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宣传文化系统“基层工作加强年”,最近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为加强基层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并提供指导和推动。
一、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1.把抓基层作为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把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基层工作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现在,很多地方基层工作条件有了改善,工作队伍得到充实,工作效果明显提升。但也要看到,重视不够、力量不足、方式手段不适应、保障措施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今年确定为“基层工作加强年”,并制定了专门工作意见,提出了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配套了相关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个《意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进一步增添措施、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加强设施阵地和工作队伍建设,打牢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2.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人们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有一个大的转变,统一思想认识、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任务很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需要有效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凝聚改革共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面对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需要进一步巩固主流思想舆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很重。我们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和削弱。
具体到基层,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宣传教育,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鼓舞斗志信心,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二是抓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要紧紧围绕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从群众最关心的就学就业、医疗卫生、房价物价、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入手,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党和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讲明白,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清楚。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依法按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面上教育引导与个别交流疏导结合起来,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当前,要着力抓好法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家庭意识等方面教育。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国家宪法日等精心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设计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和有庄严感的典礼仪式,增进人们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勇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做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培育人们的孝心、爱心,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3.找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要结合各地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统筹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具体抓、抓具体,讲求实际、注重实效,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找准工作着力点,必须在有用、适用、综合、配套上下功夫。有用,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优先安排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设施,积极提供群众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把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适用,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消费习惯和接受心理,细化地方实施标准,着力建设方便实用的文化设施和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加法,增加一些差异化的具体内容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综合,就是要坚持科学统筹,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服务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配套,就是要坚持有效衔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做到统筹规划、一体建设,同时完善建、管、用机制,做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政策到位,确保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建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关键是队伍要强起来。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宣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基层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有了提升,但也存在着工作不平衡、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大《意见》的督查落实力度,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好建强。 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县级宣传文化部门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好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要积极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大力扶持和管好民间文艺社团、演出团体和业余文化队伍,重视发现培养基层文化活动骨干和带头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二是加强队伍培训。要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上岗制度,实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培训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充实内容、丰富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促进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要关心爱护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改善他们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对长期坚守基层、作出突出业绩的先进工作者要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鼓励更多的人扎根基层、建功基层。
5.着力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现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环境、对象和范围发生了深刻变化,做好基层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要把创新作为加强基层工作的不懈追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贴近群众谋创新,着眼发展谋创新,紧盯问题谋创新,力求创在点子上、新在关键处,不断增强工作的生机活力。
一要创新工作方法。基层工作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和对象的实际,用分众化、对象化的方式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宣传形式和教育载体,把工作做到每个人、覆盖到每个群体。要坚持虚功实做,多采取抓项目、办实事的做法,多运用个性化、互动化的方式,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二要创新传播渠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传播“微时代”,要善于运用全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用好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载体及分众化平台,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使宣传教育更立体、更鲜活。要善于运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说群众能懂的话,讲群众身边的事,使基层工作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符合群众的口味、适应人们的接受习惯,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三要创新工作机制。要针对当前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不够、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把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起来,探索运用政府购买、市场机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逐步增加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参与管理运营,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要完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精心设计知晓率、认同度、满意度等评价指标,以科学的评估求取更大的工作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几年,中央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基层工作的政策,比如,把社区文化中心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比如,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市三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比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配备编制人员1至2人,等等。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是基础,付诸行动是关键。这次制定的《行动方案》,是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配套文件,是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步骤。《行动方案》着眼践行、立足行动,着力把原则要求具体化,对下一步要开展的活动、采取的行动作了明确安排。落实好《行动方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键是要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动员起来,就是要广泛宣传教育,深入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实践要求,深刻揭示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与成长成才、国家社会家庭的关系,把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增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起来,就是要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社会团体,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做到全方位展开、全领域覆盖。行动起来,就是广泛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各项活动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广泛展开,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坚持下去,就是做到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劲头推进各项任务。
