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作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CT与MRI的扫描结果作分析;结果:经MRI扫描,T1WI显示稍高或等高周围肌肉信号,T2WI显示不均性高信号,明显显示血管影像。增强扫描提示肿瘤高信号内有囊变坏死区。神经鞘瘤与涎腺瘤混合瘤均表现为椭圆形与圆形,且包膜完整,边界光滑的肿瘤。神经鞘瘤与腮腺深叶区分名下,鼻咽腔与口咽腔受压影响,与肿瘤位置与大小呈密切相关性。经扫描后显示,颈动脉体瘤软组织肿块形状不一,CT平扫呈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为明显强化;80例患者经扫描显示,神经鞘瘤患者46例,颈动脉体瘤6例,涎腺混合瘤21例,鼻咽癌颅底咽旁间隙转移7例。结论: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诊断过程中,采取CT与MRI检测,准确认识不同肿瘤的影像学征象,可提高临床确诊率,提前制定治疗方案,能利于患者预后结局。
关键词:颅底肿瘤;CT;核磁共振;影像学
咽旁间隙位置处于咽颅底筋膜外侧,形状较为特殊,而大部分涉及颅底咽部间隙肿瘤,因位置过深,且颅底部咽部间隙的神经分布较广,且大多与脑部神经密切相关,位置过深,使临床诊断难度较大[1]。本组研究使用CT与MRI对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5.3±3.1)岁,病程1月~8年,平均病程(1.8±0.5)年,患者均有咽部不适、异物感、一侧咽侧内移、颌下触及肿物等表现。80例患者均行CT及MRI扫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CT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电流220mA,厚层4mm,作螺旋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上界以包括海绵窦为界,以下是达舌骨水平为界,也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扫描范围判断。特殊病例加大扫描范围,以防遗漏。MRI扫描采用3.0T磁共振,T1与T2加权参数分别为TR=500ms,TE=18ms、TR=2000ms,TE=90ms.一般先行矢状位T1加权扫描,确定扫描范围,范围向上包括海绵窦,向下至舌骨大角水平,囊括病变,常规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CT扫描显示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块后无明显强化;经MRI扫描,T1WI呈稍高患者等高周围肌肉信号, 而T2WI表现为不均性高信号,血管影像可清楚显示。MRI扫描后,显示有囊变的坏死区。
涎腺混合瘤21例,呈同侧腮腺射野,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为单发性病灶,左侧11例,右侧10例,经MRI与CT检查均可证实。与同侧的腮腺深叶难以分解,但是同临近组织分界清晰。肿瘤组织均为同侧腮腺深叶病变,低密度且不均匀。增强扫描后,显示中度强化,中间部位为低密度改变,边缘轻度强化。T1WI增强扫描后,强化不均匀,中心为斑块状,囊变为高信号改变。
80例患者中,神经鞘瘤患者46例,为单侧单发性,左侧24例,右侧22例,经鞘瘤与涎腺瘤混合瘤均表现为包膜完整,且光滑。神经鞘瘤与腮腺为深叶区分,鼻咽腔与口咽腔受压,肿瘤的大小与位置相关。
3. 讨论
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是因位置特殊,此部位的肿瘤血管丰富,肿瘤类型不同,治疗与手术手段大相径庭。因临床检查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为手术确诊,术前未针对性作手术方案,导致患者手术风险较高,解剖位特殊,与脑部神经息息相关,手术存在极高的风险。术前诊断,是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依据的关键,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结局。本研究中80例患者采用CT扫描及MRI扫描,通过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在结合患者病史基础上,提高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诊断率。
有学者研究显示[3],CT能较好显示咽旁间隙中肿瘤的位置,清晰显示出肿瘤轮廓及大小,通过影像学,可判断肿瘤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的关系。MRI扫描分辨率高,能对肿瘤进行多面成像。 CT检查减少虽然在组织扫描中不够清晰,但在骨质显影方面,CT要优于MRI。MRI可对血管与肿瘤间关系进行清楚显示。相关研究表明,在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中,作CT与MRI共同检查,不仅可准确判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可分析肿瘤与临近组织间的关系[4]。经对肿瘤来源及性质作准确的判断后,能辅助临床治疗制定合理的方案。
涎腺源性瘤与动脉体瘤、神经鞘瘤三者作有效鉴别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涎腺瘤为咽旁间隙高发性肿瘤,颈动脉主要为向浅表移位。CT平扫为等密度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肿块为明显强化。经MRI扫描呈不均性高信号。颈动脉体瘤内肿瘤血管丰富,呈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夹角分叉。
