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大花园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但习作教学仍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教学难题。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味,学生习作时无从下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习作教学中情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推动学生学好习作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情趣;激发;引导;评价;发表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而现实的习作教学,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对写好作文没有自信心。分析原因有多方面,如:教师对习作的定位不准,要求偏高;习作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善于观察与积累。在众多因素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习作教学没有情趣。学生对事物缺乏情感,对习作没有兴趣,写作时搜肠刮肚、无从下笔。因此,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强调习作教学要注意三多一少,即:多一点情趣、多一点实践、多一点视角、少一点约束。 以下就多一点情趣,谈谈笔者对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教师引导激情趣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次习作教学,能否使学生产生表达、书写的欲望,这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要巧设情境,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对话和交流,是很有情趣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选取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在指导本次习作之前,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滁州市准备新建一个动物园,现向广大小学生征集动物名片,同时设立各种奖项。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大家赶快来参加吧!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又又精心设计一张乌鸦的名片。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再告诉学生是乌鸦。学生感到很奇怪,兴趣一下提高了。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乌鸦,认为它长相难看,声音嘶哑,还会给人们带来厄运,但乌鸦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优点。在《小乌鸦》的歌曲声中向学生介绍“乌鸦反哺”的孝心;在保护环境的图片中,学生了解了乌鸦担任“清洁卫士”的忠心。然后出示教师设计的乌鸦名片,请学生阅读欣赏。最后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乐于表达。
二、揣摩范文品情趣
苏教版教材文质兼美,许多的学习材料都能给人留下思维的空间,细细品味很有情趣。教师如果能让这些趣之所在亮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开启思维时产生浓浓的兴趣。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每一单元的习作都有范文。这些范文都是小学生自己的作品,既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充满了童真、童趣。习作范文的情趣在哪里?情趣就在文本中,在字里行间里。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小草中的发现》就是一篇很有情趣的范文。细细的沙堆中蚂蚁正忙着造新家,头上竖着两根天线一样的甲虫不停地挥动长须,多么有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引发联想,体会小草中发现的情趣。如果离开文本的研读,追求形式上的乐趣,是体会不到习作的乐趣的。
三、巧设活动重情趣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词语。”因此,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以亲身经历来获得真情实感。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事想写,有话想说,有情想表。事实证明,开展有趣的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活动之后更乐于、易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一次习作课,就设计了一个“送礼物”的活动。笔者捧着一个纸盒走进教室,神秘地告诉学生: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学生们一听,马上来了精神,兴奋得不得了。有的说是精美的贺卡,有的说是笔和本子,有的说是写给全班同学的一封信……同学们议论纷纷,劲头十足。然后我打开盒子,出示礼物——一摞白纸。学生愣住了,不知老师为什么会送白纸。最后老师将纸发给学生,告诉他们,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但心灵手巧的你们会让它不同寻常。这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想这张白纸可用来做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可以画一幅漂亮的画,有的说做一张精美的贺卡,有的说折成各种动物……如此,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直至活动结束。由于有浓厚的兴趣与深切的体验,学生的作文自然也写得绘声绘色,在习作中学生很好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出来。当然,开展活动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前的精心准备,活动中的有机指导和活动后的及时总结评价。
四、自由习作表情趣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上帝在创造生物时,给予了动物们选择的权利。大象说:“我要力量!” 猎豹说:“我要速度!” 苍鹰说:“我要飞翔!” 于是,他们各自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多么重要。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权利呢?自由命题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学生不敢轻易下笔;毫不留情的批判使学生不敢说真话、吐真情;作文一不留神就被判为“走题”,让学生不知道作文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为什么不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呢?
我们班级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写循环日记的习作方式,意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实抒发自己的情感。循环日记分5人一小组,由五人轮流写日记。学生对写循环日记很感兴趣,因为既可写下自己的习作,更能分享别人的习作,这是和以前写日记最大的不同之处。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交流、一种激励和促进。循环日记不限定内容,不限制篇幅,只要真实、有意思即可。另外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分享别人习作的同时能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句赞美鼓励的语言,一段中肯的评价,那怕是一个简单的“好”字,对作者来说也是快乐的。学生从写循环日记中体会到自由习作的乐趣,写的文章也充满情趣。
一位学生在一次习作中写道:放学了,老师说今天没有书面作业。“耶!”同学们一听立刻欢呼起来。我正在疑惑,小声嘀咕:“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只听老师又接着说:“别高兴得太早了,回家复习,明天考试。”“哦!”同学们听了,顿时垂头丧气,像泻了气的皮球一样。回到家里,我赶紧走进房间里复习。因为复习不用动笔写,看看就行,因此我也很高兴。这时妈妈来了,问:“怎么不写作业?”我小声嘟囔;“明天考试。”妈妈一听马上抱来两本同步练习让我做完。“天哪!”我只好拿出疲惫不堪的铅笔写着写着——老师,真希望你多布置点作业!
