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语文课堂氛围的反思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p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着时代和人文观念的更新而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多元化和个性的差异,追求课程的开放性,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因而,新的语文课堂更注重活跃课堂的氛围,营造和谐的人文教学环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活跃”的课堂确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一、活跃课堂,不忘“主导”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促进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这一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是值得提倡、赏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教师误解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较多地采用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步入形式主义误区。例如,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教师在未及时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的情况下,就急于进入讨论合作,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活动;有的教师很肤浅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致使学生在课堂上虚假地或流于形式地自主、合作、探究,最终使语文课堂表面上热闹异常,实际上却空洞无物。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同时,不忘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学生全方位地投入思考、实践;教师激励学生勇于选择、创造、超越,学生合理重塑自主、激发思维、开拓创新。课堂上让学生、师生融为一体,做到“读、问、赛、演、辩”等多方位进行,课堂气氛就能自主活跃起来;有倾听欣赏,有入情表演,有自主交流,有游戏娱乐等,学生就会如沐春风。在这样的氛围中,课堂自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活跃课堂,不忘“根基”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特别注重人文因素的挖掘。课程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而,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过时落伍。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为了避免“冷场”,挖空心思,花样百出。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掌声笑声是有了,学生状态是兴奋了,听课者情绪是轻松了,但是仔细回味一下,我们的学生读了几遍书?向课堂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活泼有余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无非是镜花水月。活跃的课堂,断然不可忽视每个学生究竟想到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到些什么,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指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是其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和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是紧密相关的。没有了夯实的语文知识基础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虚幻之像。《新课程标准》在谈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也提到了要积累丰富的语言,在课程总目标中也再次提到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强调了语文知识基础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作秀。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少花俏、多实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绝不是以削弱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为代价的,应该是抓好语文知识基础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结合,把提升创新思维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等基础训练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真正實现。
  三、活跃思维,不忘“文本”
  “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堂在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能够积极围绕语文教材,在文本中挖掘文章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活跃学生思维,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放飞思想,提炼品质,铸炼灵魂。
  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听说读写,是对其内在本质的挖掘和创新,而这些因素是渗透融合在语文教材优美的文章之中的,无不闪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的光芒,而不是流于听说读写形式的花样翻新。学生有时对文本教材“沉静”的思考比“活跃”的氛围更重要。只有在对教材文本的“形动”到“心动”到“行动”,才能收到教学的实效。否则,课堂氛围尽管“活跃”,教学形式尽管变化多端,可就是听不到琅琅的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彩文段的独到见解。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远离文本,本末倒置的,无异于是一节节枯燥乏味的“活动课”“政治课”“综合课”。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其实是华而不实的。
  在文本教材的诵读、理解过程中,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师生的交流质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情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或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从而带领学生走进正确的、深层的文本“对话”状态之中,获得真知。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互动交流,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没有充分引导、预设情境,就不能让学生想读就读,想交流就交流,想感受就感受,想探究就探究,否则必定影响文本“对话”的质量。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高效的自我体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应该注意的是学习的“开放度”:要有利于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文本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体验语言的优美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有利于渗透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回归了的文本教学才能成为有源的活水,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其难点所在。作为教学者,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决不能断章取义,随意曲解、形而上学。对于传统的教学,我们要有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创新的精神,但万不可全盘否定摒弃。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只有不断深入、反思探究,开拓进取,才能为新语文课堂开疆拓土。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 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
期刊
摘要:本文以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为出发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因素等三个方面阐述四川省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农村中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笔者多年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促进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工作稳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育  一、引言  农村问题一直受到中央高度关注,农村教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亟待解决的迫切性问题。发展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是
期刊
体育教学改革正处在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时期,广大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些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的影响下,仅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远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些体育教学又有些矫枉过正,为了追求“改”而改革,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而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
期刊
摘要:高中的普遍扩招,使得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基本素质薄弱,学习基础差,给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学校就物理教学现状所造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困难 挑战 原因 对策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职业学校中的物理教育必须与职业学校实际情况、与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相结合,但作为欠发达地区职校,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如生源素质差、教学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对语文感到枯燥无味,这表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我们都知道,要学好一门课程,尤其是语言学科,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要有积极性。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虽然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必须要引起重视,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如何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在课程呈现形态上主要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为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引领他们
期刊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手段的丰富,学生对许多教学内容已经知晓
期刊
摘 要:中学生物课不应该成为死板的代名词,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努力的调动起来,学生既充当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客体,在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有效的方式建立良性互动,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氛围活跃,提高教育教学的收效。作为中学的生物课,应该做到手脑配合,通过生物实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并把生活现象融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社会热点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课堂的丰富活力。  关键词:中
期刊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加强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