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仰望理想,追求
像许许多多女孩一样,在做梦的年龄里,我也做过许许多多绚丽的梦,这梦牵引着我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跋涉着。
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在一本《少年文艺》上知道了“斯霞”这个名字,我迷恋、崇拜她,不亚于Fans对歌星的狂热。这份狂热促使我在初中毕业时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苏州铁路师范学校。
四年的师范生活,像许多文学少年一样,我倾心于阅读,醉心于幻想,喜欢用文字编织疯长的梦想和浪漫。在这期间,我发表了第一篇童话《落日》,做了《上海铁道报》的特约通讯员,组建了学校的文学社,写了第一篇小说《冷月》。然而,毕业鉴定上“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几个字,还是给我的分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990年,作为一名试用老师,我被分配在南京铁路第二小学。接待我的校长姓梁,她用一种凌厉而令人生寒的目光审视着我,“你会弹琴吗?”于是,我坐在风琴前,吱吱呀呀地弹了一首现在早已忘记了名字的曲子。“你还会什么?”她问。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这样吧,你教英语。”她终于下了决心。18年前,英语是副课。
当娃娃脸的我顶着童花头。穿着一套花格裙子走进五年级教室的时候,有人把我当作了新转来的学生。因为不是英语专业毕业,我缺乏足够的底气。为了弥补自己的心虚,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材的钻研上,每天夜里备课到10点钟以后,才会胆战心惊地穿过一条马路,再走完一条深巷,回到铁路集体宿舍。有一次,因为忘了时间,被反锁在教学楼里,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过了一夜。那种沉浸和痴迷,那份孤单和害怕,你是体会不到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姓丁的铁路教育处长巡视我们学校时,听了我的一节随堂课,查看了我的英语教案,惊讶不已,把我大肆表扬了一番,说我是教英语的一块好材料。我却坚决不愿意再教下去了,因为我的英语口语不标准,怕误人子弟。
1991年,我教了语文,当了班主任。也就是这一年,我去宜兴参加了教海探航“我的追求”征文演讲比赛,得了二等奖。在那次比赛中,我见到了斯霞,并有幸聆听了她的专题报告——《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之路》。听着听着,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感动?是激动?我至今说不清楚。然而可以说清楚的是:我看到了梦的影子。在以后的好长一段日子里。我总爱端详和斯霞的合影。我想她一定不记得我了,可她的一举手一抬足却总是真切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是什么使她在我的心目中魅力无穷呢?我想那就是她对学生的爱。我常常对自己说:我要像斯霞一样,做一名学生喜欢的特级教师,怀揣着“母爱”和“童心”,让每个孩子的心湖都因爱荡起温馨的涟漪。这“爱”贯穿于我以后的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有一种习惯叫反思
我常常对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不能释怀的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为什么会失败”。
1994年,作为南京铁路分局唯一的语文教师代表,我参加上海铁路局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所有人都对我充满期待,我更是踌躇满志。竞赛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上课,我抽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课上得很热闹,自我感觉也颇为良好,然而评委给出的成绩却低得让我吃惊。原因是:我没能抓住年龄段特点,更没有体现单元训练目标,我的目光只局限在一节课上,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架构。这次失败,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回来时,甚至想从火车上跳下去。但我最终没有,而是以一篇《咀嚼失败》的文字走出了阴影。就是这篇文章获得了全国“我最难忘的一课”征文竞赛优秀奖。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不要畏惧任何失败,就算掉到泥潭里,也要抓一条鱼上来。
1998年,我上了一节省级示范课《白鹭》,学生是我自己带去的。郭沫若的文章我喜欢的不多,但这一篇是个例外,因为它的细腻和温婉。当时的语文课堂正流行“以读为主”,所以,在那节课上,始终是琅琅的读书声,滔滔不绝的对话,气氛相当热烈。上完之后,一片赞誉,我也沾沾自喜。回到学校,几个题目一做,傻眼了:有些字,学生还不会写;有些词语,学生还不理解;有些问题,学生还模棱两可。一节得到肯定的公开课回来居然还要补课,这对上课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反思的结果: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很多时候,思想在默默中产生,尤其是在这样大型的公开课上,要耐得住寂寞,要给学生沉思默想的时间,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
2006年初,我参加了全市阅读教学竞赛,上了一课《爱如茉莉》,在钻研教材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嚼了一个寒假的《语文课程标准》,啃了一个寒假的《名师课堂实录》,学了一个寒假的《苏教版国标本五下教材培训资料》,读了一个寒假的《爱如茉莉》。最直接的成果是:做了一本笔记,教案修改了6次。这样的苦心经营,结果也不负有心人,得了一等奖。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我终究难以突破自己,终究难以突破“爱与感动”这样的主题。反思我上过的成功的公开课,都是唯美而精致。我知道,精致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致命;诗意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局限。虽然每种风格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如果能兼收并蓄,岂不完美?
