能够让人意识到的意向和表达这种心理的外显。使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同时,为被别人所接受。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倾注多少情感决定师生的交往关系,也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建立民主型的师生交往关系,借助得到学生承认的个人权威管理班级,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殊性,鼓励多样性,培养创造性;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学会与人合作,善于人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