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何种意义上存在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代以来虽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历史学科逐渐的科学化,但是历史是一门科学并未得到完全的认同,近代许多的历史哲学家对此做了不少研究,从各个角度来论证历史的非科学性。事实上,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作为历史哲学的一个研究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从历史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历史是无法实现自然科学的目的,那么历史的价值只能在于它的艺术性,除此之外历史还是人们获得实践智慧的来源。历史正是这两个价值上的基础上是存在的。
  【关键词】 历史 科学 艺术 实践智慧
  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但是历史被认为是一种艺术的观点似乎要早的多,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学者卢奇安就认为历史近乎诗,并且要求历史写作应该具有审美价值。同样在古代中国,历史也被认为应该具有艺术气质,虽然史官都认为在历史写作的时候应该“秉笔直书”,但是中国的历史著作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其艺术性,《春秋左传》、《史记》都是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写成。例如章学诚的“方智”、“圆神”的观点已能体现出这种艺术历史的观点。事实上,在古代并没有关于历史学科性质的争论,直到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且 在推动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作用,历史学才逐渐向科学靠拢,也进而引发了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
  一、历史不是科学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观点起源实践并不长,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使得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日益重要,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能量” 使得科学成为理性的重要表现,这让许多学科逐渐向这一“显学”靠拢,十九世纪30年代和40 年代在法国和英国出现的实证哲学就是一个表现,实证哲学的原则就是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到的事实为内容,这种实证哲学正是受到了科学的影响。同样在历史学当中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来改造历史学。事实上对于历史学是否可以归于科学,界定清楚科学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最狭义的科学概念是认为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在皮怀旦在大英百科全书中给科学的概念就是:“科学乃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有系统的只是。”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所有的社会学科都不能成为科学。比较宽泛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仅仅是一种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在众多复杂中的研究对象中寻找一种普遍规律,进而给研究对象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有效的预测。虽然对科学的定义宽泛了,但是按照这种定义,历史仍然不能被归于科学,其原因有一下几点。
  首先,科学和历史的研究对象是有差别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以重复出现的,如我们研究星球运转、地壳运动、原子聚变,或者是大众心理、组织管理。这些对象都是可以重复出现,可以在试验中不断被重复观测、研究。而历史研究的对象的却不可重复,时间的一维性决定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不可以被重复观测到,历史研究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文献和遗物。没有人可以穿越回到宋代去证实是否“斧声烛影”的真实情况。
  其次,科学和历史的研究方法不同,科学研究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却始终围绕着定量和定性分析两个原则展开的,科学研究人员可以按照需要不断地调整研究對象的“质”和“量”来探究其中因果关系。而历史研究除了文献和遗物的真伪、年代考证可以用到某些科学手段和方法之外似乎都不可能采取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另外,科学研究所采取直接观测,研究对象的状态可以被研究者直接观测到,而历史研究应用简介观测的方式。
  最后,科学和历史的研究目的也是不同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晰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寻找事物之中一种普遍性的规律,进而根据这种得出的因果关系和规律进行有效的预测。而历史研究却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目的。首先,由于历史事件无法还原,我们很难弄清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尤其是那些历史久远事情想要还原几乎是不可能,它们的存在就如同时间中的“物自体”,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某个事情,但是事实的原貌谁也无法说出。当然,想要从这些永不可知“物自体”中发现历史规律无疑是不可能的。虽然是这样,但是在平常甚至是某些社会历史研究中不乏出现一些令人愿意相信的“规律”。这些规律从理论上讲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思辨历史规律,这些规律仅仅是某些思想家毫无边际、一厢情愿的“创造”,缺乏现实基础没有任何理论或者是实例的支撑它的存在只是因为有人愿意相信》比如中国古代的“公羊三世说”。“公羊三世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顺序依次演进。这种历史规律是缺乏说服力的,他的流行只是因为有人愿意相信,或者是说这种历史规律可以被利用,所以到了近代这种学说可以成为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另一种历史规律是科学历史规律,这种历史规律是在观察了部分历史事件以后按照不完全归纳法的除了一些规律。比如历史学中常谈起的“二世困局”。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了二世而亡、二世而乱的历史现象,但是这并不能由此就能的出一个“二世规律”。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区分出这两种规律,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历史规律都是这两种综合在一起的,既有某些历史事实符合,又有某些思想家和学者“创造”。其实对于历史是否是科学,李凯尔特也提出过一套划分原则,即“质料的分类原则”和“形式的分类原则”,李凯尔特通过这一套划分原则来区分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的差别。
