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个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少年儿童都能快乐、自信地成长,我们不就离实现教育
的终极目标很近了吗?
古人有独木不成林之说,其实说的是一种“场”,一种共生。
蔚蔚森林造就了各具生态的动、植生物,其秘诀在于和谐共生与彼此关照。阳光、水分、空气、二氧化碳在这里流转、储存、升华、提取,形成了一个自我配送的储备空间。同时,地衣之润泽、灌木之隐蔽、树木之高崇也为不同的动物群体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森林便有了鸟语花香之雅致、气象万千之雄伟。
一个地区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校需要试点而不是标本
举全区之财力,举全局之人力,办一两所“高大帅”式的有品味、有内涵的学校,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也偏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然,也不能否定这一两所学校在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试点作用、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不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学校发展愿景和学生培养目标。说到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育资源现状确定有别于他人的办学路径,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从而促进师生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成功引发师生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相对的,真正的均衡是对教育价值的一致认同,是以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多样性、多元性来销抵办学条件重复出现的不均衡。如果一个地区仅停留在打造一两所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校,无异于新时期重点校和优质校的重建,势必引发新一轮择校热、择班热。若如此,便悖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
师资队伍需要养成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区域推进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架构,需要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需要出台推进文化建设的项目、策略、措施和一系列激励评估,更需要一支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深度认同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师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学校的文化内核,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学校才会拥有发自内心的建设动力和激情。他们会以重生的角度,重新考量自己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校园一角的池塘、校门的一棵老槐树、食堂师傅的胡琴,以及村口的祠堂等,都会走进课堂,成为独特的课程。学校文化便因此而生,特色便因此而生,自信也因此而生。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长善救失,教育是培养幸福人生。一门手艺、一项技术、一份好工作固然让人衣食无忧,然而这只是生活,而非人生的全部。自信、自尊才是一个人终身幸福的根本。当一个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少年儿童都能快乐、自信地成长,我们不就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很近了吗?
长远目标需要实现三个可选择性
这里所讲到的“三个可选择性”,一是课程的可选择性,二是教师的可选择性,三是学校的可选择性。选择见诸于宪法,是政治民主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与繁荣。“选择”见诸于商品流通,是制造行业的进步,带来的是难以估量的商机和营利,流水线、实体店这些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将逐渐被个性化订单、电商所取代。刚刚过去的2014年“双11”,38分钟破100个亿,快递量起5亿件,这足以说明人民对个性化的强烈认同度。可以确定的是,“选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见诸于教育。国家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视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改革的主要思路在于突出学生的选择性,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基础教育如何主动积极对接?这个问题必须摆在每一位有良知的局长、校长面前。如果基础教育实现了课程、教师和学校的可选择性,便为学生高考的成功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上述的三种选择需要一段时间,需要走很长的路程,需要办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和转型。现实生活已经给予我们很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可以应用的资源,让我们确信这一目标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国家三级课程的宏观指导,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以MOOC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学习方式,成都、深圳、广州等开放城市出现的有别于体制内各种私塾、学堂等教育形式,这些都为实现课程、教师、学校的可选择性提供了研学经验。我要强调的是,课程和教师的选择性激发了师生乐于求知、幸福成功的生命状态,是学校文化的原动力,也是学校文化的生命源泉,更是为学校的可选择性提供的坚实基础。我们说的学校的选择性是基于不同个性、爱好的学生对相应办学特色、治校文化学校的选择,而非对当下办学条件优越、升学率超高的学校的选择。
如果一个地区的每一所学校因文化而特立独行地存在,都能为民众提供一份各有千秋的产品样单,并理性地引导民众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若这不是教育的均衡,又会是什么呢?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教育局局长)
的终极目标很近了吗?
古人有独木不成林之说,其实说的是一种“场”,一种共生。
蔚蔚森林造就了各具生态的动、植生物,其秘诀在于和谐共生与彼此关照。阳光、水分、空气、二氧化碳在这里流转、储存、升华、提取,形成了一个自我配送的储备空间。同时,地衣之润泽、灌木之隐蔽、树木之高崇也为不同的动物群体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森林便有了鸟语花香之雅致、气象万千之雄伟。
一个地区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校需要试点而不是标本
举全区之财力,举全局之人力,办一两所“高大帅”式的有品味、有内涵的学校,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也偏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然,也不能否定这一两所学校在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试点作用、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不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学校发展愿景和学生培养目标。说到底,就是依据不同的教育资源现状确定有别于他人的办学路径,以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从而促进师生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成功引发师生对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相对的,真正的均衡是对教育价值的一致认同,是以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多样性、多元性来销抵办学条件重复出现的不均衡。如果一个地区仅停留在打造一两所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校,无异于新时期重点校和优质校的重建,势必引发新一轮择校热、择班热。若如此,便悖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
师资队伍需要养成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区域推进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架构,需要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需要出台推进文化建设的项目、策略、措施和一系列激励评估,更需要一支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深度认同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师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学校的文化内核,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的学校才会拥有发自内心的建设动力和激情。他们会以重生的角度,重新考量自己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校园一角的池塘、校门的一棵老槐树、食堂师傅的胡琴,以及村口的祠堂等,都会走进课堂,成为独特的课程。学校文化便因此而生,特色便因此而生,自信也因此而生。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长善救失,教育是培养幸福人生。一门手艺、一项技术、一份好工作固然让人衣食无忧,然而这只是生活,而非人生的全部。自信、自尊才是一个人终身幸福的根本。当一个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少年儿童都能快乐、自信地成长,我们不就离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很近了吗?
长远目标需要实现三个可选择性
这里所讲到的“三个可选择性”,一是课程的可选择性,二是教师的可选择性,三是学校的可选择性。选择见诸于宪法,是政治民主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的和谐与繁荣。“选择”见诸于商品流通,是制造行业的进步,带来的是难以估量的商机和营利,流水线、实体店这些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将逐渐被个性化订单、电商所取代。刚刚过去的2014年“双11”,38分钟破100个亿,快递量起5亿件,这足以说明人民对个性化的强烈认同度。可以确定的是,“选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见诸于教育。国家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视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改革的主要思路在于突出学生的选择性,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基础教育如何主动积极对接?这个问题必须摆在每一位有良知的局长、校长面前。如果基础教育实现了课程、教师和学校的可选择性,便为学生高考的成功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现上述的三种选择需要一段时间,需要走很长的路程,需要办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和转型。现实生活已经给予我们很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可以应用的资源,让我们确信这一目标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国家三级课程的宏观指导,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以MOOC为代表的大规模在线学习方式,成都、深圳、广州等开放城市出现的有别于体制内各种私塾、学堂等教育形式,这些都为实现课程、教师、学校的可选择性提供了研学经验。我要强调的是,课程和教师的选择性激发了师生乐于求知、幸福成功的生命状态,是学校文化的原动力,也是学校文化的生命源泉,更是为学校的可选择性提供的坚实基础。我们说的学校的选择性是基于不同个性、爱好的学生对相应办学特色、治校文化学校的选择,而非对当下办学条件优越、升学率超高的学校的选择。
如果一个地区的每一所学校因文化而特立独行地存在,都能为民众提供一份各有千秋的产品样单,并理性地引导民众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若这不是教育的均衡,又会是什么呢?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