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粗放, 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再加之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本文具体分析了发展低碳物流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低碳物流;发展;有效对策
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且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目前全球都在发展低碳物流,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粗放, 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再加之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对我国的物流如果要实现低碳化,降低能源消耗,全社会必须树立低碳物流理念,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强化全社会的低碳物流教育,加强低碳物流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着重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发相关技术,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我国的低碳物流发展才会顺畅。
一、树立低碳物流的理念
物流是全社会的事情,所以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引导,让低碳物流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确立发展低碳物流的理念,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低碳物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物流意识,提高低碳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做好低碳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企业要加大低碳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物流作业的科技改造,再造物流流程、优化物流环节、对物流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
二、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
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保障。要打破现有的物流体制局限,按照大流通、低碳化的思路来设计全国的物流规划,营造有利于低碳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首先,国家要制定政策法规,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收取车辆排污费,推广使用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其次,提高基础设施。要发展低碳物流事业,进行低碳改造,应将全球定位系统引入物流活动中,结合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信息,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路线,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运行。第三,以标准化促进低碳化,各环节之间匹配,既降低了货物损失的概率,也降低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
三、加强低碳物流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低碳物流意识应当贯穿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低碳物流理念。国家要对这种教育理念进行必要的强化,政府应给予低碳物流创业一定的鼓励和政策支持。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要研究与教学相结合、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政府要支持高校开设低碳类物流专业,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同时,在社会领域要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工作,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企业也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人才培养是根本,是培育低碳物流产业的基础。
四、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基础。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降低无谓消耗,降低碳排放。其次,国家应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实现物流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共用,为高效运行创造条件。标准化体系方面,政府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不符合需要的標准进行修订,对空白标准抓紧制定,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五、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针对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政府应加大改进和升级。第一,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防止重复建设,避免相关资源的浪费。第二,对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功能进行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投资。第四,建设无边界物流,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六、大力开发相关技术
低碳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等。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模块,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等技术,为物流活动的低碳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低碳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同时,物流企业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实施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共同提高低碳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
七、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低碳物流需要所有企业都加以重视,在减少碳排放、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促进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运输策略上,消除交错运输和迂回运输,提高运输效率。流通加工方面,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单位碳排放量。物流作业方面,加强物流各环节的技术引进和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仓储与保管方面,要避免储存物品在存储过程中的损耗,采取科学合理的仓储保管策略。运用最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保障存货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日常的检查与防护措施,使仓库设备尽可能少受侵蚀。积极申请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低碳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旭. 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 商业研究, 2011,(04) [2] 杨雨薇.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3) .
[3] 于一秀,邱灿华. 我国低碳物流问题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05) .
[4] 姜阀. 论低碳经济下政府和物流企业对低碳物流的作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6) .
[5] 陶晶. 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2) . [6] 王桂花.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商贸, 2010,(29) .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低碳物流;发展;有效对策
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且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目前全球都在发展低碳物流,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粗放, 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再加之低效率的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对我国的物流如果要实现低碳化,降低能源消耗,全社会必须树立低碳物流理念,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强化全社会的低碳物流教育,加强低碳物流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着重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开发相关技术,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我国的低碳物流发展才会顺畅。
一、树立低碳物流的理念
物流是全社会的事情,所以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和引导,让低碳物流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确立发展低碳物流的理念,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低碳物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物流意识,提高低碳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做好低碳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企业要加大低碳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物流作业的科技改造,再造物流流程、优化物流环节、对物流设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
二、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环境
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必要保障。要打破现有的物流体制局限,按照大流通、低碳化的思路来设计全国的物流规划,营造有利于低碳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首先,国家要制定政策法规,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收取车辆排污费,推广使用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其次,提高基础设施。要发展低碳物流事业,进行低碳改造,应将全球定位系统引入物流活动中,结合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信息,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路线,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运行。第三,以标准化促进低碳化,各环节之间匹配,既降低了货物损失的概率,也降低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
三、加强低碳物流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低碳物流意识应当贯穿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低碳物流理念。国家要对这种教育理念进行必要的强化,政府应给予低碳物流创业一定的鼓励和政策支持。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要研究与教学相结合、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现代物流人才。政府要支持高校开设低碳类物流专业,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同时,在社会领域要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工作,加强对认证培训的监管,确保认证质量。企业也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自己所急需的物流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在职物流人员的素质。人才培养是根本,是培育低碳物流产业的基础。
四、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体系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低碳物流的基础。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降低无谓消耗,降低碳排放。其次,国家应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构筑全国性物流网络,实现物流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共用,为高效运行创造条件。标准化体系方面,政府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不符合需要的標准进行修订,对空白标准抓紧制定,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五、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针对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政府应加大改进和升级。第一,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防止重复建设,避免相关资源的浪费。第二,对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功能进行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投资。第四,建设无边界物流,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六、大力开发相关技术
低碳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等。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模块,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等技术,为物流活动的低碳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低碳物流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同时,物流企业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实施低碳物流的成功经验,共同提高低碳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
七、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
低碳物流需要所有企业都加以重视,在减少碳排放、提升企业形象的同时促进企业长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运输策略上,消除交错运输和迂回运输,提高运输效率。流通加工方面,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单位碳排放量。物流作业方面,加强物流各环节的技术引进和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仓储与保管方面,要避免储存物品在存储过程中的损耗,采取科学合理的仓储保管策略。运用最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保障存货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日常的检查与防护措施,使仓库设备尽可能少受侵蚀。积极申请IS0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物流行为,塑造低碳物流形象,进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旭. 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 商业研究, 2011,(04) [2] 杨雨薇.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3) .
[3] 于一秀,邱灿华. 我国低碳物流问题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0,(05) .
[4] 姜阀. 论低碳经济下政府和物流企业对低碳物流的作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6) .
[5] 陶晶. 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2) . [6] 王桂花. 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商贸, 2010,(29) .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