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已实施良久,新的教学理念对促进素质教育改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听课等途径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任然选择的是僵硬老套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教”,学生一味地“学”,不仅课堂气氛生硬死板,学生更是提不起学习兴趣,当然教学效率也很低,学生也做不到全方位的提升。那么究竟要用何种方式改变目前语文高中教学的现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课本的解读学习,达到知识的积累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什么是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起源于20世纪的西方论坛中重要流派之一——语义学,它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手段与方法,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本文解读的显著特征与重要方法。文本解读是一种大而化之的概述方法,在事实上并不真的存在某一种普适的、抽象的本文解读的方法。文本的解读属于实证的、具体的。例如文体论式解读、文学化解读、社会学解读、接受美学解读等。
  二、现代诗歌文本细读的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中,现代诗歌一般有朦胧含蓄、抒情、跳跃凝练、形式突破常规、韵律节奏多变等特点。因此现代诗歌文体上是适合采用文本细读模式学习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文本进行细读:
  1.结构
  现代诗歌的结构主要由两种要素组成,分别是节奏与句法,要仔细的阅读诗歌的结构,领略现代诗歌中表达的和谐的音乐性。
  2.语言
  文本细读教学模式要十分关注文本的语言,文本中呈现的语言,就是文本细读的载体,如果不仔细的学习或推敲文本的语言,就没有办法明确的学习到文本细读的方法,更没有办法从中感受审美与诗歌中所要阐述的意境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语境
  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句、结构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需要把各个部分都联系起来,在用局部方法将分析之后的内容再串联成一个整体,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全面分析,最后又回到局部地方理解,整首诗歌也会不攻自破。语境是一篇文章情感的载体,它能更好地协助学生理解一篇文章中的中心感情与更深层次的知识。
  三、文本细读应用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抒发感情的文学表达方式的体现,是具有含蓄蕴藉的语境、真挚热烈的情感、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化、和谐鲜明韵律节奏与突破常理的表现形式。诗歌用其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描述人生、反应社会、抒发情感、阐述哲理,它向人民呈现出了“真善美”。通过文本细读,不断发现现代诗歌蕴藏的文化涵养与人文精神,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诗歌的价值,让学生不断的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获得美,从而达到对美的鉴赏。所以文本细读运用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现代诗歌文本中发现美的存在,感受诗歌的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使生活诗意盎然。
  2.有利于教师教学
  诗歌的价值与意义的重要体现来源于文本细读。对现代诗歌的仔细品读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其语言艺术的阅读,它能十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对现代诗歌的反复品读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身感悟、归纳能力的重要过程。文本细读如果完全的应用于现代诗歌的学习中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文本细读,刺激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增强学生文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师生互动不能忽略
  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双重主体互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对方身为课堂主体的身份。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积极思考问题,对解读有障碍的部分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注重学生的表达,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与点评,让课堂真正的“动”起来。
  理论是要实际操作的,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也相对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题文本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文本细读对于改正教学中随意解读文本表面意义有重要作用。在细读文本的同时也要树立相应的思维意识,任何文本都是多元层次的,要灵活的归纳文本中的各个理解方法,使课堂应用更简便。教师用生动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教授转变成自主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理解、自己研究,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甘肃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甘肃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教师是引领学生领略无限风光的“导游”  一节课犹如一次旅行,沿途的风光很美,教师就是一个导游,一路上带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  1.渗
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初看很平常,他用很平淡的语言甚至是口语来叙写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其实这篇文章很有特色,蕴含着作者别样的情怀。所以,我们阅读时要细细品味,去触摸文字,挖掘文本蕴藏的深意。  一、细品“月令”蕴含的深意  “月令”本是《礼记》中的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汪先生在这里用“月令”一词,既认可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又传承了中国
平时的语文教学无非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升能力。面对一篇内容丰富、知识众多、能力提升点集中的课文,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呢?我认为在我们认真研究了教材的基础上,采用问题导引,模块分割,合理组合,最终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探索。现就《琵琶行》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琵琶行》是白居易一生前后诗风变化的分水岭,诗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她人的曲折人生叙述,又有自己人生变故的诉说;
《兰亭集序》主要思想情感变化表现为“乐——痛——悲”,“乐”的原因比较好理解,然而“痛”和“悲”则比较含蓄委婉,学生因为生活阅历浅等原因,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笔者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矛盾分析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现就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做一个回顾分析。笔者将分别从“永恒之痛”和“轮回之悲”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永恒之痛  文章一、二段,写的是兰亭集会之乐,很
新课程在我省的实施已经进入第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教学行为上注入新的内容,应用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师生的互动。但是,过犹不及,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变成谬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本质特征,偏要区别于传统,便在形式上玩新花样,华而不实的教风和学风反而得到一定的追捧,这对新课程是一种误解和背叛,也跟闽派语文的精髓“求实、去蔽
比较阅读,就是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适当拓展课外资源,对多篇同题材或同体裁文章進行多角度比较,以达到激发兴趣、深化理解、培育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大部分教师已经认可了好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围绕“创新”的理念,教师们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以生为本,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真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
《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是情感最为集中且非常细腻的部分,我们在讲解文本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而直接揭示出作者对母亲深沉而饱含遗憾的爱。揭示的最终情感固然是正确的,但是通达至最终情感的过程却总显得仓促而意犹未尽。倘若抓住文本的每一个细节展开讲解,在一堂课中又不免细碎而冗长,所以抓住文本中的一个细节部分,探析“我”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失为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我们在讲解文本的这一部分的时候,最困
“成语之妙,在于运用。颊上三毫,龙睛一点。与其滥也宁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成语在语言表达上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运用成语要注意恰如其分,否则,宁可不用也不能滥用。可是,当今滥用甚或错用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里仅以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15年6月第4次印刷)中成语运用方面的错误,按其性质分类评改如下。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很多时
曾有人说:读完苏东坡的《赤壁赋》、《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再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八愚诗》,真可以用上鲁迅的那句话“可以挤压出一个‘小’字来”。自然,这个渺小的“小”是配给柳宗元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分属唐宋,同样才华出众,同样命途多舛,一个始终积郁难排,死于忧愤,一个豁达自适,求得人生的大自在。在苏教版的《必修一》教材中,两人就这样穿越时空碰撞到了一起。《赤壁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