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设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0—0105—0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那么,设置问题时,应把握哪些原则呢?
一、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为依据,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是否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在设置课堂问题时,首先,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知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依照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再根据合理的教学过程,设置出必要的、有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验证,一方面教师可以顺推一遍教学流程,根据学情来衡量每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激活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倒推教学流程,看下一问题是否是上一问题的合理延续,是否需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如果教师能够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来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的助推作用,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就有了前提和保证。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依据教材例题,教师在课前设置了“20+20+20=60 和2×3=6,20×3=6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用什么算法比较简便、类似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三个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流程,笔者进行了顺推,发现第一个问题难度最大。只要学生掌握了第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教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更丰富的设计,增加了例题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例题中寻找规律。三个问题之间联系紧密,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通过自己寻找事例,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设置是成功的。
二、以问题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为准则,看看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要让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来要让问题有针对性,提问具体而且有指向性,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准确地找到需要思考的内容;二来要让问题具有启发性,通过语句的暗示或者对具体内容的联系,学生能够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重、难点。以“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为例,教师根据知识点的理解层次,设置了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等问题。这三个问题的难度依次递进,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也逐渐增多,难度也随之增加,但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答案。一方面学生的思考十分积极而且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这种问题的设置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三、以问题与学生运用能力提高的关系为标尺,衡量问题是否有助于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且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小学数学学科由于和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够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前提和条件。首先,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能够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不断地把理解和实践进行转化,才能够提高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能力。其次,教师要适当地设置一些运用性问题。这类问题要兼顾知识的衔接和内化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自然地提高思維能力,主动地思考下一问题,同时将已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解题能力等实践能力。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设置了计算圆的面积的计算题,让学生在计算中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回忆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接下来让学生用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圆的体积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问题为导引,不仅有知识的回顾与运用,也有对新知识的探索,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与运用的双重均衡。
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进行严格区分,不仅要把毫无意义的问题进行剔除,而且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详细进行检验。既关注问题的形式,又注重问题的实际作用。相信只要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质量,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0—0105—0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那么,设置问题时,应把握哪些原则呢?
一、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为依据,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是否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在设置课堂问题时,首先,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知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依照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过程,再根据合理的教学过程,设置出必要的、有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验证,一方面教师可以顺推一遍教学流程,根据学情来衡量每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激活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倒推教学流程,看下一问题是否是上一问题的合理延续,是否需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如果教师能够以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来审视问题对知识理解的助推作用,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就有了前提和保证。以“小树有多少棵”为例,依据教材例题,教师在课前设置了“20+20+20=60 和2×3=6,20×3=6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用什么算法比较简便、类似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三个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流程,笔者进行了顺推,发现第一个问题难度最大。只要学生掌握了第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教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更丰富的设计,增加了例题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例题中寻找规律。三个问题之间联系紧密,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拓展,通过自己寻找事例,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设置是成功的。
二、以问题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为准则,看看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要让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来要让问题有针对性,提问具体而且有指向性,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准确地找到需要思考的内容;二来要让问题具有启发性,通过语句的暗示或者对具体内容的联系,学生能够经过思考之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重、难点。以“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为例,教师根据知识点的理解层次,设置了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等问题。这三个问题的难度依次递进,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也逐渐增多,难度也随之增加,但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都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和答案。一方面学生的思考十分积极而且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这种问题的设置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稳步提高。
三、以问题与学生运用能力提高的关系为标尺,衡量问题是否有助于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并且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小学数学学科由于和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够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前提和条件。首先,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能够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不断地把理解和实践进行转化,才能够提高知识的内化与运用能力。其次,教师要适当地设置一些运用性问题。这类问题要兼顾知识的衔接和内化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自然地提高思維能力,主动地思考下一问题,同时将已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解题能力等实践能力。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设置了计算圆的面积的计算题,让学生在计算中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回忆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接下来让学生用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圆的体积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问题为导引,不仅有知识的回顾与运用,也有对新知识的探索,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与运用的双重均衡。
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进行严格区分,不仅要把毫无意义的问题进行剔除,而且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详细进行检验。既关注问题的形式,又注重问题的实际作用。相信只要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质量,小学数学课程的质量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