2006年底,我参加了江苏省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了一节《灰椋鸟》,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只用了10天时间。在这节课上,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坚定不移地彰显诗意语文的课堂特色,卓有成效地进行双基训练,力求让诗意的课堂有更多灵动的思想浮动。上完课,网上的评价都很高。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我把自己上的《灰椋鸟》教学光盘和同样反响强烈的南通老师上的《船长》教学光盘对比着看了几遍。我那上幼儿园的儿子说:“妈妈,我更喜欢看那位叔叔上的《船长》!”为什么呢?原来,我儿子觉得那位叔叔上课有力量。反思的结果:课堂上所呈现出的大气、匠心、力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来自于丰厚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经验积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思想和实践中行走,反思如影随形。
Blog,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
2005年9月,我以“诗意的语文”为博客名在南京市教研室乐语老师主办的大家语文网上筑巢安家。我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用心灵书写着理想和追求。
《我要做个“懒”老师》、《不拘一格教作文》、《有一种精彩叫生成》……这一篇篇凝聚着实践和理性思考的文字,就是我在寻梦过程中留下的点点墨痕。思,发于博客;行,成于课堂。我就是一个怀抱教育理想的行者,耕耘在教育的一亩三分地上,寻找着教育和网络的契合点。从教室走上网络,从网络再走回教室,只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课堂。
一天早晨,班上的一个孩子激动地说:“郭老师,我爸爸看了你写的《恶补孔子》之后,也写了一篇文章《唐朝的魅力》,他说要和你比一比谁的文笔好。”我听了,很欣喜,利用早读的时间把这两篇文章读给孩子 们听,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孩子在留言中写道:“与郭老师的文章比起来,余淄琪爸爸的文章更多的是历史知识的展现,而郭老师的文章很抒情,那柔丝般华丽的文字,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是比赛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平分秋色,但如果余淄琪爸爸的文笔再细腻一些,或者郭老师的文章再厚重一些,那么就是另一种结果了!我们期待着!”呵呵,从来都是老师讲评学生的作文,Blog让学生也有机会点评老师的文字了。
我把孩子们的意见整理出来,跟在这位家长的文章后面。这位家长看了,兴致盎然,再跟:“由于您的言传身教,我欣喜地发现这孩子开始喜欢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开始喜欢写作了。受她的影响,我也经常拜读您的一些文章,经常浏览你们的网站。文如其人,文由心生。您的文章清新、质朴而又跳跃着智慧和文采。同时,又满溢了对学生、对事业、对友人的挚爱!”于是,我、家长、学生借助“大家语文”这个平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对话。潜移默化中,开阔了彼此的视野,丰厚了各自的积淀。
我开始迷恋“大家语文”,平静的日子因为博客泛起微微波澜。我把快乐和苦恼都写进了我的博客里,博客里记录着我的收获、思考、困惑和挣扎。特级教师刘红在留言中写道:“我们都在追求完美,我们也都会留有遗憾,我们就是在完美与遗憾的苦苦轮回中收获成长。那是生命的成长,是灵性的成长,快乐的、痛苦的、艰难的、挣扎的……成长!”
读着这一则则长长短短的留言,就像嚼着一枚枚青青的橄榄,有滑滑的清香,还有淡淡的余味。那份美妙于瞬间来去,让你惊喜,也让你遗憾,更多的则是感动,感动于所有朋友和陌生人对你默默的关注与祝福。
打开“大家语文”,点开“诗意的语文”,目光流连在页面左下角的站点统计上:日志篇数:370/评论数量2584/留言总数36/访问次数142588。这些简单的数字,如午后的冬阳,激起我心中阵阵的温暖。文字让我觉得自己幸运,文字让我的生活忙碌而充盈。播种文字,收获幸福。行走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且歌且行。
一路走来,没有人给我设计目标,我给自己定目标。没有人用鞭子在后面赶我,我自己一刻也不敢松懈。我的目标坚定而执著。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愈挫愈坚,这是我的个性!如果一阵风就能吹灭我的理想,那就不是诗意的语文了!
