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形式,新闻类栏目历来被视为电视传播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晚间新闻更是成为了决定新闻栏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比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与国内的《新闻调查》,旨在为资讯爆炸的当今生活挖好具有足够深度的新闻评论“战壕”。
关键词:《60分》;《新闻调查》;晚間新闻;主持人;视听语言
世界各国的电视台历来都视新闻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形式,新闻类栏目也因此成为电视传播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内容。在这其中,晚间新闻作为“收视大头”更成为了决定新闻栏目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晚间新闻”这场大战役,已然成为关系电视台竞争成败的重点“攻坚战”。
我们可以将晚间新闻时段进一步细分为傍晚时段和夜间时段,傍晚时段以消息类新闻(如《新闻联播》)为主,而夜间时段则更偏重于深度报道类的新闻节目样式。作为新闻调查类栏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与国内的《新闻调查》都牢牢抓住“深度”这一“战壕”力图进行深度挖掘,因此我们研究二者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我们会详细对比一下,作为电视新闻调查类栏目,《60分》与《新闻调查》在节目定位、形态、主持人、叙述形式以及视听语言这些具体方面有哪些特点可以供借鉴参考。
从节目定位上看,我们首先必须明确《60分》与《新闻调查》的受众群特点。晚间档观众一般具有从容的收视状态,常包括两类观众:一类观众白天非常忙碌,晚上回到家看看电视放松娱乐一下,这部分人群大量收看娱乐体育节目;另一类观众需要了解当天发生的重要新闻信息,然而忙碌一天,头脑劳累,因而需要深度报道者提供解读,以辅助他们高速、高效地了解新闻背后的“为什么”。从这个角度看,第二类人群是深度报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可能已然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获得了重要新闻的大致内容,了解到了WHAT,而来到晚间档需要进一步获得更深一层的WHY以及HOW。对比《60分》与《新闻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二者都旨在传达给收视群体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例如《60分》对于驻外美军士兵问题的延伸关注,观众可以于镜头的客观展现中感受到强烈的理念传达,镜头本身即具有很深的解读意味;《新闻调查》之《杨柳坪七日》中,随着柴静调查的深入,对调查过程的展现本身便构成了节目的框架。
从节目形态上看,《60分》与《新闻调查》的差异性开始显现。同为45分钟节目时长,《60分》区别于《新闻调查》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其节目形态的多样性。《60分》采用的是杂志型电视新闻的编排方式[1],三个版块有风格各异的主持人,每期主题往往有三至四个。第一个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第二个报道也较为严肃,相比之下,收尾的报道安排融入了更多人情味,结尾是主持人标志性的简洁而不失幽默的评论。这种“凤头、猪肚、豹尾”的安排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开头预热,给出最重要却略具严谨正式的新闻报道;中段加热,帮助观众头脑升温;结尾亮出闪光点,在观众和传播者中达到心理高潮的双赢,画龙点睛。