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资金分散严重,再加上当前建筑市场不景气,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本文简单阐述了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对目前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本文拟从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入手,探讨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若干具体方法。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施工企业传统的经营思路弊端已经暴露无疑。因企业与市场衔接不到位,各种因素导致的施工企业资金短缺,严重困扰着企业,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削弱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1、资金高度紧张,“贫血”严重。
  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尤其是在当前银根紧缩,铁路建设放缓的大气候下,一些已开工工程暂停施工,更使得施工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雪上加霜。
  2、资金分散,调节乏力。
  施工企业下属项目部普遍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而项目部分散于全国各地,公司对项目部的资金调配往往受制于公司财务部门与项目经理间的博弈。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财务部门明明知道某项目部账面上有闲置资金,但是项目经理以各种理由拒绝将项目部资金调配往公司。
  二、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1、前期投标决策不当
  施工企业要想在建筑市场立足,就必须参加激烈的投标竞争。由于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变,施工企业要想完成承揽任务绝非易事,为了中标压低投标价格已是屡见不鲜。但低价中标既扰乱了建筑市场,也扩大了中标单位今后生产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对自身企业的资金安全尤其不利,也为企业日后垫资施工埋下了隐患。
  2、过程管理粗放,资金使用效益差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片面强调工程进度和施工产值,轻视资金管理。无计划乱花钱、材料使用无限制;采购无计划、消耗无定额。在物资使用上重采购轻管控,以领代耗,不计成本,胡乱浪费。不及时与劳务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平时对劳务队伍疏于管理,到工程后期造成项目部受制于劳务队伍,只能劳务队伍要多少,项目部付多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3、建设方和银行对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监管,企业资金不能合理调剂
  目前,大部分建设方对施工企业实行项目资金监管。在施工企业中标后,就立即与银行和建设方签订资金监管三方协议,内容往往是要求施工企业承诺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不能随意调拨,不能资金集中。有些建设方和银行甚至要求施工企业进行资金支付时,必须向建设和银行申报审批,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支付,这就造成项目部的资金处于“孤立”状态,公司不能集中和调动,利用率大大降低。
  4、决算过程缓慢
  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的缺陷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导致已完工工程得不到建设方和监理方的及时认可。遗留下来的工程变更、索赔得不到建设方和监理方及时批复。以及因为建设方资金不到位,“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工程项目的存在,导致已完工工程不能及时办理竣工决算。这一过程往往滞后1-2年。无形中减少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回笼。
  三、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1、加强投标工作
  投标是企业参与建筑市场经营的开始,要搞好资金管理,务必从源头抓起。一个有良好经营理念的施工企业,应该讲求效益,“精揽”、“优揽”,而不是去片面追求中标率与施工产值。 从资金管理的角度考虑, 施工企业在投标之前应当仔细测算,有的放矢,合理确定投标价格,决不能“低价中标”。不能为了急于追求中标,使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步履维艰,甚至发生工程项目的垫资、亏损现象的发生。
  2、发挥资金预算应有的作用
  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目前的施工生产中,虽然有很多企业推行了资金预算管理,但往往不尽如人意。施工企业应发挥预算的刚性引领作用。通过对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劳务费、材料费、租赁费、间接费用等支出的进行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对资金周转的全过程实行控制,以达到缓解资金紧张,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目的。对预算的资金收支项目要进行认真分析,资金收入要确保按期落实,资金支出要逐笔审核。财务人员要及时分析资金的使用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当好参谋。
  3、强化资金内部管理,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企业应建立、健全资金内部管理制度,理顺资金管理权限,充分调动各级部门的积极性。各级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要加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节支降耗,杜绝浪费,强化成本。严格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开支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要把的非生产性开支控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各年的间接费用预算按照零基预算的原则,从零做起,从实际出发,逐笔审核,逐笔“过堂”,从而确定本年度费用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专人监控,适时调整,认真贯彻执行。
  4、抓好资金流通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占用的金额比例在60%—70%之间。所以,原材料的合理采购对于企业资金管理至为重要。企业在采购材料时要坚持货币三家,选择质优价低的供应商。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资金的不必要耗费。对一些供应商可以采用事前约定赊销、分期、定期付款的方法,以加大企业资金留存量。
  在采购时,要严格审批权限,按照相关部门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杜绝突击采购,超大额采购。减少因物资采购导致的资金不合理占用。同时应减少库存,压缩存货。避免因大量的物资储备挤占流动资金,使“活钱变死物”。
  5、抓紧应收款的催收工作
  企业要把应收款的催收放在一个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应收款催收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有关催收事宜。明确催收人员的责任,确定指标,奖优罚劣;坚持“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将催收纳入项目经理考核指标。制定清收管理办法,建立催收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设置台帐,随时跟踪催收情况。
  6、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企业可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以有效地解决资金短缺和富裕并存的矛盾,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将一个个资金的“孤岛”连接起来。企业通过对资金实行统一支付、集中调度、预算控制、实时监控的集中化管理,加强对项目部资金的监控,确保资金安全运营。
  四、结束语
  资金管理是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如何高效的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研究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资金管理模式,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对于企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资金管好用活,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世明国有企业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J]财会月刊 2007(9)
  [2]孟焰 李连清企业战略性现金流管理的探讨[N]财会通讯2006(10)
其他文献
(乌镇/北京)2018年11月7-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召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界最顶级的专业年度盛会,本届大会围绕'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
本文从激发教师高层次需要,向教师提供及时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评价措施三方面对促进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正】"韩站长,我的车队今天活儿多,下午要赶回来补油,司机们想在咱们站吃点饭。""没问题,马上安排。"大清早,山西石油阳泉分公司庄窝站加油员老王向站长韩礼汇报工作。他说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参与单位多,工程造价的审计风险经常困扰业主,投资监理在日常投资控制中如何为业主避免审计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投资监理在全过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由来已久。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医学高职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经验并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为医学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医学生
本文结合建设创造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实际,论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认为,在创建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
【正】面对国际油价的震荡,成品油资源供应紧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一种常态。油源紧张这一局面,对于加油站管理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就是很多客户主动找上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