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要求中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写日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本学期以来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来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一、合理安排时间。明确日记格式
起初,一听说要写日记,很多学生都喊没时间。我问他们:“你们觉得写一篇日记会用多长时间呢?”有的说要一天,有的说半天。我告诉他们十几分钟可以写一篇很好的日记,学生半信半疑。我当堂下水作文,不到十分钟,把开学前一天和本班学生刘子涵初见面闹出种种误会的情形以日记的形式写了出来。读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我说:“日记可以帮我们把生活中最值得记忆的事情保存起来,积累起来,成为一笔财富。你只要有一颗恒心,每天坚持付出一点时间,就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学生们听后都跃跃欲试。
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日记素材
格式基本掌握之后,“写什么”便成了最困扰学生的问题。日记是一种非常随意的文体,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为了不让内容成为学生写日记的障碍,我每天利用早晨到校后的十几分钟时间,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国事、家事、学校事,学写自己的生活。
1.写国家大事。“神舟六号”发射成功那些日子,每天我都问学生:“今天又有什么好消息了?”学生把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七嘴八舌地说一遍,顺便就梳理出了日记的思路。
2.写校园新事。校园里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不管好事、坏事,都可以写进日记里,尤其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应该成为绝大多数学生日记的内容。
3.写家庭琐事。每天早上,在上课之前,我抽出五分钟时间跟学生聊天,内容是:说说你们家的新闻。许多日记便是在聊天时找到题材的。
4.写个人小事。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都是紧密相关的,日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所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写进日记里是理所当然的。
三、用评语激发写作兴趣,让日记成为情感需求
老师的评语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我全批全改,在评语上下大工夫。
1.赞美式评语。在卢孟成同学的日记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笔下的蝴蝶真美!它的样子美,它的色彩美,它的舞姿美。因为美,所以捉它;因为美,所以又放了它。捉与放,一切都在情理中。真好!”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日记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谈心式评语。游斯宇同学写教师节想送老师一对茶杯作为礼物,却被老师拒绝了,他很难过。我看到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孩子,谢谢你对老师的爱!你的细心和懂事让老师感动。你知道吗?虽然老师没有用你买的茶杯,但老师会时刻记着你的这份心意!老师也希望你能明白,多学知识,快乐成长,那就是你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通过日记了解到学生的心情,学生通过评语懂得老师的感受,日记和评语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3.提示式评语。谷文浩同学写自己早晨在花园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几只死蜗牛。我看到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便在他的日记后写了这样两句话:“你很细心,竟然能发现其他人没看到的事物!老师特想知道:你怎么一看就断定那是死蜗牛呢?”聪明的孩子马上就明白,于是重新修改,将这些细节写清楚了。
4.鼓励式评语。绝大多数学生在写日记初期,都会出现别字、病句,一方面引导他们把话语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另一方面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去感受,只要我能读明白的日记,我都会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生的自信心慢慢树立起来,写日记时也更能放得开了。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渐渐喜欢上了日记。开学时不到一半同学写日记,到期中以后全班学生都能交上日记本。有的学生还经常将自己的日记读给同学和父母听。学生不仅期待着每周发日记本的时候,更期待着将自己的心情与他人分享的时刻。赞可夫曾说过:“所谓的真正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本学期以来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来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一、合理安排时间。明确日记格式
起初,一听说要写日记,很多学生都喊没时间。我问他们:“你们觉得写一篇日记会用多长时间呢?”有的说要一天,有的说半天。我告诉他们十几分钟可以写一篇很好的日记,学生半信半疑。我当堂下水作文,不到十分钟,把开学前一天和本班学生刘子涵初见面闹出种种误会的情形以日记的形式写了出来。读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我说:“日记可以帮我们把生活中最值得记忆的事情保存起来,积累起来,成为一笔财富。你只要有一颗恒心,每天坚持付出一点时间,就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学生们听后都跃跃欲试。
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日记素材
格式基本掌握之后,“写什么”便成了最困扰学生的问题。日记是一种非常随意的文体,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不受任何限制。为了不让内容成为学生写日记的障碍,我每天利用早晨到校后的十几分钟时间,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国事、家事、学校事,学写自己的生活。
1.写国家大事。“神舟六号”发射成功那些日子,每天我都问学生:“今天又有什么好消息了?”学生把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七嘴八舌地说一遍,顺便就梳理出了日记的思路。
2.写校园新事。校园里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不管好事、坏事,都可以写进日记里,尤其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应该成为绝大多数学生日记的内容。
3.写家庭琐事。每天早上,在上课之前,我抽出五分钟时间跟学生聊天,内容是:说说你们家的新闻。许多日记便是在聊天时找到题材的。
4.写个人小事。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都是紧密相关的,日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所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写进日记里是理所当然的。
三、用评语激发写作兴趣,让日记成为情感需求
老师的评语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我全批全改,在评语上下大工夫。
1.赞美式评语。在卢孟成同学的日记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笔下的蝴蝶真美!它的样子美,它的色彩美,它的舞姿美。因为美,所以捉它;因为美,所以又放了它。捉与放,一切都在情理中。真好!”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对日记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2.谈心式评语。游斯宇同学写教师节想送老师一对茶杯作为礼物,却被老师拒绝了,他很难过。我看到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孩子,谢谢你对老师的爱!你的细心和懂事让老师感动。你知道吗?虽然老师没有用你买的茶杯,但老师会时刻记着你的这份心意!老师也希望你能明白,多学知识,快乐成长,那就是你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通过日记了解到学生的心情,学生通过评语懂得老师的感受,日记和评语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3.提示式评语。谷文浩同学写自己早晨在花园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几只死蜗牛。我看到之后觉得很有意思,便在他的日记后写了这样两句话:“你很细心,竟然能发现其他人没看到的事物!老师特想知道:你怎么一看就断定那是死蜗牛呢?”聪明的孩子马上就明白,于是重新修改,将这些细节写清楚了。
4.鼓励式评语。绝大多数学生在写日记初期,都会出现别字、病句,一方面引导他们把话语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另一方面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去感受,只要我能读明白的日记,我都会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生的自信心慢慢树立起来,写日记时也更能放得开了。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渐渐喜欢上了日记。开学时不到一半同学写日记,到期中以后全班学生都能交上日记本。有的学生还经常将自己的日记读给同学和父母听。学生不仅期待着每周发日记本的时候,更期待着将自己的心情与他人分享的时刻。赞可夫曾说过:“所谓的真正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