相对而言,《新闻调查》在45分钟的调查中一般只安排一个新闻事件,主持人(调查者)于逐步深入中获取真相,这种过程感十足的展现方式,留给观众比较充裕的思考空间,激发出受众听故事的本能快感,而这种时间维度上的完整性,亦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和观赏性。因此,从节目形态方面对比二者孰优孰劣,更多地需要依托科学的收视数据以及中美不同观众的收视习惯来综合评判。而我们能够确定的是,《60分》“凤头、猪肚、豹尾”的经典节目形态相比《新闻调查》单一新闻的“独立支撑”,由于包含有三至四个新闻点的形态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而《新闻调查》更类似于“押宝”,一个选题的失败,可能会导致整个节目失败,独臂难支,全盘皆输。
从主持人上看,《60分》多个主持人不变的共同特点,体现为经典的三个字——“在现场”。这些高龄记者亲赴伊拉克战场、航空基地,冒着枪林弹雨,顶着机场狂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观众知道,新闻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真实的战争前线又何尝不是新闻记者的战争最前线?观众的敬意、亲切感和“自己人效应”自然而然就此产生。现代传播学说明,最使人产生信赖感的仍然是人际传播,试想一下,饱经风霜、阅历深厚的老爷爷们拖着年迈之躯奔赴现场给你讲的故事,可信度必然很高,其吸引力也势必难以抵挡。在这方面,《新闻调查》以柴静为代表的优秀主持人(调查者)所具有的责任感亦毫不逊色,令人肃然起敬,对比《60分》多个超重量级老记者的事必躬亲,《新闻调查》中的柴静身材娇弱但内心无比坚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最终看点。但也许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果柴静离开了《新闻调查》,栏目又该怎么办?这时主持人方面的表现力是否会大打折扣?没有替补,只能硬上,我们需要看到的更多是新闻剖析本身,柴静一个人的巨大成功可能并非《新闻调查》的幸事。
最后,从叙述形式和视听语言上看,创办于1968年、至今已活跃荧屏四十余载的《60分》,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鼻祖”,证明了一个道理,“电视新闻不仅可以像报纸一样搞深度报道,而且由于声画结合,更具说服力,更具特色”[2]。说句大白话就是,好的电视节目无一例外胜在“会讲故事”上,新闻调查类节目尤其如此。1996年开播的《新闻调查》一开始就从表现形式上明确借鉴了“老大哥”《60分》“调查性纪录片”的节目形态,把新闻当成故事,把新闻调查当做推理过程,配合纪实性的视听语言,将新闻WHAT背后的WHY于质疑、深入、悬念下揭示出矛盾冲突。这里我们可以引入评书相声中的技巧,怎么设置“扣结”,怎么“翻包袱”,怎么“拢人”,怎么让观众握着遥控器的手突然停下,被节目深深地吸引住。通过在电视台实习,我慢慢了解到,调查类节目虽然制作经费不低,但节目的成败关键不在于“腿”,不在于跑了多少路,而在于“嘴”,在于你的表达。经济学上的“首羊效应”便很能说明道理,做新闻节目也是一样。在叙述的前几分钟,观众就可能会很快认同你,也可能很快鄙视你。《60分》关于驻外美军的深度报道体现了节目叙述的高超技巧,这则报道流程是这样的:开头两分钟,主持人在演播室给出驻外美军情况的介绍,抛出悬念“驻外美军的生活到底和我们想象的有何不同”——驻外美军操练画面——对一名年轻女军人典型的一分钟采访,镜头给出魅力十足的大特写——此女军人想象家庭的镜头——对一名已服役到韶华不再的老年驻外女军人的简短采访——军队镜头——此老年女军人的独白“我服役了40年,我们这些人没退役就不能够回家”。仅从这一段开头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首先,镜头都是非常客观的镜头,没有主观臆断操作,然而巧妙就出于此,编导选取的第一个画面就让人眼前一亮——选取士兵中的巾帼英雄,而且还是美女,观众开始专注。其次,编导开头就将军队操练的大背景镜头,后接美女军人被采访的大特写镜头,两极镜头产生了女兵呼之欲出的强烈感受,绿叶衬出红花的表现意欲巧妙而不显做作。第三,美貌女兵一分钟的大特写给予观众的视觉感受还意犹未尽,马上接憔悴老年女兵15秒钟的“对比”镜头,引起悬念——“这是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最后再将老年女军人具体的采访播出,让观众了解到时间的无情,而这韶华逝去都来自于驻外美军的诸如“不被批准退役,甚至不能回家”等一系列不合理规定,这个时候观众的心已经完全由开头的猎奇心态潜移默化地步入不满心态,为后边更加具体的眼镜男军人等的悲惨遭遇做足观众心理铺垫。