资料显示[6],颅底咽旁间隙高发于涎腺源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次之,两者经扫描可发现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形态较规则,单边界都较为光滑。CT扫描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在MRI扫描中,T1W1低信号,而T2WI为不均性高信号,可显示血管影像。经T1WI增强扫描后显示肿瘤高信号内有囊变坏死区[7]。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症状表现为颈淋巴结转移性增加、血涕。大多数鼻咽癌可经CT与MRI检查后确诊。CT与MRI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与大小,观察边缘是否光滑,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8]。鼻咽癌侵入咽旁间隙后,根据肿瘤大小及范围,经CT扫描后能准确显示。MRI能显示T1WI椭圆形肿物低密度信号,T1WI增强扫描后,显示后肿块高信号。瘤体上极与瘤体主要位于鼻咽旁间隙,瘤体内部呈不均匀密度,鼻咽部不对称[9]。
综合上述,对颅底咽旁间隙的肿瘤组织进行判断,必须及早合理使用MRI与CT检查,因位置较为特殊,肿瘤类型较多,早期进行术前诊断,及时区分肿瘤类型,是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准确区分CT与MRI征象,从而有效提高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检出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结局。
参考文献:
[1] 桑建中,娄卫华,张亚民等.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1):961-965.
[2] 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48-52.
[3] 孙丰林,金童,李文明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91例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4):305-310.
[4] 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C].//第十二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48-52.
[5] 王玲,刘学文,李卉等.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2):1-4.
[6] 张强,李龙江,包崇云等.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6):883-885.
[7] 江明祥,俞炎平,邵国良等.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2):152-156.
[8] 白永,尹兆富,张旻等.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4):59-61.
[9] 郑辉,郑海澜,陈运奎等.核磁共振成像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06-2008.
关键词:颅底肿瘤;CT;核磁共振;影像学
咽旁间隙位置处于咽颅底筋膜外侧,形状较为特殊,而大部分涉及颅底咽部间隙肿瘤,因位置过深,且颅底部咽部间隙的神经分布较广,且大多与脑部神经密切相关,位置过深,使临床诊断难度较大[1]。本组研究使用CT与MRI对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5.3±3.1)岁,病程1月~8年,平均病程(1.8±0.5)年,患者均有咽部不适、异物感、一侧咽侧内移、颌下触及肿物等表现。80例患者均行CT及MRI扫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CT扫描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电流220mA,厚层4mm,作螺旋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上界以包括海绵窦为界,以下是达舌骨水平为界,也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扫描范围判断。特殊病例加大扫描范围,以防遗漏。MRI扫描采用3.0T磁共振,T1与T2加权参数分别为TR=500ms,TE=18ms、TR=2000ms,TE=90ms.一般先行矢状位T1加权扫描,确定扫描范围,范围向上包括海绵窦,向下至舌骨大角水平,囊括病变,常规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CT扫描显示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块后无明显强化;经MRI扫描,T1WI呈稍高患者等高周围肌肉信号, 而T2WI表现为不均性高信号,血管影像可清楚显示。MRI扫描后,显示有囊变的坏死区。
涎腺混合瘤21例,呈同侧腮腺射野,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为单发性病灶,左侧11例,右侧10例,经MRI与CT检查均可证实。与同侧的腮腺深叶难以分解,但是同临近组织分界清晰。肿瘤组织均为同侧腮腺深叶病变,低密度且不均匀。增强扫描后,显示中度强化,中间部位为低密度改变,边缘轻度强化。T1WI增强扫描后,强化不均匀,中心为斑块状,囊变为高信号改变。
80例患者中,神经鞘瘤患者46例,为单侧单发性,左侧24例,右侧22例,经鞘瘤与涎腺瘤混合瘤均表现为包膜完整,且光滑。神经鞘瘤与腮腺为深叶区分,鼻咽腔与口咽腔受压,肿瘤的大小与位置相关。
