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丝状真菌发酵小麦麸皮中酚酸的释放及与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的关系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评价两种丝状真菌对小麦麸皮降解能力,以及对酚酸释放能力的差异,本实验在不同时间进行总酚和9种酚酸组分的变化监测并且结合阿魏酸酯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电镜观察小麦麸皮表面结构对黑曲霉和棒曲霉进行综合评估。黑曲霉发酵7 d阿魏酸含量达到416.56μg/g麦麸。次之是没食子酸,从7.71μg/g麦麸增加到105.77μg/g麦麸。棒曲霉阿魏酸含量达到200.81μg/g麦麸。次之是丁香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酸,从分别从原麦麸中含量14.7μg/g麦麸、7.71μg/g麦麸、8.57μg/g麦麸和5.62μg/g麦麸增长至88.4μg/g麦麸,60.38μg/g麦麸,55.56μg/g麦麸,52.93μg/g麦麸。黑曲霉对麦麸的降解能力及对阿魏酸和没食子酸的释放能力都显著优于棒曲霉,而对丁香酸的释放能力略差于棒曲霉。电镜结果显示,黑曲霉降解能力优于棒曲霉。
其他文献
通信系统向高频的发展趋势使声表面波(SAW)滤波器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利用传统材料制作SAW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很难达到GHz频段,因此探索在高声速材料基础上制作SAW滤波
评述了频率合成器用滤波器组的特点和国外水平,首次报道用低损耗滤波器研制的10信道高性能声表面波滤波器组,假信号抑制大于80dB,插入损耗仅12dB,体积仅50mm×35mm×13m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
<正>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无疑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富争议性的思想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他从技术主义的观点出发进行了对新的交往、信息和媒介技术的研究,为技术与社
费孝通的人类学中国研究代表着人类学的一次重大转型,他的"本文化"研究转向是对人类学立场的纠正和对西方人类学话语霸权的颠覆,他所开拓的本文化研究不仅展示了本土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