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虽然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无法根治.目前认为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以及13号染色体异常是MM患者主要预后的因素,并提出CRF>8.0 mg/L是MM的一个独立不良预后因素[1].CRF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相期反应蛋白,在骨髓
【机 构】
:
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虽然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无法根治.目前认为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以及13号染色体异常是MM患者主要预后的因素,并提出CRF>8.0 mg/L是MM的一个独立不良预后因素[1].CRF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相期反应蛋白,在骨髓瘤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研究表明其增高水平与肿瘤细胞生长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IL-6的水平相一致,且可以反映IL-6的活性。
其他文献
BAALC(脑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胞质)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q22.3,其DNA序列和表达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主要表达在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及造血前体细胞中,成熟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表达,编码的蛋白不与任何已知的蛋白或功能域同源,其功能尚不清楚。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1042 摘 要:伴随我国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不斷进步,当前行业的预防养护技术正面临着预防性材料不足的难题,尤其是缺乏快速型以及环保类养护沥青路面材料。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材料使用性能及其施工工艺的好坏,对公路养护使用周期和投资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交通运输部自颁布“十二五”发展计划以来,强调对沥青路面进行科学养护,强
自1988年首例进行HLA相合的同胞脐血移植(CBT)获得成功以来,CBT发展迅速~([1]).至今,全世界已建立50余家脐血库,保存40万份已经HLA分型的脐血,并提供2万余例CBT.现将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经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的72例血液病患儿长期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例1,女,26岁.因腹胀、多汗、乏力1个月于1993年6月入院.查体:精神萎靡,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轻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十湿性啰音;心率89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略膨,脾肋缘下12 cm,质中,无触痛及叩击痛;肝肋缘下未触及.血常规:Hb 108 g/L,WBC 216×10~9/L,BPC 332×10~9/L;白细胞分类:早幼粒细胞0.01
蛋白C(PC)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PC被凝血酶调节蛋白(TM)与凝血酶的复合物水解为活化蛋白C(APC),通过灭活FVa、FⅧa下调促凝活性,同时通过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而增强纤溶活性,参与机体的抗凝,维持抗凝与凝血过程的动态平衡[1]。
转录因子C/EBPα调控髓系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体内实验证实C/EBPα功能的丢失将阻断髓系细胞的正常分化,并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恶性细胞转化.在AML患者中发现C/EBPα功能下调与病变的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关系.自2001年以来,对于转录因子C/EBPα与AML的发病、发展及预后等的研究已深入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3029 摘 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持续发展,为我国公路工程设计领域发展带来了较大机遇,相应的行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在这一环境下,公路工程设计领域更应将重点放在创新与提升上。公路设计中BIM技术应用逐渐广泛,并且在其不断的实践应用研究下,相应的配套技术也逐渐成熟,在公路设计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该文重点对BI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本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各国执行的标准仍不统一.为了进一步规范ITP的命名、定义和疗效评价等,2007年成立了由来自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奥地利和瑞士的20位专家组成的ITP国际工作组.该工作组于2007年10月在意大利的维琴察(Vineenza)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8196 摘 要:氢能作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二次能源之一,必然将引领下一次能源变革。目前,主要布局的加氢站产业是氢能应用的重要一步,但在加氢站建设过程中,氢能的大规模储存及运输成为一大难题。该文围绕目前主流的几种氢气储存和运输形式综述当前氢气储运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其提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明确在氢气长距离储运过程中液氢
患者,男,65岁.因间断性鼻出血1年,头昏、乏力半个月于2006年9月9日人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出血,量少,偶发,可自行停止.半个月前出现头昏、乏力,偶伴视物模糊及手脚麻木.血常规:Hb 51g/L,白细胞、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