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手段、工具。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的问题复杂、模棱两可,对提出的问题只接受期望的回答,用问题作为惩罚手段,这些都是有问题的提问。
[关键词]课堂 提问 问题
在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中,教师音调、语调、语境的变化而提出问题,或是口头表述的,手势表示的提问,只要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都是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或信息,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能鼓励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能使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1]。凡是有悖以上教学行为的提问,就是有问题的提问,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问题一]使用的问题,太复杂、模棱两可
教师课堂提问使用复杂、模棱两可,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冗长、复杂,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大意。教师有时无意的把两个(甚至更多)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问句里,可作多种理解的问题。学生听到问题的不同部分,会产生不同的回答。教师提问时,意图是给学生足够的选择,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组织一个答案。但是,问题使学生有所争议,回答不可能达成一致。
由于提的问题是口头的,并非书面的,学生无法重读一遍作出完整地理解。更不幸的是,有时有些提问太过复杂,甚至教师自己也无法准确地再次重复问题,因此对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版本的提问。
下面是过于复杂的问题的例子,以及它们简单而有效地修改版:
例《秋天的图画》提问
复杂形式:说说秋天的图画是什么样儿的?秋天的图画的景色是怎样的?秋天的图画的色彩又是怎样?并说说你喜欢秋天的图画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四个问题,如果每个问题都一一作答,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第二、三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优重复之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容易打开小差的方便之门。
简单形式:说说秋天的图画是什么样儿的?你喜欢吗?
避免复杂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问要简练,表述要清楚[2];
第二,提问使用短句,避免使用长句;
第三,问题集中于一点,不要做补充问题;
第四,对一个问题只作相同的表述。
[问题二]只接受期望的答案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接受心中预设好的,固定的,即期望的答案。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有不同的多种答案。即使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也有不同语序组织的不同回答,怎可达到预设的、期望的答案呢?
有的教师在课堂交流中不仅表现于只接受期望的答案,还倾向于自己喜欢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把答案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而对于超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
随着课堂的延续,学生会厌倦,不敢发言,害怕回答错了答案,而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时间会随着教师追问唯一认为正确的答案而白白流失。
避免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对于封闭性问题,允许作同一问题不同表述;对于开放性问题,可作不同探讨,允许多种答案出现;
第二,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问题三]自己回答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了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有时,学生一开始了思索,教师却漠视了学生的面部语言,自顾自回答;有时,学生已开始了回答,却被中途打断,学生只能听教师对问题的提示;有时,学生开始了一个教师知道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并代为说出正确答案。不用说,这些挫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学生会感到没有机会回答或没有回答完整的答案而遗憾,会意识到答案错误,而不值得老师听。虽然,这不是教师有意而为之,但是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避免自己回答问题,应注意:
第一,对提出的问题,给足思考的时间,善于发现学生面部语言和姿态语言;
第二,对已有回答加以探寻激发新的信息,并超越已有的正确答案;
第三,在错误回答之后提供适当暗示或正确答案的线索,学生的回答是与非,都要还学生给出完整答案的的权利。
[问题四]用问题作为惩罚手段
有时,教师会使用问题来惩罚学生。有的学生上课捣蛋,不专心听讲,却问他一个他不可能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却问他一个作业上的他不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缺乏主动积极性,却经常问他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答错了,却问他一个更难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粗心,却连珠炮似的追问。导致学生自我感觉差,产生应付心理,自信心不强,不愿参与到学习过程。
可以用以下方式解决:对于扰乱课堂,搞小动作的学生,可以予以提醒或纪律上的惩戒;对于不愿做作业的学生,可与学生作学习目的较长时间谈心,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社会力量,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对于不愿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实现给他一些示范举例,让他知道该从何处回答;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可以给他另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回答问题很粗心的学生,可以让其他学生予以补充。
问题是教师教学的手段、工具,要尽量避免提问的问题。不要忽视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要不允许回答错误的答案。应该经常地使用一些更宽泛的标准,而不是对与错的标准。而使用有效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使得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回答问题时的感情上的合知识上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问题的目的(210),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作者单位:四川广元市元坝镇第二小学)
