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数学作为经济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还要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面对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的高职教学内容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缺乏实际案例
目前使用的各种教材,基本都是过于偏重抽象性思维。有些例题纯粹是为定理服务,不具备实际意义。另外,教材难度也比较大,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上相对不足,使得学生不会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陈旧,与科技进步不相适应
目前的高职数学授课基本上都沿用了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传授,其结果是: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对于职业岗位急需的数学知识却没有讲授。
3.数学教学仍然有着典型的应试色彩
高职的数学教学本来应为专业服务,使数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而现在的大多数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缺乏整合,偏向于注重定理定义的描述,注重形式化的推理和论证,例如求极限的方法和内容等这都属于应试内容的范畴,并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二、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
1.从需求出发,讲授教学内容
建立与专业课教师沟通的渠道,在对相应专业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必需够用的数学教学新框架,打破数学的固有系统,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降低理论要求,注重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既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也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在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分析中,就要用到常微分方程;而在《信号系统》课程中,又用到卷积积分方法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所以教师在高职数学的讲授过程中,应结合专业课内容需要进行讲授。
2.删繁就简,贯彻“必须够用” 的原则
高职数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专业课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合理、比较迅速地进行有关计算。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可适当的删除一些繁琐的、难度较大的推理论证过程和一些不必要的逻辑推导。例如:删除用极限定义和微分中值定理来论证的定理和命题等等。强化导数、微分和积分的概念教学过程,重点讲授其几何意义的说明和理解,淡化严格的数学证明,注重直观形象的理解。另外,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要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够用”原则取舍教学内容。要按需要决定教学内容,使其内容结合专业,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3.教学内容应重实践、重实用
高职数学不同于普通大专、本科的数学课,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的,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其应用性、实践性,在数学教学中应主要突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减少应试内容。例如开设数学建模课,增加综合应用性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所在的岗位,从而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好的效益。
三、组建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1.高职数学研究的对象
函数是高职数学研究的对象,在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时,首先就必须将这个问题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而一个模型的建立,其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一个函数。
2.高职数学研究的基础
在高职数学的学习中,大都是以极限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导数、微积分的思想都是通过极限的方法来实现的。
3.高职数学研究的手段
学习高职数学的目的,是为解了决具体实际应用问题,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第一是进行数学建模,第二步是对模型 (即函数) 进行分析,而分析函数的工具就是导数和微积分。
总之 ,在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能够在准确定位、在有针对性、以注重实用性为目的前题下进行可行性改革,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就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使教育者教得轻松,受教育者学得轻松,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高职数学计算工具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一、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缺乏实际案例
目前使用的各种教材,基本都是过于偏重抽象性思维。有些例题纯粹是为定理服务,不具备实际意义。另外,教材难度也比较大,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上相对不足,使得学生不会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内容陈旧,与科技进步不相适应
目前的高职数学授课基本上都沿用了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传授,其结果是: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对于职业岗位急需的数学知识却没有讲授。
3.数学教学仍然有着典型的应试色彩
高职的数学教学本来应为专业服务,使数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而现在的大多数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缺乏整合,偏向于注重定理定义的描述,注重形式化的推理和论证,例如求极限的方法和内容等这都属于应试内容的范畴,并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二、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
1.从需求出发,讲授教学内容
建立与专业课教师沟通的渠道,在对相应专业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必需够用的数学教学新框架,打破数学的固有系统,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降低理论要求,注重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既满足学生当前的需要,也能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在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分析中,就要用到常微分方程;而在《信号系统》课程中,又用到卷积积分方法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所以教师在高职数学的讲授过程中,应结合专业课内容需要进行讲授。
2.删繁就简,贯彻“必须够用” 的原则
高职数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专业课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合理、比较迅速地进行有关计算。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可适当的删除一些繁琐的、难度较大的推理论证过程和一些不必要的逻辑推导。例如:删除用极限定义和微分中值定理来论证的定理和命题等等。强化导数、微分和积分的概念教学过程,重点讲授其几何意义的说明和理解,淡化严格的数学证明,注重直观形象的理解。另外,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要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必需够用”原则取舍教学内容。要按需要决定教学内容,使其内容结合专业,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3.教学内容应重实践、重实用
高职数学不同于普通大专、本科的数学课,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专业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的,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在高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其应用性、实践性,在数学教学中应主要突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突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减少应试内容。例如开设数学建模课,增加综合应用性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所在的岗位,从而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好的效益。
三、组建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1.高职数学研究的对象
函数是高职数学研究的对象,在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时,首先就必须将这个问题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而一个模型的建立,其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一个函数。
2.高职数学研究的基础
在高职数学的学习中,大都是以极限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导数、微积分的思想都是通过极限的方法来实现的。
3.高职数学研究的手段
学习高职数学的目的,是为解了决具体实际应用问题,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第一是进行数学建模,第二步是对模型 (即函数) 进行分析,而分析函数的工具就是导数和微积分。
总之 ,在教学中使教学内容能够在准确定位、在有针对性、以注重实用性为目的前题下进行可行性改革,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就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使教育者教得轻松,受教育者学得轻松,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高职数学计算工具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