  二、艺术性是历史的本质属性
  谈到历史的艺术性,许多人认为历史的艺术性仅仅是指史学编写的文字修辞要优美、追求一种艺术效果,实际上,这是很肤浅的艺术论。说历史是一种艺术绝不仅仅是从文辞上考虑的,而是说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这种本质是从历史的目的和意义上谈的。俄国的维克多-施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得感觉,让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仅仅是知道事物。历史学的价值追求同艺术的追求是十分相似的,历史著作的编纂也不是仅仅让人知道历史,而是为了让人感受历史。对待历史应该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去观察、体会,通过历史的阅读体验、感知一种宏大亦或细腻的历史感和审美感。历史的艺术性就是通过历史作品去展示人性,不管是智慧、善良、崇高,还是阴险、狡诈、多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往往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认知,而不仅仅是一些历史事件。   歷史不是科学也就意味着历史不是像科学一样为了应用而存在。如果按照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所得出来的成果缺乏终极性的价值,它无非就是一些碎片化了的知识,本质上和孔乙己“回”字的四样写法一样。正如姜蕴刚所认为的:人生的起源动力在于感情,人生的归宿也在于感情。人生除了感情,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因而对于历史,使用科学方法最多获得一些死印象,并不能得到事物内在的智识。因此只有它的艺术价值才能使得其有意义的原因。
  王学典先生也说说:“历史学不是以物质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追求通则或规律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旨在把握或通向人的不确定的心灵世界的诠释学。”王先生在这简短的文字中已经表明了历史学的价值追求。实际上,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并不完全否定历史也有某些科学属性。只不过历史的艺术性是本质属性、第一属性,是历史的价值所在。而历史的科学属性是在从属意义上的谈的科学性只在工具意义上存在。
  历史是一种艺术,是把艺术欣赏当作历史的一个目的,那么历史仅仅是作为艺术来欣赏吗?历史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价值?我们常说的读史使人明智是否有道理?这就是下面我要谈的历史的另外一个价值:历史作为人们获得实践智慧来源的价值。
  三、历史是实践智慧的来源
  一般来说,历史研究的目的大体很两种,其一是伦理目的。比如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心、家国情怀,进行道德伦理批判。比如,孔子作春秋而使“乱臣贼子惧”,韩愈“贬奸臣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其实这些研史目的都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却又不是普遍成立的。虽然历史主流观点教给我们忠孝仁义,每个读者却并一定就愿意如此做。因此将此作为历史的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第二种却是有意义的,那就是“资鉴”。古人作史书的一个目的就希望从前的事件中寻找教训进而避免未来出现类似的实践之时重蹈覆辙,比如司马光编写从战国以来的历史成书以后,宋仁宗为书题名“资治通鉴”。我认为这个目的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有些内容需要澄清和重新解释。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阅读获得知识和智慧,就像李世民所说“以史唯镜,可以知兴替”。不过这种知识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实践知识或者叫实践智慧。(我们已经说过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明晰历史发生的因果关系,因此科学意义上的知识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实践知识不是简单的了解某些历史事件——文本化的历史现象并不能被算作知识——它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获得的。实践知识是一种关于特殊事物的知识,是每个个体在面对具体的生活世界时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种知识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也不可以被学习,它只能从个体对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得到。我们通过阅读历史获得反思内容就是这种实践知识。这种特殊性知识的存在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都是学贯古今的两个人,一个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壁,遇到新的事情仍然处理不好。而另一个人可能如鱼得水。因为同样是阅读,如果缺乏深入的反思也很难获得这种实践知识。
  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主要是为说明历史存在的两个价值,其一就是作为历史审美的对象而存在,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体悟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其二是作为实践智慧的来源而存在,历史在这层意义上几乎等同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只不过是个体经验的延展版,是人类的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 沃尔什著.何兆武 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姜蕴刚.历史艺术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上海书店“民国丛书”1996年影印).