[关键词]课堂 提问 问题
在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中,教师音调、语调、语境的变化而提出问题,或是口头表述的,手势表示的提问,只要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回答问题并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都是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或信息,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能鼓励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能使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1]。凡是有悖以上教学行为的提问,就是有问题的提问,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问题一]使用的问题,太复杂、模棱两可
教师课堂提问使用复杂、模棱两可,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冗长、复杂,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大意。教师有时无意的把两个(甚至更多)问题放在一个复杂的问句里,可作多种理解的问题。学生听到问题的不同部分,会产生不同的回答。教师提问时,意图是给学生足够的选择,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组织一个答案。但是,问题使学生有所争议,回答不可能达成一致。
由于提的问题是口头的,并非书面的,学生无法重读一遍作出完整地理解。更不幸的是,有时有些提问太过复杂,甚至教师自己也无法准确地再次重复问题,因此对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版本的提问。
下面是过于复杂的问题的例子,以及它们简单而有效地修改版:
例《秋天的图画》提问
复杂形式:说说秋天的图画是什么样儿的?秋天的图画的景色是怎样的?秋天的图画的色彩又是怎样?并说说你喜欢秋天的图画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四个问题,如果每个问题都一一作答,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第二、三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优重复之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容易打开小差的方便之门。
简单形式:说说秋天的图画是什么样儿的?你喜欢吗?
避免复杂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问要简练,表述要清楚[2];
第二,提问使用短句,避免使用长句;
第三,问题集中于一点,不要做补充问题;
第四,对一个问题只作相同的表述。
[问题二]只接受期望的答案
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接受心中预设好的,固定的,即期望的答案。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有不同的多种答案。即使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也有不同语序组织的不同回答,怎可达到预设的、期望的答案呢?
有的教师在课堂交流中不仅表现于只接受期望的答案,还倾向于自己喜欢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往往会把答案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而对于超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
随着课堂的延续,学生会厌倦,不敢发言,害怕回答错了答案,而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时间会随着教师追问唯一认为正确的答案而白白流失。
避免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对于封闭性问题,允许作同一问题不同表述;对于开放性问题,可作不同探讨,允许多种答案出现;
第二,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问题三]自己回答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问了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有时,学生一开始了思索,教师却漠视了学生的面部语言,自顾自回答;有时,学生已开始了回答,却被中途打断,学生只能听教师对问题的提示;有时,学生开始了一个教师知道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并代为说出正确答案。不用说,这些挫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学生会感到没有机会回答或没有回答完整的答案而遗憾,会意识到答案错误,而不值得老师听。虽然,这不是教师有意而为之,但是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避免自己回答问题,应注意:
第一,对提出的问题,给足思考的时间,善于发现学生面部语言和姿态语言;
第二,对已有回答加以探寻激发新的信息,并超越已有的正确答案;
第三,在错误回答之后提供适当暗示或正确答案的线索,学生的回答是与非,都要还学生给出完整答案的的权利。
[问题四]用问题作为惩罚手段
有时,教师会使用问题来惩罚学生。有的学生上课捣蛋,不专心听讲,却问他一个他不可能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却问他一个作业上的他不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缺乏主动积极性,却经常问他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答错了,却问他一个更难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粗心,却连珠炮似的追问。导致学生自我感觉差,产生应付心理,自信心不强,不愿参与到学习过程。
可以用以下方式解决:对于扰乱课堂,搞小动作的学生,可以予以提醒或纪律上的惩戒;对于不愿做作业的学生,可与学生作学习目的较长时间谈心,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社会力量,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对于不愿主动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实现给他一些示范举例,让他知道该从何处回答;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可以给他另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于回答问题很粗心的学生,可以让其他学生予以补充。
问题是教师教学的手段、工具,要尽量避免提问的问题。不要忽视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也不要不允许回答错误的答案。应该经常地使用一些更宽泛的标准,而不是对与错的标准。而使用有效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使得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回答问题时的感情上的合知识上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问题的目的(210),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作者单位:四川广元市元坝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