像许许多多女孩一样,在做梦的年龄里,我也做过许许多多绚丽的梦,这梦牵引着我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跋涉着。
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在一本《少年文艺》上知道了“斯霞”这个名字,我迷恋、崇拜她,不亚于Fans对歌星的狂热。这份狂热促使我在初中毕业时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苏州铁路师范学校。
四年的师范生活,像许多文学少年一样,我倾心于阅读,醉心于幻想,喜欢用文字编织疯长的梦想和浪漫。在这期间,我发表了第一篇童话《落日》,做了《上海铁道报》的特约通讯员,组建了学校的文学社,写了第一篇小说《冷月》。然而,毕业鉴定上“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几个字,还是给我的分配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1990年,作为一名试用老师,我被分配在南京铁路第二小学。接待我的校长姓梁,她用一种凌厉而令人生寒的目光审视着我,“你会弹琴吗?”于是,我坐在风琴前,吱吱呀呀地弹了一首现在早已忘记了名字的曲子。“你还会什么?”她问。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这样吧,你教英语。”她终于下了决心。18年前,英语是副课。
当娃娃脸的我顶着童花头。穿着一套花格裙子走进五年级教室的时候,有人把我当作了新转来的学生。因为不是英语专业毕业,我缺乏足够的底气。为了弥补自己的心虚,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材的钻研上,每天夜里备课到10点钟以后,才会胆战心惊地穿过一条马路,再走完一条深巷,回到铁路集体宿舍。有一次,因为忘了时间,被反锁在教学楼里,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过了一夜。那种沉浸和痴迷,那份孤单和害怕,你是体会不到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姓丁的铁路教育处长巡视我们学校时,听了我的一节随堂课,查看了我的英语教案,惊讶不已,把我大肆表扬了一番,说我是教英语的一块好材料。我却坚决不愿意再教下去了,因为我的英语口语不标准,怕误人子弟。
1991年,我教了语文,当了班主任。也就是这一年,我去宜兴参加了教海探航“我的追求”征文演讲比赛,得了二等奖。在那次比赛中,我见到了斯霞,并有幸聆听了她的专题报告——《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之路》。听着听着,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感动?是激动?我至今说不清楚。然而可以说清楚的是:我看到了梦的影子。在以后的好长一段日子里。我总爱端详和斯霞的合影。我想她一定不记得我了,可她的一举手一抬足却总是真切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是什么使她在我的心目中魅力无穷呢?我想那就是她对学生的爱。我常常对自己说:我要像斯霞一样,做一名学生喜欢的特级教师,怀揣着“母爱”和“童心”,让每个孩子的心湖都因爱荡起温馨的涟漪。这“爱”贯穿于我以后的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有一种习惯叫反思
我常常对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不能释怀的不是“我失败了”,而是“我为什么会失败”。
1994年,作为南京铁路分局唯一的语文教师代表,我参加上海铁路局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所有人都对我充满期待,我更是踌躇满志。竞赛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上课,我抽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课上得很热闹,自我感觉也颇为良好,然而评委给出的成绩却低得让我吃惊。原因是:我没能抓住年龄段特点,更没有体现单元训练目标,我的目光只局限在一节课上,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教材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架构。这次失败,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回来时,甚至想从火车上跳下去。但我最终没有,而是以一篇《咀嚼失败》的文字走出了阴影。就是这篇文章获得了全国“我最难忘的一课”征文竞赛优秀奖。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不要畏惧任何失败,就算掉到泥潭里,也要抓一条鱼上来。
1998年,我上了一节省级示范课《白鹭》,学生是我自己带去的。郭沫若的文章我喜欢的不多,但这一篇是个例外,因为它的细腻和温婉。当时的语文课堂正流行“以读为主”,所以,在那节课上,始终是琅琅的读书声,滔滔不绝的对话,气氛相当热烈。上完之后,一片赞誉,我也沾沾自喜。回到学校,几个题目一做,傻眼了:有些字,学生还不会写;有些词语,学生还不理解;有些问题,学生还模棱两可。一节得到肯定的公开课回来居然还要补课,这对上课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反思的结果: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很多时候,思想在默默中产生,尤其是在这样大型的公开课上,要耐得住寂寞,要给学生沉思默想的时间,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
2006年初,我参加了全市阅读教学竞赛,上了一课《爱如茉莉》,在钻研教材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嚼了一个寒假的《语文课程标准》,啃了一个寒假的《名师课堂实录》,学了一个寒假的《苏教版国标本五下教材培训资料》,读了一个寒假的《爱如茉莉》。最直接的成果是:做了一本笔记,教案修改了6次。这样的苦心经营,结果也不负有心人,得了一等奖。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我终究难以突破自己,终究难以突破“爱与感动”这样的主题。反思我上过的成功的公开课,都是唯美而精致。我知道,精致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致命;诗意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局限。虽然每种风格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如果能兼收并蓄,岂不完美?