如上所述镜语的叙述水平是很高超的,编导巧妙地将客观镜头传达出“主观”意义,不用主持人的语言而是完全利用视听语言传达观点,确实体现了《60分》电视深度报道的成熟技巧。《新闻调查》之《杨柳坪七日》在叙述技巧上采取的是类似于“连续报道”的方式——柴静第一次到受灾群众家中,人们的表情心态如何,第二次去又有了怎样的变化——传达出灾民受伤的心逐渐被时间抚平的事实;同时,编导采取了和《60分》相同的“抓典型”的策略,连续跟踪报道了一个孤儿与小猫的相依为命、一户痛失爱子的夫妇、一个舍己为公的村干部以及不远几十里找水、抱着伤猪骑摩托等典型人物和案例,所选取的灾民命运和典型事件的离奇悲伤都深深引发观者的内心关注。可以说,在叙事方面,《新闻调查》这期节目内容极富感染力,很好地做到了“从记者调查行为本身传达信息与观点”的节目设计宗旨,时时牵动观者内心。但不得不说,《杨柳坪七日》反映出《新闻调查》在视听语言上的设计仍显平凡,如公式般先拍摄场面,再表现采访任务,最后镜头再次摇向远方,很少有如《60分》駐外士兵报道中那样对比鲜明、构思精妙的镜头衔接。抛开这期关于地震这样牵动全民神经的选题来看,《新闻调查》其他若干期节目多以“揭秘”、“解密”、逐层深入的调查作为叙述线索,这样的模式如果配合《60分》成熟精巧的视听语言,想必将获得节目质量的“锦上添花”。同样,在叙事逻辑上,《60分》在报道《狂人制造宇航飞机》时也并非绝对精彩,反倒是让人感觉叙事安排过于冗长和反复,令本不算太长的报道显得有些挑战观众耐性。从这方面看来,《新闻调查》能以独立新闻贯穿45分钟时长,很少令观众跳出叙事产生厌烦,可见其在叙事技巧尤其是情节点的设计安排上比较成熟老到。
最后,引用“木桶原理”来说,调查类的深度报道应尽量避免有任何一环节产生短板,尤其是核心动力——“讲故事”——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好的节目一定是讲好了故事的。远古人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仅依靠口口相传神话、故事便能将经验和信息进行传承,说明“讲故事”是根植于我们祖先进化过程中的本能。我们爱听故事,好的新闻报道更要在故事的叙述上与时俱进,为资讯爆炸的当今生活挖好具有足够深度的新闻评论“战壕”。
注释:
[1] 参见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60分》;《新闻调查》;晚間新闻;主持人;视听语言
世界各国的电视台历来都视新闻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形式,新闻类栏目也因此成为电视传播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内容。在这其中,晚间新闻作为“收视大头”更成为了决定新闻栏目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晚间新闻”这场大战役,已然成为关系电视台竞争成败的重点“攻坚战”。
我们可以将晚间新闻时段进一步细分为傍晚时段和夜间时段,傍晚时段以消息类新闻(如《新闻联播》)为主,而夜间时段则更偏重于深度报道类的新闻节目样式。作为新闻调查类栏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与国内的《新闻调查》都牢牢抓住“深度”这一“战壕”力图进行深度挖掘,因此我们研究二者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我们会详细对比一下,作为电视新闻调查类栏目,《60分》与《新闻调查》在节目定位、形态、主持人、叙述形式以及视听语言这些具体方面有哪些特点可以供借鉴参考。
