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西湖,永远的西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7-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著名文学大家。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写这首诗时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丽态。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雾笼罩下缥缈的山影。联系诗题来看,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读者不仅可以想见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和西子间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味神韵上,与想像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今人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抹的西子”;另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两者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雨二者何者指浓抹,何者指淡妆。我们欣赏时取其构思之巧,神韵之美即可,不必死抠字眼,舍本逐末。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使作者很得意,后来诗篇多加引用;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是深为赞赏:“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所以,此句“遂成为西湖定评”,人们也常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
  王文浩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其特点之一是构思之巧妙和诗思之空灵;其二为本诗的概括性,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一直到今天还浮现在西湖游客的心头,使湖山因之生色。
  
其他文献
《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首篇,是象征主义的典范。鲁迅说:“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当时政治黑暗,不容作者直接性抒发心中的感情,鲁迅采用比较多的象征来象征真实世界,以大量暗示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描绘了秋夜、枣树、小青虫、小粉红花等景物,布置了一幅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场景,它们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势力,使他们人格化,从而表达了对黑暗统治势力强烈的憎恶,对光明的追求,对不畏强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怎样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不出现“二律背反”现象,成为了我们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节点。于是解决学生从“被动学”变“主动学”、从“乏味学”变“有味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 “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的深刻感觉,成为了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快乐体育理念,并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旋律。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发
期刊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即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德育主体回归生活,真正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  【关键词】 生活;实践;德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用新的课程观点去观照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它就是一种生活。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使
期刊
【摘要】 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是每一位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通过创设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有效引导学生课堂学习并辅以促进学生知识巩固的手段,能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符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有效教学;激趣除碍;精讲细析;巩固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的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
期刊
【摘要】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能够被挖掘的。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是每一个教师切切实实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的教学和指导都要以此为目标,通过激励的方式,努力在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加以挖掘。  【关键词】 潜能;激励;活动组织  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每个人的潜能都是能够被挖掘的。同样,在特定的教育行为中,每个学生都是有潜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改变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偏向,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从而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和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人在阅览了大量的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资料后,深切地感受到研学中的评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门通过过程落实来控制和实现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3-02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经济差,父母的精力大多放在了谋生上,对孩子的照料就不够周到,我们也可趁机野一回,天不黑、脸不脏、衣不破根本不知道回家的。那时的父母好像也没有多少心思管孩子的学习,总是任其自由发展。  小时候,我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孩子。  过去家长活得很艰辛——一切为了生活;孩子活得
期刊
7A04铝合金属于超高强度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蚀性强和成型性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本文以7A04铝合金作为原始材料,Gleeble-3500作为实验设备。在温度为440摄氏度条件下,分别设计了压缩实验、扭转实验、先压后扭、先扭后压以及同时压扭实验,通过研究变形试样纵截面不同位置的EBSD数据,分析了不同加载路径及相同路径下不同应变量对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挤压态原始7A04材料具有明显的挤压织构,整个晶粒形状呈现为纤维状,其织构主要特征为有大量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2-01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人。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却屡遭贬谪,不得重用。陆游诗作极丰,流传至今的有9300多首,我们学过的有《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这些诗篇都表现了诗人矢志报国,慷慨悲壮的一面,其实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梁启超称陆游“亘古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9-02    “民以食为天”,要生存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必须种好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新中国成立前,很多西方国家就曾断言:“如果解决不了四万万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任何一个政府在中国都站不住脚。”而这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被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尽管困难多多,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