这样的习作才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即使是抒写心中的不满,也充满了情趣。文字犹如从他们心底涌出的清泉汩汩地流着。
五、注重评价有情趣
评价要有方法,要讲究艺术性。评价要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教师的评价
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要蹲下身子,带着欣赏的目光认真批阅,及时评价。而评价又要有情、有趣。批阅完一篇优秀的习作,不妨画个可爱的、夸张的、有趣的笑脸送给小作者,或赠上张他们喜欢的漂亮的贴画,以示赞扬和鼓励。学生看见这样的批阅,一定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激励。在读到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的语句、段落时,教师不妨及时在下面作出标记,让精彩之处凸现出来。再把自己批阅时的感受、心情、赞美的批语写在一旁。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时,他一定觉得很有成就感、自豪感。在存在问题的语句旁边或要商榷的地方,教师更要以商量的口吻,探讨的诚心、点拨的话语和学生真诚交流。学生会觉得你不像他的老师,更像是他的忠实读者,正在用心和他交流,用情和他说话,没有居高临下,没有盛气凌人,每一个标记,每一句批语便像淙淙的流水沁入学生的心田。这样有情、有趣的评价学生更愿意接受,评价也更有效。
2.学生的评价
教师还要放手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评价。在我们班级开展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先给自己的习作打分,再写一两句鼓励自己的评语,写出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以示奖励。然后再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习作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在学生自评的分数上进行加分。有条件的,还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与家长共享习作的情趣。
六、交流发表享情趣
每个学生都想成功,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和情趣。教师要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机会,哪怕是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要给他展示的天地。作文课上的全班交流,黑板报的成果展示,班级作文集上的发表定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喜悦与自豪。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及时发现,鼓励学生向校报菁园报上投稿,向更上一级的报刊投稿。学生发表的阵地越拓展,他们习作的兴趣就越浓。
一次,笔者发现汪昊鹏的一篇习作“捉月亮”写得不错,我就悄悄地替他向校报菁园报上投稿。不久这篇文章在菁园报上发表了,他激动得又蹦又跳。笔者又鼓励他说:“还有更高一级的杂志等着你投稿呢!”然后笔者又把作文评点报、小学生作文、作文大世界的投稿地址给他鼓励他大胆投稿。不久,喜讯传来,他的习作在《作文大世界》中发表了!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心中也都痒痒的。自此,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有了情趣,教师不再怕教,学生不再怕写;有了情趣,每一节习作课,都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期盼;有了情趣,习作不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心灵的倾诉,情感的交融;有了情趣,习作在精彩中自然生成。
(责任编辑:梁 媛)
关键词:情趣;激发;引导;评价;发表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而现实的习作教学,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对写好作文没有自信心。分析原因有多方面,如:教师对习作的定位不准,要求偏高;习作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善于观察与积累。在众多因素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习作教学没有情趣。学生对事物缺乏情感,对习作没有兴趣,写作时搜肠刮肚、无从下笔。因此,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强调习作教学要注意三多一少,即:多一点情趣、多一点实践、多一点视角、少一点约束。 以下就多一点情趣,谈谈笔者对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教师引导激情趣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次习作教学,能否使学生产生表达、书写的欲望,这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要巧设情境,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要让学生感到习作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对话和交流,是很有情趣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选取一种你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在指导本次习作之前,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滁州市准备新建一个动物园,现向广大小学生征集动物名片,同时设立各种奖项。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大家赶快来参加吧!学生的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又又精心设计一张乌鸦的名片。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再告诉学生是乌鸦。学生感到很奇怪,兴趣一下提高了。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乌鸦,认为它长相难看,声音嘶哑,还会给人们带来厄运,但乌鸦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优点。在《小乌鸦》的歌曲声中向学生介绍“乌鸦反哺”的孝心;在保护环境的图片中,学生了解了乌鸦担任“清洁卫士”的忠心。然后出示教师设计的乌鸦名片,请学生阅读欣赏。最后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乐于表达。
二、揣摩范文品情趣
苏教版教材文质兼美,许多的学习材料都能给人留下思维的空间,细细品味很有情趣。教师如果能让这些趣之所在亮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开启思维时产生浓浓的兴趣。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每一单元的习作都有范文。这些范文都是小学生自己的作品,既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充满了童真、童趣。习作范文的情趣在哪里?情趣就在文本中,在字里行间里。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小草中的发现》就是一篇很有情趣的范文。细细的沙堆中蚂蚁正忙着造新家,头上竖着两根天线一样的甲虫不停地挥动长须,多么有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引发联想,体会小草中发现的情趣。如果离开文本的研读,追求形式上的乐趣,是体会不到习作的乐趣的。
三、巧设活动重情趣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词语。”因此,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以亲身经历来获得真情实感。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事想写,有话想说,有情想表。事实证明,开展有趣的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活动之后更乐于、易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一次习作课,就设计了一个“送礼物”的活动。笔者捧着一个纸盒走进教室,神秘地告诉学生: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学生们一听,马上来了精神,兴奋得不得了。有的说是精美的贺卡,有的说是笔和本子,有的说是写给全班同学的一封信……同学们议论纷纷,劲头十足。然后我打开盒子,出示礼物——一摞白纸。学生愣住了,不知老师为什么会送白纸。最后老师将纸发给学生,告诉他们,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但心灵手巧的你们会让它不同寻常。这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想这张白纸可用来做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可以画一幅漂亮的画,有的说做一张精美的贺卡,有的说折成各种动物……如此,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直至活动结束。由于有浓厚的兴趣与深切的体验,学生的作文自然也写得绘声绘色,在习作中学生很好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出来。当然,开展活动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前的精心准备,活动中的有机指导和活动后的及时总结评价。
四、自由习作表情趣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上帝在创造生物时,给予了动物们选择的权利。大象说:“我要力量!” 猎豹说:“我要速度!” 苍鹰说:“我要飞翔!” 于是,他们各自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多么重要。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权利呢?自由命题的权利?自由表达的权利?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学生不敢轻易下笔;毫不留情的批判使学生不敢说真话、吐真情;作文一不留神就被判为“走题”,让学生不知道作文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为什么不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呢?