  [4] 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5] 丁立群.实践哲学:传统与超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房振州(1992—),男,汉族, 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实践哲学、历史哲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金属热处理节能降耗已成为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目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石油机械设备状况, 论述了现阶段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热处  现状以及热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和对策,以巩固我国石油机械热处理的成果,振兴民族工业,跨入国际竞争的大市场。  【关键词】 石油机械 热处理 挑战 对策  一、我国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概况  现代金属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3C(Cool 凉爽、Clean 干净、C
期刊
【摘 要】 系统全面地分析就业能力结构,不但是强化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破解就业问题、处理就业与学历倒挂现象的必要途径。目前,国内对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个人因素,且研究较多局限于本科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应该扩大研究对象,注重市场因素。  【关键词】 就业能力结构 维度模型 研究述评  能力结构又称为能力的构成,就业能力结构是组成就业能力的基本要素。就业能力结构的分析结果作
期刊
【摘 要】 《劳动合同法》从2006年3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就引发了社会大讨论,这部法律的审议、颁布、实施和修订过程一直伴随着纷繁复杂的质疑和争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劳动合同法》本身价值的认识。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 ,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关
期刊
【摘 要】 傣族是一个美丽的民族,不仅是他们的服装,更是他们能歌善舞。而在傣族众多的舞蹈中,孔雀舞可以堪称是他们民族形象的象征,它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并且孔雀是他们民族吉祥幸福的象征。  【关键词】 傣族;孔雀舞; 傣族文化  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等因素,傣族发展成了一个沿水而居,独特的饮食习俗的民族,生活上的无忧,让人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上,一支孔雀舞,集聚了整个
期刊
【摘 要】 在化工企业中科学有效的应用计量技术与计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对加量技术以及计量管理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 技术 计量 管理 化工  当前,计量工作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均有所运用,并且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要想确保计量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则必须要确保其结构的可靠性与精准性。如若无法
期刊
【摘 要】 当前,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识别模式中的瞄准偏差、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贫困户参与度不足、内部分化导致的成本激增、管理机制中的效率低下、资源链接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精准扶贫脱贫作用的发挥、为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消除障碍,以增进精准扶贫的顺利实施和提高其扶贫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内部分化 识别误差  精准扶贫思想是党和政府未来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高速公路领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而在城市内部ETC却很难推广。城市停车场ETC区域性联网面临很多阻力,主要包括企业利益冲突、ETC系统的不兼容、用户初期成本高等等。不过,现在也有不少停车场开始建设自己的ETC系统,其中北京市已经有7家大型停车场开通ETC。停车场开通ETC系统后,停车效率会极大提高,这也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益处。本项目小组赴北京部分地区进
期刊
【摘 要】 从刑法解释论的立场来看,以具体的、并非浮动的数字、记述性文字作为构成要件,是不具有实质合理性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前我国刑法中关于贪污罪、受贿罪采用明确数额的记叙性构成要件要素,以立法时所采用的刑事政策的视角着眼,分析我国对于贪腐犯罪所采取的重刑主义立法选择的缘由何在。  一、绪论  《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贿赂罪做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正,可谓是对于近年来党中央加大
期刊
【摘 要】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分,是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防工程建设重要的技术与装备来源,对于推动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构建并完善产业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为对象,揭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指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策略导向。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问题 对策  一、装备制造业概述  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广泛,大到大型的机械装备,小到微型的电子仪器,上到航空雷达监测设备,下到轨道交
期刊
【摘 要】 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为“谐和主义”,起源于孔子的“礼乐”观。王光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音乐的“谐和”作用:个人内心谐和;与社会谐和;与自然谐和。王光祈将音乐的“谐和”作用升华为对人生的改造,将艺术的“伦理作用”变为“美术作用”,将艺术品鉴和人生品鉴相融合;同时肯定了音乐表达情感的作用,提倡“美感”和“善心”并重,以情蕴真含善,真善美相贯通。其“音乐救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人生的“谐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