从节目定位上看,我们首先必须明确《60分》与《新闻调查》的受众群特点。晚间档观众一般具有从容的收视状态,常包括两类观众:一类观众白天非常忙碌,晚上回到家看看电视放松娱乐一下,这部分人群大量收看娱乐体育节目;另一类观众需要了解当天发生的重要新闻信息,然而忙碌一天,头脑劳累,因而需要深度报道者提供解读,以辅助他们高速、高效地了解新闻背后的“为什么”。从这个角度看,第二类人群是深度报道的主要服务对象,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可能已然在消息类新闻节目中获得了重要新闻的大致内容,了解到了WHAT,而来到晚间档需要进一步获得更深一层的WHY以及HOW。对比《60分》与《新闻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二者都旨在传达给收视群体新闻事件的深度剖析。例如《60分》对于驻外美军士兵问题的延伸关注,观众可以于镜头的客观展现中感受到强烈的理念传达,镜头本身即具有很深的解读意味;《新闻调查》之《杨柳坪七日》中,随着柴静调查的深入,对调查过程的展现本身便构成了节目的框架。
从节目形态上看,《60分》与《新闻调查》的差异性开始显现。同为45分钟节目时长,《60分》区别于《新闻调查》的最明显特点在于其节目形态的多样性。《60分》采用的是杂志型电视新闻的编排方式[1],三个版块有风格各异的主持人,每期主题往往有三至四个。第一个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第二个报道也较为严肃,相比之下,收尾的报道安排融入了更多人情味,结尾是主持人标志性的简洁而不失幽默的评论。这种“凤头、猪肚、豹尾”的安排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开头预热,给出最重要却略具严谨正式的新闻报道;中段加热,帮助观众头脑升温;结尾亮出闪光点,在观众和传播者中达到心理高潮的双赢,画龙点睛。相对而言,《新闻调查》在45分钟的调查中一般只安排一个新闻事件,主持人(调查者)于逐步深入中获取真相,这种过程感十足的展现方式,留给观众比较充裕的思考空间,激发出受众听故事的本能快感,而这种时间维度上的完整性,亦增加了节目的可信度和观赏性。因此,从节目形态方面对比二者孰优孰劣,更多地需要依托科学的收视数据以及中美不同观众的收视习惯来综合评判。而我们能够确定的是,《60分》“凤头、猪肚、豹尾”的经典节目形态相比《新闻调查》单一新闻的“独立支撑”,由于包含有三至四个新闻点的形态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而《新闻调查》更类似于“押宝”,一个选题的失败,可能会导致整个节目失败,独臂难支,全盘皆输。
从主持人上看,《60分》多个主持人不变的共同特点,体现为经典的三个字——“在现场”。这些高龄记者亲赴伊拉克战场、航空基地,冒着枪林弹雨,顶着机场狂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观众知道,新闻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真实的战争前线又何尝不是新闻记者的战争最前线?观众的敬意、亲切感和“自己人效应”自然而然就此产生。现代传播学说明,最使人产生信赖感的仍然是人际传播,试想一下,饱经风霜、阅历深厚的老爷爷们拖着年迈之躯奔赴现场给你讲的故事,可信度必然很高,其吸引力也势必难以抵挡。在这方面,《新闻调查》以柴静为代表的优秀主持人(调查者)所具有的责任感亦毫不逊色,令人肃然起敬,对比《60分》多个超重量级老记者的事必躬亲,《新闻调查》中的柴静身材娇弱但内心无比坚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最终看点。但也许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果柴静离开了《新闻调查》,栏目又该怎么办?这时主持人方面的表现力是否会大打折扣?没有替补,只能硬上,我们需要看到的更多是新闻剖析本身,柴静一个人的巨大成功可能并非《新闻调查》的幸事。
最后,从叙述形式和视听语言上看,创办于1968年、至今已活跃荧屏四十余载的《60分》,作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鼻祖”,证明了一个道理,“电视新闻不仅可以像报纸一样搞深度报道,而且由于声画结合,更具说服力,更具特色”[2]。说句大白话就是,好的电视节目无一例外胜在“会讲故事”上,新闻调查类节目尤其如此。1996年开播的《新闻调查》一开始就从表现形式上明确借鉴了“老大哥”《60分》“调查性纪录片”的节目形态,把新闻当成故事,把新闻调查当做推理过程,配合纪实性的视听语言,将新闻WHAT背后的WHY于质疑、深入、悬念下揭示出矛盾冲突。