我们班级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写循环日记的习作方式,意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实抒发自己的情感。循环日记分5人一小组,由五人轮流写日记。学生对写循环日记很感兴趣,因为既可写下自己的习作,更能分享别人的习作,这是和以前写日记最大的不同之处。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交流、一种激励和促进。循环日记不限定内容,不限制篇幅,只要真实、有意思即可。另外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分享别人习作的同时能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句赞美鼓励的语言,一段中肯的评价,那怕是一个简单的“好”字,对作者来说也是快乐的。学生从写循环日记中体会到自由习作的乐趣,写的文章也充满情趣。
一位学生在一次习作中写道:放学了,老师说今天没有书面作业。“耶!”同学们一听立刻欢呼起来。我正在疑惑,小声嘀咕:“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只听老师又接着说:“别高兴得太早了,回家复习,明天考试。”“哦!”同学们听了,顿时垂头丧气,像泻了气的皮球一样。回到家里,我赶紧走进房间里复习。因为复习不用动笔写,看看就行,因此我也很高兴。这时妈妈来了,问:“怎么不写作业?”我小声嘟囔;“明天考试。”妈妈一听马上抱来两本同步练习让我做完。“天哪!”我只好拿出疲惫不堪的铅笔写着写着——老师,真希望你多布置点作业!
这样的习作才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即使是抒写心中的不满,也充满了情趣。文字犹如从他们心底涌出的清泉汩汩地流着。
五、注重评价有情趣
评价要有方法,要讲究艺术性。评价要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教师的评价
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要蹲下身子,带着欣赏的目光认真批阅,及时评价。而评价又要有情、有趣。批阅完一篇优秀的习作,不妨画个可爱的、夸张的、有趣的笑脸送给小作者,或赠上张他们喜欢的漂亮的贴画,以示赞扬和鼓励。学生看见这样的批阅,一定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激励。在读到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的语句、段落时,教师不妨及时在下面作出标记,让精彩之处凸现出来。再把自己批阅时的感受、心情、赞美的批语写在一旁。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时,他一定觉得很有成就感、自豪感。在存在问题的语句旁边或要商榷的地方,教师更要以商量的口吻,探讨的诚心、点拨的话语和学生真诚交流。学生会觉得你不像他的老师,更像是他的忠实读者,正在用心和他交流,用情和他说话,没有居高临下,没有盛气凌人,每一个标记,每一句批语便像淙淙的流水沁入学生的心田。这样有情、有趣的评价学生更愿意接受,评价也更有效。
2.学生的评价
教师还要放手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评价。在我们班级开展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先给自己的习作打分,再写一两句鼓励自己的评语,写出自己习作的得意之处,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以示奖励。然后再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鼓励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习作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在学生自评的分数上进行加分。有条件的,还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与家长共享习作的情趣。
六、交流发表享情趣
每个学生都想成功,都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和情趣。教师要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机会,哪怕是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要给他展示的天地。作文课上的全班交流,黑板报的成果展示,班级作文集上的发表定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喜悦与自豪。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及时发现,鼓励学生向校报菁园报上投稿,向更上一级的报刊投稿。学生发表的阵地越拓展,他们习作的兴趣就越浓。
一次,笔者发现汪昊鹏的一篇习作“捉月亮”写得不错,我就悄悄地替他向校报菁园报上投稿。不久这篇文章在菁园报上发表了,他激动得又蹦又跳。笔者又鼓励他说:“还有更高一级的杂志等着你投稿呢!”然后笔者又把作文评点报、小学生作文、作文大世界的投稿地址给他鼓励他大胆投稿。不久,喜讯传来,他的习作在《作文大世界》中发表了!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心中也都痒痒的。自此,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有了情趣,教师不再怕教,学生不再怕写;有了情趣,每一节习作课,都成了老师和学生的期盼;有了情趣,习作不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心灵的倾诉,情感的交融;有了情趣,习作在精彩中自然生成。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