1.推动工作向倡导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延伸。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12个主题词,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层面是基础。去年以来,我们侧重从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层面,设计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推进“三严三实”宣传教育,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方面工作要保持力度和热度,努力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在抓好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要推动工作向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延伸。要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找准工作抓手,设计活动载体,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要深入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在各行各业深入持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否则就容易成为“两张皮”,也很难持续。《行动方案》安排的活动项目,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经验的提炼,是各行各业长期开展的品牌项目。开展好这些活动,既是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推动,也是对各行各业工作的推动。要把这些活动紧紧抓在手上,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同时,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提炼,不断充实内容、完善载体、创新形式,使各项活动既保持相对稳定,又富有生机活力。 公益活动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们抓的很多活动都具有公益性,各行各业也开展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动,比如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献血、捐赠器官等。这些公益活动,传递了人间真情,彰显了美德善行,本身就是提倡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把公益活动与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好地联系起来,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引导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精神境界,使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公益活动的重要平台。要重视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推动网站根据各自特点进行设计,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让公益正能量传导到网络的每个角落。网络公益活动开展好了,也将使互联网的底色更加鲜亮、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3.用良法善策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法律政策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法律政策,用法律政策为核心价值观建设保障助力,尤为必要和紧迫,这带有根本性。要以核心价值观为统摄,推动做好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通过法律法规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现在,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和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食品安全法》、《志愿服务条例》等,要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立法原则和法律条文中,使法律法规更好地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法律法规的权威在于执行。要更多地运用法律的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
各行各业的公约守则、行为准则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现行的很多行为准则比较原则笼统、大而化之,操作性不强。要推动完善各行各业的规范守则,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之中,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4.锲而不舍地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观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和好与坏、善与恶的标准,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历史地看,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确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用了上千年的时间。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还不长,要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战略任务做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成为全民的行动自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持续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地提倡和培育。要紧紧围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坚持面向全民抓落实,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发挥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公益广告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传播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宣传,大力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推出了“梦娃”、“一双筷子”、“关爱老人·饺子篇”等优秀作品,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成为我们工作的一大亮点。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创新,使公益广告越办越活、越办越好。一要突出思想内涵。好的公益广告作品,必须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价值导向,能够打动人心、浸润心灵,引人向上向善。要进一步用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这个品牌,紧紧围绕“三个倡导”12个主题词进行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二要加强创意设计。公益广告要吸引人、感染人,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意设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有的作品表达方式生硬、表现手法单一,人们不愿看、不爱看。解决这个问题,要在创意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让公益广告美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要提倡风格多样,兼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针对不同受众的接受习惯,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注入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公益广告作品。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设计创作,增强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更多的观众听众特别是青少年想看爱看。三要加大刊播力度。媒体是传播公益广告的主渠道。从目前情况看,大报大刊大台刊播多、力度大,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做得还不够。各级各类媒体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舍得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常态化刊播公益广告。要做好城乡基层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宣传,把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之中,打造“街头正能量”。要完善公益广告法律政策,把公益广告宣传纳入《广告法》修订,研究制定扶持公益广告的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公益广告宣传制度化长效化。
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做强基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4月15日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一、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1.把抓基层作为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把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基层工作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现在,很多地方基层工作条件有了改善,工作队伍得到充实,工作效果明显提升。但也要看到,重视不够、力量不足、方式手段不适应、保障措施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今年确定为“基层工作加强年”,并制定了专门工作意见,提出了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配套了相关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个《意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进一步增添措施、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加强设施阵地和工作队伍建设,打牢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
2.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人们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有一个大的转变,统一思想认识、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任务很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需要有效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凝聚改革共识、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很重;面对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元多样多变,需要进一步巩固主流思想舆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很重。我们要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和削弱。
具体到基层,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和中国道路宣传教育,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鼓舞斗志信心,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二是抓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要紧紧围绕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从群众最关心的就学就业、医疗卫生、房价物价、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入手,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把党和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讲明白,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清楚。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运用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依法按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面上教育引导与个别交流疏导结合起来,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当前,要着力抓好法治意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家庭意识等方面教育。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围绕国家宪法日等精心组织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设计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和有庄严感的典礼仪式,增进人们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引导人们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勇于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做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培育人们的孝心、爱心,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3.找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今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要结合各地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统筹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坚持具体抓、抓具体,讲求实际、注重实效,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找准工作着力点,必须在有用、适用、综合、配套上下功夫。有用,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优先安排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设施,积极提供群众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把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很好地对接起来。适用,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消费习惯和接受心理,细化地方实施标准,着力建设方便实用的文化设施和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加法,增加一些差异化的具体内容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综合,就是要坚持科学统筹,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服务设施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配套,就是要坚持有效衔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融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做到统筹规划、一体建设,同时完善建、管、用机制,做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政策到位,确保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建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关键是队伍要强起来。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宣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基层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有了提升,但也存在着工作不平衡、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加大《意见》的督查落实力度,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好建强。 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县级宣传文化部门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好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要积极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大力扶持和管好民间文艺社团、演出团体和业余文化队伍,重视发现培养基层文化活动骨干和带头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二是加强队伍培训。要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上岗制度,实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培训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充实内容、丰富形式,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促进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要关心爱护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改善他们的待遇和工作条件,对长期坚守基层、作出突出业绩的先进工作者要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鼓励更多的人扎根基层、建功基层。