这里我们可以引入评书相声中的技巧,怎么设置“扣结”,怎么“翻包袱”,怎么“拢人”,怎么让观众握着遥控器的手突然停下,被节目深深地吸引住。通过在电视台实习,我慢慢了解到,调查类节目虽然制作经费不低,但节目的成败关键不在于“腿”,不在于跑了多少路,而在于“嘴”,在于你的表达。经济学上的“首羊效应”便很能说明道理,做新闻节目也是一样。在叙述的前几分钟,观众就可能会很快认同你,也可能很快鄙视你。《60分》关于驻外美军的深度报道体现了节目叙述的高超技巧,这则报道流程是这样的:开头两分钟,主持人在演播室给出驻外美军情况的介绍,抛出悬念“驻外美军的生活到底和我们想象的有何不同”——驻外美军操练画面——对一名年轻女军人典型的一分钟采访,镜头给出魅力十足的大特写——此女军人想象家庭的镜头——对一名已服役到韶华不再的老年驻外女军人的简短采访——军队镜头——此老年女军人的独白“我服役了40年,我们这些人没退役就不能够回家”。仅从这一段开头我们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首先,镜头都是非常客观的镜头,没有主观臆断操作,然而巧妙就出于此,编导选取的第一个画面就让人眼前一亮——选取士兵中的巾帼英雄,而且还是美女,观众开始专注。其次,编导开头就将军队操练的大背景镜头,后接美女军人被采访的大特写镜头,两极镜头产生了女兵呼之欲出的强烈感受,绿叶衬出红花的表现意欲巧妙而不显做作。第三,美貌女兵一分钟的大特写给予观众的视觉感受还意犹未尽,马上接憔悴老年女兵15秒钟的“对比”镜头,引起悬念——“这是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最后再将老年女军人具体的采访播出,让观众了解到时间的无情,而这韶华逝去都来自于驻外美军的诸如“不被批准退役,甚至不能回家”等一系列不合理规定,这个时候观众的心已经完全由开头的猎奇心态潜移默化地步入不满心态,为后边更加具体的眼镜男军人等的悲惨遭遇做足观众心理铺垫。
如上所述镜语的叙述水平是很高超的,编导巧妙地将客观镜头传达出“主观”意义,不用主持人的语言而是完全利用视听语言传达观点,确实体现了《60分》电视深度报道的成熟技巧。《新闻调查》之《杨柳坪七日》在叙述技巧上采取的是类似于“连续报道”的方式——柴静第一次到受灾群众家中,人们的表情心态如何,第二次去又有了怎样的变化——传达出灾民受伤的心逐渐被时间抚平的事实;同时,编导采取了和《60分》相同的“抓典型”的策略,连续跟踪报道了一个孤儿与小猫的相依为命、一户痛失爱子的夫妇、一个舍己为公的村干部以及不远几十里找水、抱着伤猪骑摩托等典型人物和案例,所选取的灾民命运和典型事件的离奇悲伤都深深引发观者的内心关注。可以说,在叙事方面,《新闻调查》这期节目内容极富感染力,很好地做到了“从记者调查行为本身传达信息与观点”的节目设计宗旨,时时牵动观者内心。但不得不说,《杨柳坪七日》反映出《新闻调查》在视听语言上的设计仍显平凡,如公式般先拍摄场面,再表现采访任务,最后镜头再次摇向远方,很少有如《60分》駐外士兵报道中那样对比鲜明、构思精妙的镜头衔接。抛开这期关于地震这样牵动全民神经的选题来看,《新闻调查》其他若干期节目多以“揭秘”、“解密”、逐层深入的调查作为叙述线索,这样的模式如果配合《60分》成熟精巧的视听语言,想必将获得节目质量的“锦上添花”。同样,在叙事逻辑上,《60分》在报道《狂人制造宇航飞机》时也并非绝对精彩,反倒是让人感觉叙事安排过于冗长和反复,令本不算太长的报道显得有些挑战观众耐性。从这方面看来,《新闻调查》能以独立新闻贯穿45分钟时长,很少令观众跳出叙事产生厌烦,可见其在叙事技巧尤其是情节点的设计安排上比较成熟老到。
最后,引用“木桶原理”来说,调查类的深度报道应尽量避免有任何一环节产生短板,尤其是核心动力——“讲故事”——的作用不能被忽视。好的节目一定是讲好了故事的。远古人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仅依靠口口相传神话、故事便能将经验和信息进行传承,说明“讲故事”是根植于我们祖先进化过程中的本能。我们爱听故事,好的新闻报道更要在故事的叙述上与时俱进,为资讯爆炸的当今生活挖好具有足够深度的新闻评论“战壕”。
注释:
[1] 参见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史可扬:《电视栏目和频道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