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文字深挖文本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nby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初看很平常,他用很平淡的语言甚至是口语来叙写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其实这篇文章很有特色,蕴含着作者别样的情怀。所以,我们阅读时要细细品味,去触摸文字,挖掘文本蕴藏的深意。
  一、细品“月令”蕴含的深意
  “月令”本是《礼记》中的篇名,又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汪先生在这里用“月令”一词,既认可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又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传统。
  初看《葡萄月令》,感觉是在记流水账,他把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过程一一写下来,还感觉非常啰嗦,没有做到“何时该惜墨如金,何时该用墨如泼”,也不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其实,葡萄的生长是有规律的,人们依据这个规律培育葡萄,到了什么季节干什么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积累的耕作经验,也是人们生存智慧的体现。再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作为我们能随便去掉生命中某一个月或某几个月吗?同样作为“葡萄”,他也是一个生命,也不能随便去掉他生命中的某一个月或某几个月,所以,这“一个都不能少”方能完整地勾勒出葡萄生命的轨迹。
  从文章的“月令”形式,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文本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文化信息。以时令安排的文章,我们可以追本溯源,追溯到《诗经》中的《采薇》,它采用四季结构,开头写春天,薇菜刚绽出芽尖;第二章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写秋天,薇菜的叶茎老而粗硬。汪老对古代文学的钟爱由此窥见,并且能恰当地运用到了自己的散文中。我们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学学,可以写一写哪一天的课令,如《周二课令》,把一天七节课的情景按时序有详有略地写一写,记录下我们一天紧张而活泼的课堂生活,应该是一篇不错的学习记录。
  二、细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我们在阅读时,触碰到的原始材料就是文字,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穿行在语言的丛林里,在语言的丛林里触摸文字的深意。
  如写一月,是五个短句,修饰语很少,但这段文字却是描写葡萄园静谧祥和的情景,给人遐想的空间。特别是“睡”字,感觉葡萄像婴儿一样,让人生出呵护之情,要静静的、轻轻的,生怕惊扰它的美梦。这个文字简洁,但简中有诗意。又如写四月,“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发现葡萄拼命喝水后的惊喜。写五月,“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这里有对话感,作者好像面对着调皮的孩子,嘴里嗔怪着,心里很担心,可见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还有如“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此处可见汪老明显在为葡萄辩护呢!与此处相呼应的“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我们细细体味:葡萄虽然花儿并不夺目,但却胜在“果实的丰盛”;人固然各有所长,但与其张扬于外在的明丽,不若殷实于内在的丰富,可见汪老是一位注重内在丰富的人,这里可窥见他的一种人生态度。
  大家都知道汪老的语言是“淡而有味”,不仅在散文中有这一特色,而且在小说中也是如此,如小说《鉴赏家》,“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但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有美好的生活,有浓浓的人情味。如果只粗略地读是无法品读到其中蕴含的深味的。
  三、深读文本,体悟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
  汪曾祺先生不是把葡萄当无生命的物来看的,而是当有灵性的生命来写的。我们还是回到语言的丛林中,去触摸文字。
  如写二月,“它已等不及了”有一种急于生长的强大的生命力。如三月,“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被汪老这样一写,顿觉葡萄有了人的感觉和灵性,同时他站在葡萄的角度,为葡萄着想,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有“请葡萄上架”中的“请”字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
  写八月,“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仿佛在与葡萄对话,“去吧,孩子,到社会上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吧”完完全全是大人对孩子的叮嘱鼓励。
  還要注意写葡萄时人称的变化:前面是用第三人称写葡萄,十月用第二人称“你”写葡萄,而十二月用第一人称“咱们”写葡萄,用“咱们”是把葡萄当作同类,当作自己人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完全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说话,字里行间充满了冷爱,关爱,呵护之情。
  文本中的葡萄并不是作者手中的抒情道具,而是同我们一样,是个鲜活的生命体。“葡萄”与“我”之间,并无等差,他们是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
其他文献
2017年1月16日,最新公布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与2016年10月发布的《考试大纲》内部会议公示的题型又出现了新变化。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既是2017年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也是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文件。教师应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把握新变化,吃透大纲特别是样题的精神,把具体要求落实到复习备考中去,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吃透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赋予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以新的模式和策略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无疑要把握信息时代的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要。  在前信息化时代,农村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的最大软肋无疑是信息的闭塞带来的效率的不彰,而在信息化技术已惠及农村高中学校的今天,当硬件已不是问题,学习理念模式
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过程。它与科学的认识不同,因为你面对着的总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不管是自然形象、艺术形象,也不管是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或者在想象中观念地呈现出来的形象),你总会获得某种不止于生理舒适的精神上的快感,进而达到更深的理性层次上的认识——领悟。  “领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它既是包含着感知、感受,又包含着理解、思维,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对事物的领略。它虽不直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基础教育各学科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学也围绕着核心素养展开了各种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在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及投身社会。因此,只要将这三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向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培养转变,
魯迅笔下有很多悲剧女性形象,如偷东西占小便宜的豆腐西施,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熏染的吴妈,追求婚姻自由但独立不彻底死在路上的子君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悲剧女性,莫过于《祝福》中的祥林嫂了。  有人说祥林嫂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不幸,备受打击和失望,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此说很有道理。她做童养媳已属不幸,不料丈夫又不幸去世。为了保守贞洁躲避恶婆婆的逼婚,她逃到鲁镇,却又被婆家人逮回去卖到贺家墺。不幸中的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学作文教学一直都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而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呢?这一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在此,笔者以作文教学中的“人物描写”为例,对常见的作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更具可行性的策略。  一、人物描写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学生在作文的人物描写中是存在诸多不足的,这些不
当下高中生的作文写作已日趋模式化,基于可操作性的原则,教师平日主要训练学生写议论文。通常的模式是首段亮出总论点,文中设置三个工整的分论点,再填充几个耳熟能详的论据,结尾重申总论点。这样的“三段论”式文章,思路固然清晰,却有宿构之嫌,  二、粗读,初步感知  这一步是在试读的基础上继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步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学生采用的是自由的“素读”的方法朗读。即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借助任何工具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苏轼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苏轼集散文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学者、美食家等于一身。历经诸多磨难,他依旧潇洒豁达,自有一股豪侠之风,令人荡气回肠。他身上散发的无穷魅力,至今让人敬仰赞叹。  一、从云端跌到低谷  1.一举成名天下知  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同父亲苏洵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其才华深受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叹赏,一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学习任务群。其中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为一个独立的任务群,并且与“文学阅读与写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相提并论,学分设置在必修的7个任务群中也仅次于“文学阅读与写作”,这充分说明它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碰上学生在答题或写作的时候不是东拉西扯、生搬硬套,就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就
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教师是引领学生领略无限风光的“导游”  一节课犹如一次旅行,沿途的风光很美,教师就是一个导游,一路上带领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  1.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