3. 讨论
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是因位置特殊,此部位的肿瘤血管丰富,肿瘤类型不同,治疗与手术手段大相径庭。因临床检查诊断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为手术确诊,术前未针对性作手术方案,导致患者手术风险较高,解剖位特殊,与脑部神经息息相关,手术存在极高的风险。术前诊断,是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依据的关键,帮助患者改善预后结局。本研究中80例患者采用CT扫描及MRI扫描,通过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在结合患者病史基础上,提高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诊断率。
有学者研究显示[3],CT能较好显示咽旁间隙中肿瘤的位置,清晰显示出肿瘤轮廓及大小,通过影像学,可判断肿瘤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的关系。MRI扫描分辨率高,能对肿瘤进行多面成像。 CT检查减少虽然在组织扫描中不够清晰,但在骨质显影方面,CT要优于MRI。MRI可对血管与肿瘤间关系进行清楚显示。相关研究表明,在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中,作CT与MRI共同检查,不仅可准确判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可分析肿瘤与临近组织间的关系[4]。经对肿瘤来源及性质作准确的判断后,能辅助临床治疗制定合理的方案。
涎腺源性瘤与动脉体瘤、神经鞘瘤三者作有效鉴别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涎腺瘤为咽旁间隙高发性肿瘤,颈动脉主要为向浅表移位。CT平扫为等密度组织肿块,增强扫描肿块为明显强化。经MRI扫描呈不均性高信号。颈动脉体瘤内肿瘤血管丰富,呈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夹角分叉。
资料显示[6],颅底咽旁间隙高发于涎腺源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次之,两者经扫描可发现形态有明显差异,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形态较规则,单边界都较为光滑。CT扫描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在MRI扫描中,T1W1低信号,而T2WI为不均性高信号,可显示血管影像。经T1WI增强扫描后显示肿瘤高信号内有囊变坏死区[7]。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症状表现为颈淋巴结转移性增加、血涕。大多数鼻咽癌可经CT与MRI检查后确诊。CT与MRI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与大小,观察边缘是否光滑,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8]。鼻咽癌侵入咽旁间隙后,根据肿瘤大小及范围,经CT扫描后能准确显示。MRI能显示T1WI椭圆形肿物低密度信号,T1WI增强扫描后,显示后肿块高信号。瘤体上极与瘤体主要位于鼻咽旁间隙,瘤体内部呈不均匀密度,鼻咽部不对称[9]。
综合上述,对颅底咽旁间隙的肿瘤组织进行判断,必须及早合理使用MRI与CT检查,因位置较为特殊,肿瘤类型较多,早期进行术前诊断,及时区分肿瘤类型,是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准确区分CT与MRI征象,从而有效提高涉及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检出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结局。
参考文献:
[1] 桑建中,娄卫华,张亚民等.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1):961-965.
[2] 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48-52.
[3] 孙丰林,金童,李文明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91例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4):305-310.
[4] 刘良发,黄德亮,王嘉陵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治疗[C].//第十二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48-52.
[5] 王玲,刘学文,李卉等.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2):1-4.
[6] 张强,李龙江,包崇云等.颞下咽旁间隙原发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6):883-885.
[7] 江明祥,俞炎平,邵国良等.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2):152-156.
[8] 白永,尹兆富,张旻等.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4):59-61.
[9] 郑辉,郑海澜,陈运奎等.核磁共振成像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0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