2006年底,我参加了江苏省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了一节《灰椋鸟》,从准备到正式上课只用了10天时间。在这节课上,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坚定不移地彰显诗意语文的课堂特色,卓有成效地进行双基训练,力求让诗意的课堂有更多灵动的思想浮动。上完课,网上的评价都很高。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我把自己上的《灰椋鸟》教学光盘和同样反响强烈的南通老师上的《船长》教学光盘对比着看了几遍。我那上幼儿园的儿子说:“妈妈,我更喜欢看那位叔叔上的《船长》!”为什么呢?原来,我儿子觉得那位叔叔上课有力量。反思的结果:课堂上所呈现出的大气、匠心、力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来自于丰厚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经验积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思想和实践中行走,反思如影随形。
Blog,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
2005年9月,我以“诗意的语文”为博客名在南京市教研室乐语老师主办的大家语文网上筑巢安家。我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用心灵书写着理想和追求。
《我要做个“懒”老师》、《不拘一格教作文》、《有一种精彩叫生成》……这一篇篇凝聚着实践和理性思考的文字,就是我在寻梦过程中留下的点点墨痕。思,发于博客;行,成于课堂。我就是一个怀抱教育理想的行者,耕耘在教育的一亩三分地上,寻找着教育和网络的契合点。从教室走上网络,从网络再走回教室,只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课堂。
一天早晨,班上的一个孩子激动地说:“郭老师,我爸爸看了你写的《恶补孔子》之后,也写了一篇文章《唐朝的魅力》,他说要和你比一比谁的文笔好。”我听了,很欣喜,利用早读的时间把这两篇文章读给孩子 们听,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孩子在留言中写道:“与郭老师的文章比起来,余淄琪爸爸的文章更多的是历史知识的展现,而郭老师的文章很抒情,那柔丝般华丽的文字,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是比赛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平分秋色,但如果余淄琪爸爸的文笔再细腻一些,或者郭老师的文章再厚重一些,那么就是另一种结果了!我们期待着!”呵呵,从来都是老师讲评学生的作文,Blog让学生也有机会点评老师的文字了。
我把孩子们的意见整理出来,跟在这位家长的文章后面。这位家长看了,兴致盎然,再跟:“由于您的言传身教,我欣喜地发现这孩子开始喜欢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开始喜欢写作了。受她的影响,我也经常拜读您的一些文章,经常浏览你们的网站。文如其人,文由心生。您的文章清新、质朴而又跳跃着智慧和文采。同时,又满溢了对学生、对事业、对友人的挚爱!”于是,我、家长、学生借助“大家语文”这个平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对话。潜移默化中,开阔了彼此的视野,丰厚了各自的积淀。
我开始迷恋“大家语文”,平静的日子因为博客泛起微微波澜。我把快乐和苦恼都写进了我的博客里,博客里记录着我的收获、思考、困惑和挣扎。特级教师刘红在留言中写道:“我们都在追求完美,我们也都会留有遗憾,我们就是在完美与遗憾的苦苦轮回中收获成长。那是生命的成长,是灵性的成长,快乐的、痛苦的、艰难的、挣扎的……成长!”
读着这一则则长长短短的留言,就像嚼着一枚枚青青的橄榄,有滑滑的清香,还有淡淡的余味。那份美妙于瞬间来去,让你惊喜,也让你遗憾,更多的则是感动,感动于所有朋友和陌生人对你默默的关注与祝福。
打开“大家语文”,点开“诗意的语文”,目光流连在页面左下角的站点统计上:日志篇数:370/评论数量2584/留言总数36/访问次数142588。这些简单的数字,如午后的冬阳,激起我心中阵阵的温暖。文字让我觉得自己幸运,文字让我的生活忙碌而充盈。播种文字,收获幸福。行走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且歌且行。
一路走来,没有人给我设计目标,我给自己定目标。没有人用鞭子在后面赶我,我自己一刻也不敢松懈。我的目标坚定而执著。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愈挫愈坚,这是我的个性!如果一阵风就能吹灭我的理想,那就不是诗意的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