5.着力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现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环境、对象和范围发生了深刻变化,做好基层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要把创新作为加强基层工作的不懈追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贴近群众谋创新,着眼发展谋创新,紧盯问题谋创新,力求创在点子上、新在关键处,不断增强工作的生机活力。
一要创新工作方法。基层工作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和对象的实际,用分众化、对象化的方式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宣传形式和教育载体,把工作做到每个人、覆盖到每个群体。要坚持虚功实做,多采取抓项目、办实事的做法,多运用个性化、互动化的方式,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二要创新传播渠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传播“微时代”,要善于运用全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用好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载体及分众化平台,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使宣传教育更立体、更鲜活。要善于运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说群众能懂的话,讲群众身边的事,使基层工作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符合群众的口味、适应人们的接受习惯,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三要创新工作机制。要针对当前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不够、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把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群众力量结合起来,探索运用政府购买、市场机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整合资源,逐步增加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要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参与管理运营,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要完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精心设计知晓率、认同度、满意度等评价指标,以科学的评估求取更大的工作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几年,中央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基层工作的政策,比如,把社区文化中心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比如,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市三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比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配备编制人员1至2人,等等。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是基础,付诸行动是关键。这次制定的《行动方案》,是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配套文件,是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步骤。《行动方案》着眼践行、立足行动,着力把原则要求具体化,对下一步要开展的活动、采取的行动作了明确安排。落实好《行动方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键是要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动员起来,就是要广泛宣传教育,深入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实践要求,深刻揭示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与成长成才、国家社会家庭的关系,把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增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起来,就是要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社会团体,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做到全方位展开、全领域覆盖。行动起来,就是广泛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各项活动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广泛展开,形成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坚持下去,就是做到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保持工作连续性稳定性,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劲头推进各项任务。
1.推动工作向倡导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延伸。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12个主题词,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层面是基础。去年以来,我们侧重从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层面,设计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推进“三严三实”宣传教育,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方面工作要保持力度和热度,努力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在抓好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要推动工作向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延伸。要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找准工作抓手,设计活动载体,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要深入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在各行各业深入持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否则就容易成为“两张皮”,也很难持续。《行动方案》安排的活动项目,都是从实践中来的,是经验的提炼,是各行各业长期开展的品牌项目。开展好这些活动,既是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推动,也是对各行各业工作的推动。要把这些活动紧紧抓在手上,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同时,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提炼,不断充实内容、完善载体、创新形式,使各项活动既保持相对稳定,又富有生机活力。 公益活动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们抓的很多活动都具有公益性,各行各业也开展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动,比如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献血、捐赠器官等。这些公益活动,传递了人间真情,彰显了美德善行,本身就是提倡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把公益活动与核心价值观建设更好地联系起来,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引导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升精神境界,使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公益活动的重要平台。要重视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推动网站根据各自特点进行设计,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让公益正能量传导到网络的每个角落。网络公益活动开展好了,也将使互联网的底色更加鲜亮、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3.用良法善策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法律政策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支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法律政策,用法律政策为核心价值观建设保障助力,尤为必要和紧迫,这带有根本性。要以核心价值观为统摄,推动做好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通过法律法规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现在,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和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食品安全法》、《志愿服务条例》等,要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立法原则和法律条文中,使法律法规更好地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法律法规的权威在于执行。要更多地运用法律的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
各行各业的公约守则、行为准则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现行的很多行为准则比较原则笼统、大而化之,操作性不强。要推动完善各行各业的规范守则,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之中,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
4.锲而不舍地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价值观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和好与坏、善与恶的标准,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历史地看,任何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确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用了上千年的时间。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还不长,要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战略任务做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成为全民的行动自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持续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地提倡和培育。要紧紧围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坚持面向全民抓落实,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发挥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公益广告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传播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宣传,大力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推出了“梦娃”、“一双筷子”、“关爱老人·饺子篇”等优秀作品,形象生动地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成为我们工作的一大亮点。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创新,使公益广告越办越活、越办越好。一要突出思想内涵。好的公益广告作品,必须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价值导向,能够打动人心、浸润心灵,引人向上向善。要进一步用好“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这个品牌,紧紧围绕“三个倡导”12个主题词进行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二要加强创意设计。公益广告要吸引人、感染人,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意设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有的作品表达方式生硬、表现手法单一,人们不愿看、不爱看。解决这个问题,要在创意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让公益广告美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要提倡风格多样,兼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针对不同受众的接受习惯,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注入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公益广告作品。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设计创作,增强视听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更多的观众听众特别是青少年想看爱看。三要加大刊播力度。媒体是传播公益广告的主渠道。从目前情况看,大报大刊大台刊播多、力度大,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做得还不够。各级各类媒体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舍得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常态化刊播公益广告。要做好城乡基层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宣传,把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之中,打造“街头正能量”。要完善公益广告法律政策,把公益广告宣传纳入《广告法》修订,研究制定扶持公益广告的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公益广告宣传制度化长效化。
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做强基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4月15日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